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受范冰冰影響的股票有哪些
針對「陰陽合同」事件,國家稅務總局給予最新回應表示,已責成江蘇等地稅機關依法調查核實。如發現違反稅收法律法規的行為,將嚴格依法處理。
明星「陰陽合同」涉稅被調查一事,影響的不光是范冰冰其自身,也對與其關系密切的兩家上市公司,華誼兄弟與唐德影視股價產生沖擊。
今日早盤,華誼兄弟開盤大跌9.66%,唐德影視大跌8.42%。其他影視股,如橫店影視、光線傳媒也出現大跌。
這件事最初的導火索是崔永元炮轟《手機2》劇組成員。這部電影是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馮小剛執導,由葛優、范冰冰、張國立、徐帆、范偉等主演。
先說華誼兄弟,最早可追溯到浙江華誼兄弟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04年。2009年10月,公司在創業板上市。
而東陽美拉成立於2015年9月,當時馮小剛持有公司99%的股權。後來,華誼兄弟斥資10.5億元收購東陽美拉70%的股權。收購之後,馮小剛持股比例下降30%。
東陽美拉的業績,主要靠馮小剛所拍攝的電影票房收入,一旦所拍攝的電影票房低迷,則公司業績很可能受到沖擊。按照當時收購協議,東陽美拉有長達5年的業績承諾。根據華誼兄弟財報,2016年,東陽美拉的稅後凈利潤為10152.84萬元,2017年為11699.95萬元,均完成了業績承諾。
華誼兄弟這些年主要靠不斷收購實現營收、凈利增長。數據顯示,公司全資或控股公司的家數從2009年的6家,暴增到2017年的92家。
而且,華誼兄弟收購的公司,大部分是以高溢價收購的明星公司。比如2015年收購的東陽浩瀚,華誼兄弟以7.56億的價格收購該公司70%的股權,這家公司的股東包括李晨、馮紹峰、鄭凱、陳赫、Angelababy等多位明星藝人。收購給華誼兄弟帶來的商譽高達7.49億。
② 馮小剛已向華誼支付1.68億業績補償,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在職場上,各行各業都會要求員工完成固定的指標,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也是如此,老股東馮小剛和陸國強曾為兩個公司的發展簽訂過協議,按照協議規定,馮小剛並沒有完成業績,並想華誼兄弟支付了補償款。
不管是華誼兄弟還是浙江東陽拉美傳媒,即便因為協議上“不講情面”的規定會有些困擾,但是這一切並不能成為雙方合作之路上不可逾越的鴻溝。在這里希望彼此之間還能夠相互合作,共同發展,成為彼此成功之路上的合作夥伴,續寫新的神話。
也許協議本身是冷的,但是二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是有效的,只有在維護原則和界限的基礎上合作,才能更好的發展,成就更好的未來。
結語馮小剛是大家熟知的導演了,從業多年來為大家奉獻了太多太多的經典作品,在觀眾朋友們的眼中,他的能力和實力都是十分強大的。同時,通過這一事件我們也應該明白,沒有完成業績本身不應該對馮小剛及其公司造成過多的影響,畢竟受疫情沖擊的行業實在太多太多。
馮小剛能夠履行當初的合約並對華誼兄弟作出業績補償,也是其誠信的表現,應該得到我們的認可和尊重。期待未來的發展中,華誼兄弟和浙江東亞拉美能夠繼續合作,為觀眾朋友們呈現更多更好的作品。
③ 馮小剛病情突然惡化,身價20億卻放棄治療,這是為什麼
自從2019年的只有芸知道後,最近兩年馮小剛導演好像就沒有新的電影上映了。
作為娛樂圈裡的知名導演,馮小剛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他所導演的作品大多收獲了非常好的評價和口碑,雖然馮小剛的外在形象確實沒辦法跟其他人相提並論,但是他的才華是相當出色的。
可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即使像馮小剛那麼有錢,但仍然是被疾病折磨,這是怎麼回事呢?通過下文來一起了解吧。
身患嚴重的白癜風馮小剛有白癜風,因為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他患病最嚴重的時候,身上都是大塊的白斑,甚至臉上也都是,看起來十分可怕。那一段時間馮小剛幾乎很少露面,都在接受治療,可白癜風能夠治癒的幾率非常小,而且還會復發。
你們贊同我的說法嗎?
