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平安养老保险好吗还是人寿养老保险靠谱啊
中国平安上半年净利179亿元 同比增长28%
2013-08-29 18:25:40来源: 网易财经有95人参与
分享到
网易财经8月29日讯 中国平安今日公布半年报,该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9.10亿元,同比增长28.3%;每股收益2.26元,每股净资产21.82元。董事会建议派发2013年度中期股息每股0.20元(含税)。
上半年,平安寿险业务贡献净利润93.39亿元,同比增长32.83%;实现规模保费1268.08亿元,同比增长10.4%;市场占有率为13.8%,提高0.6个百分点。个险业务规模保费1147.72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新业务规模保费263.12亿元,同比增长13%。
平安产险实现净利润34.92亿元,同比增长27.2%;实现保费收入537.44亿元,同比增长10.2%;市场份额为16.4%,下降1个百分点,仍居市场第二;产险业务综合成本率为95.5%。
截至6月末,平安集团保险资金投资资产规模达11504.42亿元,上半年实现净投资收益259.65亿元,年化净投资收益率4.8%,较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实现总投资收益264.37亿元,年化总投资收益率4.9%,较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
平安表示,上半年公司主动改善投资组合资产配置,提升了定期存款、债券、债券投资计划等低风险资产配置,仓位由上年末的81.4%提升至83.6%,而股票等权益类投资仓位则较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至9.4%。
6月末,平安集团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2.7%,较上年末下降22.9个百分点;平安寿险为176.1%,较上年末下降14.5个百分点;平安产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9.5%,较上年末上升1.1个百分点。
其他业务方面,平安银行贡献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11%;平安证券上半年净利2.45亿元,同比下降63%。
平安集团总资产31725.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5%;净资产1727.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2%;集团内含价值为3118.5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09%。
作为个人,无法改变社会,但我们能改变我们自己。
从年轻时起,每年拿出年收入的百分之十,为自己存下一笔商业养老金,很有必要。
客户资料:
平先生 ,30周岁,有社保,有保障性的商业保险---平安护身福,业务经理,年收入9.9万,打算用20年的时间为自己存下一笔养老金。
济南平安综合金融客户张艳玲建议平先生为自己存一份储蓄性的养老金:
每天不到28元的会赚钱的成人保障和养老储备---平安鑫祥
平安鑫祥两全保险(分红型)
每天27.5元,每年只要9890元,20年交,
合计交19.78万,
60周岁前,不但得到30万身价保障,
而且得到30万的重大疾病保障(不用报销,凭定点医院确诊书给钱)。
每年有分红,分红不领取,享受复利计息,累计到60周岁,总计分红在91981到160275元之间。
到60周岁,还可领取满期60大寿祝寿金20万元。
总计到60周岁,可一次领取291981到360275元之间 作为养老补充,
如果不想一次领取,还可转换年金,每年领取,
余下的钱照样享受平安复利计息政策。
有人或许会说,这个养老金赚的钱和银行利息差不多,
还不如存银行,想啥时花就花。
可是今天存两万,明天和朋友HAPPY花了,
去年和今年存个七八万,大后天买车花了。
如此三番,养老的钱啥时能存下?
⑵ 全国四大上市保险公司总资产排名
中国平安,贺报速递:
恭喜买了平安分红型产品的朋友们。中国三大国字号保险公司年报今日全部发布完毕。中国平安保险,净投资收益率以5.1%再次夺冠,成为唯一一家超过5%的险企;太平洋4.7%,人寿4.4%;偿付能力平安312%、人寿235%,太平洋195%。
买保险,别只看广告,关键看年报!(CCTV13公布的哦!)
中国平安,已经连续十年排名第一,收益稳健,实力雄厚!值得信赖!
全国四大上市保险公司总资产排名出炉:
中国平安:38000亿
中国人寿:18989亿
中国太平洋:6815亿
新华保险:4936亿
四大上市保险公司利润排名:
中国平安:267.5亿
中国人寿:81亿
中国太平洋:36亿
新华保险:10亿
中国平安,双世界500强,即《福布斯》、《财富》。保险、银行、投资,三大支柱,综合金融,多元化服务,全能化发展。
实力强,品牌大。
理赔快,服务好。
买保险,就是买平安。
保险,让生活更美好,
专业,让生活更简单。
诚信为先本,优质服务!
