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歐各國開辟新航路的原因和影響是什麼
經濟上,商品經濟繁榮;政治上,各國為武力擴張;文化,為宣傳基督教的精神文明
2. 以 走出中世紀的西歐 為主題,撰寫一篇小論文
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歐洲人開辟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繞道非洲南端到達印度的新航線以及第一次環球航行的成功,歷史上習慣稱為「地理大發現」。
15世紀末,由於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貨幣的需要量大大增加。貨幣不僅是商品交換的媒介,而且也是財富和權力的象徵,好像誰有了它就有了一切。貴金屬金銀是理想的貨幣。中古的西歐,最初實行銀本位制,15世紀以後,逐漸過渡到金本位制,金銀同是國防貿易的支付手段。於是,西歐的國王貴族和商人象發瘋似地到處追求黃金和白銀,形成一股貴金屬熱。哥倫布就說過:「黃金是一個奇妙的東西。誰有了它,誰就成為他想要的一切東西的主人。有了金,甚至可以使靈魂進入天堂。」然而,歐洲產金不多,銀主要產於德國。從15世紀後半期起,德國年產銀量不斷增加,仍然不能滿足需要。西歐商人在同東方貿易中運進價格昂貴的絲綢和香料,又使貴金屬大量外流。有些國家為緩解貴金屬短缺,一再下令禁止金銀出口,仍然不能解決問題。1275年夏,威尼斯人馬可·波羅(Marcopolo,1254—1324年),隨父親、叔父來到我國,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盛宴歡迎。他在中國居住和為官17年,1295年回國後發表《馬可·波羅行記》(又名《東方見聞錄》,由馬可·波羅口述,比薩人魯思梯謙整理成書)。書中描寫北京的宮牆、房壁和天花板滿塗金銀,日本的金多無數用來蓋房,而且聲言絕對確實可信。這本書廣泛流傳,使西歐人垂涎三尺,決心遠渡重洋、到富庶的東方去。恩格斯說:「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時所要的第一件東西」。
15世紀末以前,從西方通往東方的商路主要有三條。一條是陸路,即傳統的「絲綢之路」,從君士坦丁堡登陸,經小亞細亞、黑海和裏海南岸至中亞,再翻越帕米爾高原到中國。另兩條是海路:一條從敘利亞和地中海東岸,經兩河流域到波斯灣,另一條從埃及經紅海至波斯灣,再換船到印度和中國。這幾條商路本來就經過義大利、阿拉伯、拜占廷和波斯等地的商人多次轉手,才能將貨物運抵西歐。15世紀中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興起,先後佔領小亞細亞和巴爾干半島,控制傳統商路,對過往商品徵收重稅,使運抵西歐的貨物不僅量少,而且比原價高8—10倍。於是,西歐的商人、貴族,迫切希望另闢一條繞過地中海東岸直達中國和印度的新航路。
15世紀時科學技術的提高和地理知識的進步,使遠洋航行成為可能,為開辟新航路創造了必要的條件。當時的歐洲人已能製造多桅快速、載重數百噸甚至千噸適宜遠航的大船。我國發明的指南針,經阿拉伯人之手於14世紀傳入歐洲,已被普遍應用於航海事業。古希臘地理學家托勒密的地圓說,日益被人們接受。1477年,佛羅倫薩地理學家托斯堪內里(1379—1482年)繪制世界地圖,把中國和日本畫在歐洲的西方,堅信從歐洲向西航行可以到達東方。
中國、印度和阿拉伯人的航海成就,有助於歐洲人開辟直達東方的新航路。1405—1433年間,明代偉大的航海家鄭和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先後訪問亞、非30餘國和地區,最遠抵達今東非肯亞的馬林迪,並有完整的航海圖,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印度和阿拉伯的航海家早就航行在印度洋上,他們還沿非洲東岸向南航行,最遠到達今莫三比克。15世紀末,葡萄牙人達·伽馬就是利用上述航海成就,開辟了繞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直達印度的新航路。
15世紀末,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經完成領土統一和實現中央集權。兩國的專制君主以及貴族、商人,為掠奪黃金、白銀,擴張勢力,積極支持航海事業和開辟直通印度的新航路。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的統一又是在「收復失地」、即反對伊斯蘭教徒的勝利斗爭中實現的,於是15世紀末的伊比利亞半島出現一股空前的宗教狂熱,希望與信仰基督教的東方君主聯合起來,共同夾擊信仰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土耳其人。①上述各種因素起作用的結果,終於使西班牙和葡萄牙成為探索新航路和進行殖民掠奪的總先鋒
3. 材料1,2反映出15世紀的歐洲社會上出現了什麼變化
西歐工商業的發展14世紀資本主義在義大利產生、隨著新航路開辟、各大洲人民開始交流、世界市場開始形成、商品經濟開始、 西歐的許多資本主義國家實行對外殖民擴...
