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明明路很宽,却非要走一条走不通的路耽误自己用什么熟语形容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
Ⅱ 你为什么不选择留在老家,却非要选择去大城市拼
如果我们年轻的时候选择安逸,不为自己拼搏一把,那待我们老来我们一定会后悔,老来时连为之自豪的经历都不曾有过,这将是很大的遗憾。
虽有古话说:父母在,不远游,但现如今交通发展的如此快,即使你跨了大半个中国,想家了,想父母了,一张飞机票,几个小时也立马能赶回家吃上一顿父母准备的热腾腾的饭菜。我觉得我选择去大城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不甘于平庸,不想在自己熟悉的小城里,依靠父母的人际关系,和自己的朋友关系去工作与生活,就像温水煮青蛙,限定在一个圈子里,总觉得自己还不错,不思进取。
在大城市里,我能够见到老家小城没有的繁华都市夜景与商业大厦,能够在生活的氛围中感受到生活的不易,与紧迫感。而并不是安逸感,在公司也是一样,我努力了自然有回报,有上升的机会,所有成果都必须是我自己一步一步实现的。很多时候,当我顺利的完成了一项任务时,我内心便充满无与伦比的开心和发自骨子里的自信。在大城市里归属感尽管没有那么强烈,但是在我安静下来的时候我始终想到的是我该如果去提升我自己,做到让自己更满意,而并不是我要挣多少多少的钱,想到的是这项工作我怎么做才能更高效,更完美。而并不是我要怎么去结束这项工作。
而且在大城市里,机会多,发展空间大,见多识广,也能结交到很多新的朋友,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奋斗,再怎么辛苦也不算太苦。我喜欢深夜时坐在窗台上看着城市的霓虹灯,那么的绚丽夺目。
Ⅲ 公募和私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公募和私募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募集方式
公募,是通过公开发售来募集资金的;
私募,是通过非公开发售来募集资金的。法律严格规定,私募是不能公开宣传来募集资金的,像我们经常在外看到那些满大街张贴的宣传产品的海报,都是违规的行为。
2、募集对象及门槛
公募,募集对象为广大社会公众,无人数限制,也无投资门槛。
私募,募集对象为少数的合格投资者,拥有300万金融资产证明或最近三年50万以上收入证明,而且每只基金都有人数上限,个人投资门槛在100万以上的。
3、产品规模
公募,产品规模通常为几亿元,甚至百亿级的,规模是较大的。
私募,相对公募来说就小的多,一般为几千万,或十几亿,但操作就更为灵活。
4、信息披露
公募,关于投资的标的,投资组合,产品净值等都要求进行严格的披露。
私募,对以上这些无明确的要求,只对购买该产品的投资者进行适当的净值披露,保密性就比较强。
5、投资限制
公募,无论是在投资品种、投资比例、投资与基金类型的匹配上都有较为严格的限制;
私募,投资方面相对来说就比较的灵活,可空仓也可满仓,且可参与股票、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等多种金融品种的投资。
6、追求目标
公募,主要是靠收取“管理费”维持运作,旱涝保收。规模够大,基金经理就很难赚钱,和投资者的利益不完全一致。
私募,基金经理主要是靠“业绩提成”生存,与投资者共进退。投资者吃上饭了,管理人才能有粥喝。
(3)上海非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扩展阅读:
一、概念
1、公募基金是受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证券投资基金,这些基金在法律的严格监管下,有着信息披露,利润分配,运行限制等行业规范。
2、私募基金私募是相对于公募而言,是就证券发行方法之差异,以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行或公开发行证券的区别,界定为公募和私募,或公募证券和私募证券。
二、基金的分类知识
1、基金按是否面向一般大众募集资金分为公募与私募,按主投资标的又可分为证券投资基金(标的为股票),期货投资基金(标的为期货合约)、货币投资基金(标的为外汇)、黄金投资基金(标的为黄金)、FOF
2、私募fund of fund(基金投资基金,标的为PE与VC基金),REIT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房地产投资基金,标的为房地产),TOT trust of trust(信托投资基金,标的为信托产品),对冲基金(又叫套利基金,标的为套利空间),以上这么多基金形态,很多都是西方国家有,在中国只有此类概念而并无实体(私募由于不受政策限制,投资标的灵活,所以私募是有的)。
中国所谓的基金准确应该叫证券投资基金,例如大成、华夏、嘉实、交银施罗德等,这些公募基金受证监会严格监管,投资方向与投资比例有严格限制,它们大多管理数百亿以上资金。
3、私募在中国是受严格限制的,因为私募很容易成为“非法集资”,两者的区别就是:是否面向一般大众集资,资金所有权是否发生转移,如果募集人数超过50人,并转移至个人账户,则定为非法集资,非法集资是极严重经济犯罪,可判死刑,如浙江吴英、德隆唐万新、美国麦道夫。
4、中国的私募按投资标的分主要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阳光化后又叫做阳光私募(投资于股票,如赤子之心、武当资产、中鑫私募联盟、星石等资产管理公司)
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如星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即PE,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以IPO为目的,如鼎辉,弘毅、KKR、高盛、凯雷、汉红)、私募风险投资基金(即VC,风险大,如联想投资、软银、IDG)
公募基金如大成、嘉实、华夏等基金公司是证券投资基金,只能投资股票或债券,不能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不能投资房地产,不能投资有风险企业,而私募基金可以
Ⅳ 对无能力却非要赡养老人的子女,该如何处理
看看有多少个子女了,多的话可以让大家平摊赡养费,虽然没有能力但是最起码有孝心,还是可以把老人照顾好的
