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匯互換的美國利用外匯互換操縱匯市
金融海嘯之後,美聯儲與很多西方國家的央行簽訂了多項貨幣互換。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詳細地談一下,美聯儲利用外匯互換操縱匯率的問題。
一般來說央行利用外匯互換使本國貨幣走強會通過兩個渠道:一、向本國金融機構提供外匯;二、直接用外匯儲備干預匯市。央行是很喜歡通過外匯互換來干預匯市的,其原因很簡單,一來可以獲得大量的外匯,二來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覺,因為很難搞清楚互換的哪邊需要外匯,這里基本上沒有透明度可言。不過外匯互換這東西在換了之後總是還要換回來的,央行如果過分地使用外匯互換這種工具,最後只能通過發行外幣債券來解決問題。所以說,外匯互換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小的。
美國利用外匯互換來干預市場,執行強勢美元是有史可查的。美聯儲干預外匯市場通常通過兩個工具:外匯平準基金(ESF)和美聯儲公開市場賬戶。從歷史來看,美聯儲利用外匯互換來干預匯市都沒啥好結果,最終都只能以發行外幣債券還債而告終。
我們先來看看美聯儲干預匯市的歷史,1961-1971年,美國為了延緩資本流出,誘使一些主要的西方央行選擇持有美元儲備,放棄向美國兌換黃金的要求。其外匯平準基金(ESF)從1961年3月份開始重新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但是很明顯以當時外匯平準基金(ESF)的外匯儲備數量很難達到其目的。於是財政部和美聯儲在1962年2月份也加入了干預外匯市場的隊伍。當時很多西方央行為了分散風險開始大量拋售美元,美聯儲為了獲得大量的外匯以支撐美元與多個西方央行簽訂了互換協議。後來,美聯儲為了償還這些外債,不得不在上個世紀60年代發行了大量以外幣標值的中期債券(羅莎債券)。上個世紀70 年代末期,美國為了加強外匯儲備,與德國央行簽訂了高達10億美元的外匯互換協議。後來,美國為了償還這筆外債,除了發行外幣公債(卡特債券),還不得不降低自己在IMF的份額。
現在美聯儲又開始玩起了相同的把戲,特別在金融海嘯爆發後,進行了大量的外匯互換。2008年9月29日,國際金融危機深化後,美聯儲與英國央行、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簽署貨幣互換協議。此後三天,這五家央行又聯合宣布擴大互換協議的規模,美聯儲將分別向這四家央行提供800億美元、 2400億美元、1200億美元和600億美元的流動性。2008年10月13日,美聯儲進一步表示,與各央行之間通過貨幣互換提供美元流動性的數額無上限。2009年2月3日,這五家央行又把貨幣互換協議的截止日期,從2009年4月30日延長至10月30日。2009年4月6日,美聯儲與英國央行、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聯合宣布了美國與此四國之間的貨幣互換協議。這四家央行將分別在今年10月30日前,在必要時向美聯儲提供總額約為2870億美元的外幣(提醒投資者注意一下上述日期前後,歐元兌美元的走勢)。
根據2009年4月1日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共有外匯互換頭寸3088億美元,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可是美在4月6日又簽訂了新的協議,很讓人懷疑3088億美元的真實存在。如果這么大量的外匯儲備不見了,那麼到底是用在什麼地方了?是不是用於干預匯市?我認為這樣的可能性很大,也就是說最近美元的強勢是美聯儲干預的結果。現在美國的態度已經很明確,就是不惜運用外匯互換,持續強力地干預匯市使美元走強。其原因我已經在《美元強勢的陰謀》一文中有所闡述,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這篇文章。
最後,我們來談談美聯儲利用外匯互換干預匯市對黃金走勢的影響。美聯儲干預外匯市場使美元走強,在短期內肯定會對黃金價格造成壓力。不過,我們也要看到美國這種干預匯市的方式成本是很高的,只會不斷地加重其債務負擔。金融危機本來就是因為過度消費,過度負債所引起的,現在美國的解決方案竟然是進一步擴大消費和擴大債務,似乎有點飲鴆止渴。這種「以債養債」的方式將在未來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基於這一點我還是保持長期看好黃金這種觀點,但是投資者必須對短期黃金價格的反復和波動要有所准備。
B. 什麼是外匯掉期
一筆掉期包括一個外匯現貨交易和外匯遠期交易。
滿意請採納
C. 請問掉期與互換的區別是什麼
一、期限不同
掉期:一般為1年以內的交易。以我國外匯交易中心的人民幣兌美元外匯掉期為例,期限一般分為0/N、T/N、S/N、1W、2W、3W、1M、2M、3M、4M、5M、6M、9M、1Y、18M、2Y、3Y等。
互換:一般為1年以上的交易。以我國外匯交易中心的人民幣兌美元貨幣互換為例,期限一般分為1Y、2Y、3Y、4Y、5Y、6Y、7Y、8Y、9Y、10Y等。
二、匯率不同
掉期:前後交換貨幣通常使用不同匯率。
互換:前後交換貨幣通常使用相同匯率。
