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鎳鐵現貨市場的交易特點是怎樣,比如:流通速度,變現能力、利潤率等情況
我也關注這個問題,再網路裡面看到的哦【影響黃金價格變動的因素】 20世紀70年代以前,黃金價格基本由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決定,國際上黃金價格比較穩定。70年代初期,黃金價格不再與美元直接掛鉤,黃金價格逐漸市場化,影響黃金價格變動的因素日益增多,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方面: 1、供給因素 (1)地球上的黃金存量:全球目前大約存有13.74萬噸黃金,而地上黃金的存量每年還在大約以2%的速度增長。 (2)年供求量:黃金的年供求量大約為4200噸,每年新產出的黃金占年供應的62%。 (3)新的金礦開采成本:黃金開采平均總成本大約略低於260美元/盎司。由於開采技術的發展,黃金開發成本在過去20年以來持續下跌。 (4)黃金生產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的變動狀況:在這些國家的任何政治、軍事動盪無疑會直接影響該國生產的黃金數量,進而影響世界黃金供給。 (5)央行的黃金拋售:中央銀行是世界上黃金的最大持有者,1969年官方黃金儲備為36458噸,占當時全部地表黃金存量的42.6%,而到了 1998年官方黃金儲備大約為34000噸,占已開採的全部黃金存量的24.1%。按目前生產能力計算,這相當於13年的世界黃金礦產量。由於黃金的主要用途由重要儲備資產逐漸轉變為生產珠寶的金屬原料,或者為改善本國國際收支,或為抑制國際金價,因此,30年間中央銀行的黃金儲備無論在絕對數量上和相對數量上都有很大的下降,數量的下降主要靠在黃金市場上拋售庫存儲備黃金。例如英國央行的大規模拋售、瑞士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准備減少黃金儲備就成為近期國際黃金市場金價下滑的主要原因。 2、需求因素:黃金的需求與黃金的用途有直接的關系。 (1)黃金實際需求量(首飾業、工業等)的變化。 一般來說,世界經濟的發展速度決定了黃金的總需求,例如在微電子領域,越來越多地採用黃金作為保護層;在醫學以及建築裝飾等領域,盡管科技的進步使得黃金替代品不斷出現,但黃金以其特殊的金屬性質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趨勢。 而某些地區因局部因素對黃金需求產生重大影響。如一向對黃金飾品大量需求的印度和東南亞各國因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從1997年以來黃金進口大大減少,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及韓國的黃金需求量分別下跌了71%、28%、10%和9%。 據統計,中國現在人均黃金消費量僅有0.2克,與世界最大黃金消費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現在印度人均黃金消費量為0.85克,相當於中國人均黃金消費量4倍以上。從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及人均收入看,中國大大高於印度。因此,中國有著非常大的黃金消費潛力,前景非常可觀。 (2)保值的需要。 黃金儲備一向被央行用作防範國內通脹、調節市場的重要手段。而對於普通投資者,投資黃金主要是在通貨膨脹情況下,達到保值的目的。在經濟不景氣的態勢下,由於黃金相較於貨幣資產更為保險,導致對黃金的需求上升,金價上漲。例如:在二戰後的三次美元危機中,由於美國的國際收支逆差趨勢嚴重,各國持有的美元大量增加,市場對美元幣值的信心動搖,投資者大量搶購黃金,直接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破產。1987年因為美元貶值,美國赤字增加,中東形勢不穩等也都促使國際金價大幅上升。 (3)投機性需求。 投機者根據國際國內形勢,利用黃金市場上的金價波動,加上黃金期貨市場的交易體制,大量"沽空"或"補進"黃金,人為地製造黃金需求假象。在黃金市場上,幾乎每次大的下跌都與對沖基金公司借入短期黃金在即期黃金市場拋售和在 COMEX黃金期貨交易所構築大量的空倉有關。在1999年7月份黃金價格跌至20年低點的時候,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公布的數據顯示在 COMEX投機性空頭接近900萬盎司(近300噸)。