④ 馮小剛賭輸,支付1.68億業績補償給華誼兄弟,當時馮小剛打的是什麼賭
近日,一則“馮小剛賭輸,支付1.68億業績補償給華誼兄弟”的消息,引發了廣大網友們的熱議,在網上鬧的沸沸揚揚。那麼,當時馮小剛打的是什麼賭呢?這得先從收購開始說起。2015年華誼兄弟收購馮小剛的美拉傳媒,支付給馮小剛10億多,購買了馮小剛70%的股權。然後,馮小剛就是給華誼兄弟打工的人了,馮小剛和華誼兄弟簽訂對賭協議,時間為期5年。在2018年和2020年,馮小剛這兩年盈利沒有達到目標,都支付了對應的補償金額。那麼具體的情況是什麼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華誼兄弟收購美拉傳媒首先,是華誼兄弟2015年收購了馮小剛美拉傳媒70%的股權。華誼兄弟支付給馮小剛10億多,然後這個時候開始,華誼兄弟為了能夠保證馮小剛的盈利,於是他們開始簽訂合約。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所發表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⑤ 光收藏品就超過10個億的馮小剛與徐帆夫婦,如今他們身家到底有多少了
通過一些影視綜藝節目,大家應該都知道馮小剛與徐帆夫婦是非常壕的。房子位於北京朝陽CBD區內,最重要的是家裡的收藏品總價值就已經超過了10億,由此可見馮小剛與徐帆夫婦身家是非常高的。根據馮小剛的一些名下財產以及各項公司的收入推測,馮小剛與徐帆夫婦的身家在20億以上。
通過這些就可以看出馮小剛的家底是非常豐厚的,再加上各類廣告、代言、綜藝等節目的收入,馮小剛的身家20億以上完全不為過。甚至有可能會更高,達到30億-40億也不是不可能的。
⑥ 馮小剛已向華誼兄弟支付1.68億元業績補償,到底什麼原因呢
5月26日,因馮小剛對賭失敗一事,華誼兄弟再被推上熱搜:馮小剛已向華誼付出1.68億補償款。
24日晚間華誼兄弟一方面發布了推遲回復問詢函的布告另一方面也對此前市場熱議的「馮小剛成績補償款」一事首先進行了獨自回應:截至布告日,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下稱「東陽美拉」)相關成績許諾補償款1.68億元現已到賬。
華誼創始人王忠軍、王中磊和馮小剛是一起打江山的好朋友,但電影職業是一個導演越來越把握話語權的職業,尤其是在2015年影市爆火前後,導演被瘋搶,身價節節高。
2009年時,為持續綁牢馮小剛,華誼就和馮小剛簽了《協作協議》,協議期內馮小剛為華誼拍五部電影。
讓馮小剛當老闆掌握東陽美拉的時候,馮小剛現已為華誼拍了四部電影,剩一部合約就將完畢。所以,華誼實踐上是花錢買下了和馮小剛持續協作的時機。
馮小剛後來拍了《芳華》《手機2》《只需芸知道》,東陽美拉主控,華誼兄弟都有參投,這便是所謂協作時機的體現,如果沒有這層綁定聯系。
馮小剛這樣的熱門導演,片子的投資權必然會被許多公司熱搶,華誼是否能拿到比例,能拿到多少比例,都是未知數。
接下來,馮小剛還有導演的電影《春天一歲》,導演的網劇《北轍南轅》,以及主演的《忠犬八公》等。東陽美拉依然是馮小剛掌舵的公司。
只需馮小剛還持續靈,公司未來發明的贏利華誼作為榜首大股東仍是持續會共享,也會經過參投馮小剛的影片共享票房收益。
但前提是,東陽美拉得一向存在,且持續保持盈利才能。如果它連年虧本,那便是擔負了。
⑦ 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影視劇項目的投資、製作,影視劇本創作、策劃、交易等。2015年11月19日,擬以人民幣10.5億元的股權轉讓價款收購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的股東馮小剛和陸國強合計持有的目標公司70%的股權,股權轉讓完成後,華誼兄弟持有東陽美拉70%的股權。2015年12月4日,華誼兄弟斥資10.5億元收購70%股權的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馮小剛持股99%。
法定代表人:王忠磊
成立時間:2015-09-02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78300014444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浙江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商務樓
