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张细的个人事迹
张细,广东东莞人,“假发大王”,为张氏投资有限公司主席。他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到香港谋生,几经艰辛,终有所成,并于1979年回乡创立了全国第一家农村“三来一补”企业——龙眼张氏发具厂。经过多年的发展,张细在香港和南粤大地已有多家公司。目前,他分别担任着香港张氏投资有限公司、东莞海龙美发用品有公司、宏达纸品厂、广州金创利房地产开发有公司、东莞君悦国际大酒店(五星级)主席。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靠生产练习假发起家的张细,通过自己的“敢、苦、巧”把练习假发这个产业做到了极致,成为这个行业的龙头老大。时至今日,在全球经济急剧变化下,他的张氏发具厂规模却一再扩大,已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假发生产企业。1997年香港虎门同乡总会成立,他以高票当选首届主席。2000年至今蝉联多届香港虎门同乡总会会长,2007年以高票当选为第31届香港东莞同乡总会会长,本届又获连任。张细先生虽身在香港,却情牵祖国、心系家乡,长期以来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家乡的建设事业出钱出力,表现出了浓浓的桑梓情和拳拳的赤子心。据了解,他曾为建设虎门敬老院、三东社区老人居住中心、虎门助学基金等屡捐善款。作为全国第一家村办“三来一补”工厂创办者之一、香港著名实业家,张细是东莞人“外流与回归”的典型代表,是时代潮流中的一滴水珠,折射出那段岁月从狂热走向理性的变迁。 2012年,获世界莞商大会“杰出莞商”。
从“外流”到“回归”
1980年张细再次踏上逃港的渔船。两年后他与弟弟张光衣锦还乡,穿梭于莞港两地,转眼就是数十年
73岁的东莞虎门镇龙眼村人张细,是一个浓缩了东莞人“外流与回归”故事的典型代表。
时光回到1971年的一个深夜,吹北风。东莞人张细划着小鱼船向香港沙角出发,天不助人,到天亮时只划到了大铲小岛,给当地民兵抓住,送交边防军。他的第一次偷渡以失败收场。
9年后,他再次踏上偷渡之路。“当时已经改革开放,我应该是不用去香港。奈何当时心情很复杂,一是怕政策改变,二是三个儿女已经到了香港,在弟弟家中寄养。”张细回忆。
最终还是去了,“和妻子、小女儿三人坐条小船,由深圳落马洲横渡,二十分钟到达元朗”。到港后,张细被抓关进警署两个月,其间请律师与移民局打官司,最后因三个小孩在港没有人照顾得政府同情终于批准在港居住。两年后又申请小儿来港,张细一家团聚。
若干年后,与其他港商一样,张氏兄弟“回流”内地。东莞成为他们投资内地的首站。1978年,一个叫张子弥的港商,在东莞投资了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年,张细之弟张光回莞创立全国第一家村办“三来一补”工厂,与东莞轻工局签下回乡投资合作的东轻工(1979)02、03、04号文件,在虎门、东坑、附城三地分别开设龙眼发具厂、漂染厂、东莞电器厂。后来这三厂皆由张细负责运营。
从“假发大王”到“不倒翁”
“拥有了不要再冒险,没有的不需要去冒险”
张细旗下的多个企业,规模在圈中并不算大,但却是生意场上的“不倒翁”。当前,张氏发具厂生产的假发、发具品种已达2000个,目前全世界每年仍有50万顶假发缺口,全世界约有25%的练习假发均是从张细的工厂运出,这个当年“三来一补”小作坊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假发生产企业。
张细对任何东西皆求稳,希望能对大局了如指掌。“要争的东西一定争到,不应争的东西就低调顾大局。”张细自己也乐于做“不倒翁”,像他这种年过七旬的企业家,大部分已经退居二线,而他仍然坚守。他说,做人做事能“不倒”已经很好。“公司已经发展到现在,若没有强的接班人,不考虑继续壮大。”
张细原本把平生创下的企业全部都交给长子,其余儿女没有继承。然而长子四年前因交通意外逝世。
张细近些年的生意与生活重心逐渐往内地转移。
去年开始,张氏集团陆续在德庆投资了近2亿元,建成内衣厂、茶场及地产公司,有近500亩的土地将开发。因为土地价格的升涨,德庆的资产市值已翻番成约4亿元。
今年9月,按张细的计划,与朋友何启林兴建的东莞君源国际大酒店(五星级)也将盛大试业。
⑵ 香港张氏宗亲总会地址
香港张氏宗亲总会香港湾仔庄士敦道89-90号庄士敦大厦4楼张氏宗亲总会 会长. 张有洪 副会长、张清河
⑶ 香港为什么那么香:香港有个铜锣湾
原题:说说铜锣湾列孚 笔者这个专栏名称叫做“铜锣湾”。那么,在这里也就写写这个铜锣湾,让读者对这个地区增加一些认识,虽然我知道不少上海朋友都到过香港,到过铜锣湾。 铜锣湾,是港岛最热闹繁华的商业中心,这云集了香港最大型百货公司,包括最高档百货公司在内;这里也有数不清的各式食肆、精品专门店以及电影院;同时,这里也拥有人 流最密集的步行专用区,尽管这条步行街很短、很短,但是,如果用摩肩擦踵这句成语来形容行人跻迫的话,也许,铜锣湾这条最短的步行街人流之跻拥以此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铜锣湾的核心地带是在东角道、怡和街与轩尼斯道交界处的三角地带,在这三角地带有四 个地铁出口的同时,也有多达十多条巴士站,有轨电车站也有两个。故此,如此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将人流运载到这里,做成了大量人流的集中涌现。特别是星期六、日以及公众假期期间,简直是水泄不通。