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华市摆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金华市摆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2017-06-05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兰江街道李渔路11号二楼。
金华市摆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30781MA29LW2B3E,企业法人许杰,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金华市摆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计算机系统集成;游戏软件开发;投资管理、投资咨询、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除创业投资咨询及证券、期货等金融信息咨询服务)(未经金融等行业监管部门批准不得从事吸收存款、融资担保、代客理财、向社会公众集(融)资等金融业务);票务代理;电子设备(除地面卫星接收设备)、安防设备及配件、针纺织品的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金华市摆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❷ 许杰的生平简介
在浙江天台“清溪落雁”之畔的清溪村,有一位贫民之子,靠着刻苦自励,从小学教员成为大学一级教授、著名作家和文学评论家, 载入剑桥《世界名人辞典》——他就是许杰先生。
许杰(1901一1993),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文学理论家。原名世杰、字士仁,笔名张子山。浙江台州天台人。
许先生一生从事教育与写作,成绩斐然。早年曾在浙江台州、宁海等地任教。曾在南洋吉隆坡担任《群益日报》主编。回国后,先后在中山大学、安徽大学、暨南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等校任教授。
15岁考进县立中学,不久因母故、家贫而辍学。后入半官费的(浙江)省立第六师范就读,又因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反对旧的考试制度,鼓吹教育改革,被校方开除。
1921年春,入省立第五师范读书,发起组织微光文艺社,借《越绎日报》版位,刊出《微光》副刊,开始发表小诗、散文和短篇小说;并组织龙山学会,创办龙山夜校,以“为人生”的宗旨,迈出了他的文学创作和改造社会的第一步。毕业后,先在台州霞城小学任教,后在故乡与好友王以仁发起成立“星星社”,提倡以教育改革推动社会改革。
1924一1926年许杰在宁波、上海任教时,在《民国日报》、《小说月报》上连续发表作品,其中1924年刊登在《小说月报》第15卷 第8号上的申篇小说《惨雾》,描写两个大家族为了“权力与财富”, 演出了一幕悲壮而又残忍的聚兵械斗的场景,引起文坛的瞩目。茅盾誉之为“那时候一篇杰出的作品”,“结构很整密”,“全篇的气魄是壮雄的”。加上《赌徒吉顺》等佳作,使他成为当时“成绩最多的描写农民生活的作家”。
1925年被吸收为“文学研究会”会员。
1927年2月,北伐军光复浙江,许杰被任命为天台文明小学校长兼省立第六中学小学部主任,在临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许杰被捕,保释后潜回上海,编辑《互济》杂志,宣传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理论。1928年春,奉命去党的活动基地宁海中学任教务主任,5月底因亭旁农民暴动失败,学校被解散, 一片白色恐怖,不得已避往马来半岛吉隆坡,从此与党组织失去了 联系。在那里,他担任华侨《益群日报》总编辑,利用副刊《枯岛》和 《南洋青年》,宣传中国新文学运动,团结和培养了一批华侨和土著 文学青年;并创作了以南洋华侨反帝斗争为题材的小说和散文,被誉为国语之父。由于写了上百篇揭露殖民主义的罪恶的社论,多次被华民政务司传讯,遂于1929年11月辞职回国。此后几年,执 教于上海建国中学、广州中山大学、安徽大学、暨南大学等校。
“八·一三”事变后,许杰应聘回故乡任大公中学校长,并主持“县政工人员训练班”,培养抗日干部。1939年8月以后,辗转于广西、福建、上海等地,教学之余,继续从事文学创作,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
建国初,许杰被聘为复旦大学教授,翌年秋调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先后被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市政协常委,是师大民盟负责人和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
1949年6月,许杰先生赴京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同年,被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
1950年7月,被选为上海市文联理事。翌年秋,调任新创办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1952年当选为华东作协(后改为中国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
1955年任上海市政协常务委员及上海市民盟副主委。
1957年秋,许杰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文化大革命”中又备受折磨。然而,真有“台州式硬气”的许杰并不屈服,“瞳瞳日影转,隐隐听鸡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的错案得到彻底纠正。
80高龄的许杰,老当益壮,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勤奋笔耕不掇,陆续出版了散文选集、短篇小说集和文学论文集,研究鲁迅散文诗的《<野草>诠释》和回忆录《坎坷道路上的足迹》也相继问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许杰先生的错案得到平反,恢复职称和待遇,担任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他以80高龄,赴各地参加学术活动,勤奋著述,于1981年出版了《许杰散文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许杰短篇小说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他的回忆录《坎坷道路上的足迹》也开始在《新文学史料》上连载。
❸ 浙江省台州中学的知名校友
教育、科技界 冯德培生理学家,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央研究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朱洗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原中科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 闻邦椿机械动力学和工程机械专家,力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全德纳米科技科学家,中国科学
院院士 池志强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世浙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洪渊分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迪生原兰州大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金干原浙江医科大学党委
