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內機構非法使用外匯行為包括:
(1)以外幣在境內計價結算;
(2)擅自經外幣作質押;
(3)私自改變外匯用途;
(4)非法使用外匯的其他行為。
境內機構有上述非法使用外匯行為之一的,由外匯管理機關責令改正,強制收兌,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外匯金額等值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我國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法律禁止在銀行和指定的外匯調劑市場以外從事私下外匯交易。對於申購的外匯如果暫時不用,可以存入銀行或者賣給外匯指定銀行。但是曾某擅自到黑市上拋售,擾亂了金融管理秩序,應當予以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以下簡稱《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私自買賣外匯、變相買賣外匯、倒買倒賣外匯或者非法介紹買賣外匯數額較大的,由外匯管理機關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金額30%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違法金額30%以上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非法買賣外匯罪的構成
(一)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外匯的正常管理活動
非法買賣外匯行為直接侵犯了國家對外匯的正常管理活動。行為人私自買賣外匯,而不是按規定賣給中國銀行,必然減少國家的外匯儲備,影響了國家對外匯的宏觀管理,也破壞了人民幣在國內市場上的唯一合法地位。同時,當前我國各大中城市普遍存在有外匯「黑市」,一些外幣持有人在「黑市」上進行交易,以高於國家牌價的價格兌換外匯,也擾亂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減少了國家的外匯收入,極大地干擾了外匯管理的有效性和合法匯率的穩定性。
(二)本罪的客觀方面主要是表現為非法買賣外匯的行為
非法買賣外匯的形式多種多樣,歸納起來,大體有以下幾種:
1.不通過外匯指定銀行、外匯調劑中心而私自買賣外匯,根據我國外匯管理的有關規定,一切中外機構或者個人的外匯收入,都必須賣給中國銀行,買賣外匯必須通過指定銀行或外匯調劑中心進行。
2.私自買賣外匯額度。我國境內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根據國家規定,擁有一定的外匯使用額度,但必須在有關規定的范圍內使用。但是,一些單位,置國家、法律法規於不顧,私自非法買賣所擁有的外匯使用額度,從中牟取非法利潤,此種行為亦屬於非法買賣外匯的行為。
3.其他一些以合法形式作掩護而實質上是以人民幣或實物非法交換外匯的變相買賣外匯行為。
(三)本罪的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且以營利為目的
非法買賣外匯罪是一種直接故意犯罪,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是非法買賣外匯,而故意實施,以實現其謀取非法利益之犯罪目的。本罪的主觀方面不包括間接故意與過失在內。
(四)本罪的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單位
具體來講,包括我國的機構、單位和個人,外國駐華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以及其他來華的外國人。
❷ 私自買賣外匯會受到什麼處罰
我國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法律禁止在銀行和指定的外匯調劑市場以外從事私下 外匯版交易。對於申權購的外匯如果暫時不用,可以存入銀行或者賣給外匯指定銀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以下簡稱《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私自 買賣外匯、變相買賣外匯、倒買倒賣外匯或者非法介紹買賣外匯數額較大的,由外匯 管理機關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金額30%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違 法金額30%以上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私下買賣外匯違法。
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規定:私自買賣外匯、變相買賣外匯、倒買倒賣外匯或者非法介紹買賣外匯數額較大的,由外匯管理機關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金額30%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違法金額30%以上等值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❸ 個人收外匯超過限額,多的已匯入款如何處理
若是招商復銀行一卡通,如境制外匯入款項符合外管局規定,招行接收無明確金額限制,但是需要注意幾點:
【境內人士】
1、單筆接收超過等值5000美元,需通過網銀或開戶行櫃台辦理申報手續,申報審核通過即可入賬。
2、單筆接收超過等值5萬美元,建議接收前聯系開戶行咨詢確認能否入賬。
3、款項入賬後如需兌換成人民幣,每人每年有等值5萬美元結匯額度。
【境外人士】
1、單筆接收超過等值50萬美元,建議接收前聯系開戶行咨詢確認能否入賬。
2、款項入賬後如需兌換成人民幣,每人每年有等值5萬美元結匯額度。
❹ 出口多收匯了怎麼辦
客人的定金是直接打到公司的公帳上嗎?委託外貿公司走貨的話,收匯應該也是他們收的吧,出口核銷也是他們收的吧。06年的事了,海關外匯管理局國稅都沒找你們?早罰款了吧。
出口180天以內收妥外匯;180天以上遠期收匯,報關之日起60天內到外匯局備案。
收匯後30天內進行網上核銷並上傳電子數據,列印核銷信息登記表一式兩份,加蓋公章。憑核銷單、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出口報關單和核銷信息登記表到外匯局辦理出口收匯核銷業務。
外匯局每年年初對上年度出口逾期未核銷情況進行清理、催核。企業到外匯局領取催核通知書、對帳單,核對其出口收匯逾期未核銷情況。外匯局對逾期未核銷業務進行檢查處罰,如數交納罰款,並積極整改。
你這種情況,還真不好弄,一部分又在自己公帳上,另一部分又在外貿公司,核銷單報關單估計都沒有。我想當然點,挪其他訂單沖掉這點定金,把這定金當做其他單的定金,訂單完成後,向外匯局說明情況,按照正常核銷要求提交的單證辦理核銷手續;或者咨詢下外匯局,能不能差額核銷,真麻煩。。。你要是解決了,要告訴我們怎麼解決的,讓我們學習學習一下。
