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美年健康并购基金负面

美年健康并购基金负面

发布时间:2022-06-11 23:12:54

『壹』 美年健康股票资金重组吗

经查证核实,美年健康002044股票,未见重组公告,但有参与并购和投资体检中心等事项,算不上回资金重答组等级。相关公告附后,仅供参考:
★最新报道:2017-12-13美年健康(002044):参设产业并购基金、 拟投资体检中心相关企业(详见业内点评)

『贰』 慈铭体检在2015年能上市吗

资本左右体检行业 凯雷搭上末班车
胡中彬 李保华
创投资金在健康体检行业中的并购整合浪潮中寻找最后的投资机会,8月15日,凯雷正式宣布投资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美年大健康)。
健康体检,一个看似业务模式简单的行业,却深得pe/vc们芳心。自鼎晖2005年首次投资健康体检行业起,近几年众多pe/vc机构就开始在这一领域里投资,凯雷的此次投资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或是健康体检行业中“最后的投资机会”。
最早一批下注的pe/vc已经看到了收获的曙光。7月27日,慈铭体检顺利过会,即将登陆a股市场。事实上,pe/vc资本为体检行业增加了巨大的影响,它们为这些公司开拓市场提升规模提供了充足的子弹,而在这些公司身上,也留下了深深的并购整合印记。
“体检行业最后投资机会”
8月15日,凯雷投资董事总经理冯军(微博)元向外界宣布了凯雷的又一个新案例,旗下的人民币基金——北京凯雷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已经入股美年大健康,获得了13.5%股权。
“我们也是在接触了几家机构后最后确定凯雷的。”美年大健康董事长俞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健康体检是美年大健康的主要业务,从2005年鼎晖创投开始投资慈铭体检起,风险资本便在这一领域播下种子,现在鼎晖创投在苦守7年之后迎来收获之际,凯雷投资毅然选择现在下注,无疑显示出了这一行业仍然格局未定的局面。
上海一家外资创投人士则评价称,凯雷这次投资是把握住了体检行业最后的投资机会。
掌管着美年大健康的俞熔实际上也有投资人的背景,他还是天亿投资集团公司的董事长。这家成立于1998年的投资公司,有规模至少达20亿元的基金,也已投资了包括金风科技(5.30,0.06,1.15%)等约10家上市公司,涉足多个领域。他在几年前决定将精力更专注在体检这一行业,凸显出了体检行业对资本的巨大吸引力。
在2006年前后,俞熔开始逐渐将注意力放到了健康产业,而体检业务则是他的切入口,他力排众议将天亿投资的很多资金逐渐转向了健康产业这一领域。当年,俞熔正是在体检行业的一笔投资成为了他在医疗健康产业中的首个战利品。2006年,天亿投资旗下公司从上海市卫生局手中接过了国宾体检20%的股权。彼时,国宾在上海市西康路开设了第一家体检中心,年营业额达到4000多万元,利润1000多万元。
正是有了这次近距离地观察健康体检业态的机会,让他对这一行业增添了更多的信心。在他看来,中国城市人口在2011年时逼近7亿,其中亚健康人群占比70%,达5亿,其中仅有20%的人群享受定期体检服务,即1亿人,这批人不仅意味着体检行业增长空间巨大,也成了医疗健康产业的流量。
这年,俞熔创立了美年健康,即美年大健康的前身,将目标瞄向了健康体检行业。五年多时间后,美年大健康的客流量呈现出了倍增的趋势,俞熔透露称:“2012年预计服务客户逾300万人次,拥有行业中最广泛的体检中心网络,在41个城市拥有83家体检中心,其中近20家体检中心将在年底前正式营业。”以此规模计算,美年大健康已经跻身体检行业的第一梯队。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对高质量的预防性健康体检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冯军元认为大健康产业的前景可期。