书记、副校长、教授 许杰文学评论家,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上海市民盟原副主委 党、政、军界 尉健行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周至柔国民革命军空军一级上将,空军总司令王观澜 原农业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北京农业大学校长张崇文原华东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少将柔石作家,革命家, 左联五烈士之一林炯原中共满洲省委书记 商界梁信军复星集团创始人之一,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知名校友信息来源:
❹ 许杰的人物成就
笔石地层学
许杰在他毕生的研究活动中,把大部分精力投入了笔石动物群和含笔石地层的研究工作中。在地质界,一提起笔石,无人不知许杰;同样,一谈起许杰,也无人不知他在笔石研究领域的突出成就。笔石是生存于古生代的一种已经绝灭的海生浮游动物,由于它的化石很像保存在岩石层面上的笔迹而得名。笔石动物群进化快,迁移广,盛衰期分明,成为古生物学中一个重要门类,是鉴别古生代早、中期,特别是奥陶纪、志留纪及早泥盆世地层的十分重要的标准化石。许杰在笔石的系统分类、演化、生态,笔石体的构造,以及笔石带的划分与对比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绩,为中国笔石学研究做出了奠基性的工作。
许杰首先对中国南方笔石动物群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含笔石地层进行了划分和对比,命名了若干古生代早期的地层;随后,他从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从研究笔石体的内部细微结构入手,探讨了笔石的演化过程及其分类;他研究了不同笔石群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而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探索笔石群的发育、演化和迁移等问题。他在研究对比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含笔石地层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球上笔石发源中心的问题。这些重要论断对研究全球古生代地层及其划分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30年代初期,他进入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以后,主要在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西、浙江、江苏以及湖北一带进行地质调查。在调查中,他采集到不少笔石化石标本,同行们也向他提供了不同地区的笔石标本。这些为他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30—1931年他的第一批笔石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国立中央研究院的年度总结报告上,报导了湖北房县、远安,江西武宁,安徽贵池、太平、宁国,浙江昌化以及江苏仑山等地数十种志留纪和奥陶纪的笔石。
1934年,他的第一部专著《长江下游之笔石化石》问世。出版后立即引起国内、外地质、古生物学界的重视。全书用英文发表,附中文摘要和大量图表。详细描述了江西、安徽、浙江和江苏4省一些地区的笔石19属、91种,包括新种35个。建立了宁国页岩3个笔石带、胡乐页岩3个笔石带和高家边页岩2个笔石带;并同国外的含笔石地层作了对比。该书附图是许杰在显微镜下用拉普沃尔斯描绘仪手绘后照相缩放成的,图象清晰醒目。该书无论从科学内容和研究水平,还是从精细的绘图技艺上,都胜过路德曼的《北美笔石》一书,可以同当时的最佳经典著作——爱丽斯和伍德的《英国笔石》相媲美。他所建立的笔石带序列,至今仍被广泛作为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准。该书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推崇,被誉为具有国际水平的经典之作。
专著发表以后,他又来到安徽宁国县胡乐司系统地测定了庙山至滥泥坞的地层剖面,又采集到大量笔石化石,描述了各层岩性和笔石层的层位,编写了《长江下游之笔石》的第2册文稿,除修改了部分原稿内容外,补充了不少新的材料。可惜文稿在抗日战争中散失了,未能保存下来。他对此一直深以为憾。直到1983年出版《许杰笔石论文集》时,才作了修改和补充。
此后,他又对华南一带的含笔石地层进行了更广泛和系统的研究。1936年他在安徽太平县谭家桥,在宁国页岩之下的绿色页岩中首次发现保存完好的,与英国的笔石化石,对地层对比和笔石研究都十分珍贵。1937年他又在浙江西部的于潜塔山采集到奥陶系上部和下志留统底部的笔石化石,这是中国华南区奥陶系和志留系分界处的第一次重大发现。1947年他通过对皖南、浙西及赣北的宁国页岩中3个心笔石的中国新种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华南区笔石群与澳大利亚笔石群的密切关系。1948年他与马振图合作,通过对湖北宜都八字脑剖面的研究,首次在扬子区发现刺笔石,并建立了寒武、奥陶之间的宜昌期的3个化石带,其中包括笔石2属9种及亚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在担任领导和繁忙的社会工作的同时,继续对笔石进行研究。他在以后的著作中,已不局限于对属种的描述,更多地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解释和研究问题,使笔石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1959年他研究了湖北竹溪上奥陶五峰组具有特殊附连物的栅笔石和青海柴达木下奥陶统的1个新的笔石群。1964年他与陈培洛合作,对一个十分难得的、保存完好的笔石立体标本进行了精心的解剖,写成《论三角笔石》一文。他们解剖了三角笔石的胞管,再造了四列攀合的笔石体,显示了三角笔石体结构的原理,进一步证明了他1934年提出的将三角笔石归入叶笔石科是正确的,为准确确定其分类位置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1965年许杰发表了关于笔石体的复杂化的重要论文,这是他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笔石演化的一篇重要代表作。他从分析内因和外因入手,对笔石体的演化趋向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笔石体由多枝变为少枝,易于漂浮,活动范围大,有利于广泛摄取更多的营养物质,这是正笔石总的演化趋向,也完全符合进化论的观点。但是,有时由于外因和内因的变化,在某些时期,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即笔石枝由少增多,由简单变为复杂,也就是说,出现笔石体复杂化的演变趋向。这种复杂化现象在古生代共观察到7次3个阶期:早奥陶世晚期1次,中、晚奥陶世3次,志留纪3次。
许杰认为,发生笔石体复杂化的内因是笔石内部的新陈代谢作用,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变化,当作用旺盛,生物体增大,繁殖的个体数量增多;反之,作用衰退,则生物体萎缩变小,繁殖减少。作为笔石体的生活环境条件的外因也是有变化的。在较有利的生活环境下,如海水平静,温度和咸度适当,食物丰富,芽生能力就加强,笔石枝增多。正是由于外界较为合适的生活条件而导致笔石体内部新陈代谢作用的加强,使笔石发生变异。但是生活环境优越的条件不是经常发生的,在地域上也不是普遍的,因而不同时期笔石体复杂化又有其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它具体反映在笔石体的增枝方式在不同时期各不相同。早奥陶世末期的笔石体复杂化表现在均分笔石动物群侧枝增多,即以古老的分枝方式“同分枝”进行;从中奥陶世到晚奥陶世末,则表现在纤笔石动物群次枝的发生,即以新出现的“后分枝”方式进行;到志留纪发生的是单笔石动物群以从胞管口部或胎管口部生出的“幼枝”方式进行。这些正反映了不同时期笔石体复杂化的特殊性,即个性。许杰的这些重要论点,对研究笔石动物群的系统分类、演化及笔石地层的划分、对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976年许杰和赵裕亭合作,对中国笔石科的演化和分类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们根据国内外资料,按照胞管变形和笔石枝递减的情况,将中国笔石科分为3个演化系列,包括5个亚科,11个属,45个种。
