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期货奠基人是谁
有两个人:一个是常清,另一个是田源。
常清,1988年开始期货市场研究,是我国期货市场理论的奠基人。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体改委期货市场研究工作组秘书长,负责中国期货市场的早期试点工作,是早期期货交易所的设计者。
1993年11月,下海创办金鹏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上海金鹏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1999年12月经中国证监会推荐,当选为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
发表论文及书籍《期货市场教程》、《期货交易实务》、《期货投资策略》、《期货市场学》、《期货市场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期货操作实务》、《微言集》、《期货市场前沿理论探讨》、《期货投资实战策略》、《中国期货发展的战略研究》等。
曾获2004年获搜狐网首届“中国期货市场十大风云人物”;2005年荣获 “中国十大诚信英才”称号;2006年荣获“中华十大财智人物”创新奖及2007年和谐中国?年度十大创新人物等荣誉称号及奖项。
田源,1992年12月至今任中国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即原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
1986年以来,曾发表过《期货市场》、《中国期货市场》等八部专著;1990年以来,参加过重大国际活动五次;1989—1997年,分别被评为“全国杰出青年”、“作出突出贡献博士”、“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
1987年以来,历任全国青联常委、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工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物资流通协会副会长、中国证监会顾问。2001年1月当选为中国企业家论坛主席,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期货协会首届会长。
2. 期货交易有哪些功能
期货交易功能
1、发现价格
由于期货交易是公开进行的对远期交割商品的一种合约交易,在这个市场中集中了大量的市场供求信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地点,对各种信息的不同理解,通过公开竞价形式产生对远期价格的不同看法。
期货交易过程实际上就是综合反映供求双方对未来某个时间供求关系变化和价格走势的预期。这种价格信息具有连续性、公开性和预期性的特点,有利于增加市场透明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回避风险
期货交易的产生,为现货市场提供了一个回避价格风险的场所和手段,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期现货两个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避免商品价格的千变万化导致成本上升或利润下降,
可利用期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即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上数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使期现货市场交易的损益相互抵补。锁定企业的生产成本或商品销售价格,保住既定利润,回避价格风险。
3、套期保值
在现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现货商品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与现货品种相同、数量相当、但方向相反的期货商品(期货合约),以一个市场的盈利来弥补另一个市场的亏损,达到规避价格风险的目的交易方式。
(2)田源著期货交易全书扩展阅读
期货交易风险
1、杠杆使用风险
资金放大功能使得收益放大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的放大,因此对于10倍左右的杠杆应该如何用,用多大,也应是因人而异的。水平高一点的可以5倍以上甚至用足杠杆,水平低的如果也用高杠杆,那无疑就会使风险失控。
2、强平和爆仓
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要在每个交易日进行结算,当投资者保证金不足并低于规定的比例时,期货公司就会强行平仓。有时候如果行情比较极端甚至会出现爆仓即亏光帐户所有资金,甚至还需要期货公司垫付亏损超过帐户保证金的部分。
3、交割风险
普通投资者做多大豆不是为了几个月后买大豆,做空铜也不是为了几个月后把铜卖出去,如果合约一直持仓到交割日,投资者就需要凑足足够的资金或者实物货进行交割(货款是保证金的10倍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期货
3. 中国证券期货的报刊优势
《中国证券期货》云集了一批擅长于把握资本市场脉搏的专业资深记者和精锐编辑力量,更拥有国内最强大的专家顾问群,数十位顶尖的海内外权威经济专家和研究学者,长期为《中国证券期货》杂志提供独家撰稿,高屋建瓯,真知灼见,形成《中国证券期货》杂志举足轻重的媒体影响力,成为中国证券、期货业的行业喉舌和舆论领袖。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田源先生即为《中国证券期货》杂志社第一任社长,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默顿.米勒和克莱茵先生、以及被誉为“世界金融期货之父”的利奥.梅拉梅德都曾先后造访杂志社。
4. 田源的学术专著
1986年以来,曾发表过《期货市场》、《中国期货市场》等八部专著;
1、 理论价格的研究与应用(1986年)
2、 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与改革(1987年)
3、 价格改革与产权制度转换(1988年)
4、 论产权制度改革(1989年)