为你提供保险办理、保单年检、报案理赔等服务,电话:13636239860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⑶ 中国平安人寿2016年投资收益状况
你买多少资金的保险
⑷ 保险业的净投资收益率 与总投资收益率的区别
净资产指所有者权益所净资产收益率=收益/所有者权益*100%;总资产指企业全部资产(即: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总资产收益率=收益/(所有者权益+负债)*100%所同周期内净资产收益率般要高于总资产收益率
⑸ 中国平安有许多业务,保险业务在其中占的比例是多少
中国平安集团是拥有金融全牌照的,主要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财产保险业务、平安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和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业务等五大业务板块,整体来看业务比较复杂,但是,我要介绍的系列内容只是关于保险业务,即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财险业务和保险资金的投资组合。。
对平安集团净利润贡献排名前两位的就是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板块和银行业务板块,两者总共占集团净利润的比例在70%以上。而平安银行近几年处于向零售银行转型的过程中,目前对平安集团还是处于拖后腿的状态,所以在平安集团净利润中占比近50%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是投资者在投资中国平安过程中的关注重点。
⑹ 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健康检测中心靠谱吗
平安还是比较可靠的。但产品和营销方式不敢恭维。产品性价比较低,加上令人反感的营销模式,总之还是远离比较好。
拓展资料:
1、投资收益率的盈亏平衡点极低
由于中国平安长期保障型业务占比大,因此其投资收益率的盈亏平衡点极低,只有1.5%。
长线持有平安,这是最核心的指标。这意味着,即便极小概率出现长期0利率的情况,平安依然有很好的利润率(欧美保险公司0利率时期依旧可以达到近4个点的投资收益)
保险不姓保的那些保险公司,由于主打理财型保险,因此成本非常高,稍微有风吹草动收益就没有保证。
2、投资收益极为稳健
由于未雨绸缪,平安在高息的周期,积累了大量收益非常高的债券和债权投资,同时在股市上配置极为稳健,大笔投资安全性极高的优先股,高分红股票。
目前平安的净投资收益达到6,远高于同类保险公司。这意味着未来数年平安的投资收益会非常的稳健(有些人喜欢投资激进的保险公司,但平安经过07-08年之后,尤其是富通失利后已经走向成熟。其依靠大类资产配置构成了标准的稳健的保险公司的投资体系和逻辑)
3、内含价值含金量极高
16年年报,将投资收益从5.5下调为5,同时保持稳定的11的贴现率。这个投资假设调整,影响了平安几百亿的内含价值。
国寿投资收益5.5下调为5,贴现率也从11下调为10,双重调整后,互相抵消。这不同的假设意味着平安的内含价值远比国寿保守。同时考虑到平安的净投资收益远好于国寿,这意味着平安的投资收益明显保守。
4、平安寿险的新业务价值增长和稳健性行业最佳
由于平安在寿险长期的优势(曾经保险业的黄埔军校),增员的优势(综合金融代理人收入更高),精算的优势(国内精算师的摇篮),培训的优势(十年前平安就成立了专门的培训学校),其他渠道的优势(平安电销寿险行业绝对领先,互联网技术大幅领先同业)
5、估值的优势
目前中国平安的估值是1EV左右,低于国寿,太保,新华等公司。
综上,平安的五大优势,意味着平安进可攻,估值大幅上升;退可守,平安的内含价值假设非常保守使得其1EV以下是长期坚实的底部(中国平安每年内含价值增长在15-20,1EV买入意味着年15-20的收益)。所以,中国平安非常适合长线投资者长期持有
⑺ 上半年保险公司靠什么赚钱
北京消息 三家保险公司中报悉数登场后,投资者更为关注的是这三巨头上半年净赚多少钱。国泰君安公司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财险上半年的净利润为9.63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3.21亿元相比,下降27.1%;中国人寿上半年净利润为28.12亿元,比去年同期的31.28亿元,下降10.1%;中国平安上
半年净利润为15.04亿元,比去年的11.96亿元增长25.8%。三家保险公司平均净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6.5%。
保险业承保业务利润均下滑