除了行业高成长性以外,另一个颇让投资人心动的数字是,体检行业的毛利率水平达到了40%-50%。慈铭体检披露的信息显示,报告期内,慈铭体检的平均综合毛利率约为43.68%。行业的利润水平非常诱人。
据俞熔公开透露,2011年美年大健康在全国销售实现10亿元,复合增长率已实现30%,规划2015年实现年销售额20亿元、利润超过2亿元。
资本的角色
事实上,pe/vc资本对体检行业的青睐已非一日。
刚刚通过证监会首发审核的慈铭体检,则有着更长一串股东名单,鼎晖创投、平安创新资本、天图创投等至少有10家投资机构(个人)现身其中,显现出了身上厚重的pe印记。鼎晖创投对慈铭体检的第一次投资甚至早在2005年,苦苦等待7年时间后,终于等到了慈铭体检上市的进程。按照慈铭体检的招股说明书披露,截至去年底,其全国11个地区设立了33家体检中心,体检量已累计超过559万人次。
另一家体检机构爱康国宾也有多家pe机构护身,它在2007年时便已经获得美林证券、eplanet、华登国际、上海创投和清科集团等6家机构2500万美元风投资金。
实际上,体检行业的技术壁垒并不高,品牌和连锁网点的规模是非常重要的竞争要素。它也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因而,pe/vc的角色变得举足轻重,尤其是在一线城市的快速跑马圈地过程中,需要资本大量介入,并购整合也成为迅速做大规模的捷径。
美年大健康拥有如此庞大的连锁网络也来自于近两年的迅速并购整合。去年下半年,美年大健康由美年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和大健康科技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合并而成;此后,美年大健康又在今年先后收购了北京绿生源体检中心、西安康成连锁体检中心、深圳瑞格尔健康管理公司。借助资本的力量和频繁的并购,美年大健康的规模一举超过了慈铭体检。
上述外资vc人士表示,如果只是靠自身利润滚动发展,无论是美年还是大健康,都很难超越目前的行业龙头慈铭和爱康国宾。
事实上,正等待发行上市的慈铭体检,同样是走收购路线来加快布局。2008年,慈铭体检投入近1.5亿元,先后收购了3家北京佰众体检中心和8家深圳我佳体检中心。这一举动使慈铭体检的网点数量增加33家增速达50%,且轻松切入深圳、武汉等市场前景广阔的地区。
与慈铭体检的不停并购相辅相成的是,pe/vc资本的不断进入。慈铭体检从2005年起至上市前,总共进行了高达6轮的私募融资,融得的资本总额高达2.2亿元。
而在获得资本支持后通过大量自建门店的方式亦是快速扩张的方式之一。
按慈铭体检公布的信息估算,在一线城市新建一家门店的成本约在1000万-2000万间,主要投资于场地租赁、装修、设备、招募医生等。购买设备和聘请医生占成本的60%-70%,场地租赁占成本的10%-20%,装修占10%,剩下的是市场营销费用。快速扩建自有门店对企业资本实力提出了要求。
天图创投合伙人王岑表示:“我投资的连锁项目中,既有医疗项目,也涉足食品行业,虽然跨度较大,但只要是连锁行业,本质都一样。‘本质’中最注重标准化的程度,‘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也非常重要,这点容易被忽视。”
通过大力的并购整合,一些区域性的小型体检机构纷纷被整合,再加上大型机构在pe资本的助力下迅速建立新门店,连锁门店的规模效应得到了显现,也逐步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美年大健康、慈铭体检和爱康国宾三甲鼎立的局面,也正是这样的原因,pe/vc如今在这一行业可投资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
首批进入的资本已经到了收获。7月27日,慈铭体检的首发申请获得通过,摘得“体检第一股”,也让外界窥视到了体检行业的超高利润水平。而爱康国宾、美年大健康也纷纷瞄准了资本市场,俞熔曾多次向媒体公开表示,计划于2014-2015年间在a股主板上市。

