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台灣外匯管制

台灣外匯管制

發布時間:2021-09-25 23:12:19

⑴ 台灣有沒有外匯管制

台灣沒有外匯管制。

1987年七月,台灣「政府」正式宣布取消自1949年以來長期實行的外匯管制並披露了有關細節,即任何人都可以在市場上自由買賣外匯。

允許公眾持有全部外匯收入,並可以使用這些外匯直接、自由地在海外房地產、證券和其它資本市場上進行投資。取消外匯管制將使台灣有可能成為亞洲新的金融中心,是香港、東京金融中心潛在的競爭力量。台灣已連續十一年對外貿易順差,1986年貿易順差155億美元。

台灣的經貿自由化始於一九八O年代中期,除降低關稅管制、積極開放內部市場之外,更表現在解除外匯管制與開放對外投資等重大經貿決策之上。

(1)台灣外匯管制擴展閱讀

外匯管制基本方式

一:對出口外匯收入的管制

在出口外匯管制中,最嚴格的規定是出口商必須把全部外匯收入按官方匯率結售給指定銀行。出口商在申請出口許可證時,要填明出口商品的價格、數量、結算貨幣、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並交驗信用證。

二:對進口外匯的管制

對進口外匯的管制通常表現為進口商只有得到管匯當局的批准,才能在指定銀行購買一定數量的外匯。管匯當局根據進口許可證決定是否批准進口商的買匯申請。有些國家將進口批匯手續與進口許可證的頒發同時辦理。

三:對非貿易外匯的管制

非貿易外匯涉及除貿易收支與資本輸出入以外的各種外匯收支。對非貿易外匯收入的管制類似於對出口外匯收入的管制,即規定有關單位或個人必須把全部或部分外匯收支按官方匯率結售給指定銀行。

為了鼓勵人們獲取非貿易外匯收入,各國政府可能實行一些其他措施,如實行外匯留成制度,允許居民將個人勞務收入和攜入款項在外匯指定銀行開設外匯賬戶,並免徵利息所得稅。

⑵ 台灣那邊的人可不可以直接通過網上銀行匯款到中國

您可以通過速匯金或者西聯匯款辦理,手續費較低,而且速度很快。
目前,交通銀行開辦了速匯金業務;而中國農業銀行和郵政局則開辦了西聯匯款業務。

⑶ 舊中國四大家族

孔祥熙1880~1967,國民黨四大家族代表之一,山西省太谷縣人。曾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部長、行政院院長、中央銀行總裁、中國銀行總裁等職。1948年赴美為國民黨政權尋求貸款,隨即定居美國。在美國,孔祥熙貌似當寓公,實則替蔣介石做著暗中牽線的角色,被美國人稱為「院外援華集團的神經中樞」。1960年10月,美國進行總統大選,孔祥熙受國民黨當局指使,暗中向尼克松提供競選費用的內幕曝光。1967年8月15日,孔祥熙死於紐約一家醫院,時年87歲。《紐約時報》引述他的一位前下屬所說:「他是一個精打細算的人,但他不是具有政治家風度的理財家。」9月3日,台北舉行了孔祥熙追悼會,蔣介石親撰《孔庸之先生事略》,對孔給予了很高評價。

宋子文1894~1971,原籍廣東文昌。曾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外交部長、行政院長等職。1949年,宋先赴法國,後定居美國。雖作為皇親國戚,但蔣宋並不始終和善,宋在美國越來越具有獨立性,一直在建設自己的獨立王國,結識並在經濟上照顧著各種勢力的人物,還曾被指從加拿大向中國內地走私槍支,這一切引起了國民黨當局的不滿與警覺,但也對他無可奈何。1963年,宋曾接受蔣介石邀請,訪問台灣。蔣仍指望藉助宋對華盛頓施展影響,但無果。1971年4月24日晚,在美國舊金山的一個小型宴會上,傳出一條消息:前國民黨政要宋子文,因誤吞雞骨被鯁死,終年77歲。
[解題過程]
陳果夫1892~1951,浙江吳興人。原名祖燾,字果夫。曾與其弟陳立夫一起把持國民黨黨務,組織CC系,長期與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同為官僚資產階級的代表,合稱四大家族。去台後,蔣介石為了改組國民黨,並給蔣經國掃清政治道路,「二陳」即被開刀,重權盡失。陳果夫久有肺病,又歷來清廉,在陳立夫去美國後,家庭經濟發生危機,無錢治療加重的肺結核,導致病情難於控制。後雖得蔣介石特批5000銀元接濟,但已對病情無濟於事。於l951年8月28日死去,終年只有60歲。陳果夫生前,曾希望死後能回到故鄉浙江吳興。他寫過一首《故鄉》詩,字里行間寄託著他濃濃的鄉情。

陳立夫1900~2001,浙江吳興人。曾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央政治委員會秘書長,與其兄陳果夫同為CC系的首領。1949年12月去台灣,1950年,蔣介石「改造」國民黨,整肅CC系,陳知大勢已去,寫信給蔣請求出國,離開了台灣,在美國辦了一個小型養雞場。與其妻過起了清苦恬淡的田園生活。1967年,陳立夫偕夫人返台定居,但除讀書自娛,就是推動中醫之學,不過問政治。晚年陳立夫積極提倡「中國文化統一中國」,並提出對大陸經援方案,期望為統一事業做出貢獻,被評為「反共老人要做聯共先鋒」,曾震動台灣朝野。2001年2月8日,新華社發布新聞:「陳立夫先生今晚在台中病逝,享年101
歲。」