保险分寿险和非寿险。就非寿险而言,今年上半年,非寿险业(包括财产险、意外及健康险)增长较去年明显放缓,但仍然保持了较快速度,增速达19.7%。中国财险、中国平安的非寿险业务增速分别达到15.5%和15%,低于行业平均增速。
有收入就有支出。中国财险与中国平安赔付率水平相当,而在费用率上中国财险领先3.2个百分点,并且2003年上半年中国财险费用率也较中国平安低2.6个百分点。国泰君安研究员马国旗认为,这表明中国财险在费用控制上更为有效。但支出的增加导致承保业务经营利润小幅减少,投资收益剧减拖累净利润。上半年中国财险承保业务经营利润(经营利润中扣除投资收益,下同)13.5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4.03亿元小幅减少了3.7%。在投资收益下拉的作用下,较去年剧减5.26亿元,导致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13.21亿元降至9.63亿元,下降幅度为27.1%。中国平安非寿险业务规模相对较小,承保业务经营利润为0.72亿元,计入投资收益1.11亿元后,最终实现净利润0.45亿元。
而寿险业涉及两家公司,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从收入看,今年上半年,寿险业增长继续大幅减缓,增速6%,为2000年以来最低。中国人寿寿险收入猛增41.1%,总保费收入的市场份额由去年的45%提高到上半年的50%。中国平安对整体业务增长加以一定的控制,重在优化产品组合及提升毛利率,个人寿险业务收入占总保费收入之比由2003年上半年的57.2%上升到68.5%,长期寿险业务收入同比减少39.84亿元或13.7%,总的寿险业务收入减少12.6%。
与行业整体趋势一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保险给付和赔付比例不同程度上升。中报显示,上半年中国人寿寿险准备金提转差占总承保保费收入比例为55.5%,较2003年全年的50.1%上升5.4个百分点;寿险死亡和其他给付比例也由2003年的7.2%升至7.9%,导致总体的保险给付和赔付由2003年的66.5%升至71.3%。中国平安赔款、退保、年金与满期给付支出占总承保保费收入比例由2003年的17.9%微升0.9个百分点,至上半年的18.8%;不过寿险责任准备金占比由2003年的73.4%降至上半年的69.8%,降低3.6个百分点;营业及管理费用占比较2003年有小幅下降。
马国旗表示,两家公司保险给付和赔付不同程度上升,与行业整体趋势是相一致的。寿险业给付和赔付占保费收入之比1999年为25%,此后连续四年降低直至2003年的9.9%,今年上半年才略有上升到10.5%,有可能是在经历多年赔付比例持续下降后周期性产品步入给付上升期。两家公司采取更加审慎策略评估准备金比例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赔付比例的上升。上半年中国人寿承保业务经营利润-4.4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31亿元大幅减少了147.8%;计入42.32亿元投资收益后,实现净利润28.1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1.28亿元减少10.1%。中国平安上半年扣除投资收入及其他收入后的寿险业务营业利润为-9.54元,而去年全年为-35.34亿元;再计入24.97亿元投资收益,最终净利润为13.82亿元,去年全年为19.5亿元,业绩提升十分明显。综合寿险和财险业务后,中国平安实现总的净利润15.0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96亿元大增25.8%。
投资资产占比增大
投资成为保险公司获取收益的主要途径之一。从三家公司的情况看,投资的比重在不断加大。
中报显示,随着保险业业务发展和规模壮大,投资业务在保险公司运营中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三家保险公司在资产规模增长的同时纷纷扩大投资规模,使得投资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分别由年初的58.7%、85%和81.2%上升到中期的59.9%、86.8%和82.6%,期望借此提高资产运营效率,为公司贡献更多投资收益。在投资规模增大及市场利率上升的作用下,保险公司利息及股息收入大幅增加。中国财险由去年上半年的3.01亿元增至5.19亿元,增幅72.4%;中国人寿由30.38亿元增至50.18亿元,增幅65.2%;中国平安由27.55亿元增至33.88亿元,增幅23%。
但是,马国旗表示,由于债市、股市遭遇寒流,出现重大已实现及未实现交易损失,投资收益率大幅下滑。