1978年许杰赴新疆霍城果子沟实地考察了奥陶纪地层,观测到笔石分子相互混生的现象,提出了关于笔石动物群发源中心的重要假想。他与黄枝高合作发表了《新疆霍城县果子沟地区下奥陶统的笔石动物群》一文。除建立了3个笔石带(组合带),为天山地区奥陶系划分和对比提供了可靠的化石依据外,着重论述了这一地区带中含有不同笔石的分子的相互混生的情景及其形成的原因。这个混生带可与处于西半球的美国得克萨斯的带对比,并认为两者可能都是从华南和澳大利亚的同一个太平洋笔石动物群的发育中心迁移过来的。
1982年秋,许杰在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笔石专业组第2次学术会上作了题为《中国奥陶纪笔石动物群的特征及含笔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的学术报告。他与黄枝高、汪啸风一起,详细分析了中国奥陶纪笔石动物群的类型和分区特征,指出在世界两大区(太平洋区和大西洋区)之间,还广泛分布有混合过渡型的笔石群,再一次对笔石动物群发育中心和分区的控制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探讨。这一研究把中国笔石学科的研究,从广度和深度上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1983年11月,地质出版社把许杰有关笔石研究方面的重要论著11篇汇集成《许杰笔石论文集》正式出版,这是许杰半个世纪来笔石研究的综合成果,不仅丰富了中国奥陶纪、志留纪笔石研究的内容,为中国含笔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及笔石带的建立作了开创性的工作,而且也为笔石分类学的发展和一些重要理论问题的探讨做了重要贡献,本书被评为1984年优秀科技书刊,并授予一等奖。
多能地质学家
许杰除了重点对笔石进行研究外,还对地质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进行了研究。30年代,他对腹足类、三叶虫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935年相继发表了《广西第三纪及第四纪淡水螺化石》和《下蜀层的腹足类化石》等专著。
1936年,他考察了鄱阳湖两岸的湖口、彭泽、都昌一带,研究了庐山至鄱阳湖畔的第四纪冰川遗迹。1937年他分别与马振图、李毓尧合作,发表了《皖南地史及造山运动》和《兰田古冰碛层》等论文,为提高这些地区的地质研究工作做出了贡献。1937年他全程考察了三峡地区的地质剖面。他与喻德渊一起,租了一条小船,溯江而上,时宿船上,时住庙宇,途经石牌、南沱、黄陵庙、三斗坪、新滩、香溪、秭归、泄滩等处,进行地质矿产考察,采集了大量岩石矿物和化石标本,建立了三峡地区早奥陶世2个三叶虫化石带,为三峡地区的地层划分、对比和化石带的建立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对武昌附近的煤田和长阳地区的铁矿进行了调查。在他任云南大学矿冶系教授期间,还对东川、会泽等地的地质矿产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成果先后发表在地质研究所和云南、湖北的有关刊物上。
科学管理专家
20年代末许杰参加了大革命,并加入了早年的中国共产党。30年代初,他翻译了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的著作。40年代,他在昆明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积极参加爱国民主活动。解放战争时期,他曾去皖南山区向新四军游击队运送通讯器材、药品和进步书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他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团结和说服中央研究院的同事,共同反对国民党政府把人员和设备南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受党的委托,担任了中央研究院接管组组长,并受华东军政委员会的委派,接管和改组了安徽大学。
1954年初,他调地质部任副部长,长期分管地质科技等方面的领导工作。在他的倡议和主持下,于1959年成立了地质科学研究院,并兼任院长,为中国地质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他的倡导下,还先后组建了全国地质图书馆和全国地质博物馆。
许杰在任地质部领导工作期间,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北到黑龙江,南至海南岛,东到东海,西至新疆,到处都有他的足迹。他曾去青海柴达木石油地质队蹲过点,到过渤海检查海洋物探工作。他多次到云南、四川、内蒙、新疆等边远地区,参加过金矿、铀矿、铅锌矿、钾盐和钨矿等专业现场会。他积极倡导开展水资源、地热资源和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在困境中指导《中国地质图集》 、 《中国地质图》 、 《中国构造体系图》和《亚洲地质图》的编审和出版工作,积极支持《中国区域地层表及各大区古生物化石图册》的编纂工作。他编辑指导大型工具书《地质辞典》的出版。他协助李四光撰写《天文地质古生物》一书,组织领导了李四光遗著的整理工作。
为了开展国际地质科技合作交流,推动中国地质科学技术进步,许杰多次率团出国考察、访问和参加国际会议,接待外国地质科学家的来访。1957年冬他作为中国赴苏科学代表团地质组组长访苏2个月,参与制定中苏两国科技合作协定。1966年2月他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赴非洲参加桑给巴尔独立节庆祝活动,并检查中国地质援外组的工作。1976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恢复中国在该组织的合法席位,许杰率中国地质代表团出席了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25届国际地质大会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第5届理事会。会上他作了《中国地质工作的发展》报告,系统介绍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和成就,扩大了中国地质工作在国际地质界的影响。
许杰在地学研究方面的科研成果获得国际上很大声誉。1958年由于古生物学研究方面的重大成就,他被苏联古生物学会授予名誉会员的称号。1985年9月,联邦德国地质学会为表彰他在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方面做出的成绩,把当年该学会最高科学奖——莱欧波尔德·冯·布赫奖授给了他。该奖自1946年建立以来,他是37名各国著名地质学家获奖者中的第一位的中国地质学家。
许杰在从事地质事业的60多年中,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党和人民也给了他崇高的荣誉。1949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被派往北京,出席了全国科学会议的筹备会议。1954年9月起,他连续被当选为第1—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从1978年3月起,被选为第5、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56年起任中国民主同盟第2—5届中央常务委员。1955年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1958年起,他当选为第1届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和第2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86年6月被授予荣誉委员称号。1957年起,担任过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代理事长。1984年1月被授予第33届理事会名誉理事称号。
❺ 为什么作家有许多都是浙江人
首先浙江有一个江南的地域特征 有利于吟诗作对啊什么的
其次浙江沿海地区,较富庶,有较好的物质基础。你想想啊,倘若吃穿都是问题,作家又有什么心思来风花雪月?