每当红绿灯闪出行人绿灯时,成百人一起横过马路的景象,蔚为壮观,一点都亚于东京的银座。 铜锣湾夜景之一,此图为东角道与怡和街交界处。 不过,如果你不想与这么多人跻在一起但又想继续逗留在铜锣湾,有一个好去处就是百德新街的购物食肆区。在这里,你大可放慢脚步,仔细浏览各式的店铺。百德新街的都不大,但均十分精致,但绝对能满足任何人的购物欲望;同样的,这里的食肆也有各国风味,准能令你大快并能大朵颐、一饱口福。 广义的铜锣湾是从东从维利亚公园的东门起,西至轩尼斯道的鹅颈桥;南从铜锣湾避风塘起,北至扫帚杆(即政府大球场)止。但是,狭义的铜锣湾,则只是指前述核心地带以及周边街道。 铜锣湾的兴起,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在此之前,这里不过是一遍低矮楼房,以及是牛奶厂、仓库。但是,自1960年代初起,先有香港世家张氏家族在这里投资建了一批豪华住宅(即百德新街一带),然后再在怡和街建了香港首家日资百货公司——大丸百货公司,这样,这一带渐渐就热闹了,连同东角道、洛克道和谢菲道的东段也带旺起来,再加上东邻全港最大的市区公园维多利亚公园,这样一来,铜锣湾很快就取代了港岛区原来最热闹的湾仔,成为香港著名购物消闲地区。现在,香港望族利氏家族在其拥有的利园山原址(轩尼斯道南侧)新建的一座集购物饮食休闲娱乐和写字楼、酒店一身的利兴中心即将落成,届时,这里将增添一处更为时尚的高端消费商场,恐怕那时候的人流更形跻迫。 笔者在此作过铜锣湾曾出现过世界上最贵租金的店铺报道,即位于景隆街与谢菲道交界处的一个水果汁店。如今,这个狭小的铺位已一分为二,分别成为街边小吃店和小型精品店了。但是,租金多少?则不得而知。 香港这个不夜城,要是少了铜锣湾,那香港的夜色肯定会失色的。
⑷ 香港张氏家族是世界首富吗
犹太银行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才是传说中的首富吧?自拿破仑时期崛起于英国,至今历时两个世纪,很多家业都为了保密而不上市,也是货币战争中歌颂的传说一般的家族
⑸ 北京张氏家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北京张氏家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02月04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推广等。
法定代表人:张鹏
成立时间:2015-02-04
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108018602489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南路29号院3号楼4层4349室
⑹ 张细的介绍
1938年,出生于东莞市虎门镇龙眼村,当过村里集体大食堂的堂长,也担任过村小学的民办教师。1980年成功偷渡至香港,1982年清明节回到龙眼村,如今仍在经营中国第一家村“三来一补”企业———东莞海龙美发用品有限公司。张细,广东东莞人,“假发大王”,为张氏投资有限公司主席,为全世界最大的假发生产企业掌门人。他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到香港谋生,几经艰辛,终有所成,并于1979年回乡创立了全国第一家农村“三来一补”企业——龙眼张氏发具厂。经过多年的发展,张细在香港和南粤大地已有多家公司。目前,他分别担任着香港张氏投资有限公司、东莞海龙美发用品有公司、宏达纸品厂、广州金创利房地产开发有公司、东莞君悦国际大酒店(五星级)主席。
⑺ 西宁张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西宁张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1994-09-09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西宁市城西区五四大街45号。
西宁张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301002266473844,企业法人蒋咏梅,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西宁张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饲料销售;场地租赁(上述经营范围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西宁张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西宁张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⑻ 香港查氏集团的历史
查济民身兼中国染厂集团有限公司及香港兴业国际集团主席,并为名力集团前主回席。名力答集团为香港査氏集团旗下的一家投资公司。1988年,名力集团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由查济民出任主席。
名力集团也投资了和摩根士丹利及中国建设银行共同成立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2001年,受到全球科网股爆破,本公司进行大规模私有化正式退出香港股市。
2007年,本集团以10亿港元收购亚洲电视股权。
企业旗下香港兴业、中国印染、兴胜创建、亚洲电视等知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