中国财险交易收益由去年上半年的2.3亿元降至-5.14亿元,剧减323.5%;中国人寿由5.9亿元减至-7.86亿元,剧减233.2%;中国平安由2.66亿元减至-7.69亿元,剧减389.1%。但由于利息及股息收入增多,中国财险最终为0.05亿元,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分别高达42.32亿元和26.19亿元。
受交易损失拖累,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大幅下滑。中国财险上半年投资收益(包括利息和股息收入、已实现及未实现交易收益/损失,下同)为0.05亿元,而去年同期为5.31亿元,减幅99.1%,折合年计的投资收益率由2.8%降至0.02%。中国人寿上半年投资收益为42.32亿元,去年同期为36.28亿元,增长16.6%,但事实上其总投资增长了61.8%,导致投资收益率由3%降至2.7%。中国平安上半年投资收益为29.48亿元,去年同期为32.38亿元,减幅9%,投资收益率由4.6%降至3.2%。
总之,投资收益为寿险业经营利润最大来源,而对非寿险业来说则为锦上添花。马国旗总结说,上半年中国财险、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最终分别取得0.05亿元、42.32亿元和29.48亿元的投资收益,分别占经营利润的0.4%、111.8%和160%,与2003年同期的情况类似。这表明寿险业由于承保业务亏损,投资收益为经营利润最大来源;而非寿险业承保利润较多,投资收益有锦上添花之用。
对债券投资和基金投资结构调整
应该说,这三家公司的投资策略选择是比较贴切实际情况的。
马国旗表示,在债市、股市经历长期走低之后,债券利率水平已经显著提高。保险公司开始着手调整投资结构,增大债券投资比重,降低基金投资比重。中国财险上半年增加债券投资50.59亿元,而基金投资余额基本维持不动,并且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增加债券比重,减持基金;中国人寿在基金投资比重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将债券投资比重提高了2.5个百分点;中国平安债券投资占投资资产比例也由年初的43.7%升至47.7%,提高了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7月末保险业基金投资余额为668.04亿元,比6月末的691.9亿元减少了23.87亿元,占投资资产比重也由6月末的15.2%降至14%。7月份基金投资余额减幅为3.4%。
就此,马国旗判断,保险资金很有可能对基金投资进行了微幅减仓。同时加大国债投资,国债投资占投资资产由6月末的39.8%升至41.2%,为今年以来最高。因此,今后保险资金将会维持或小幅减持基金投资绝对数额,新增资金会更多用于银行存款及中长期债券投资,如此实现基金、债券投资占比的结构调整。
海外投资有望提升投资绩效
今年8月18日,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马国旗表示,其中,中国财险、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这三家海外上市的保险公司更是能够从中获益匪浅。不考虑外资股东参股,单是考虑三家公司海外发行筹集资金,合计金额已经达到60亿美元,占整个保险业外汇资金的61.5%,能够投资海外的部分也将达到48亿美元。
据了解,目前中国财险正在进行海外投资的技术准备工作,但对具体的投资金额尚未开始研究;中国平安也尚未决定海外投资金额;中国人寿则较为积极,已经将上市集资的20%调回国内作存款,余下的80%将进行海外投资,并等待时机争取成为首家获批准的保险公司。
马国旗表示,虽然存在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境外投资经验缺乏等不利因素,但相信保险公司仍将会循序渐进开展海外投资,必将对保险资金投资绩效提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4年上半年三家保险公司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情况对比(单位:百万)
承保利润 投资收益 经营利润
金额 占经营利润之比 金额 占经营利润之比
中国财险 1,351 99.6% 5 0.4% 1,356
中国人寿 -445 -11.8% 4,232 111.8% 3,787
中国平安 -1,106 -60.0% 2,948 160.0% 1,842
制表:马国旗 资料来源:公司中报
注:由于费用划分存在困难,投资收益中未扣除与投资相关的各种费用及税收,承保利润中多扣除了与投资相关的这些费用及税收。因此实际的投资收益比表中数据略小,实际的承保利润比表中数据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