Ⅰ 股票中的揉搓線是什麼意思
「揉搓線」即一根T形和一根倒T形K線的組合,在趨勢途中表明主力在洗盤。將兩根線組合起來實際就是一根十字線,故在頭部或底部與十字線的作用相同。
揉搓線的市場意義:
1,在上升趨勢中的一顆陽線之後,收出「長上影線」,表明多方在主導股價上漲中遭遇到空方的有效抵抗,股價大幅回落。這種長陽線和之後的長上影線組合,通常給人以「流星線」組合的印象。第二天股價在盤中大幅下跌,使人誤認為盤口走勢確認了昨天的「流星線」組合,原來的上升趨勢將會結束,從而使投資者看空,做空。
2,但是股價在當天收盤之前又大幅度拉起,使得盤口的大幅下跌變成「長下影線」,表明多方表現強烈,進行了有效的抵抗,原先的上升趨勢得到維護。
3,第三顆K線以上漲的陽線報收,恢復了股價原先的上升趨勢,宣告了「先上影線」和「後下影線」的組合形態僅僅是上升趨勢中的一次震盪,好像洗衣板的一上一下的「揉搓」動作,是一次清洗浮籌的洗盤行為。
揉搓線的注意要點:
1,揉搓線一定要先收出長上影線,後收出長下影線,是2顆K線的組合形態,由於其形狀類似於螺旋槳,所以稱其為「上升螺旋」。
還有一種「螺旋」組合,是先收出長下影線,後收出長上影線,通常其後的下跌概率較大,因此稱其為「死亡螺旋」。這種「死亡螺旋」組合形態的市場意義,可以類比「揉搓線」組合的市場意義來進行分析。
2, 出現揉搓線之後,必須收陽上漲,如果不能收陽上漲,則「揉搓」意義不成立,是「該漲不漲」的形態,注意防範下跌風險。
3,在上漲途中,尤其是漲勢初期,出現揉搓線,大多是莊家用此方法來清洗浮籌,以此減輕上行壓力,而在上漲末期,尤其是股價已有了很大漲幅後出現揉搓線,成交量有明顯放大時,應警惕莊家出逃。因此在判斷「揉搓線」的時候,一定要看股價的小趨勢和中趨勢是否多頭向上,大盤的小趨勢和中趨勢是否多頭向上。
4、股價在橫盤震盪時,特別是在小箱體震盪中出現「揉搓線」組合,其上升的可靠性不高,主要表現為震盪。當大盤處於行情尾聲的高位橫盤末端,這種「揉搓線」組合形態甚至會出現下穿箱體底部下台階的走勢;
5、當股價處於下降趨勢中,在連續下跌的低位出現「揉搓線」組合形態時,其主要的市場意義是急跌之後的下影線,而不是「揉搓線」,其後可能出現的是急跌反彈,而不是上升趨勢的延續。因此一定要主意「揉搓線」組合形態出現的趨勢背景和相對高低位置。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新手前期可參閱有關方面的書籍系統的去了解一下,同時結合個模擬盤練練,這樣理論加以實踐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目前的牛股寶模擬炒股還不錯,裡面許多的功能足夠分析大盤與個股,使用起來有一定的幫助,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Ⅱ 股票常識中莊家出貨有什麼樣的特質
K線特徵,K線組合在高位呈現陰陽相間,大陰、中陰K線數量不斷增多,陰K線出內現的次數容多於陽K線,股價向下跳空的缺口不能回補,或出現高位放量長上影線、十字星等。出貨階段常見的K線組合形態有:長陰墓碑、黑三鴉、平頂、下降三法、空頭母子、空頭吞噬、烏雲蓋頂、十字黃昏星、頂部棄嬰、吊線、流星線等。切線特徵股價在上漲過程中,形成明顯的上升趨勢線;在高位橫盤震盪過程中,形成支撐、阻力區。當股價有效向下跌破上升趨勢線或支撐區時,意味著漲勢結束。成交量特徵股價經過大幅的上漲,成交量在頂部急劇放大,有時呈單日放量,有時呈多日放量。若股價未能繼續上漲,但成交量放大,此為量價背離現象,此時多為莊家在偷偷派發籌碼。股價在高位由升轉跌,成交量大幅增加,說明莊家急於派發。在高位區域,若股價仍然上漲,但成交量未能有效放大,則說明市場高位缺乏承接盤,後勢不容樂觀。
Ⅲ 中原環保請問這只股票後續走勢如何,應該如何操作
就現在技術面客觀分析而言,提前大盤封閉3月22日缺口,站穩季線,說明是主力參與的品種,昨天爆大量收出一個上漲波段後的流星線,短線會回調震盪,個人看法是回測月線或者季線是買點
Ⅳ 炒股要懂K線圖的目錄
卷首語
第一章股票技術分析概述
第一節技術分析的涵義
第一假設是進行技術分析的基礎
第二個假設是進行技術分析最根本、最核心的因素
第三個假設是從人的心理因素方面考慮的
第二節技術分析與基礎分析的區別
第三節技術分析的要素
價和量是市場行為最基本的表現
成交量與價格趨勢的關系
第四節技術分析方法分類
指標派
切線派
形態學派
K線派
波浪派
第五節技術分析方法的應用原則
技術分析必須與基本分析結合起來使用,才能提高准確程度,否則單純的技術分析是不全面的
注意多種技術分析方法的綜合研判,切忌片面地使,某一種技術分析結果
把大周期與小周期的圖形結合起來分析
技術分析應在成熟的市場運用
不要把技術分析結果的偶然性當成必然性
第六節技術分析的缺陷
沒有100%的准確率
市場的操縱行為使技術分析暫時失靈
技術分析的滯後性
第二章掌握技術分析的基本理論判斷股價的漲跌
第一節道氏股價波動理論
道氏理論的基本要點
基本趨勢
次級趨勢
短期變動
道氏理論的其他分析方法
道氏理論的缺陷
第二節波浪理論
波浪理論的四個基本特點
波浪的形態
波浪之間的比例
波浪理論內容的幾個基本的要點
波浪理論的缺陷
第三節隨機漫步理論
第四節股市發展階段與成長周期理論
股市成長階段論
股市周期循環論