當觸發大量的止損賣盤後,黃金價格下瀉,基金公司乘機回補獲利,當金價略有反彈時,來自生產商的套期保值遠期賣盤壓制黃金價格進一步上升,同時給基金公司新的機會重新建立沽空頭寸,形成了當時黃金價格一浪低於一浪的下跌格局。高賽爾金銀研發中心高金錶示:"現在黃金市場價格走勢並不完全由市場供需來簡單決定,也不是由各國央行在其間簡單博弈,其中投機性因素對價格的影響也占據了很大的比重。" 3、其他因素: (l)美元匯率影響。 美元匯率也是影響金價波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在黃金市場上有美元漲則金價跌,美元降則金價揚的規律。美元堅挺一般代表美國國內經濟形勢良好,美國國內股票和債券將得到投資人競相追捧,黃金作為價值貯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匯率下降則往往與通貨膨脹、股市低迷等有關,黃金的保值功能又再次體現。這是因為,美元貶值往往與通貨膨脹有關,而黃金價值含量較高,在美元貶值和通貨膨脹加劇時往往會刺激對黃金保值和投機性需求上升。1971年8月和1973 年2月,美國政府兩次宣布美元貶值,在美元匯價大幅度下跌以及通貨膨脹等因素作用下,1980年初黃金價格上升到歷史最高水平,突破800美元/盎司。回顧過去20年歷史,美元對其他西方貨幣堅挺,則國際市場上金價下跌,如果美元小幅貶值,則金價就會逐漸回升。 (2)各國的貨幣政策與國際黃金價格密切相關。 當某國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時,由於利率下降,該國的貨幣供給增加,加大了通貨膨脹的可能,會造成黃金價格的上升。如60年代美國的低利率政策促使國內資金外流,大量美元流入歐洲和日本,各國由於持有的美元凈頭寸增加,出現對美元幣值的擔心,於是開始在國際市場上拋售美元,搶購黃金,並最終導致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但在1979年以後,利率因素對黃金價格的影響日益減弱。比如2005年美聯儲十一次降息,並沒有對金市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惟有在 "9.11"事件中金市受利。 (3)通貨膨脹對金價的影響。 對此,要做長期和短期來分析,並要結合通貨膨脹在短期內的程度而定。從長期來看,每年的通脹率若是在正常范圍內變化,那麼其對金價的波動影響並不大;只有在短期內,物價大幅上升,引起人們恐慌,貨幣的單位購買力下降,金價才會明顯上升。雖然進入90年代後,世界進入低通脹時代,作為貨幣穩定標志的黃金用武之地日益縮小。而且作為長期投資工具,黃金收益率日益低於債券和股票等有價證券。但是,從長期看,黃金仍不失為對付通貨膨脹的重要手段。 (4)國際貿易、財政、外債赤字對金價的影響。 債務,這一世界性問題已不僅是發展中國家特有的現象。在債務鏈中,債務國本身如果發生無法償債的現象將導致經濟停滯,而經濟停滯又進一步惡化債務的惡性循環,就連債權國也會因與債務國之關系破裂,面臨金融崩潰的危險。這時,各國都會為維持本國經濟不受傷害而大量儲備黃金,引起市場黃金價格上漲。 (5)國際政局動盪、戰爭、恐怖事件等。 國際上重大的政治、戰爭事件都將影響金價。政府為戰爭或為維持國內經濟的平穩而支付費用、大量投資者轉向黃金保值投資,這些都會擴大對黃金的需求,刺激金價上揚。如二次大戰、美越戰爭、1976年泰國政變、1986年"伊朗門"事件等,都使金價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比如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組織襲擊美國世貿大廈事件曾使黃金價格飆升至當年的最高近0/盎司 (6)股市行情對金價的影響。 一般來說股市下挫,金價上升。這主要體現了投資者對經濟發展前景的預期,如果大家普遍對經濟前景看好,則資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資熱烈,金價下降。反之亦然。 除了上述影響金價的因素外,國際金融組織的干預活動,本國和地區的中央金融機構的政策法規,也將對世界黃金價格的變動產生重大的影響。 (7)石油價格 黃金本身作為通漲之下的保值品,與通貨膨脹形影不離。石油價格上漲意味著同夥會隨之而來,金價也會隨之上漲。 如果回答對您有用,請及時採納。
㈡ 國內做一手滬鎳期貨手續費是多少