『叁』 爱康国宾体检中心和美年哪个好一些

如果是HR给公司员工采购体检服务,我觉得爱康国宾体检中心和美年比的话,还是美年要更好一些。

美年大健康的环境比较好,爱康国宾不同体检点环境差异有点大。我是比较习惯和美年大健康合作的,实际体验的时候感受也不错,医护人员专业,态度好,对来体检的人比较尊重,尤其妇科检查基本都是女医师。

简介:

爱康国宾是一家提供体检和就医服务的健康管理机构,始创于2000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

爱康国宾为个人及团体提供从健检、医疗、家庭医生、慢病管理、健康保险等服务,同时,爱康国宾为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提供第三方的健康管理服务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的解决方案。

2007年12月,爱康国宾引进美林证券(MerrillLynch)及风险投资机构ePlanet、华登国际等25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2014年4月9日晚间,爱康国宾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KANG。

2019年1月19日,爱康国宾发布公告,宣布爱康国宾私有化完成,爱康集团将从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退市。3月11日,爱康国宾主体公司爱康国宾健康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并购融资,投资方为阿里巴巴、苏宁易购、云锋基金、博裕资本。

『肆』 慈铭体检和美年哪个好

在上家单位4年都是去的美年做的年度体检(去过三家店),到这个新单位去的是瑞慈,感觉还是美年好,简单举个例子美年每体检一项会把你做的下一项体检在哪个房间写上,瑞慈乱的要命都是走道那些护士过来问,看过你的单子让你去这去那,而且体检也不认真正,现在这家单位人也比较多也比较抠门,估计瑞慈便宜所以被选中!感觉如果是个人选择还是去大的正规医院。

『伍』 美年健康股票前景怎样

美年健康其实有很多问题,比如前几年扩张的很快,导致资金匮乏,扩张后业绩不及预期。再比如很多团检都是走流程,造成一些疾病检测不出来,从而造成负面消息频出。但是这些问题都是公司内部问题,公司是可以通过管理来解决的,而不是无法解决的行业问题。 并且通过现在的一些调研纪要,大家会发现他现在已经开始放慢脚步来修炼内功了,如果能提高服务质量,其实还是一家很好的公司。 A股四月的走势较为震荡,多家明星企业出现暴跌行情,比如永辉超市的连续下跌,还有在医美健康板块中的美年健康也是多日跌停,目前美年健康股票已经六连跌了。
第一,美年健康是体检行业的绝对龙头,美年健康有633家体检中心,第二名爱康国宾才120多家,第三名港股上市的叫瑞慈医疗才40多家。 第二个是美年健康不是轻资产模式而是重资产模式,长期购入大量的医疗设备造成了后进入者的进入壁垒 绝大多数体检机构资产是比较轻的。他们走的是给公立医院拉客的模式。通过团购形式形成价差,他们赚价差的钱,是销售带来的剩余价值。他们并没有自己的体检中心,所以是轻资产模式。但是美年健康有自己的体检中心,是重资产模式 第三个优势是美年健康大股东有互联网医疗、医美、口腔等多条业务线。如果他的体检业务做的还可以的话,是可以通过其他的产业来赋能体检业务的。也可以通过体检赋能其他领域,并把这些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第二,股票质押率非常非常高,有80%左右。主要是因为大股东的产业布局太广。 第二点,部分疾病检测不出来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团检客户非常多,个检客户少,所以不注重质量,团检客户多也导致它的销售费用率非常非常高。 第三点,公司内部的四个品牌存在价格