第五節信心理論
第六節股票價值理論
第七節證券市場分析論
第八節亞當理論
第九節相反理論
第十節黃金分割率理論
黃金分割率由來
黃金分割率的特點
黃金分割率在投資中的運用
第十一節趨勢理論
概述
支撐線和壓力線
支撐線和壓力線的確認和修正
趨勢線
通道線
扇形線
速度線
費波納奇扇形線和弧形線
線性回歸帶
百分比線
第三章掌握K線理論知識判斷股價的漲跌
第一節K線理論的基本知識
K線陰陽圖形的歷史
K線圖形的製作
K線圖的特性
第二節K線的三種分類
K陽線
K陰線
K十字線
第三節讀懂單日K線圖
長陽線
長陰線
十字線
紡錘線
錘頭線
上吊線
流星線
第四節研判雙日K線的組合
組合線形的畫法
「烏雲密布」
「雨過天晴」
多頭吞吃
空頭吞吃
蛇吞象
缺口
功能性缺口
普通缺口
三個缺口
第五節三日K線和多日K線組合的分析
黃昏星
晨星
紅三兵
黑三鴉
上升三部曲
下降三部曲
綜合形態分析和實戰應用介紹
第四章大盤走勢分析
第一節日內走勢圖的含義
大盤指數分時走勢圖
個股分時走勢圖
第二節走勢圖一般分析
開盤定性分析
開盤後30分鍾走勢分析
中午收市前30分鍾
下午13:00開盤走勢
尾盤45分鍾走勢
個股開盤異常走勢
個股盤中異常走勢
個股尾盤異常走勢
第五章掌握必備的技術指標判斷股價的變化
第一節趨勢型-移動平均線MA
移動平均線的特點
計算方法
運用原則
葛蘭碧移動平均線八大買賣法則圖解
第二節趨勢型-振動升降指標ASI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三節趨勢型-DMA平均線差
計算公式
應用原則
第四節趨勢型-動向指數DMI
計算方法
運用原則
第五節趨勢型-指數平均數EXPMA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六節趨勢型-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
MACD的基本運用方法
計算方法
運用原則
第七節趨勢型-梅斯線MASS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八節趨勢型-拋物線轉向sAR
計算方法
運用原則
評價
第九節趨勢型-三重指數平滑移動平均TRIX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十節趨勢型-布林線BOLL
第十一節趨勢型-瀑布線
瀑布線原理
瀑布線的應用法則
第十二節趨勢型-佳慶變異率VCI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十三節趨勢型-十字過濾線VHF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十四節趨勢型-寶塔線TOw
第十五節趨勢型-均量線
計算方式
運用原則
功能分析
第十六節超買超賣型-威廉指標%R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評價
第十七節超買超賣型-乖離率BIAs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十八節超買超賣型—順勢指標CCI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十九節超買超賣型-區間震盪線DPO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二十節超買超賣型-隨機指數KDJ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慢速KD指標SLOWKD
第二十一節超買超賣型-資金流量指標MFI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二十二節超買超賣型-動量線MOM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二十三節超買超賣型-震盪量指標OSC
計算公式
第二十四節超買超賣型-心理線PSY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二十五節超買超賣型-變動率指標ROC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二十六節超買超賣型-相對強弱指數RSI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二十七節超買超賣型-終極指標UOS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二十八節支撐壓力型-MIKE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二十九節支撐壓力型-逆勢操作系統cDP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三十節能量型-人氣和意願指標AR、BR與CR
人氣指標
意願指標
CR指標