4. 歐洲黃金熱是什麼
15世紀以後,由於西歐各國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歐洲商人和封建主都狂熱追求作為商品交換的手段——貨幣,渴望獲得製造貨幣的貴金屬——黃金,因而遍地掀起了一股瘋狂的「黃金熱」。特別是13世紀末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在游歷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各國之後,著的《馬可·波羅游記》一書,對東方世界的「黃金遍地,香料盈野」贊不絕口,這本書當時在歐洲廣為流傳,風靡一時,激起了歐洲人對於繁榮富庶的東方的強烈的羨慕和嚮往。
5. 簡要闡述大航海時代開啟的原因有哪些
大航海時代開啟的原因:
1、「窮則思變」:葡萄牙及西班牙開啟大航海時代,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尋找金銀。
15世紀末,金銀成為歐洲的貨幣,西歐的國王貴族和商人開始追求大量的黃金和白銀,形成一股貴金屬熱。
然而歐洲金礦罕有,只有德國有少量的銀礦。自古歐洲人就相信東方有大量的金銀,這使得西歐人決心遠渡重洋、到富庶的東方去探險。
2、「遠洋技術條件具備」15世紀時,歐洲人已能製造多桅快速,載重數百噸甚至千噸適宜遠航的大船。
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經阿拉伯人之手14世紀傳入歐洲,古希臘地理學家的地圓說,越來越被人們接受,總之科學技術的提高和地理知識的進步,使遠洋航行成為可能。
3、「亂則生變」;歐洲小國林立,各行其是,相對有尋找新機會的空間。
15世紀末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經完成領土統一和實現中央集權。
兩國在陸地上根本無發展機會,兩國的專制君主以及貴族、商人,為積累黃金、白銀,擴張勢力,積極支持航海事業和開辟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5)西歐形成貴金屬熱的原因擴展閱讀:
影響
大航海時代意義深遠,新航路的開辟和殖民掠奪,引起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的沒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從此,西歐諸國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開速超越亞洲、非洲和美洲許多國家。
歐洲與亞洲、非洲之間的商業擴大了,並開始與美洲有了商業聯系。亞、非美洲的眾多商品,開始或大量出現在歐洲市場上。文明的交流,文化的交流,為歐洲的工業革命埋下了伏筆。
6. 西歐對東方的遍地黃金的渴望,才是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嗎
新航路的開辟掀開了人類交往史的燦爛篇章,同時對東西方交流產生巨大的影響。實際上鄭和前後七次下西洋的裝具,不僅開辟了中國直抵非洲東海岸的航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全球新航路開辟的序章,其中有諸多的深層原因和現實條件。
概而言之,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條件有三:
其一,追求黃金,西歐商品貨幣經濟發展,開始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充當商品流通手段的貴金屬日益成為經濟發展之必須;
其二,基督教擴張,文藝復興運動對西方天主教會進行猛烈抨擊,同時伊斯蘭土耳其國家對基督教世界的步步緊逼,基督教尋求海外擴張;
其三,科學和航海知識的進步,多桅快速大型帆船的製造,以及羅盤針、分度器等儀器為新航路開辟奠定了科學基礎和物質條件。
7. 閱讀材料 (15分) 材料一 1500年左右,隨著歐洲商品經濟的日益發展和資本主義生產的萌芽,貨幣日益取
(1)根本原因(經濟原因):歐洲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 的產生。
社會原因:西歐各國為獲得價廉物美的東方商品,對黃金的狂熱追求。 直接原因:土耳其阻隔了西歐各國通往東方的傳統商路。 (2)原因:鄭和下西洋耗資巨大,不計效益,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缺乏生命力; 明政府後來實行海禁政策,閉關鎖國。 (3)(選擇其一,能自圓其說就可。 ) 與西歐形成貴金屬熱的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雲南國際信託好進嗎
瀏覽:385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645
博鰲持的股票
瀏覽:319
基金006218資訊搜索
瀏覽:422
王戎石頭理財
瀏覽:303
商丘股票群
瀏覽:782
江南外匯
瀏覽:513
東海融資租賃招聘
瀏覽:33
光華信託
瀏覽:585
再融資已反饋
瀏覽:865
吉林信託77號
瀏覽:196
傳媒完成融資
瀏覽:122
5月22日黃金回收價格
瀏覽:595
慈善宣言信託
瀏覽:577
美國房產信託
瀏覽:929
信託怎麼建立
瀏覽:416
中天融資票
瀏覽:781
紫光集團10億信託
瀏覽:514
銀行信託收益
瀏覽:813
信託歷史圖片
瀏覽:5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