⑧ 150億的鴨子飛走了,憋屈的華誼兄弟配叫影視老大哥嗎
「煮熟」的鴨子飛了
2016年12月6日晚,停牌74天的華誼兄弟兄弟發布公告稱,正式終止此前籌劃的收購英雄互娛部分股份的收購事項。公司股票將於12月7日起開始復牌。
「太讓人驚訝了」,這是不少行業人士聽到這一消息時的第一反應。而有專家認為此次交易失敗最大的原因就在於英雄互娛的高估值。根據停牌前的股價計算,英雄互娛的市值已經超過150億,比一年前華誼兄弟兄弟首次收購其股份時增長了近60億。而如果華誼兄弟兄弟參考新三板上的定價,華誼兄弟兄弟顯然將付出更高的對價。
其實,華誼兄弟與英雄互娛早有淵源。2015年11月,華誼兄弟兄弟便宣布以19億元入股英雄互娛,成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0%。這也是華誼兄弟兄弟近年來最大的一筆投資。
當然投資英雄互娛也為華誼兄弟帶來了可觀的收益。數據顯示,英雄互娛2016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77億元,實現凈利潤2.17億元,凈利率高達57.56%。相比華誼兄弟當期3.58億元的凈利潤,英雄互娛當期就為華誼兄弟貢獻了投資收益4129萬元,佔比11.5%,功不可沒。
不得不承認的是,財務上的收益也讓華誼兄弟有了繼續收購英雄互娛的野心。
但是這一收購行為並不被大家看好,華誼兄弟打的「影游聯動」牌也許看起來更像一個華而不實的抽象概念。因為在中國市場,游戲改變成電影,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數,而IP改編成游戲,失敗案例同樣不勝枚舉。
因此,即使收購成功,華誼兄弟取得效益也僅僅是財務上的,對其長遠發展和戰略互動影響一般。
「老大哥」被趕超
作為第一批上市的影視股,華誼兄弟兄弟當之無愧的獲得了「創業板影視第一股」的美譽。縱觀華誼兄弟兄弟的發展歷程,這個靠廣告業務起家,靠電影上位的公司,在民營發行行業的地位無人可撼。
憑借在業界摸爬滾打20年的經驗,華誼兄弟兄弟先後捧紅了李晨、范冰冰等圈內一哥一姐,加之手握葛優、馮小剛等一線大牌明星和導演,其在業界不僅呼風喚雨,更出盡了風頭。
然而,這一切在2014年開始戛然而止。當時,資本對於行業的介入開始讓各路明星開始蠢蠢欲動,紛紛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而這也是華誼兄弟始料未及的。此外,電影圈還殺出了萬達院線和光線傳媒,這些後起之秀讓其如坐針氈。
毫無疑問,在星源積累和影視發行等發面,華誼兄弟正在被競爭對手趕超。而這一切在最近的馮小剛與萬達因為《我不是潘金蓮》的排片罵戰中可見一斑。
自從萬達35億美金並購傳奇影業,並打通了電影製作和發行院線的全部產業鏈,就註定了其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企業。截止2016年5月,萬達已經成功穩坐中國電影院線老大的地位。其在國內擁有影院311家,2700塊屏幕。2015年,萬達院線占據全國總票房份額的13.5%,高於第二名和第三名之和。
然而不巧的是,本就在發行院線方面不佔優勢的華誼兄弟卻偏偏得罪了萬達這棵「搖錢樹」。華誼兄弟被指挖萬達牆角,使萬達主要負責影視業務的前副總裁葉寧跳槽至華誼兄弟擔任CEO,這一事件也讓兩家結下了「梁子」。
7月15日,萬達出品的《快槍手》和由華誼兄弟出品的《陸垚》同日上映。數據卻顯示,首日《快槍手》在萬達的排片高達32.57%,而《陸垚》僅有5.25%。同樣,11月份《我不是潘金蓮》的排片再次「遇冷」。這不僅印證了萬達和華誼兄弟的關系,更表明了華誼兄弟在電影發行渠道方面的劣勢。
而在電影製作方面,華誼兄弟又迎來了以光線傳媒為代表的主要競爭對手。2015年以來,光線傳媒將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電影製作方面。這家公司投資過《美人魚》、《泰囧》等多部成功的電影,其創始人王長田也曾多次在采訪中表示公司在未來堅持做電影發行的決心。據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光線傳媒以5部電影5.6億元的成績位列民營發行公司的第三名。2016年中報顯示,當期光線傳媒實現營業收入7.22億元,同比增長74.27%;凈利潤實現5.81億元,同比增長216%。
顯然,以萬達影院和光線傳媒為主的後起之秀開始對華誼兄弟形成了夾擊之勢。那麼,面對「後起之秀」的圍追堵截,華誼兄弟的策略又是什麼呢?