第三十一節能量型-簡易波動指標EMV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三十二節能量型-負量指標NVI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三十三節能量型-能量潮OBV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三十四節能量型-正量指標PVI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三十五節能量型-指數點成交值TAPI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三十六節能量型-成交量比率VR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三十七節能量型-威廉變異離散量WVAD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三十八節能量型-佳慶指標CHAIKIN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三十九節能量型-成交筆數分析
第四十節能量型-逆時鍾曲線
繪制方法
運用原則
第四十一節股市大勢型-絕對廣量指標ABI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評價
第四十二節股市大勢型-騰落指數ADL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研判
第四十三節股市大勢型-漲跌比率ADR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四十四節股市大勢型-阿姆氏指標ARMS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四十五節股市大勢型-廣量沖力指標BTI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四十六節股市大勢型-麥克連指標MCL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四十七節股市大勢型-麥氏綜合指標MSI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四十八節股市大勢型-超買超賣指標OBOS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第四十九節股市大勢型-指數平滑廣量指標STTX
計算公式
運用原則
Ⅳ 股市中的K線要怎麼解讀
股市中的K線解讀:
K線圖形分析,是通過總結和歸納價格圖上以往價格的演化形態來預測未來價格走勢的一種分析方法。典型的價格演化形態包括兩類,一是反轉形態,一是持續形態。
反轉形態
1.雙頂
雙頂(Double Top)俗稱M頭圖形。雙頂在圖形中是一個主要的轉勢訊號。當價格在某時段內連續兩次上升至相約高度時而形成的價位走勢圖形。雙頂的形態像兩座山頭相連,出現在價位的頂部,反映後市偏淡。當價格自第一頂回落後,成交量通常都會萎縮。再者,若價格跌破先前的支持線(頸線),便會較急速的滑落,支持線因此改變為阻力線。
根據以上圖例,由A點到B點是一個上升趨勢。當遇到阻力位時,市況隨即回落。在低位停留3個多月後,市況再次上升到另一個高位C點。但後市迅速下滑而形成雙頂圖形。由此可見,趨勢確實已經逆轉,如果價格跌破A點價位則發出一個穿破支持位的訊號。
2.雙底
雙底(Double Bottoms)俗稱W底。它是當價格在某時段內連續兩次下跌至相約低點時而形成的走勢圖形。當出現雙重底時,通常是反映在向下移動的市況由熊市轉為牛市。一旦形成雙重底圖形,必須注意圖形是否肯定穿破阻力線,若穿破阻力線,示意有強烈的需求。成交量通常因回調而大幅增加。雙重底亦可利用技術分析指標中的資金流向指數及成交量平衡指數(OBV)作分析買賣強勢之用。若價格穿破阻力線,阻力線因此而變為支持線。
3.三重頂
三重頂(Triple Top)又稱為三尊頭。它是以三個相約之高位而形成的轉勢圖表形態,通常出現在上升市況中。典型三重頂,通常出現在一個較短的時期內及穿破支持線而形成。另一種確認三重頂訊號,可從整體的成交量中找到。當圖形形成過程中,成交量隨即減少,直至價格再次上升到第三個高位時,成交量便開始增加,形成一個確認三重頂訊號。
最低點的形成,投資者通常以它作為主要支持線,當價格出現雙頂後回落至接近頸線(支持位),然後再次反彈至原先雙頂的位置,並遭遇阻力後回落。若價格跌破頸線,便會大幅滑落,三重頂圖形已被確認。
上述例子顯示,當價格上升到A點,交易徘徊在這區域約一個多月後,仍未成功穿破B點與C點之阻力位。因沒有需要之情況下,價格開始回落,而且跌破三重頂圖形的支持位,確認了向淡趨勢圖形。隨後再升回此價位,嘗試穿破這圖形形成的阻力位(前市的支持位)。
4.三重底
三重底(Triple Bottom)是三重頂形態的倒影,在跌市中以三點相約之低點而形成。在價格向上擺動時,發出重大轉向訊號。與三重頂相比,三重底圖形通常拖延數月時間及穿破阻力線才被確認為三重底圖形。另一種確認三重底訊號,可從成交量中找到。當圖形過程中,成交量會減少,直至價格再次上升到第三個低位時,成交量便開始增加,形成一個確認三重底訊號。