最后,浙江本身来说,就有比较好的文化底蕴,这是一代一代人流传下来的底子。并且,浙江教育重视文化(例如在各地中高考中都会出现类似于地域文化的考题),学生写作平均水品也高于其他地方(这是我们老师说的。。)
这样一来,作家多出于浙江便不难理解了
❻ 浙江台州出过哪些名人
浙江台州出过的名人有:道济(济公)、方孝儒、叶文玲、王居安、叶如棠等。
1、道济(济公)
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他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
❼ 许杰人物成就的介绍
笔石地层学 许杰在他毕生的研究活动中,把大部分精力投入了笔石动物群和含笔石地层的研究工作中。在地质界,一提起笔石,无人不知许杰;同样,一谈起许杰,也无人不知他在笔石研究领域的突出成就。笔石是生存于古生代的一种已经绝灭的海生浮游动物,由于它的化石很像保存在岩石层面上的笔迹而得名。笔石动物群进化快,迁移广,盛衰期分明,成为古生物学中一个重要门类,是鉴别古生代早、中期,特别是奥陶纪、志留纪及早泥盆世地层的十分重要的标准化石。许杰在笔石的系统分类、演化、生态,笔石体的构造,以及笔石带的划分与对比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绩,为中国笔石学研究做出了奠基性的工作。 许杰首先对中国南方笔石动物群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含笔石地层进行了划分和对比,命名了若干古生代早期的地层;随后,他从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从研究笔石体的内部细微结构入手,探讨了笔石的演化过程及其分类;他研究了不同笔石群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而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探索笔石群的发育、演化和迁移等问题。他在研究对比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含笔石地层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球上笔石发源中心的问题。这些重要论断对研究全球古生代地层及其划分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30年代初期,他进入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以后,主要在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西、浙江、江苏以及湖北一带进行地质调查。在调查中,他采集到不少笔石化石标本,同行们也向他提供了不同地区的笔石标本。这些为他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30—1931年他的第一批笔石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国立中央研究院的年度总结报告上,报导了湖北房县、远安,江西武宁,安徽贵池、太平、宁国,浙江昌化以及江苏仑山等地数十种志留纪和奥陶纪的笔石。 1934年,他的第一部专著《长江下游之笔石化石》问世。出版后立即引起国内、外地质、古生物学界的重视。全书用英文发表,附中文摘要和大量图表。详细描述了江西、安徽、浙江和江苏4省一些地区的笔石19属、91种,包括新种35个。建立了宁国页岩3个笔石带、胡乐页岩3个笔石带和高家边页岩2个笔石带;并同国外的含笔石地层作了对比。该书附图是许杰在显微镜下用拉普沃尔斯描绘仪手绘后照相缩放成的,图象清晰醒目。该书无论从科学内容和研究水平,还是从精细的绘图技艺上,都胜过路德曼的《北美笔石》一书,可以同当时的最佳经典著作——爱丽斯和伍德的《英国笔石》相媲美。他所建立的笔石带序列,至今仍被广泛作为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准。该书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推崇,被誉为具有国际水平的经典之作。 专著发表以后,他又来到安徽宁国县胡乐司系统地测定了庙山至滥泥坞的地层剖面,又采集到大量笔石化石,描述了各层岩性和笔石层的层位,编写了《长江下游之笔石》的第2册文稿,除修改了部分原稿内容外,补充了不少新的材料。可惜文稿在抗日战争中散失了,未能保存下来。他对此一直深以为憾。直到1983年出版《许杰笔石论文集》时,才作了修改和补充。 此后,他又对华南一带的含笔石地层进行了更广泛和系统的研究。1936年他在安徽太平县谭家桥,在宁国页岩之下的绿色页岩中首次发现保存完好的,与英国的笔石化石,对地层对比和笔石研究都十分珍贵。1937年他又在浙江西部的于潜塔山采集到奥陶系上部和下志留统底部的笔石化石,这是中国华南区奥陶系和志留系分界处的第一次重大发现。1947年他通过对皖南、浙西及赣北的宁国页岩中3个心笔石的中国新种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华南区笔石群与澳大利亚笔石群的密切关系。1948年他与马振图合作,通过对湖北宜都八字脑剖面的研究,首次在扬子区发现刺笔石,并建立了寒武、奥陶之间的宜昌期的3个化石带,其中包括笔石2属9种及亚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在担任领导和繁忙的社会工作的同时,继续对笔石进行研究。他在以后的著作中,已不局限于对属种的描述,更多地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解释和研究问题,使笔石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1959年他研究了湖北竹溪上奥陶五峰组具有特殊附连物的栅笔石和青海柴达木下奥陶统的1个新的笔石群。1964年他与陈培洛合作,对一个十分难得的、保存完好的笔石立体标本进行了精心的解剖,写成《论三角笔石》一文。他们解剖了三角笔石的胞管,再造了四列攀合的笔石体,显示了三角笔石体结构的原理,进一步证明了他1934年提出的将三角笔石归入叶笔石科是正确的,为准确确定其分类位置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1965年许杰发表了关于笔石体的复杂化的重要论文,这是他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笔石演化的一篇重要代表作。他从分析内因和外因入手,对笔石体的演化趋向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笔石体由多枝变为少枝,易于漂浮,活动范围大,有利于广泛摄取更多的营养物质,这是正笔石总的演化趋向,也完全符合进化论的观点。