截止2020年滬鎳期貨的手續費6元/手,那麼算下來一手鎳的手續費大概=1手 * 6元/手=6元;手續費和價格無關,都是固定收取的,做一手收六塊,平倉也收取六塊。
滬鎳期貨交易規則是鎳期貨是10塊錢一個波動點位,所以做一手鎳波動1個點賬戶盈虧10元,一手是一噸,最小也是一手做起。
鎳期貨保證金計算=成交價格*保證金率*交易單位
鎳的交易單位是每手1噸,保證金率是8%,假設鎳1906的最新價格是51500,那麼算下來一手鎳的保證金大概=1手 * 8% * 105000元/噸 * =8400元;做一手鎳期貨需要大概8000元左右。
當上漲行情持續一段時間後,短期線從停滯狀態的高點出現下降趨勢時,表明股價開始走軟,這是賣股票的時候了;當短期線從高位依次向下突破中長期線時,這是清倉時機了;當長中短期平均線及K線按順序自上而下的並列,且各條線都呈下降狀態時,這表明為典型的弱勢行情;
當弱勢行情持續相當一段時期後,短期線從谷底轉為上升趨向時,這是抄底的極好時機。 在組合線中,如果股價持續下降至谷底後轉為上升移動時,此時順序分別為短中長期線,它們的排列也依次改變。
首先是短期線突破中期線,再越過長期線居於上方,此後,中期線突破至長期線之上,突破點為黃金交叉點,簡稱金叉,此點可以確認行情將進入上漲時期。這就是所謂的多頭排列,是典型的上漲行情。
㈢ 中國上市公司中有金屬鎳股嗎
有;
吉恩鎳業(600432):公司為中國第一大鎳鹽生產基地、第二大鎳金屬生產基地,高冰鎳生產能力近萬噸,硫酸鎳年生產能力1.7萬噸,也是表面處理和電池材料行業的最大鎳供應商。
華澤鈷鎳(000693):下屬全資子公司平安鑫海,擁有元石山鐵鎳礦,公司對副產的鐵和鈷也進行了綜合利用,包括鐵渣制磚等。
天成控股(600112):通過收購兼並擁有多家金屬公司,合計有鉬金屬8.69萬噸,鎳金屬6.13萬噸。
格林美(002340):從事廢舊家電、電子設備的回收,主要提煉鈷鎳資源。
㈣ 請問牛股是哪個養牛場發行的股票嗎
牛股:
牛股是在一個時間段內,漲幅和換手率,尤其是漲幅均遠遠高於其它個股的股票的俗稱。一般牛股都有遠景題材,業績良好,震幅彈性較強。
牛股的選股技巧:
將一個職業(概念)區分為幾個階段:萌芽期、藍海期、紅海期、獨占期、闌珊期。區分根據就是商場的普及率(浸透率)。
個股的三個面:每個面的效果不一樣,底子面的效果是充任股價安全墊,決議了股價最低能夠跌到哪裡。資本運作起到杠桿的效果,能夠將個股的漲幅擴展幾倍。技能面是拿來擇時的,一個股票底子面再好也並不代表任何時刻都能買進,什麼時分買進就要靠技能剖析來決議。所以兩個維度一疊加就形成了下面的4X3格子圖:
上圖標明在不同的職業發展階段,需求重視的目標是不一樣。例如底子面目標,在藍海時期,你應該愈加重視與生長性有關的目標,而到了紅海時期,你要重視的目標就變成價值類目標了。為什麼要這樣?一切目標都重視不是更好嗎?理論上,一切目標都符合要求當然是最好,例如某公司毛利率高、產品又好、又有獨占優勢、管理層又牛逼、現金流又好、股價又低。。。。但在實際操作中,你底子不可能遇到這種低價股,你當商場上一切人都是傻逼,只需你是智者?因而,我們只能要點看某一個目標,其他目標能符合要求最好,不符合也沒關系。在這篇文章里,我們要點來剖析在不同工業階段,底子面的剖析辦法。技能面和資本運作往後有機遇再敘述吧,不然文章太長了。(有一些圖片沒有傳上來,如果有興趣可以網路 牛吧雲播 了解更多)
將上圖赤色區域稍作調整,就得到下面表格:
萌芽期:
一般都還沒抵達上市規范,因而在股市裡找不到標的。這兒就不提了。
藍海期:
這個階段因為商場蛋糕尚未被分割完畢,而且遠景廣闊,因而只需上市公司的老闆不是傻子,都能賺到錢。因而這個階段,你只需隨意買入任何一支相關概念的股票,都會漲的很好。這個階段,成績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誰更會說故事,誰更會炒作體裁。所以這個時期,不要看PE、PB,也不要看財政報表,你僅有要看的就是:這家公司的餅能夠畫得多大?例如那些做途徑的,99%的途徑後邊都會倒閉,可是只需你說「我是做途徑的」,股價立刻就幾個漲停板,上海鋼聯就是典型。例如那些做手游的,真實能完生長時間掙錢的游戲公司百里挑一,可是手游被炒瘋了,又例如拍電影,韓寒一出,5億票房到手。。。一句話,這個階段你千萬別太理性,假設你用理性、專業的眼光來審視這些概念,你就輸了。
在藍海階段,你僅有要重視的目標就是這家公司的吹噓水平。可是我這么說,必定有許多穩健出資者心思覺得不結壯,那好吧,那我們專業一點,從商業形式視點來衡量這個階段的公司,這樣至少聽起來比較靠譜一點。我們分別從產品、客戶、促銷、途徑四個視點來衡量一個公司的生長性怎麼。
第一個問題:該公司有沒有重磅產品?不廢話,直接上圖。
第二個問題:該公司靠誰吃飯的?