最高點的形成,投資者通常以它作為主要阻力線,價格出現雙底後回升至接近頸線,重遇阻力回落至雙底水平的支持位。價格未能跌破此支持位,而當其時成交量驟減,並開始反彈,成交量隨即大增。當價格升越頸線時,成交量激增。在價格向上突破頸線後,三重底圖形已被確認。
上述例子顯示,當價位下降至A點,交易隨即徘徊在這區域約四個月,但未能穿破B點和C點的支持位。因供過於求,價格開始上升至前市的某些高位。三重底的阻力位(即上圖的高線),以及再升破阻力位。三重底形態因而確認。隨後又再次回調到一個新的支持位(即前市的阻力位),但未能轉為牛市,這更能增強三重底圖形的力量。
5.頭肩頂
頭肩頂(Head & Shoulders Top)是最為常見的倒轉形態圖表之一。頭肩頂跟隨上升市勢而行,並發出市況逆轉的訊號。顧名思義,圖形以左肩、頭、右肩及頸線組成。當三個連續的價格形成左肩時,其成交量必需最大,而頭部次之,至於右肩應較細。
當價格一旦跌破支持線(頸線),便會出現較急且大的跌幅。成交量可為頭肩頂形態充當一個重要的指標,大多數例子中,左肩的升幅必定高於右肩的升幅,下降的成交量加上頭部創新高可充當一個警號,警戒市勢正在水平線上逆轉。
第二個警號是當價格由頭部的頂峰迴落時,穿越右肩的高點。最後逆轉訊號是在價格跌破頸線後,出現「後抽」現象,在價格觸及頸線後仍未見有所突破便立即沽出。
在大多數圖形中,當支持線被穿破,相同的支持線在後市中轉變為阻力線。
6.頭肩底
頭肩底(Head & Shoulders Bottom)跟隨下跌市勢而行,並發出市況逆轉的訊號。顧名思義,圖形以左肩、頭、右肩及頸線組成。三個連續的谷底以中谷底(頭)最深,第一及最後谷底(分別為左、右肩)較淺及接近對稱,因而形成頭肩底形態。當價格一旦升穿阻力線(頸線),則出現較大幅上升。
成交量可為頭肩底形態充當一個重要的指標,大多數例子中,左肩較右肩和頭部為大,下降的成交量加上頭部創新低可充當一個警號,警戒市勢正在水平線上逆轉。
第二個警號是當價格由頭部的頂峰上升時,即價格向上突破頸線後,再次回落至頸線支持位,然後才大升。最後逆轉訊號是在價格向上窗破頸線後,把握時機入貨,若未能跟進,則可望出現「後抽」回試頸線支持位時買入。
在大多數圖形中,當阻力線被穿破,相同的阻力線在後市中轉變為支持線。
上述圖例,左肩A點形成在一個正下跌及整固的市況。頸線從A點開始形成後,再次回落約一個月,形成頭部。隨後價格開始反彈,到B點再度回落,形成右肩。直到頸線的第二點出現,成為阻力線(即B點)。價格隨後因有大量成交而上升穿破阻力位(頸線),頭肩底圖形從而確認。升破頸線後,可能有抽後情況發生,如不跌穿頸線,市勢將向著目標幅度而上升。
從以上例子得知,投資者不一定會即時追隨已破頭肩底頸線的股票。通常,價格會再次回落到支持位(如C點)給投資者另一個買入機會。
7.上升楔形
上升楔形(Rising Wedge)是發生在一個大跌市,然後上升和交易價格一路收窄。上升楔形可分為持續圖形或逆轉圖形兩種。在持續圖形中,上升楔形呈傾向上斜直到相遇現時的下降走勢。而逆轉圖形亦會同樣呈向上傾斜,但成交則順勢上升。無論任何一種圖形,這圖形都被視為看淡。
上升楔形通常拖延至三至六個月時間,並能提供投資者一個警號——市勢正在逆轉中。上升楔形的形成,最少以兩點高點,以每點的最高及先前的最高點連成一條最高的阻力線;同樣,最少以兩點低點,以每點的最低及先前的最低點連成一條最低的支持線。在上升楔形中,價格上升,賣出壓力亦不大,但投資人的興趣卻逐漸減少,價格雖上揚,可是每一個新的上升波動都比前一個弱,最後當需求完全消失時,價格便反轉回跌。因此,上升楔形表示一個技術性的意義之漸次減弱的情況。當其下限跌破後,就是沽出訊號。
上圖是一個上升楔形的例子,價格於七月中由一個跌市開始慢慢下跌,在A點和B點相符的新低,分別形成新高。但相對強弱指數(RSI)顯示,由A點至B點間的升幅卻出現了頂背馳。當下斜線與價格相遇,上漲趨勢沒有足夠的動力使價格推上,價格隨即跌穿支持線C點,下跌趨勢因此而持續。
8.下降楔形
下降楔形(Falling Wedge)是出現在上升價格頂部的一種常見形態。在價格出現上下小幅波動的整理期間,下降楔形可分為持續圖形和逆轉圖形兩種。
在持續圖形中,下降楔形呈向下傾斜,直到相遇現時的上升走勢。反之,逆轉圖形亦同樣呈向下傾斜,但成交則順勢下降。無論任何一種類型,這圖形都被視為看好。
下降楔形通常拖延至三至六個月時間,並能提供投資者一個警號——市勢正在逆轉中。下降楔形的形成,最少以兩點高點,以每點的最高及先前的最高點連成一條最高的阻力線;同樣,最少以兩點低點,以每點的最低及先前的最低點連成一條最低的支持線。
價格經過一段時間上升後,出現獲利回吐,雖然下降楔形的底線往下傾斜,似乎說明了市場的承接力不強,但新的回落浪較上一個回落浪波幅更小,說明沽售力量正減弱中,加上成交量在這階段中的減少可證明市場賣壓的減弱。
在下降楔形中,價格上升,賣出壓力亦不大,但投資人的興趣卻逐漸減少,價格雖上揚,可是每一個新的上升波動都比前一個弱,最後當需求完全消失時,價格便反轉回跌。因此,下降楔形表示一個技術性的意義之漸次減弱的情況。當其下限跌破後,就是沽出訊號。下降楔形的出現告訴我們升市尚未見頂,這僅是升後的正常調整現象。一般來說,形態大多是向上突破,當其上限阻力突破時,就是一個買入訊號。
