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3月末外匯儲備是多少
答:
中國3月外匯儲備3.143萬億美元,預期3.146萬億美元,前值3.1345萬億美元。3月末官方儲備資回產中黃金儲答備5924萬盎司(等值784億美元),2月末為5924萬盎司(等值780億美元)。
來源:證券時報
㈡ 中國外匯儲備世界第一有用嗎 為什麼看到一篇文章說用不掉了
中國外匯儲備達8536億美元 超日本躍居世界第一.已超越日本成為世界最大外匯儲備國——
截至今年2月,我國外匯儲備已達到8536億美元。根據日本財務省已經公布的數據,該國截至今年2月底的外匯儲備為8501億美元。業內人士表示,上述數字表明我國已經首次超越日本,擁有全球最大的外匯儲備。 事實上,今年1月我國外匯儲備增長263億美元,達到8452億美元,與世界最大外匯儲備國日本的當月外匯儲備8517億美元僅差65億美元。
中國外匯儲備迅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貿易順差的大幅增加。同時,一方面,外匯儲備的劇增加大了投機者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另一方面中國為了穩定人民幣匯率,不斷在外匯市場上拋售人民幣購進美元,陷入了一種不良循環,也引起了外匯儲備的劇增。
之所以中國政府不敢多用外匯,最根本的原因是目前人民幣不斷升值,中國必須不斷拋售人民幣購進美元,才能減緩人民幣升值的速率,從而有利於中國出口的增長,使國內企業避免遭受人民幣過快升值所帶來的沖擊。
那篇文章說中國在拿自己的資源在換取少量的外匯,還說中國政府不敢用外匯!!因為用了很不劃算!! 是不切合實際的評論呀。
㈢ 中國外匯儲備跌破三萬億 背後有何玄機
一、外匯儲備中美元以外其它外匯對美元的貶值。雖然美元還是國際最常用的儲備貨幣,但是出於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的原因,一些其他發達國家的貨幣也經常會被當作儲備貨幣的一部分。假設說中國的外匯儲備裡面一半是歐元,一半是美元,而某個月份里外匯儲備中歐元和美元的絕對金額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因為歐元兌美元在貶值,所以導致了用美元計算的我國外匯儲備在該月份的下跌。
二、外匯儲備的資產的貶值。央行的外匯儲備有著專人運作投資,大多數都用來購買美國國債一類的外國資產。而如果這些外國資產發生了價格下跌的情況,依照各種資產價格計算方法的不同,央行的外匯儲備數額也有可能受到影響。
三、外匯儲備下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們常說的資金外流,即企業或者個人將自己手裡的人民幣資產兌換成美元資產。舉個例子,不考慮具體的手續限制,假設某人准備購買一些美國國債,那麼他通過國內商業銀行用人民幣兌換美元,然後用這筆美元買入美國國債。那麼這筆兌換的美元走向就是央行賣出美國國債得到美元現金,通過銀行兌換給該人,然後該人再用這筆美元現金買入美國國債。這就相當於美國國債從央行轉到個人手裡。
而這筆兌換中人民幣的變化呢,則是該人賣出自己的人民幣資產(股票,債券,房產等等),將人民幣通過銀行兌換給央行,從中國經濟體系中消失。如果把這個例子中的某人一樣的兌換數量累計放大,那麼就會產生人民幣資產價格下降,人民幣匯率下跌,外匯儲備數額下降,國內經濟體系中產生「錢緊」的現象。而在這個過程中,外匯儲備下降其實只是一個表象,問題的真正核心是導致資金流出的原因以及國內「錢緊」導致的後果。
㈣ 中國外匯儲備
官方說是3萬億$,但是加上民間的,還有熱錢得有7 8 萬億左右。
㈤ 中國的外匯儲備到底是不是老百姓的錢,是國家的錢呢還是代表國家的那一小撮人的錢
簡單說:你和老外做生意賺了10萬美刀,而美刀是不能在國內流通的,你必須到銀行把這十萬美刀換成等值的RMB,這樣才能在國內使用!然後那十萬美刀就到了外匯局那裡了!而你做生意賺的錢是多少,其實還是多少,只是換成了RMB!和納稅人有沒有關系嘛,自己理解吧!