『陆』 中海晟融投资可靠吗

中海集团的这一个投资公司选择比较优厚的项目,通常是本金有保证的,可能利息相对少一点。

『柒』 "野蛮人"入侵体检业,会带来什么恶果

王石正在团结整个管理层,来迎战万科门口的野蛮人。一家名叫宝能的地产商通过资本手段拥有大量资金,希望成为万科的大股东,但遭到了王石的强烈反对。对此,宝能并没有收手,而是不断的增持万科股份
类似的一幕,也在体检行业上演。围绕着爱康和美年大健康的股权争夺,进入白热化的阶段。为了应对来自美年大健康的恶意并购,爱康抛出了毒丸计划。但这并没有打消美年大健康的进攻欲望。从表面上看,这是体检行业寡头的简单竞争,但背后,影响的则将是北上广深数以千万计体检人的利益。
关于中国体检市场的现状,目前是民营和公立医院并存,而爱康和美年大健康均属于民营的范畴。民营体检机构和公立医院体检中心面对的是两块不同的市场,私营和外企大部分选择民营体检机构,而公立医院的客户主要来自政企单位。
我们先看一下,参战双方的企业领导人。通常,一个企业的老板,决定了这家企业的特性和未来走向:
1,爱康创始人张黎刚。在哈佛大学学的专业是遗传学,属于科班出身。而从海外留学归来,他就投身于互联网的热潮,先是加入搜狐负责内容工作,在即将被提名为首个副总裁时,他选择离开搜狐与人联合创办在线旅游网站艺龙网。后来回归医疗老本行,创立爱康国宾直到做到体检行业的第一名。
2,美年大健康俞熔,没有任何医学或者相关学科背景。俞熔大学刚毕业从事的是房地产行业,随后,他投身投资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除了美年,俞熔还是天亿投资集团董事长,这家投资公司成立于1998年,旗下的4只基金,已经投资了包括雷柏科技等8家上市公司,投资范围涉及房地产、高科技、农业、证券、环保等多个领域。
通过资料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张黎刚是个技术流派的创业者,那么其关注的点,必然是和技术升级换代相关的范畴,即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让人享受到更好的医疗体检。而俞熔,更像一个资本猎手,对医疗专业并不熟悉,最擅长的是资本腾挪。
如今,俞熔希望通过资本腾挪,来获得对爱康国宾的绝对控制权。但是,熟悉资本市场的人士都了解,资本都是讲求回报的。一旦俞熔完成对爱康的并购,未来体检行业将会完全改观。
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二线城市将进入垄断时代,体检行业将彻底失去活力。
对于体检人来说,这绝对是个坏消息。从数量上来看,民营体检在一二线城市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如果私营体检企业一旦合并成一家,势必形成垄断,从而彻底失去了竞争活力。
众所周知,如果爱康和美年大健康合并,势必立即减少体检行业内的企业数目,从而提高合并后体检企业的市场份额。在民营体检行业,一旦爱康美年合并成功,势必会形成一个民营体检行业的寡头。形成垄断就毫无疑问了,而且极有可能滥用其市场地位。
关于垄断的危害,经济学人有一段很恰当的表述:它有可能导致价格的提高和产量的减少。原因是,垄断之下,需求缺乏弹性,垄断者可以通过提价和减产来增加利润。如果这样,垄断者就不仅侵吞了消费者更大的利益,还空置了部分生产能力,造成社会资源的净损失(deadweight loss),故垄断必然导致经济低效。
在爱康和美年大健康的并购争端中,促成这起合并即将发生的动因,就是资本的力量。尽管资本现在变得很大方,但到了讲求投资回报的时候,投资方会毫不犹豫出手的。
关于垄断引发消费者利益受损的一面,实际上已经在互联网行业多次上演,并且在近年愈演愈烈,我们以当前最热的在线出行为例展开。
2014年5月,携程3000万美元入股途牛网,4月份,同时2亿8千万持有了同程30%的股份,2015年5月以4亿美金持有了艺龙37.6%的股份。此后,行业成了携程和去哪儿的双寡头竞争。
进入2015年底,去哪儿也不能幸免,最终的结果是去哪儿创始人离职,整个在线出行市场都被携程占据了。由此带来的恶果,则是消费者出行质量的下降。
2016年1月,铺天盖地的携程假机票门爆发,并且席卷整个网络。携程的代理商通过积分换机票卖给消费者,而这种行为是在行业里被明令禁止的。
合并后的去哪儿,运气也不好,2016年年初就爆发出了至少8家公司断供,停止其出售机票的恶性事件。
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行业的竞争对手被资本手段消灭之后,这个行业对创新的需求,就急剧的减弱了,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的利益受损。而消费者此时面临的选择,已经不多了:因为行业只剩下这一个可选的企业了。
结束语:
一旦形成垄断,体检企业失去了产品、技术升级的动力,服务效果会打折扣,体检人的选择范围骤减,不再享受差异化的服务。对于体检企业来说,未来即使不进行企业的技术产品换代升级, 用户也要过来体检,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别的选择,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陷入完全垄断的民营竞争态势和格局。

阅读全文

与美年健康并购基金负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外汇双头低 浏览:102
银行理财投资者穿透 浏览:839
丰树基金出错吗 浏览:981
来不及还贷款 浏览:949
民间贷款2436 浏览:394
5万5日元多少人民币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203
中国人民银行5月15日人民币 浏览:340
傻人买什么股票强 浏览:817
2016年1月1日外汇牌价 浏览:724
外卖小哥理财月入五万 浏览:65
模模搭融资 浏览:813
天原管道价格表 浏览:783
适合女生怎么投资理财 浏览:640
基金募集期会提前结束吗 浏览:557
益盟操盘手分时图资金线指标公式 浏览:556
谢克对人民币汇率多少 浏览:354
看看货币基金 浏览:424
安泰丰贵金属投资公司58同城 浏览:162
股票价格还有负的吗 浏览:825
丹麦对人民币汇率计算器 浏览: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