大手筆收購擴張
華誼兄弟在面對危機時,選擇的方向是並購。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華誼兄弟擁有三大造血業務板塊,分別為影視娛樂、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和互聯網娛樂。為了給這三大業務提供持續的支持,華誼兄弟建立了自己的投資平台和投資團隊,為下一步發展進行積極的布局。
公開資料顯示,2015-2016年期間華誼兄弟做了很多周邊行業的投資,除了對英雄互娛的收購,還以10.5億元收購了馮小剛的美拉傳媒。2016年更加快了發展步伐,先後成立華誼兄弟點睛動畫有限公司和增持華誼兄弟創星股份。
同時,華誼兄弟還積極布局海外市場,比如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華誼兄弟國際購買香港上市公司中國 9 號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布局線上線下的醫療保健和健康產業的運營,以及影視節目的投資業務。通過控股子公司華誼兄弟樂恆,以受讓老股及認購新股的方式獲得韓國SIM 公司26.50%的股份。
不言而喻,一系列的收購讓華誼兄弟確實嘗到了不少甜頭。2014年年末華誼兄弟的總資產僅為98.19億元,凈資產僅為56.8億元。而今年公布的2016年三季報顯示,上市公司總資產為196.55億元,凈資產為101.47億元,比起兩年前翻了一倍還多。
未來到底在哪?
持續不斷的收購讓華誼兄弟有了亮眼的財報,但是並購帶來的不利方面也開始逐漸顯現出來。金融資產佔比的不斷升高,伴隨的卻是不斷下滑的業績。截至2016年三季度,華誼兄弟兄弟的收入為21.52億元,凈利潤為7.38億元;而競爭對手萬達院線的收入規模卻高達84.37億元,凈利潤為11.48億元。
不斷的收購,僅僅增加了資產規模卻沒有加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這是華誼兄弟當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據中國經營網記者報道,公司上半年盈利50389.66萬元,凈利潤預計為25194.83萬元~37792.25萬元。根據公司2015年財報,2015年上半年其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5億元人民幣,因此2016年同期預計下降25%~50%。在業界看來,這也將成為華誼兄弟自2009年公開上市以來,跌幅最大的半年。
整體來說,華誼兄弟一系列大手筆的收購並沒有給公司帶來明顯的效益,協同效應更是微不足道。
也許,作為吃瓜群眾,我們不知道日後的華誼兄弟是否會因為今天的戰略布局實現爆發式的增長。但IT時代網認為,這家在業界叱吒風雲二十餘年的公司,相比注重短期財務上的收益,未來在方向性改如何選擇也許才是其更應該思考的問題。
⑨ 華誼兄弟這個公司大家覺得怎麼樣
提到華誼兄弟,就會想到他捧紅的很多藝人,它就像是一個升級的跳板,跟他簽約的藝人大部分都是一路走紅。
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於2015年12月14日在東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王忠軍。
現在華誼音樂(張靚穎、羽泉、黃征等)被國內一家大的SP公司華友世紀收購,實際上已不屬於王中軍兄弟集團了。那華誼簽約的藝人只有是華誼經紀公司里的藝人(演員)了。目前華誼經紀范冰冰、李冰冰一花旦一青衣當家壓寨,其它藝人有左小青、孔鐿珊、王岩等等。原來華誼經紀的藝人我知道的有夏雨、肖容生是隨王牌經紀人王京花一起跳槽的,還有一些不大清楚。林心如也簽約華誼,,和蘇有朋一起簽的。
華誼兄弟旗下藝人:安以軒 BOBO 陳紫涵 車曉 陳思成 董璇 範文芳 馮遠征 胡靜 何佳怡 胡可 霍思燕 黃曉明 何啄言 李冰冰 劉孜 劉芸 李玥 李宗翰 李晨 羅海瓊 李易祥 劉科 李玲 李琳 李乃文 劉曉虎 林心如 李海濤 馬可 任泉 任斯璐 蘇有朋 湯嬿 吳佩慈 王斑 王寶強 王岩 徐帆 羽泉 尚雯婕 張靚穎 黃征 李慧珍 張靚穎 許還幻 熊乃瑾 徐若瑄 楊立新 袁文康 張涵予 周迅 趙毅等等...
這些藝人有的已經大紅大紫,有的很有潛力,看來華誼兄弟的眼光很獨特。
⑩ 馮小剛對賭累計賠償達2.3億,什麼是對賭
4月28日,華誼兄弟發布了2020年年報。年報顯示,當年耗資10.5億收購的馮小剛的公司—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陽美拉”)僅實現凈利潤 552.38 萬元,低於業績承諾1.749億元。根據對賭協議,馮小剛需要賠付業績補償款約2.3億元。
二,馮小剛的電影已經沒有了號召力。
對賭失敗賠償只是結果,本質是馮氏文化的終結,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審美,馮小剛曾經引領過潮流,但目前新生代導演的不斷涌現,大眾觀影口味的變化,馮小剛的電影已沒有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