但是,有时由于外因和内因的变化,在某些时期,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即笔石枝由少增多,由简单变为复杂,也就是说,出现笔石体复杂化的演变趋向。这种复杂化现象在古生代共观察到7次3个阶期:早奥陶世晚期1次,中、晚奥陶世3次,志留纪3次。 许杰认为,发生笔石体复杂化的内因是笔石内部的新陈代谢作用,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变化,当作用旺盛,生物体增大,繁殖的个体数量增多;反之,作用衰退,则生物体萎缩变小,繁殖减少。作为笔石体的生活环境条件的外因也是有变化的。在较有利的生活环境下,如海水平静,温度和咸度适当,食物丰富,芽生能力就加强,笔石枝增多。正是由于外界较为合适的生活条件而导致笔石体内部新陈代谢作用的加强,使笔石发生变异。但是生活环境优越的条件不是经常发生的,在地域上也不是普遍的,因而不同时期笔石体复杂化又有其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它具体反映在笔石体的增枝方式在不同时期各不相同。早奥陶世末期的笔石体复杂化表现在均分笔石动物群侧枝增多,即以古老的分枝方式“同分枝”进行;从中奥陶世到晚奥陶世末,则表现在纤笔石动物群次枝的发生,即以新出现的“后分枝”方式进行;到志留纪发生的是单笔石动物群以从胞管口部或胎管口部生出的“幼枝”方式进行。这些正反映了不同时期笔石体复杂化的特殊性,即个性。许杰的这些重要论点,对研究笔石动物群的系统分类、演化及笔石地层的划分、对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976年许杰和赵裕亭合作,对中国笔石科的演化和分类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们根据国内外资料,按照胞管变形和笔石枝递减的情况,将中国笔石科分为3个演化系列,包括5个亚科,11个属,45个种。 1978年许杰赴新疆霍城果子沟实地考察了奥陶纪地层,观测到笔石分子相互混生的现象,提出了关于笔石动物群发源中心的重要假想。他与黄枝高合作发表了《新疆霍城县果子沟地区下奥陶统的笔石动物群》一文。除建立了3个笔石带(组合带),为天山地区奥陶系划分和对比提供了可靠的化石依据外,着重论述了这一地区带中含有不同笔石的分子的相互混生的情景及其形成的原因。这个混生带可与处于西半球的美国得克萨斯的带对比,并认为两者可能都是从华南和澳大利亚的同一个太平洋笔石动物群的发育中心迁移过来的。 1982年秋,许杰在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笔石专业组第2次学术会上作了题为《中国奥陶纪笔石动物群的特征及含笔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的学术报告。他与黄枝高、汪啸风一起,详细分析了中国奥陶纪笔石动物群的类型和分区特征,指出在世界两大区(太平洋区和大西洋区)之间,还广泛分布有混合过渡型的笔石群,再一次对笔石动物群发育中心和分区的控制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探讨。这一研究把中国笔石学科的研究,从广度和深度上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1983年11月,地质出版社把许杰有关笔石研究方面的重要论著11篇汇集成《许杰笔石论文集》正式出版,这是许杰半个世纪来笔石研究的综合成果,不仅丰富了中国奥陶纪、志留纪笔石研究的内容,为中国含笔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及笔石带的建立作了开创性的工作,而且也为笔石分类学的发展和一些重要理论问题的探讨做了重要贡献,本书被评为1984年优秀科技书刊,并授予一等奖。 多能地质学家 许杰除了重点对笔石进行研究外,还对地质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进行了研究。30年代,他对腹足类、三叶虫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935年相继发表了《广西第三纪及第四纪淡水螺化石》和《下蜀层的腹足类化石》等专著。 1936年,他考察了鄱阳湖两岸的湖口、彭泽、都昌一带,研究了庐山至鄱阳湖畔的第四纪冰川遗迹。1937年他分别与马振图、李毓尧合作,发表了《皖南地史及造山运动》和《兰田古冰碛层》等论文,为提高这些地区的地质研究工作做出了贡献。1937年他全程考察了三峡地区的地质剖面。他与喻德渊一起,租了一条小船,溯江而上,时宿船上,时住庙宇,途经石牌、南沱、黄陵庙、三斗坪、新滩、香溪、秭归、泄滩等处,进行地质矿产考察,采集了大量岩石矿物和化石标本,建立了三峡地区早奥陶世2个三叶虫化石带,为三峡地区的地层划分、对比和化石带的建立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对武昌附近的煤田和长阳地区的铁矿进行了调查。在他任云南大学矿冶系教授期间,还对东川、会泽等地的地质矿产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成果先后发表在地质研究所和云南、湖北的有关刊物上。 科学管理专家 20年代末许杰参加了大革命,并加入了早年的中国共产党。30年代初,他翻译了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的著作。40年代,他在昆明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积极参加爱国民主活动。解放战争时期,他曾去皖南山区向新四军游击队运送通讯器材、药品和进步书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他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团结和说服中央研究院的同事,共同反对国民党政府把人员和设备南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受党的委托,担任了中央研究院接管组组长,并受华东军政委员会的委派,接管和改组了安徽大学。 1954年初,他调地质部任副部长,长期分管地质科技等方面的领导工作。在他的倡议和主持下,于1959年成立了地质科学研究院,并兼任院长,为中国地质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他的倡导下,还先后组建了全国地质图书馆和全国地质博物馆。 许杰在任地质部领导工作期间,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北到黑龙江,南至海南岛,东到东海,西至新疆,到处都有他的足迹。