第三個問題:廣告宣傳做的怎樣(補白:這一塊內容不是很完善)
第四個問題:途徑鋪設的怎樣?
我信任許多讀者看到上面那麼細的內容就心煩了(圖中的+號意味著還有更多細化內容,限於版面約束,我就不展開了)。可是研討就是一個從很籠統到很詳細的進程,許多人只能做到籠統,有的人僅僅部分細化。說的簡單點就是,商場上有的人只會侃侃而談,靠吹水混飯吃。有的人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目光短淺。可是能像我這樣把一切知識結構連成一片的人不多。我能夠做到很微觀很籠統,也能夠做到很詳細很細節,這就是藝術。
在藍海階段,我們要警覺幾種生長性被損壞的圈套。一旦發現某公司出現下面的信號,就要提高警覺。
1、技能道路之爭、規范之爭中落敗了。例如電池道路之爭(鋰電仍是鎳鐵電池之爭)、4G規范之爭,落敗就意味著前期研製投入打水漂,下場往往會比較慘。
2、多元化戰略。在藍海階段就收買許多與工業鏈不相關的公司,自身就闡明這家公司的主業運營出現問題,不然這么大的蛋糕不吃,還跑去運營其他職業,你真認為自己是apple公司啊?
3、途徑鋪設過快。一方面簡單引發資金鏈斷裂,另一方面,假設是加盟店形式或經銷商形式,會導致經銷商之間相互搶生意,最終反而把自己的品牌搞臭了。
4、長時間無法找出盈利形式的互聯網公司。現在許多所謂的途徑,都把客戶數量看得很重,可是實際上,許多網站底子就不知道怎麼將客戶轉化成贏利。在藍海階段一般問題還不會立刻露出,一旦進入紅海階段,這些公司的下場只需死。
5、傍大款的公司。例如那些沒有技能產值的,依託iPhone工業鏈出產的公司,一旦iPhone工業鏈開端衰敗,首要死掉的必定是這種沒技能含量的傍大款人物。
6、新產品不被商場認同。除非這家公司具有繼續立異的才能,不然股價會遭到極大沖擊。有沒有繼續立異才能不能靠推理,只能靠歷史數據證明,例如輝瑞公司,具有的醫葯專利上百種,即使他推出一個新葯受挫,股價也不會跌太多,因為歷史證明,它具有繼續立異的才能。
7、槍打出頭鳥。在沒有競賽壁壘的職業里,領頭羊往往很簡單成為眾矢之的,反而引起失利。而在有競賽壁壘且具有先發優勢的職業則往往相反,領頭羊會贏家通吃。因而要區分這兩類職業,在沒壁壘職業不要選老邁,在贏者通吃范疇選老邁。
8、靠賣廣告招引眼球的。有些公司不惜重金做廣告,這種公司在前期會獲得十分明顯的效果(他狂刷廣告時持有這種公司必定不會錯),可是接下來跟著廣告費用的不斷飆升,而營業額的上升速度卻開端減緩,此刻就要當心了,這往往就是該公司到了生長極限的時刻。
9、具有許多資金卻一向不幹事的新上市公司。有的上市公司賬面上一向留存著許多現金,可是卻遲遲不用來幹事情。出現這種現象,至少能闡明兩點:1、他本來的工業底子不掙錢,他是靠造假上市的。2、這家公司的大股東是傻逼,不懂資本運作的重要性,估量金融資本自動上門要求協作拉抬股價,都會被這大股東轟出門外,這樣的股票,不被基金和組織列入黑名單才怪。
10、靠應收賬款帶來的擴張。有的職業出於結算的不同,可能對營運資金的佔用本來就比較高,這是能夠了解的。可是如果應收賬款擴張的速度大幅超越收入增加的速度,乃至對公司的正常運營帶來很大的風險,那麼公司的生長性就應該打個折扣了。
11、固定資產多且使用功率不高。這個多與少、高或低指的是跟業內其他公司比較,而不是跨職業比較。
12、凈贏利的增加靠非經常性損益來保持。這個略微懂財政的人都看得出來問題所在,不多解說。