㈥ 中國的外匯儲備國內和國外佔比多少,能查出來嗎
中國的外匯儲備結構單一,美元在我國的外匯儲備中佔比過高,由此增大回了我國外答匯儲備的風險。中國有必要對其外匯儲備結構進行優化:提高黃金在外匯儲備中的比重;多元化外匯儲備結構,降低美元在外匯儲備中的比重;積極穩妥地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中國現在定期通過國家外匯管理局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外匯儲備余額的相關數據,但對外匯儲備的構成不予公布。只能通過國際機構及其他國家公布的相關數據來了解中國外匯儲備的大致構成。
㈦ 中國政府現金外匯儲備有多少
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所持有的用於彌補國際收支赤字、維持該國貨幣匯率穩定的國際間普遍接受的外國貨幣,是國際儲備的一部分。國際儲備包括外匯儲備、黃金儲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的普通提款權和特別提款權。外匯儲備在儲備資產中最為重要。
回顧中國外匯儲備的 發展變化:1996年底,中國外匯儲備首次突破了1000億美元,此後四年,儲備上升相對平穩。自2000年起,中國外匯儲備呈快速增長趨勢。2005年末增至8188.72億美元,居全球第二位。2006年2月,中國外匯儲備達8537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全球外匯儲備最大持有國。據2009年4月底數據,中國大陸外匯儲備排名世界經濟體第一,日本居第二,俄羅斯居第三。至2010年3月中國外匯儲備規模已達24470.84億美元,穩居全球第一位。截至1997年12月底,香港的外匯儲備為928億美元,是全球第三大,僅次於日本和中國內地。回歸以來,香港外匯儲備由1997年底的928億美元增長至2013年底的3112億美元,增長了2.35倍。
2014年7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數據,6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達到3.99萬億美元。還差0.01萬億美元就躍上新的整數關口的微妙數據,折射出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正在發生悄然而重大的新變化。
截至2020年7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544億美元,較6月末上升421億美元,升幅為1.4%。
㈧ 中國的外匯儲備問題
我們規避風險和損失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富足的外匯儲備去國外購買能源!!!
但是你知道國際貿易在政治背景下有一種情況叫做你有多少錢我不賣給你么?
這叫戰略遏制!
知道從外面買些資源和實業有多難么,不是你所能想像的!國外會在短短的幾天時間里出台限制我們購買外國實業的投資計劃。錢不是想花就能花的!
還有,樓上的認為有錢就該賣你的,請不要把無知當個性,你可以不懂,但是不要誤導大家。
㈨ 外匯儲備和本國貨幣供給有什麼關系
外幣在中國是不能流通的,所以只能兌換成人民幣。外幣的進入就意味著銀行需要為對應的專外幣印發等值的人屬民幣,這樣人民幣就增加了。假設今年1月外匯儲備增加400億,就意味著,中國人民幣增加了2100億,這就意味著流動性增加了2100億。這就是這就是外匯儲備和本國貨幣供給的關系。
(9)中國1月外匯儲備30929與323擴展閱讀
主要用途
外匯儲備的主要用途是支付清償國際收支逆差,還經常被用來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主要形式
有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很長一段時期,西方國家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是美元,其次是英鎊,1970年代以後,又增加了德國馬克、日元、瑞士法郎、法國法郎等。
儲備比例
在國際儲備資產總額中,外匯儲備比例不斷增高。外匯儲備的多少,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國應付國際收支的能力,關繫到該國貨幣匯率的維持和穩定。它是顯示一個國家經濟、貨幣和國際收支等實力的重要指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匯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