他曾去青海柴达木石油地质队蹲过点,到过渤海检查海洋物探工作。他多次到云南、四川、内蒙、新疆等边远地区,参加过金矿、铀矿、铅锌矿、钾盐和钨矿等专业现场会。他积极倡导开展水资源、地热资源和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在困境中指导《中国地质图集》 、 《中国地质图》 、 《中国构造体系图》和《亚洲地质图》的编审和出版工作,积极支持《中国区域地层表及各大区古生物化石图册》的编纂工作。他编辑指导大型工具书《地质辞典》的出版。他协助李四光撰写《天文地质古生物》一书,组织领导了李四光遗著的整理工作。 为了开展国际地质科技合作交流,推动中国地质科学技术进步,许杰多次率团出国考察、访问和参加国际会议,接待外国地质科学家的来访。1957年冬他作为中国赴苏科学代表团地质组组长访苏2个月,参与制定中苏两国科技合作协定。1966年2月他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赴非洲参加桑给巴尔独立节庆祝活动,并检查中国地质援外组的工作。1976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恢复中国在该组织的合法席位,许杰率中国地质代表团出席了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25届国际地质大会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第5届理事会。会上他作了《中国地质工作的发展》报告,系统介绍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和成就,扩大了中国地质工作在国际地质界的影响。 许杰在地学研究方面的科研成果获得国际上很大声誉。1958年由于古生物学研究方面的重大成就,他被苏联古生物学会授予名誉会员的称号。1985年9月,联邦德国地质学会为表彰他在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方面做出的成绩,把当年该学会最高科学奖——莱欧波尔德·冯·布赫奖授给了他。该奖自1946年建立以来,他是37名各国著名地质学家获奖者中的第一位的中国地质学家。 许杰在从事地质事业的60多年中,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党和人民也给了他崇高的荣誉。1949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被派往北京,出席了全国科学会议的筹备会议。1954年9月起,他连续被当选为第1—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从1978年3月起,被选为第5、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56年起任中国民主同盟第2—5届中央常务委员。1955年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1958年起,他当选为第1届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和第2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86年6月被授予荣誉委员称号。1957年起,担任过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代理事长。1984年1月被授予第33届理事会名誉理事称号。
❽ 许杰人生履历的介绍
许杰7岁上学,小学毕业后,赴湖州浙江省立三中就读。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转入该校地质系,受业于李四光教授等名师。此间,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 1925年大学毕业后,许杰在安庆建华中学和安庆一中等校任教。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怀宁中心县委委员。北伐军抵武汉后,他奔波于安庆和武汉之间做联络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党组织通知他转移隐蔽。他辗转回到家乡,受聘在广德县立初中任教务主任兼教员,半年后辞去教职前往上海。1930年,由李四光举荐,进入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此开始致力于地质矿产调查和地质研究事业。抗日战争爆发,许杰随研究所到内地,1943年任云南大学矿冶系教授。1945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从事爱国民主活动。抗战胜利后,许杰随研究所迁回南京。1946年他曾以地质调查为掩护,去皖南山区给新四军送过药品和通讯器材。在迎接南京解放中,许杰团结和说服中央研究院的同事,抵制了国民党当局南撤研究院的企图。 南京解放后,许杰被委任为中央研究院接管组组长。1949年底,他奉命接管和改组了安徽大学,先后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和校长。1953年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民盟安徽省委员会主任委员。1954年调任地质部副部长,长期分管地质科技等方面的工作。1959年兼任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并领导组建了全国地质图书馆和地质博物馆。 “文革”动乱时期,在受到迫害的情况下,许杰仍承担了地质图表和地质辞典的编辑指导工作。 许杰在其毕生的科研活动中,对中国地质找矿、地质教育、地质实验、地质编图和水文地质工程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为中国的笔石学研究做了奠基性的工作。1949年建国前夕,许杰应召赴北京,出席全国科学会议的筹备会议,共商发展中国科技事业的大计。1957年冬,他参加我国赴苏科学代表团,参与制订中苏两国科技合作协定和我国发展科技的12年长远规划。1976年,当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之后,他又率领中国地质代表团前往澳大利亚悉尼,出席第25届国际地质大会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第5届理事会,提高和扩大了我国地质工作在国际地质界的地位和影响。