紅海期:
望文生義,整個工業現已進入紅海戰。此刻靠畫餅、吹噓現已不行了,必需求真刀真槍跟競賽對手大幹一場。因而這個階段,我們要做的就是要選出哪家公司會在逝世角斗場上鋒芒畢露,成為「嚴酷角鬥士」。這個時分,那些價值出資理論就派上用場了。要調查一個公司的價值性,能夠從兩個視點衡量。第一個視點是:這家公司有沒有護城河?護城河的厚度怎樣?護城河還能保持多久?第二個視點就是成績。關於護城河(競賽優勢剖析),篇幅較長,這兒我就不多說,出資者能夠自己去檢查這方面的作品。而關於成績的剖析,這一塊首要經過剖析財政報表。剖析結構如下:
在剖析財報方面,我不是行家,假設出資者感興趣,能夠去關注牛吧直播,對財政報表的分析了解相當透徹。
在紅海階段,我們也要警覺幾種價值損壞的信號。
1、外來物種的損壞性競賽。這是最有殺傷力的損壞。例如ipad一推出,漢王電子書、E人E本一夜間就被篩選。淘寶商城對商業房地產的損壞、電子書對造紙業的損壞。
2、周期性股的周期動搖。在這個國際上有兩種人,一種是靠安穩收入生計的,例如醫生。一種是靠盈虧生計的,例如炒股和賭博。後者的成績動搖十分大,有時賺100%,有時卻是-10%。同理,股市裡的職業也存在非周期性和周期性股。周期性是不能用PE、PB、EPS之類的目標來衡量的,因而周期性股的PE為負,反而是買入的機遇,而PE高達幾百時,是加倉的好機遇,反而當PE從幾百降到幾十,卻是賣出的機遇。
3、老二有必要死的職業。有些職業是贏家通吃的,在這種職業里,一旦進入到紅海階段,有必要只購買龍頭大哥的股票,那些小人物的股票都不能買(藍海階段能夠買)。
後邊兩個階段因為不是我們要點重視的,且文章現已寫的很長了,又沒多少人感興趣,我也不想寫太多,後邊兩個階段就簡單說一下好了。
獨占階段:
這個階段意味著三國混戰時期現已完畢,整個職業現已形成鼎足之勢之勢。因而這個階段其實現已沒啥好標的可選(就那麼幾只票,還有啥好挑的)。這個階段,財政報表直接扔一邊(幾家的報表都簡直一樣的,有啥好比較的?),你僅有需求重視的就是大盤走勢。這種票只會跟從大盤趁波逐浪(銀行股就這樣)。
闌珊階段:
職業現已進入落日階段,沒任何幻想空間了,商場主力是不會認同這種股票的,只需幾個不懂炒股的「穩健出資者」會購買這種廢物公司,理由是「安全邊際!」我都不想辯駁這種觀點了,跟這種人爭辯只會拖低我的智商。這個階段僅有能夠重視的就是那種還具有許多現金的「現金牛」,說不定他們會經過並購進行轉型。例如蘇寧電器宣告樹立蘇寧銀行。紡織類企業紛繁轉型搞3D列印、鋰電池。。。可是這種票的剖析邏輯得用重組股的剖析結構。往後有機遇,我再給出重組股的剖析結構吧。
小竅門:
下面列的內容跟上述邏輯結構沒相關,可是也歸於挑選牛股時需求參閱的目標。因而我將其界說為「小竅門」
1、不要買國企,國企沒生長性可言,那些大牛股往往都是民企。邏輯能夠用一個段子來闡明:「兒子問我,孫悟空大鬧天宮把那些神仙打的落後流水,為何西天取經時反而打不過那些妖怪,還要向神仙求救?我回答:大鬧天宮時,他遇到的都是替玉帝打工的,幹事但不玩命。西天取經時他遇到的都是自己出來創業的妖精,都是玩命的。」
2、市值30-50億的公司最佳。市值太大的公司成績難以翻倍。市值小的公司因為基數小,成績每年翻一翻都有可能。市值抵達100-300億,往往就需求成績來支撐,假設沒成績,股價往往會晤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