蔣介石(1887~1975)中國國民黨當政時期的黨、政、軍主要領導人。名中正,字介石,學名志清。1887年10月31日生於浙江奉化,1975年4月5日卒於台北。
1907年在保定陸軍速成學堂肄業。次年赴日本進振武學校學習軍事。同年加入同盟會。武昌起義後回國,投滬軍都督陳其美部任團長。1918年先後任援閩粵軍總司令部作戰科主任和粵軍第2支隊司令。1922年6月陳炯明率部叛變,孫中山避難於永豐艦,蔣往隨侍,取得孫的信任與器重。1923年先後任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參謀長和行營參謀長,8月赴蘇聯考察。1924年國共合作後,任黃埔軍校校長兼粵軍總司令部參謀長。1925年2月第一次東征陳炯明,8月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9月任第二次東征總指揮,率部殲滅了陳炯明殘部。1926年3月製造中山艦事件,5月提出「整理黨務案」,打擊和排斥中國共產黨人。隨後任軍事委員會主席、國民黨中央黨部軍人部部長等職。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蔣任總司令。國民革命軍在工人農民支援下打垮了北洋軍閥吳佩孚、孫傳芳,光復湘、鄂、贛、閩四省,並繼續向豫、皖、蘇、浙進軍。12月,國民黨中央黨部和國民政府自廣州遷往武漢,但蔣堅持要遷南昌,冀圖直接控制。1927年3月,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統一黨的領導機關決議案》等一系列提高黨權、防止個人獨裁的決議,取消了蔣的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和軍人部長等職。於是,蔣於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發動四一二政變,殘酷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並在各地「清黨」,從而破壞了第一次國共合作 。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與武漢國民政府對峙。同年12月1日與宋美齡結婚,從此與宋子文、孔祥熙聯姻,通過他們加強與美國的聯系。1928年任國民黨政府主席、軍事委員會主席兼第一集團軍總司令,指揮第一集團軍和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的第二、第三、第四集團軍對奉軍作戰。12月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服從南京國民政府領導。1929年蔣以裁軍為名,召開編遣會議,企圖削減其他各派軍隊,激起馮、閻、李等強烈不滿,先後爆發了蔣桂戰爭和蔣閻馮大戰,蔣憑借帝國主義和江浙大資產階級的支持,戰勝了各派武力。他還擊敗了汪精衛、胡漢民、孫科等派系的對抗,從而鞏固了自己的獨裁統治。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堅持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對中國工農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發動多次軍事「圍剿」,1936年12月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逼蔣抗日,經中共代表團參加談判,蔣被迫接受聯共抗日條件。抗日戰爭期間,在蔣統率下,中國軍隊先後在淞滬、忻口、南京、徐州、武漢、長沙、南昌等地作戰,阻滯了日軍的瘋狂進攻。但由於蔣實行片面抗戰路線和單純防禦的戰略方針,致使中國大片國土相繼淪陷。尤其是武漢失守以後,蔣介石先後發動3次反共高潮,嚴重削弱了抗日力量。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次年1月蔣被同盟國推舉為中國戰區最高統帥,隨即應駐緬英軍請求,派遠征軍入緬甸支援英美盟軍對日作戰。
日本投降後,蔣介石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撕毀國共停戰協定,調160萬正規軍,於1946年6月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在人民解放軍有力反擊下,頭8個月被殲72萬人。1947年3月改為集中兵力向解放區東西兩翼的陝北、山東實施重點進攻,不久被粉碎。7月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蔣被迫於1948年1月和8月先後採取分區防禦和重點防禦的戰略方針。1948年9月起,國民黨軍主力在解放軍接連發動的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中被殲滅。蔣遂於1949年1月宣告「引退」,但仍在幕後指揮,拒絕接受國共雙方代表談判擬定的《國內和平協定》。解放軍遂乘勝進軍,推翻了國民黨在大陸的反動統治 。蔣於12月敗走台灣省 。1950年3月在台灣「復職」重任「總統」,此後一再連任4屆,並連續當選國民黨總裁。他以「三民主義建設台灣」、「反共復國」相號召,維系他在台灣的統治;與美國簽訂「共同防禦條約」。但是他夢想有朝一日返回大陸,反對「台灣獨立」、「國際託管」和「兩個中國」,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

閱讀全文

與台灣外匯管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年中國外匯儲備 瀏覽:192
荷包理財電話 瀏覽:927
股票飛龍在天 瀏覽:769
天邑股份投資5G 瀏覽:891
外匯培訓招聘 瀏覽:869
海通證券資金賬戶銷戶 瀏覽:560
一百人民幣兌換多少西非法郎 瀏覽:546
如何模擬外匯交易 瀏覽:66
股票的日記賬 瀏覽:16
金杯汽車股票的歷史價格 瀏覽:878
海外匯款限制 瀏覽:276
股票學術論文 瀏覽:894
人民幣對泰銖匯率今天 瀏覽:552
企業的銀行融資租賃 瀏覽:388
主力資金是當天買當天賣 瀏覽:893
天首集團股票 瀏覽:47
股票質押債權 瀏覽:928
九鼎華信投資管理 瀏覽:744
999黃金回收價格走勢圖 瀏覽:606
px行業融資 瀏覽: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