1958年许杰被苏联古生物学会授予名誉会员称号,1985年荣获联邦德国地质学会授予的最高科学奖——莱欧波尔德·冯·布赫奖。1983年出版的《许杰笔石论文集》是他50余年笔石研究成果的结晶,标志着我国笔石学科的研究水平,荣获国家科委颁发的1984年优秀科技书刊一等奖。 1954年9月起,许杰连续当选为一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后又被选为五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956年2月起,任中国民主同盟二至五届中央常委、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1950年上半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 1957年起,历任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代理事长、名誉理事。 1959年当选为中国地层委员会常务委员,1979年当选为该会副主任委员。同时,他还是中国科协荣誉委员,并长期担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 1979年起,他改任地质矿产部顾问。1980年7月兼任该部科技委员会主任。 1989年7月11日病逝于北京。
❾ 许杰的个人简历
2010年与深圳、广州、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区各有所长的SEO高手共同组建SEO末日团队,长期深入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开展SEO培训,主讲各种网络营销中初期的定位思想,旨在帮助更多的创业者和中小型企业打下坚实、稳定的基础。
❿ 许杰然的甜果乐园演员
性格:低调内敛、幽默、开朗、沉稳、大方可爱
特长:DJ混音、RAP、吉他、演戏、唱歌、跳舞
收藏:帽子、眼镜、吉他
嗜好:健身、驾车、音乐
粉丝名称:汉堡
粉丝口号:张显魅力,翰动我心。张扬魅力,翰耀星空。张翰不红,天理难容。
粉丝代表色:绿色
粉丝幸运物:绿色翰水晶(见右图) 幸运色:绿色
喜欢的运动:篮球、排球、网球、骑马、台球、高尔夫
喜欢的颜色:黑色、白色、蓝色、绿色(特殊含义)
喜欢的水果:葡萄
喜欢的饮料:脉动、可乐、柠檬红茶、柠檬绿茶
喜欢的食物:五香味牛肉干、炸茄子
喜欢的杂志:《看电影》、《时尚先生》、《环球银幕》
喜欢的电影:《梅兰芳》、《血钻》
喜欢的演员:梁朝伟、Sean Connery、Al Pacino
喜欢的歌手:王力宏、潘玮柏
喜欢的曲风:Hip Hop、R & B、Rap、JAZZ、流行音乐
喜欢的国度:中国、意大利、加拿大
喜欢的季节:夏季、冬季
讨厌的事情:被别人欺骗。
最重要的人:父母及亲人,所有关心我的人。
最大的愿望:成为一个好演员,诠释好每一个角色
小时候梦想:成为一名歌手。
圈中好友:郑爽、魏晨、朱梓骁、俞灏明、陆虎、肖涵、赵又廷、何炅、谢娜、李维嘉、杜海涛、唐笑、杨幂、唐嫣、金莎、王栎鑫、江映蓉、宋钟基、高以翔、谈莉娜 、天娱群星等。
毕业院校: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学历:本科
毕业时间:2007年6月
学习经历:新加坡海蝶音乐森林演艺学校声乐专科
小学:齐齐哈尔市永安小学
初中:齐齐哈尔市第三中学
高中:齐齐哈尔实验中学
身体状况:有轻微恐高症
经纪公司:天娱传媒
曾签约公司:华影盛视 2008年被评为“最具衣着品位男人”
搜狐电视剧季评09第三季 最受欢迎男演员
2009年新京报“中国最美50人”之一
CRI国际在线娱乐“2009内地最红人”冠军
2009年腾讯网星光大典 年度潜力演艺新人
2009年第二届蒙牛酸酸乳音乐风云榜年度最佳跨界新人
2009新浪网络盛典年度最具潜力演员 上好佳
康师傅冰红茶
斯巴鲁森林人汽车
康龙休闲鞋
李宁2009冬装&一起来看流星雨的主演 中戏在校期间:
《家》饰演:三少爷
《伊凡诺夫》饰演:里沃夫
《傻子》
现代形体戏剧《蛛网》(2005年韩国公演) 2007 《精舞门》饰演:MC哈哈 导演:傅华阳(合作:范冰冰 陈小春)
2008 《狂暴》又名《Turbulent Times》饰演:王小兵 导演:陈思雨(合作:秦丽 杨烁 高川)
2009 《心心历险记2》 饰演:韩国留学生(中国人):赵明
中韩合资投拍,全韩语对白(合作:宋钟基 成东日 金正泰)
2009《第36个故事》饰演 : 群青 合作:桂纶镁,林辰唏
2010 《夜幕惊魂》(合作:吴佩慈、闵春晓) 2008 《仰角》饰演:童自学导演:陈家林
2008 《大风歌》饰演:张释之导演:黄健中(合作:王姬)
2009 《一起来看流星雨》饰演:慕容云海 导演:沈怡 丁仰国 宋洋
2010 《一起又看流星雨》饰演:慕容云海 导演:沈怡 丁仰国 宋洋
(已杀青,将于2010年8月9日晚22:00,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全国首映)
2010 中国版《蓝色生死恋》(一不小心爱上你) 饰演:男一号 导演:麦大杰(2010年8月初开机)
2011《爱情果冻》饰 孙翰
2010 《甜果乐园》 饰演:许杰然 (预计在2010年11月开拍,在2011年6月基本播放。) 2007 胡灵《不爱拉倒》
2008 徐立《金木水火土》
2009 张翰 俞灏明 朱梓骁 魏晨《让我为你唱首歌》
2009 张翰 俞灏明 朱梓骁 魏晨《星空物语》
2009 张翰《拾忆》
2009 天娱群星《快乐出发》
2010 许飞《左半边翅膀》张翰&郑爽 2009 《一起来看流星雨》插曲《拾忆》
歌词
演唱:张翰
翻开日记整理破碎的心情
不知怎么你什么都已记不清
但我相信只要相爱就有魔力
但是换来一次又一次失意
你我的爱像融化的冰淇凌
虽然很甜却没有了那种晶莹
我会每天反反复复给你温习
找回那份遗失的专属甜蜜
怎么会忘了情
让我丢了你
傻傻的
还以为能够在一起
划过了流星
身边没有你
就算梦实现也没意义
你我的爱像融化的冰淇凌
虽然很甜却没有了那种晶莹
我会每天反反复复给你温习
找回那份遗失的专属甜蜜
怎么会忘了情
让我丢了你 2009年
2009.07.16 湖南卫视《汉语桥》
2009.08.07 湖南卫视《2009快乐女声》全国七进六
2009.08.10 湖南娱乐《流星雨见面会》
2009.08.14 湖南卫视《零点锋云》
2009.08.15 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
2009.08.16 浙江卫视《爱唱才会赢》
2009.08.16 安徽卫视《周日我最大》
2009.08.16 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上篇
2009.08.17 旅游卫视《美丽俏佳人》
2009.08.22 东南卫视《两岸一家亲赈灾晚会》
2009.08.22 湖南卫视《天下女人》