5、 控制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1989年)
6、 期货市场(1989年)
7、 中国价格改革研究(1991年)
8、 中国期货市场(1992年)
5. 田源的成就奖励
1987年,任全国青年常委至今;
1989年,被评为“全国十名杰出青年”;
1990年,获国家教委“作出突出贡献的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
1993年起,成功地创建了中国期货业和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并使其市场占有率达10%。中期公司曾经成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会员;
1995年1月,赴瑞士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和“明日世界领导人”会议;
1997年 ,获国内贸易部“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
1997年7月他被任命为中国诚通集团董事长并成功地将诚通从一个国有企业的松散体改组成以金属分销、储运为支柱产业的实体集团。
1999年10月,赴加拿大参加世界物流管理会并作“中国物流的发展”演讲。
在中国经济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价格改革是中心环节,他在国家价格改革方案制作过程中做出过杰出贡献。中国诚通集团是一家全国性流通和物流支持企业集团。其仓储和运输设施分布在全国18个省市。诚通集团拥有价值超过200亿人民币(约合22亿美元)的资产,包括库房、火车专用线、卡车、码头、集装箱设施等。
诚通集团拥有1500万平方米的库房面积以及覆盖全国主要大城市和交通枢纽的配送和运输网络,还拥有分布于全国各地的40多个集装箱码头。长期以来,诚通一直是中国主要的金属分销企业,其金属分销能力遍布国内各工业城市。在充满活力并富有献身精神的诚通董事长田源先生的领导下,诚通集团在经历重大改组,以重新焕发其活力,重建其企业主导产业。诚通正在重建其在国内金属分销企业中的主导地位。
6. 田源的早年经历
1983—1991年,在国来务院发展研究中源心任党组成员、常务干事、局长;
1990—1991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选派到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学习、访问和研究;
1992年在国家物资部任对外经济合作司司长;
1992年12月至1997年6月任中国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即原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
1997年至2002年任中国诚通集团董事长。
2003年被评为武汉大学第三届杰出校友。
7. 田源的社会兼职
田源开始任职于中国经济改革的思想库之一——国院院发展研究中心、是其中卓有成就的高级研究主管。 1987年 任全国青联常委至今;
1990年以来,参加过重大国际活动五次;
1987年以来,历任全国青联常委、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工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物资流通协会副会长、中国证监会顾问;
1989—1997年,分别被评为“全国杰出青年”、“作出突出贡献博士”、“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
1995年 任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工商委员会副主任;
1999年 任中国物资流通协会副会长;
2000年 任中国证监会顾问;
2000年12月29日 当选为中国期货协会首届会长;
2001年1月 出任中国企业家首届年会主席;
2001年1月当选为中国企业家论坛主席;
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期货协会首届会长;
2003年被评为武汉大学第三届杰出校友。 1990年 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做访问学者,并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作访问研究;
1991年 由欧洲共同体邀请作为“国际访问者”访问欧洲七国;
1995年 1月,赴瑞士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和“明日世界领导人”会议;
1997年 8月,赴美国参加“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研讨会” 并作发言;
1999年 10月,赴加拿大参加世界物流管理年会并作“中国物流的发展”演讲。
8. 92派企业家田源的简介
简介:田源,曾发表过《期货市场》、《中国期货市场》等八部专著;2001年1月当选为中国企业家论坛主席,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期货协会首届会长。为我国期货市场初期的建立和中国价格改革的设计与推动做出了贡献,有“中国期货业教父”之称。
不详—1992年 武汉大学 经济学博士 博士
描述:1992年获得武汉大学博士学位
1975年—1981年 武汉大学 经济学硕士 硕士
描述:1975—1981年,在武汉大学就读,获得经济学学士、硕士学位。
1990年—1991年 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
描述: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选派到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学习、访问和研究。
1981年—1983年 武汉大学经济系
1983年—1991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党组成员、常务干事、局长
1992年—1992年 国家物资部任对外经济合作司 司长
1992年12月—2008年 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原董事长