上圖是一個下降楔形例子,價格一直向下滑,以A點和B點相符的新高,分別形成兩個新低。但移動平均背馳指標(MACD)顯示,在A點至B點間的跌幅卻出現了底背馳。當下斜線與價格相遇,下漲趨勢沒有足夠的動力把價格推低,價格隨即升破C點的阻力位。上升趨勢因此而持續。
9.圓底
圓底(Rounding Bottom)又稱為碟形(saucers)或碗形(bowls),是一種逆轉形態,但並不常見。此類形態大多數出現在一個由熊市轉為牛市的長時間整固期。但在我們的例子中,是以短時間的整固期為例。
圓底常常在一個長期跌市後出現,低位通常記錄新低及回跌。圓底形態可分為三部份:下降、最低及上升。
形態的第一部份是下降:即帶領圓形到低位。下降的傾斜度不會太過分。第二部份是圓弧底的最低位,與尖底很相似,但不會太尖。這部份通常出現時間較長或升幅可達一個月。最後是上升部份,通常是圖形的後及大約與下降所的時間相同。如上升部份升得太快,便會破壞了整個形態,而且變為假訊號。
整個圖形來看,如價格還未穿破阻力位,即圖形開始的下降位置;圓底仍未確認。成交量通常跟隨圓底形態:最高位即下降的開始、最低位即下降的終點及升幅變強。
持續形態
1.杯柄形
杯柄形是一種持續上升的形態,它跟隨上通道的突圍而形成一段整理的時間。杯柄形態可分為兩部份:杯及杯柄。當某時段價格上漲,一個杯形隨之而形成,它的外觀好像一個碗或者圓底,亦像是一個呈U字的形態。因為與V形相比,U形比較平坦,故此杯形可以確定是一種在底部具有強烈支持的整理形態。
當杯形形成後,短期的成交,便是杯柄的進化期。由杯柄范圍隨後突圍,並提供一個較強烈的上升趨勢訊號。通常杯柄的回調越短暫,越形成上升趨勢及加強突圍。當突圍出現時,成交量明顯是上升的。
以上為例,在遇到A點的阻力位前,價格正在上升。不到六個月,杯的形態已形成,而且相遇阻力位B點。價格隨後徘徊在同一個交易價格約一個月,然後穿破阻力位,確認了杯柄形。成交量也提供了一個委明確的指標,確認這圖形的准確性。因成交量在破位前後增加,代表出現大量買家。
2旗形
旗形的形態就像一面掛在旗頂上的旗幟,通常在急速而又大幅的市場波動中出現。價格經過一連串緊密的短期波動後,形成一個稍微與原來趨勢呈相反方向傾斜的長方形,這就是旗形走勢。旗形走勢分為上升旗形和下降旗形。
當價格經過陡峭的飆升後,接著形成一個緊密、狹窄和稍微向下傾斜的價格密集區,把這密集區的高點和低點分別連接起來,便可劃出二條平行而下傾的直線,這就是上升旗形。當價格出現急速或垂直的下跌後,接著形成一個波動狹窄而緊密,稍微上傾的價格密集區,像是一條上升通道,這就是下降旗形。
形態完成後價格便繼續向原來的趨勢移動,上升旗形將有向上突破,而下降旗形則往下跌破。上升旗形大多數在牛市末期出現,因此暗示升市可能進入尾聲階段;而下降旗形則大多數在熊市初期出現,顯示大市可能作垂直式的下跌,因此形成的旗形細小,大約在三,四個交易日內經已完成,但如果在熊市末期出現,形成的時間較長,且跌破後只可作有限度的下跌。 楔形旗是由兩條相同方向移動且收的直線而成,而這兩條直線是在較短時間內形成一個扁長的三角形。楔形較常出現在一個漲勢或跌勢的中心位置,即上漲中的中段整理及下跌過程中的反彈逃命波,而成交量大多數在整理過程中逐漸減少,而在突破或跌破後量能又顯著的放大。
在上升趨勢中,楔形旗是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傾斜;在下降趨勢中,則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傾斜,形狀與旗形相似,頗像船尾所懸掛的旗志。
上圖為楔形旗的例子,在一個上升的市況,因A點出現大量成交,旗在這里形成。在多個星期的整固期後,價格嘗試在楔形旗的頂部試高(即B點)。當穿破阻力位,再加上成交量上升,圖形確認及升勢將持續。
3對稱三角形
對稱三角形(Symmetrical Triangle)又稱為等邊三角形,一般情形之下,對稱三角形是屬於整理形態,即價格會繼續原來的趨勢移動。它是由一系列的價格變動所組成,其變動幅度逐漸縮小,亦即每次變動的最高價,低於前次的水準,而最低價比前次最低價水準高,呈一壓縮圖形。如從橫的方向看價格變動領域,其上限為向下斜線,下限為向上傾線,把短期高點和低點,分別以直線連接起來,就可以形成一對稱的三角形。
對稱三角形成交量,因愈來愈小幅度的價格變動而遞減,正反映出多空力量對後市猶疑不決的觀望態度,然後當價格突然跳出三角形時,成交量隨之而變大。
若價格往上沖破阻力線(必須得到大成交量的配合),便是一個短期買入訊號;反之,若價格往下跌破(在低成交量之下跌破),便是一個短期沽出訊號。
上圖為例,下降趨勢出現當價格從A點流入對稱三角形及交易徘徊在這個區域。趨勢線亦在隨後兩個月出現(A點至C點和B點至D點)。在E點,價位開始穿破阻力線,嘗試轉勢,但不成功,卻成為一個假突破。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可提醒投資者必須等待收市後的訊號,及並留意破位是否准確或是否一個好的入市位。在E 點,價格在趨勢線下開市,確認先前的訊號是假的。隨後,價格穿破三角形的下點及大量沽盤,這確認了對稱三角形的下跌趨勢持續。
4上升三角形