2009.08.23 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下篇
2009.08.28 湖南卫视《天天向上》
2009.09.02 BTV文艺《最佳现场》
2009.09.06 湖南娱乐《星姐总决赛》
2009.09.06 吉林卫视《超级乐八点》
2009.09.20 辽宁卫视《我是主角》
2009.09.24 凤凰卫视《鲁豫有约》上篇
2009.09.25 凤凰卫视《鲁豫有约》下篇
2009.09.25 旅游卫视《梦想2009》
2009.09.27 辽宁卫视《到底是谁》
2009.09.28 湖南卫视《湘江颂》
2009.10.01 安徽文体频道《MTV天籁村》
2009.10.03 湖北卫视《音乐集结号》
2009.10.11 湖南卫视《一呼百应》
2009.10.24 辽宁卫视《唱游中国》
2009.12.31 湖南卫视《快乐中国跨年演唱会》
2010年
2010.01.01湖南卫视《金芒果粉丝节》
2010.01.10腾讯网《2009星光大典》
2010.01.17云南卫视《蒙牛酸酸乳音乐风云榜》
2010.01.17江苏卫视《腾讯星光大典》
2010.01.21新浪网《2009新浪网络盛典》
2010.01.23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
2010.01.28湖南卫视《娱乐无极限》
2010.01.31五棵松篮球馆《网络娱乐沸点》
2010.02.07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
2010.02.18湖南卫视《网络娱乐沸点》
2010.02.27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电话连线)
2010.03.22一起又看流星雨见面会
2010.03.22湖南卫视《娱乐无极限》(流星2的片花)
2010.03.29湖南卫视《娱乐无极限》(流星雨2探班)
2010.03.30湖南卫视《娱乐无极限》(流星雨2探班)
2010.03.31湖南卫视《娱乐无极限》(流星雨2探班)
2010.04.01湖南卫视《娱乐无极限》(流星雨2探班)
2010.04.19湖南卫视《娱乐无极限》(流星雨2探班)
2010.04.20湖南卫视《娱乐无极限》(流星雨2探班)
2010.04.26湖南卫视《娱乐无极限》(流星雨2探班)
2010.04.27湖南卫视《娱乐无极限》(流星雨2探班)
2010.05.11湖南卫视 娱乐无极限》(流星雨2探班)
2010.05.11一起又看流星雨杀青仪式
2010.05.14湖南卫视《娱乐无极限》(流星雨2爆料)
2010.05.31湖南卫视《和未来有约》
2010.06.08《心心历险记2》发布会
2010.06.10湖南卫视《娱乐无极限》
2010.06.15湖南卫视《华盛影视青春万岁爆潮夜》
2010.07.02湖南卫视《锋尚之王》
2010.07.21 魏晨新专辑发布会
2010.08.01参加电影《未世录》的开机仪式
2010.08.05湖南卫视《一不小心爱上你》发布会
2010.08.06湖南卫视《快乐男声》(嘉宾)
2010.08.07天涯娱乐八卦图文直播《一起又看流星雨》
2010.08.07湖南娱乐频道《娱乐急先锋》(媒体采访)
2010.08.07湖南卫视《娱乐无极限》《播报多看点》(媒体采访与录制)
2010.08.09湖南卫视《娱乐无极限》
2010.08.12湖南卫视《娱乐无极限》(与郑爽一起)
2010.08.14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一起又看流星雨剧组)IME 拒绝女生被混混“痛扁”
少年时留给张翰的记忆,几乎全是深夜耳机里黄安、小虎队、张学友的歌,他总是在一觉醒来时,发现录音机里的磁带依然吱吱作响,少年的梦想中,他一直希望有个表演的舞台。
上初中时,张翰的个子蹿到了1.78米,他背着书包走在校园里,总会有女生停下,偷偷议论这个帅气安静的男孩。课外,张翰的大部分时光消磨在学校的足球场上,他是班里的足球队长,穿上球衣帅气逼人,只要赛场上有他,场边总会有一群女生不停尖叫。但是,腼腆的张翰,目光鲜于触及女生,他只会专注于脚下的足球,并掀起上衣擦掉额头的汗水。
张翰从来不主动和陌生女生搭讪,偶尔还会有调皮女生把他逗到面红耳赤。每一次班级合影,张翰总是站在最边上,脸上带着安静的微笑。尽管腼腆,可他仍然是校园里最受女孩欢迎的男生。有一次,一个女生公开表示想跟张翰交往,他拒绝了,对方竟然找了一群小混混,痛扁了他一顿。
为拍短片蹲守火车站一周
在中央戏剧学院,张翰度过了记忆中最快乐的时光。其实,高中时张翰并没选择艺术,毕业后却考入了艺校。因此,开始进入艺校时张翰并不太顺。在表演课上,由于放不开,他闹过不少笑话,有时甚至怀疑自己到底是否适合表演,但这门艺术强烈地吸引着张翰,他下决心一定要攻克心理防线。
此后,张翰的夜生活从听音乐变成了看电影,一有时间,他就会从音像店淘回一堆一堆的碟,猫在卧室看,摸索表演技巧。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布置一个作业,让编一个短片。之后的一个星期里,张翰每天晃悠在北京火车站,他终于发现了一个“奇人”:“他穿得很破烂,看见谁都会傻乎乎地笑,嘴里还不时蹦出Hello、Very good之类的英语。张翰发现他对火车站旁边一个守报刊亭的女孩特殷勤,一大早就守在亭边,看见女孩拖地,他就抢过拖把帮忙。”张翰根据这两个人物,编排了一个美丽的爱情短片,在校内的比赛上还拿了奖,这让张翰坚定了学艺的决心。
医生老妈是造型顾问
因为努力,张翰从大二开始就接拍广告、电影,由于经常出席一些活动,张翰开始重视自己的着装。
2008年,张翰被评为“最具衣着品位男人”,令人惊讶的是,他的造型“顾问”竟然是自己那做医生的老妈。
张翰的妈妈历来时髦,儿子长大后,她把打扮自己的兴趣,转移到了打扮高大帅气的儿子身上。一旦有空,母子俩就会一起去逛商场,常出现的场景就是:老妈利索地挑选出一大堆衣服配饰,张翰一趟又一趟地穿梭于更衣室,直到两人都竖起大拇指,才拎着沉沉的购物袋回家。
不过,除了拍戏和出席公共活动需要精心装扮,张翰私底下尽量穿得简单舒适,他还建议学弟学妹:“不必追求名牌,穿得干净整齐就OK。”
对乖巧温柔的女孩来电
张翰拥有东北汉子的粗犷和大男子情怀。问起张翰的恋情,以及喜欢的女孩类型,原以为他会找借口推辞,没想他坦诚地透露对乖巧温柔的女孩子特别有感觉:“她要有一头柔顺的长发,很安静,这样的女孩让我有想要保护的冲动。”
一个笑容拿下慕容云海一角
《一起来看流星雨》试镜那天,张翰在健身房跑步,他穿着一身运动装,剧组办公室导演开玩笑地说:“你是来应征《士兵突击》的吧?”张翰忍不住笑了,而正是这个笑容让他顺利拿下了慕容云海这个角色。虽然在此之前,张翰已经参演过《精舞门》等影视剧,但是张翰说,《流星雨》给他带来了最多的惊喜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