❺ 出口單位有哪些行為之一的,由外匯局給予5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的處罰
出口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外匯局給予5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的處罰:
1)使用偽造、變造的核銷單、進出口貨物報關單、核銷專用聯等核銷單證的;
2)重復使用核銷專用聯的;
3)用貿易出口外匯以外的外匯收入進行虛假收匯核銷報告的;
4)未經外匯局批准,即期出口項下超過報關日期180天未收匯的;無期收匯項下,超過在外匯局備案的預計收匯日期未收匯且無正當理由的;
5)未妥善保管或丟失核銷原始憑證造成嚴重後果的。
❻ 非法外匯交易的處罰
具體處罰適用范圍: 級別適用條件適用條件裁量標准1私自買賣外匯、變相買賣外匯、倒買倒賣外匯金額為等值1000美元以下,或者非法介紹買賣外匯金額為等值5萬美元以下。不予處罰2私自買賣外匯、變相買賣外匯、倒買倒賣外匯金額為等值1000美元及其以上20萬美元以下,或者非法介紹買賣外匯金額為等值5萬美元及其以上20萬美元以下的,或非法所得人民幣5萬元以下當事人符合《行政處罰法》第27條條件之一的。 從輕或減輕處罰3情節一般的。處違法金額30%以下的罰款4情節嚴重的。處違法金額30%以上等值以下的罰款5私自買賣外匯、變相買賣外匯、倒買倒賣外匯金額為等值20萬美元以上,或非法所得人民幣5萬元以上的。追究刑事責任
❼ 非法買賣外匯和人民幣1200萬怎麼處罰
沒收全部財產並處於有期徒刑。
❽ 外匯局懲治不法行為罰款多少
距上一次公布案例僅僅20餘日,外匯局8月16日又公布了一批外匯違規案例。
這次公布的21起案例涉及銀行、企業、個人。其中銀行違規集中於3類行為:違規辦理轉口貿易、違規辦理內保外貸、違規辦理個人分拆售付匯;企業違規集中於2類行為:逃匯和非法結匯;個人違規集中於3類行為:非法買賣外匯、私自買賣外匯和分拆逃匯。這21起案例被處以罰沒款合計高達5441.39萬元人民幣。
短時間內再度公布違規案例,也顯示出外匯局對於外匯違法違規行為的「零容忍」態度。外匯局表示,加強外匯市場監管,對各類外匯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高壓態勢,不斷加大處罰力度,嚴厲打擊虛假、欺騙性-交易和非法套利等資金「脫實向虛」行為,維護健康良性市場秩序。
在企業、個人辦理外匯業務的過程中,銀行對於交易是否具有真實性本應把守第一道關口,起到「看門人」的作用。但是,此次公布的8起銀行案例中,卻有7起均源於銀行未按規定進行盡職審核。
例如2016年2月至7月,交通銀行廈門觀音山支行未按規定盡職審核轉口貿易真實性,憑企業虛假提單辦理轉口貿易售匯業務。該行上述行為違反《外匯管理條例》第十二條。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處以罰款400萬元人民幣,暫停對公售匯業務三個月,責令追究負有直接責任的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責任。
根據外匯局此前披露的信息,上半年外匯局共查處外匯違規案-件1354件,罰沒款3.45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19.7%和59.5%。其中,查處金融機構違規案-件455件,企業違規案-件340件,個人違規案-件559件。
必須嚴厲懲罰。
消息來自央廣網。
❾ 非法持有超額外匯,被罰款200W是什麼概念
非法持有超額外匯,不會被罰款的。現在有很多人都持有超額外匯。
❿ 為何倒賣外匯是違法的請詳細說明原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
第四十五條
私自買賣外匯、變相買賣外匯、倒買倒賣外匯或者非法介紹買賣外匯數額較大的,由外匯管理機關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金額30%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違法金額30%以上等值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0)多收外匯處罰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
第四十六條
未經批准擅自經營結匯、售匯業務的,由外匯管理機關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0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0萬元的,處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業務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未經批准經營結匯、售匯業務以外的其他外匯業務的,由外匯管理機關或者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依照前款規定予以處罰。
第四十七條
金融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外匯管理機關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由外匯管理機關責令停止經營相關業務:
(一)辦理經常項目資金收付,未對交易單證的真實性及其與外匯收支的一致性進行合理審查的;
(二)違反規定辦理資本項目資金收付的;
(三)違反規定辦理結匯、售匯業務的;
(四)違反外匯業務綜合頭寸管理的;
(五)違反外匯市場交易管理的。
第四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外匯管理機關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對機構可以處3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進行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的;
(二)未按照規定報送財務會計報告、統計報表等資料的;
(三)未按照規定提交有效單證或者提交的單證不真實的;
(四)違反外匯賬戶管理規定的;
(五)違反外匯登記管理規定的;
(六)拒絕、阻礙外匯管理機關依法進行監督檢查或者調查的。
第四十九條
境內機構違反外匯管理規定的,除依照本條例給予處罰外,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應當給予處分;對金融機構負有直接責任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
外匯管理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對外匯管理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仍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