上升三角形(Ascending Triangle)通常在回升高點的連線趨近於水平而回檔連線的低點,逐步墊高,因而形成往上傾的上升斜線,而在整理形態的末端,伴隨著攻擊量能的擴增,一般往上突破的機會較大。
價格在某水平呈現強大的賣壓,價格從低點回升到水平便告回落,但市場的購買力仍十分強,價格未回至上次低點便即時反彈,持續使價格隨著阻力線的波動而日漸收窄。我們若把每一個短期波動高點連接起來,便可畫出一條阻力線;而每一個短期波動低點則可相連出另一條向上傾斜的線,便形成上升三角形。成交量在形態形成的過程中不斷減少。
上升三角形顯示買賣雙方在該范圍內的較量,但買方的力量在爭持中已稍占上風。賣方在其特定的價格水平不斷沽售,不急於出貨,但卻不看好後市,於是價格每升到理想的沽售水平便即沽出,這樣在同一價格的沽售形成了一條水平的供給線。不過,市場的購買力量很強,他們不待價格回落到上次的低點,更急不及待地購進,因此形成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需求線。
上圖為例,上升三角形在最初形成時,價格亦開始向上升。整個形態發生在三個月內,但並沒有穿破B、C及E的阻力線。而較高的低位A點至D點至F點,代表正在積聚及市況會繼續上升。在整個過程中,成交量比預期弱,但在F點開始趕上。而價格剛好受制於支持線,然後反彈升穿阻力位G點,而且G點的成交量很高。上升三角形形態確認後,市勢將會持續上升。
5下降三角形
下降三角形(Descending Triangle)通常在回檔低點的連線趨近於水平而回升高點的連線則往下傾斜,代表市場賣方的力量逐漸增加,使高點隨時間而演變,越盤越低,而下檔支撐的買盤逐漸轉弱,退居觀望的賣壓逐漸增加,在買盤力量轉弱而賣壓逐漸增強的情況下,整理至末端,配合量能溫和放大,而價格往下跌破的機會較大。
下降三角形的形狀與上升三角形恰好相反,價格在某特定的水平出現穩定的購買力,因此每回落至該水平便告回升,形成一條水平的需求線。可是市場的沽售力量卻不斷加強,價格每一次波動的高點都較前次為低,於是形成一條下傾斜的供給線。
下降三角形同樣是多空雙方的較量表現,然而多空力量卻與上升三角表所顯示的情形相反。
上圖為例,下降三角形在最初形成時,價格亦開始向下滑。全個形態發生在四個月內,但沒有穿破支持線的A點、C點及E點。而最底的高位在B點、D點和F點,代表市況正在分發及看淡。在下降三角形形成的過程中,成交量的數值比預期弱,但在F點開始趕上,而阻力線亦非常強勁,在最後的上試阻力不成功,價格隨即回調及跌穿G點的支持位。而且G點的成交量也很高。下降三角形形態確認後,市勢持續下跌。
6價格通道
價格通道(Price Channels)是延續圖形,它的斜度傾向上或向下,視乎它的價格成交集中於上趨勢線或下趨勢線之內。上趨勢線是一條阻力線,而下趨勢線則是一條支持線。當價格通道有向下趨勢傾斜時便視為跌市,而價格通道向上傾斜時,則視為升市。
以兩條趨勢線形成的價格通道,一條稱為主趨勢線,另一條稱為通道線。主趨勢線決定有力的趨勢。如上升(下跌)通道向上(向下)傾斜時,最少以兩點的低點(高點)連成一線而繪出。
另一條趨勢線稱為通道線,與主趨勢線平衡的。通道線以高點及低點繪出。在上升通道時,通道線是一條阻力(支持)線。在下降通道時,通道線則是一條支持線。
當價格持續上升並在通道範圍內波動,趨勢便可看作牛市。當價格未能到達通道線(阻力線)時,便可預料到趨勢將會有急切的轉變。隨後下破主趨勢線(支持線)時,便可提供確認市況將會逆轉。相反,當上穿通道線時,便可視為牛市及暗示價格將持續上升。
上述圖例,當價格離開上升趨勢後,一個上升通道開始形成。在整個價格上升期間,交易不能夠穿破A點,C點和E點的阻力線(通道線),縱使價格穿破由B點和D 點組成的支持線,上升軌仍然存在,因為高位和低位逐漸上升。但最後,F點因太多沽盤導致穿破支持線。其實在F點前的價格沒有伸展到通道線時,已給發出一個警告訊號,表示缺乏購買力。相反,隨著價格繼續在通道內下跌或波動,走趨視為向淡。當價格越不接近通道線(或支持線),即表示將發生的會是趨勢變動。如穿破阻力線,代表現時的走勢將有變動。如穿破下通道,即代表向淡及持續下跌。
上述圖例,當價位離開下跌趨勢後,下跌通道開始形成。在整段價格下跌期間,交易不能穿破A點與C點的支持位(或通道線),縱使價格穿破B點和D點組成的阻力線,下降軌仍然存在,因為高位和低位下降。雖然F點已破阻力,但穿破G點才真正轉為上升趨勢。當價格沒有伸展到通道線時,E點已發出一個轉勢的警告訊號,表示價格持續受到沽壓。
7矩形
矩形(Rectangle)又叫箱形,也是一種典型的整理形態。價格上升到某水平時遇上阻力,掉頭回落,但很快便獲得支持而回升,可是回升到前次相同高點時卻再一次受阻,而挫落到上次低點時則再得到支持。這些短期高點和低點分別以直線連接起來,便可以繪出一條通道,這通道既非上傾,亦非下降,而是平行發展,這就是矩形形態。
一般來說,當市道牛皮上落,順升市和跌市中都可能出現,長而窄且成交量小的矩形在原始底部比較常出現。突破上下了限後有買入和賣出的訊號,漲跌幅度通常等於矩形本身寬度。 當向上突破上限阻力時,就是一個「買入信號」。反之若往下跌破時,則是一個「沽出信號」。 矩形形成的過程中,除非有突發性的消息擾亂,其成交量應該是不斷減少的。如果在形態形成期間,有不規則的高成交出現,形態可能失敗。當價格突破矩形上限的水平時,必須有成交量激增的配合;但若跌破下限水平時,就不須高成交量的增加。