三、交換本金金額不同
掉期:前期交換和後期收回的本金金額通常不一致。
互換:前期交換和後期收回的本金金額通常一致。
四、利息不同
掉期:不進行利息交換。
互換:通常進行利息交換,交易雙方需向對方支付換進貨幣的利息。利息交換形式包括固定利率換固定利率、固定利率換浮動利率、浮動利率換浮動利率。
五、本金不同
掉期:通常前後交換的本金金額不變,換算成相應的外匯金額不一致,由約定匯率決定。
互換:期初、期末各交換一次本金,金額不變。
(3)外匯互換有什麼用擴展閱讀
掉期交易特點
1、買與賣是有意識地同時進行的。
2、買與賣的貨幣種類相同,金額相等。
3、買賣交割期限不相同。
掉期交易與前面講到的即期交易和遠期交易有所不同。即期與遠期交易是單一的,要麼做即期交易,要麼做遠期交易,並不同時進行,因此,通常也把它叫做單一的外匯買賣,主要用於銀行與客戶的外匯交易之中。
掉期交易的操作涉及即期交易與遠期交易或買賣的同時進行,故稱之為復合的外匯買賣,主要用於銀行同業之間的外匯交易。一些大公司也經常利用掉期交易進行套利活動。
掉期交易的目的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軋平外匯頭寸,避免匯率變動引發的風險;二是利用不同交割期限匯率的差異,通過賤買貴賣,牟取利潤。
D. 為什麼貨幣互換對互換雙方有好處
是雙方的一種博弈的結果。
互換價格是一個中間點。比如:美元兌人民幣是貶值,專但是貶值的速屬度快慢就成為了一種交易。現在7.05 但是一個月後會是多少呢?這種差異和自身的需求結合就可以形成雙方希望的結果。雙方可能是為了鎖定利潤,結果並不一定能帶來利潤,或者這種互換甚至比不互換的結果還差。
定義:
貨幣互換又稱 「貨幣掉期 」,是指在一定期限內將債務 / 資產從原來的貨幣轉換為另一種貨幣。
根據客戶的 「貨幣互換 」需求可選擇期初、期末是否需要進行本金互換。一般流程為:期初互相交換指定貨幣的本金(可選擇不交換),通常以即期匯價進行;期中互相交換指定貨幣的利息,可以是固定利率與固定利率間交換、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間的交換,也可以是浮動利率與浮動利率間的交換;期末互相交換指定貨幣的本金,以期初訂下的匯價進行,方向與期初相反。
功能:
貨幣互換主要用於控制中長期匯率風險,把以一種貨幣計價的債務 / 資產轉為以另一種貨幣計價的債務 / 資產,達到規避匯率風險降低成本的目的。若客戶以歐元舉債,而本身並沒有歐元收入,歐元升值將大大增加企業的債務負擔。因此客戶可與我行敘做貨幣互換交易,以對沖歐元升值的風險。
E. 外匯互換的介紹
定義:互換雙方彼此不進行借貸,而是通過達成協議將外匯賣給對方,並承諾回在未來固定日期換回答該外匯。1基本流程:初始本金互換、利息的定期支付和到期本金的再次互換。1特點:兩種外匯的金額由雙方依據當時的即期匯率確定。外匯互換中,低利率國家互換方向高利率國家的互換對手定期支付利息,利息成本約為兩國的利差。雙方需在一開始和最終進行外匯本金的交換。
F. 外匯掉期的作用
此類事物有幾種來:在一定源期限內,相互交換一組資金,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掉期業務結合了外匯市場、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避險操作,為規避中長期的匯率和利率風險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最推薦的一種:{愛死磕}
推薦理由:
G. 外匯互換的外匯互換
外匯來互換(FX Swap)
外匯互換自(又稱外匯掉期)是結合外匯現貨及遠期交易的一種合約,合約雙方約定某一日期按即期匯率交換一定數額的外匯,然後在未來某一日期,按約定的匯率(即遠期匯率)以相等金額再交換回來。實際上,合約雙方是各自獲得交換回來的貨幣一定時間的使用權。外匯互換的條件,反映了合約雙方對所交換的兩種貨幣的匯率走勢及各自對利率的看法。外匯互換以遠期點數的方式報價,除了可用來鎖定在未來某一時點交換貨幣的匯率外,亦可作為對即期與遠期匯率間的異常差距進行套利的手段。
H. 外匯互換交易與貨幣互換有什麼區別嗎
外匯互換交易(foreign exchange swaps)指交易雙方相互交換不同幣種但期限相同、金額相等的貨幣及利息的業務。
看好最後的 是相關業務
貨幣互換 患的是事物 是錢 是貨幣
雙方的性質不同
I. 用外匯互換合成遠期合約的優勢
他的遠期合約就是不會瘦,外匯的影響同時對外匯的漲跌也不會有很大的影響。
J. 外匯交易(各國間貨幣交換)是什麼意思啊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外匯交易就是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進行交換。與其他金融市場不同,外匯市場沒有具體地點,也沒有中央交易所,而是通過銀行、企業和個人間的電子網路進行交易。
"外匯交易"是同時買入一對貨幣組合中的一種貨幣而賣出另外一種貨幣。 外匯是以貨幣對形式交易,
例如歐元/美元(EUR/USD)或美元/日元 (USD/JPY)。
希望高頓網校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更多期貨從業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