描述:1992年12月28日,田源组建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由于田源被怀疑参与了国有资产的 “灰色交易”,而被有有方面调查。2004年6月4日,北京证监局发文指出,中期期货存在涉嫌抽逃注册资本、高管任职违规、公司治理结构缺陷、营业部管理混乱、保证金未封闭运行等九大问题。责成其限期整改。
1997年—2002年 中国诚通集团 董事长
1990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后称郑州商品交易所)成为国内首家期货市场试点。当时该市场做的都是粮食产品长期合同,与正式期货交易形式有部分的相似。中央到地方有8名官员和专家组成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办公小组。田源是成员之一。
1990年。田源受公派出国,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就读。并到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作访问学者。在全球驰名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他有一间自己的办公室。并可以随意查阅相关资料。甚至参加内部会议。
1992年12月28日,田源组建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下称中期公司),自任董事长。
田源被怀疑参与了国有资产的 “灰色交易”,而被有有方面调查。有人称此为期货业原罪,目前田源已经卸任中期公司总裁,退休在家。
9. 期货市场上属一属二的人物都有谁,就像股市里的巴菲特和彼特林奇
国内的话很有名的期货教父:田源
国际上:约翰.墨菲理论上很厉害~
这里重点给你介绍一下:里查德邓尼斯
---期货市场传奇人物 (他很厉害的呦)
里查德·邓尼斯现已退休,但他在期货市场的传奇经历至今仍为同行称道。他亲手带出来的十几个徒弟在全美期货市场是一支生力军,管理的资金达数十亿美元。他自己靠l,600美元起家,到退休时家产已达数亿。60年代末,邓尼斯在交易所打杂,逐渐对期货市场发生兴趣。
1970年夏天,他觉得时机成熟,准备亲自投人期货市场一试身手。他从亲朋好友处借来l,600美元,想买一个交易所的席位,但因资金不足,只能在很小的“美中交易所”购得一个席位,花去l,200美元,剩下的本金只有400美元。就是这400美元,最终被邓尼斯奇迹般地变成了两亿多美元。用他父亲的话说:“里查这四百块钱滚得不错。”
邓尼斯并不是天生就会做期货的。中学毕业后,他到交易所找到—份临时工,每月薪水40美元。他边中边学,自己悄悄开了一个帐户做期货。刚开始赔多赚少,一月的工资还不够一个小时赔的。但好在他做的量很小,赔的钱很有限。多年后邓尼斯回忆那段时光时,觉得那笔学费交得很合算,他学到了很多东西。那时他还不满21岁,还不能直接进交易所做单。他父亲替他站在里面叫价,他在外面指挥。就这样断断续续地做工两年,赔了大约两千块钱。他满21岁那一天,他父亲松了一口气说:儿子,你自己去做吧,这一行我可是一窍不通。
邓尼斯对早期做单的体会是:第一,刚开始做时还是多输少赢为好,因为那时候你手头资金少,输得有限,若等你做大后才开始输,那么代价要大得多。其次不要偏执,要灵活机动,有人很容易犯偏执毛病。如果第一笔大赚是做多头,那他一辈子只喜欢做买单。反之则一辈子只会做空头, 70年代通货膨胀厉害,商品期货有几年只涨不跌。有些人自己没赚到钱,但看到身边有人赚了大钱,无形中便养成爱做多头的习惯。这非常有害。
邓尼斯进入“美中交易所”后,头3个月做得很漂亮,赶上那年玉米闹虫害,很快就将400美元滚成3000美元。他本来是要去读大学的,但只上了一周课便决定退学,专职做期货。有一天他进了张臭单,一下子赔了300美元,心里觉得不服,一转方向又进了一张单,很快又赔了几百。他一咬牙又掉转方向再进一张,就这么来回一折腾,一天就赔掉l/3本金。从那以后,他学会了掌握节奏。赔钱不称心时,赶紧砍单离场,回家睡一觉,等一段时间再做下一次决定。那一次赔钱教训很深刻,邓尼斯再也不因亏损而加单或急着捞本。另外,赔钱会影响一个人的判断力,所以最好等一段时间再做单。
邓尼斯学会的另一点是:做单要顺势,势越强,越容易赚钱。他在交易所现场当交易员,主要是靠跟市场走赚钱。很多人有了利润总是急着离场,甚至在市场涨停板时也急着获利出场,生怕赚到的钱泡汤,这时候邓尼斯总是把单子接下来,第二天总是赚大钱,19T8年邓尼斯决定离开交易所现场,从办公室做单。几年前,期货市场还比较单一,主要是商品期货。到70年代末,外汇、证券等期货市场已逐步成熟。为了从更多的市场谋利,邓尼斯决定退出商品交易所现场,从场外做单。第一年由于不习惯,邓尼斯赔了些钱。后来他发现:第—,离场做单已没有现场做单时那么快捷,因此要看得比较远,多做一些长钱。其次在判断走向方面也不大相同。在现场你可以感觉得到,比如有几个人在市场转向时总是错,当你知道他们同时做多头或空头时,你自然就会对市场的走向有较正确的判断。离场后这方面的信息没有了,就得想办法另找判断市场的依据。
邓尼斯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他基本上属于无师自通,所有的经验和知识都是在实践中从市场学来的。一般人赚了钱后欣喜若狂,赔了钱后心灰意冷,很少用心去想为什么赚,为什么赔。邓尼斯在赔钱后总是认真反思,找出错误所在,下次争取不再犯。赚钱时则冷静思考对在哪里,同样的方法如何用到其他市场上。这样日积月累下来,自然形成自己一套独特的做单方法。
其次是风险控制。从第一次犯错误赔掉1/3本金时起,邓尼斯就学会了风险控制。一般说来,好单进场后不久就会有利润,一张单进场后要是过了一两周还赔钱,十有八九是方向错了。就算回头打平了出来,但是过了那么长时间你可能还是错了.进单后总要做最坏的打算,你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往往就会发生。所以要设好砍单价位,过了价位坚决砍,
捞底、兜顶都是非常危险的。邓尼斯认为能判断购只是市场可能走的方向,但朝某个方向究竟走多少得由市场去决定。邓尼斯偶尔也破例试一试捞底或兜顶。比如糖价涨到6O美分时,他曾进场抛空,一路赚到13美分一磅。但他后来又在10美分附近捞底,屡试屡败,据他自己说,赔的钱超过兜顶抛空下来赚的。所以逆势的结果仍然是得不偿失。
邓尼斯认为最困难的时候也是最有希望的时候。有时候赔了钱,最不愿再琢磨市场,而往往最好的做单机会就在此时悄悄溜过。只有抓住了应有的赚钱机会,把利润赚足,犯错误时才能够赔得起。另一方面又要学会选择最佳做单时机。邓尼斯大概估计过,他做单95%的利润来自5%的好单。错过好的机会会影响成绩,但过滤掉一些不该进场的单子则能提高收益率
10. 期货协会会长田源现在哪去了到底怎么了
你说的是中国期货协会原会长、原中期期货董事长田源田总吧?
呵呵。现在好像是美国吧。
怎么了?呵呵。你需要找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