矩形呈現突破後,價格經常出現反抽,這種情形通常會在突破後的三天至三星期內出現。反抽將止於頂線水平之上,往下跌破後的假性回升,將受阻於底線水平之下。
根據以上圖例,在五月初,矩形圖形在一個下跌市開始形成,看來市況已見底,而成交量也很小。直至七月初,成交量開始增加,清晰顯示價格突破在即,走勢向下跌趨持續。
8擴大反轉型(喇叭型)
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上升後下跌,然後再上升再下跌,上升的高點較上次為高,下跌的低點亦較上次的低點為低。整個型態以狹窄的波動開始,然後和上下兩方擴大,如果我們把上下的高點和低點分別連接起來,就可以畫出一個鏡中反照的三角形狀,這便是喇叭形。
成交量方面,喇叭型在整個型態形成的過程中,保持著高而且不規則的成交。喇叭型分為上升型和下降型,其含義一樣。
一個標準的喇叭型應該有三個高點,二個底點。這三個高點一個比一個高,中間的二個低點則一個較一個低;當股價從第三個高點回跌,其回落的低點較前一個低點為低時,可以假設型態的成立。和頭肩頂一樣,喇叭型屬於「五點轉向」型態,故此一個較平緩的喇叭型也可視之為一個有較高右肩和下傾頸線的頭肩式走勢。
喇叭型是由投資者沖動和不理性的情緒造成的,因此它絕少在跌市的底部出現,原因是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之後,投資意願薄弱,因此它在低沉的市場氣氛中,不可能形成這型態。
9島型
股市持續上升一段時間後,有一日忽然呈現缺口性上升,接著股價位於高水平徘徊,很快價格又再缺口性下跌,兩邊的缺口大約在同一價格區域發生,使高水平爭持的區域在圖表上看來就像是一個島嶼的形狀,兩邊的缺口令這島嶼孤立獨聳於海洋之上。成交量在形成的島型期間十分巨大。股價在下跌時形成的島型形狀也是一樣。
(1)在島型前出現的缺口為消耗性缺口,其後在反方向移動中出現的缺口為突破性缺口。
(2)這二個缺口順很短時間內先後出現,最短的時間可能只有一個交易日,亦可能長達數天至數個星期左右。
(3)形成島型的二個缺口大多在同呈段價格範圍之內。
(4)島型以消耗性缺口開始,突破性缺口結束,這情形是以缺口填補缺口,因此缺口已是被完全填補了。
形態意義:股價不斷的上升,使原來想買入的沒法在預期的價位追入,持續的升勢令他們終於忍不住不計價搶入,於是形成一個上升缺口。可是股價卻沒有因為這樣的跳升而繼續向上,在高水平明顯呈現阻力,經過一段短時間的爭持後,股價終於沒法在高位支持,而缺口性下跌。股價不斷地下跌,最後所形成的島型和升市時一樣。
島型經常在長期或中期性趨勢的頂部或底部出現。當上升時,島型明顯形成後,這是一個沽出汛號;反之若下跌時出現這型態,就是一個買入訊號。
10菱形
菱型的型態猶如鑽石,其頸線為V字狀。成交量如同三角狀,漸次減少。菱型實際是喇叭型和對稱三角型的結合。左半部和喇叭型一樣,第二個上升點較前一個
高,回落低點亦較前一個為低,當第三次回升時,高點卻不能升越第二個高點水平,接著的下跌回落點卻又較上一個為高,股價的波動從不斷地向外擴散轉為向內收窄,右半部的變化類似於對稱三角型。
形態意義:當股價愈升愈高之際,投資者顯得沖動和失去理智,因此價格波動增大,成交亦大量增加,但很快地投資情緒漸漸冷靜下來,成交減少,股價波幅收窄,市場從高漲的投資意願轉為觀望,投資者等待市場進一步變化再作決定。
(1)菱型很少為底部反轉,通常它在中級下跌前的頂部或大量成交的頂點出現,是個轉向型態。
(2)當菱型右下方支持跌破後,就是一個沽出訊號;但如果股價向上突破右方阻力時,而且成交量激增,那就是一個買入訊號。
(3)其最小跌幅量度方法是從股價向下跌破菱型右下線開始,量度出型態內最高點和最低點的垂直距離,這距離就是未來股價將會下跌的最少幅度。
支撐線和阻力線
1支撐線和阻力線的定義
支撐線:是指一根在圖形上,由兩個相對的低點組成的水平線或者上升的直線。支撐線起著阻止價格繼續下跌的作用。當價格下跌到支撐線附近時,多方開始嘗試輕倉買進,而空方則小心謹慎,時刻注意平倉保證盈利。價格在支撐線附近開始止跌上漲。根據兩個支撐點的距離和時間,支撐線可以分為長期支撐線和短期支撐線。長期支撐線的支撐作用要大於短期支撐線的支撐作用。
阻力線:是指一根在圖形上,由兩個相對的高點組成的水平線或者上升的直線。阻力線起著阻止價格繼續上漲的作用。當價格上漲到阻力線附近時,空方開始嘗試輕倉買進,而多方則注意平倉保證盈利。價格在阻力線附近開始止漲下跌。根據兩個阻力點的距離和時間,阻力線可以分為長期阻力線和短期阻力線。長期阻力線的阻力作用要大於短期阻力線的阻力作用。
2趨勢線的轉化原則
依據技術分析理論支撐線和阻力線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突破阻力線後阻力線就轉化為支撐線;同樣突破支撐線後支撐線就轉化為阻力線。
這符合物及必反的原則。同時也合乎人們的心理和實際的情況。人們在阻力
線附近普通做空,這雖然使得價格的上漲受到了一定的壓制,但是一旦阻力線被
有限突破,那麼意味著所有做空的投資者都判斷錯誤,大量的投資者只好止損或
者翻多。這反而使作為臨界點或者說一個邊緣的阻力線轉化成了支撐線。原有的
做空力量一下子就轉化成了做多的力量。實例:
如圖所示,A點引出的支撐線在C點被有效突破後,在E點轉化成為阻力線,有限地抑制住了匯價的上漲;B點引出的阻力線經G點有效突破後,在H點轉化為支撐線,有效地抑制了匯價的下跌D點引出的支撐線經F點有效突破後,在G點上方構成了阻力線,有效地抑制了匯價的上漲。
Ⅵ 一旦遇到這幾種形態個股,股民趕緊減倉出局
閃牛分析:K線最佳賣點:上漲盡頭線—形態完成後賣出
賣點精講:
(1)如果在三根陽線形成過程中成交量逐漸萎縮,說明多方的力量不足,這樣的情況下該形態的看跌信號會更加強烈。
(2)最後一根陰線下跌的幅度越大,該形態的看跌信號就越強烈。
(3)如果中間三根陰線都帶有較長的上影線,說明上方的拋盤壓力很大。這樣改形態的看跌信號會更加可靠。
Ⅶ 股票市場的有哪幾種頭部形態
一,熊市孕育: 在一輪上漲趨勢中,某一根陽線後出現了一根小K線,小K線陰陽都可以,在技術形態上要求小K線實體位於陽線實體之內,在視覺上看起來好象陽線實體包住了小K線,很明顯這個小K線破壞作用比較大,很容易使進行中的牛市中斷,從而使股價由牛轉熊陷入調整之中,嚴重的會使趨勢發生逆轉。
二,流星線:在形態上要求實體部分很小且位於K線底部,通常要求要有很長的上影線,沒有下影線或者下影線很短,實體陰陽不重要。長的上影線意味著多方被空頭逼回開盤價即全天最低價附近。在一輪上漲行情中,出現這種形態說明股價似乎到了窮途末路,已經漲不動了。
三,上吊線:形態上要求K線實體較小且位於股價上端,是陰是陽沒有關系,下影線長度要求是實體長度的2倍以上,沒有上影線或者上影線很小。在上漲趨勢中出現這種形態,很可能意味著上漲行情終結。
四,烏雲蓋頂:形態上由一陽一陰兩根K線組成,要求後面的陰線要創出價格新高,並且陰線實體要扎入陽線實體內部,扎入的程度越深,則頂部反轉的可能性越大。扎入的部分應該大於二分之一,最小也應大於三分之一以上。
五,看跌吞沒:形態上由一陽一陰兩根K線組成,後面的陰線實體蓋住前面陽線的實體,且陰線股價要創出新高,即要高於前面陽線的最高價。如果說在一輪上漲趨勢中出現小陰、小陽、十字星之類的星線,意味著多方攻擊受阻的話,那麼出現看跌吞沒形態,則趨勢反轉的可能性更大。
六,黃昏之星:它由一陽一星一陰三根K線組成,前面是一根實體較長的陽線,中間是一根實體較小的星線(包括十字星、小陽線、小陰線),後面是一根實體較長的陰線,原則上要求中間的星線實體要和前面的陽線實體有價格跳空缺口,即兩者實體之間不能重合,後面的陰線只要比中間的星線重心明顯下移即可。(注意:這里的實體是指K線收盤價和開盤價之間的部分,不包括上下影線部分)。在上漲趨勢中,中間星線的出現是頂部的第一個危險信號,後面的陰線證明了趨勢的反轉,要注意的是,這種形態只有在上漲趨勢中才能發揮作用。在本形態中,後面的陰線插入前面的陽線的程度越深,則頂部反轉的程度越強烈。
七,烏鴉形態:烏鴉形態包括兩只形態和三隻烏鴉形態兩種。在一輪上漲趨勢中一根陽線後面緊跟著兩根、三根或者多根陰線,就好像在樹上站著幾只或一群烏鴉,意味著落魄、凄涼等不祥之兆,故取名為烏鴉形態。此形態具有極強的看跌或趨勢反轉意味。烏鴉形態有時候還伴隨如看跌吞沒、熊市孕育、上吊線、烏雲蓋頂等多項頂部形態。在上漲趨勢中出現一根陰線,代表市場滯漲,隨後出現二根、三根陰線說明空軍取得階段性勝利,反轉趨勢得到確認,新一輪下跌可能由此開始。無論是兩只還是三隻烏鴉都是看跌信號,三隻在看跌的程度上要強於兩只。
八,釜底抽薪:在一輪上漲行情中一根陽線後面緊跟一根陰線,陰線實體雖然沒有象看跌吞沒形態吞了整條陽線實體,卻摧毀了陽線的底部,即毀了陽線的所有成果,此前陽線的所有追隨者全部被套,憤怒失望的第二天就是割肉離場,伴隨著大量的拋單出現,行情很可能就此結束。此種形態體現了莊家的陰險冷酷,基本上不給前日追漲者任何機會出逃。
九,天價天量:股價經過連續大幅度拉升後往往會做最後一沖,以完成最後的派發出貨,最終以巨量的成交量結束上升格局,天量見天價,因此就成為很多股票常見的頂部。天量天價分為巨量長陽和巨量長陰兩種。形成天量的原因往往是莊家之間通過對倒以吸引跟風盤從而完成最後出貨的結果,是莊家操縱股價的行為所致。例如有莊家a和b要運作一隻股票,a和b達成以下協議:a完成最初建倉及後續的拉升,a在最後一沖即天價時把籌碼轉交給b,同時a會把所獲利潤的一部分分給b,b接過a的天價籌碼完成最後的出貨運作。
十,烏雲密布:在上漲趨勢中,一根陽線後面緊跟一條陰線,此陰線實體較大,且陰線實體和前面的陽線實體存在跳空缺口,此陰線實體看起來就像烏雲密布大兵壓境一樣,是災難來臨的不祥之兆。從形態上看,如果陰線後面再來一條向下跳空實體陰線,那麼就很象前面所述的「黃昏之星」。兩者的區別在於:黃昏之星中間的k線要求必須是星線(小陰、小陽、十字架),而這里的這條陰線要求實體較大,所以一旦後面再跟一條下跳的陰線,其反轉的意味要強於「黃昏之星」。但此處在形態上並不要求陰線後面的k線實體有無跳空,只要其實體不蓋陰線實體即可。
Ⅷ 常見的股票見頂信號有哪些 見頂有哪些跡象
短線頂部,量價背離,指標背離。
中線頂部,連接跌破上漲階段兩個量增價漲到新高的兩日低點,並形成一個中線頭部形態跌破頸線。
長線頂部,跌破上升趨勢線,頭部形態頸線,六十日均線,並且六十日均線逐漸下彎
Ⅸ 幫忙看下股票大康農業,什麼情況今天尾盤突然下跌
大康農業 下方支撐3,5 震盪攀升走勢,壓力位4.45附近 受壓較大,逢高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