Ⅳ 为什么中国有如此之多的外汇储备却非要去买他国的国债,为何不能拿来为祖国经济建设而用呢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外向型经济的有力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开革开放初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积累了宝贵的外汇,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开拓了国际市场,融入了国际社会,加入了WTO。通过对外贸易连年顺差,中国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已经达到2.4万亿美元,超过G8集团的外汇储备总和,令人刮目相看。这使中国有能力应对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有能力对身陷困境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有力援助,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承担更多责任。
但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外向型经济很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冲击,大量外汇储备也会由于金融危机而缩水,造成国家资产的极大损失,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嫁危机的对象。美国造成了此次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却是让拥有大量美元储备的中国埋单。由于中国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给人民币升值带来了很大压力。而人民币的升值直接导致外汇储备的缩水,中国的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这种隐性的损失和威胁却很少有人注意和关心,真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人民币的升值还使中国的外贸受到很大影响,逐渐丧失了价格竞争的优势,再加上金融危机导致主要贸易对象购买力下降,造成中国许多外向型企业举步维艰甚至关门倒闭。
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风险
当前中国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经很高,外贸依存度由1978年的9.8%上升到1990年的30%,2001年的44%,2002年的51%,2003年的60%,到2004年的70%,2005年的80%,2006年的65%,2007年的70%左右。而这一阶段美国、日本的外贸依存度则维持在大约14%~20%的范围内。外贸依存度(RATIO OF DEPENDANCE ON FORE IGN TRADE,简称RDFT),指的是一个国家的进口和出口贸易总额在本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经济学家钱纳里认为对于人口较多的国家,对外贸易比率普遍较低。库兹涅茨的统计学实证研究结果指出, 对外贸易比率与国家的国民收入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会带来许多问题。首先,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将激发他国与中国的经贸冲突,这必然恶化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其次,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将加大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国际经济和政治风险。第三,中国能源和重要资源依赖进口情况日趋严重,当前国际上争夺战略资源的斗争日趋激烈,中国能源和资源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能源供应问题是今后制约中国发展的关键因素。第四,加大了中国生态环境的压力,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储备降低,影响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安全。第五,劳动力过于廉价,劳动强度非常大,缺乏合理的社会保障,容易造成严重社会问题。
外向型经济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很容易受到国际市场变动的影响。同时,外向型经济是建立在对国内能源、资源、环境和廉价劳动力无限制的开发和利用基础上的,代价是非常昂贵的。对于国内市场狭窄的小国来说,外向型经济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但对中国这样的拥有庞大国内市场的国家来说,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并不是很大,并不是离开国际市场就活不下去。中国自己的市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特别是要启动农村市场。因此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会专门研究农村的发展问题。
中国政府应当逐渐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开发国内市场,拉动内需,改善民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上,而不应当像过去那样用自己宝贵的资源,牺牲脆弱的环境,忽视劳工权益的保护,用廉价的商品去换取美元,然后再拿自己的血汗钱买美国的国债让美国人去消费,或者美国人拿中国的钱炒中国的股票、房地产,兼并中国的重要企业,控制中国的关键行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转变,中国自己的国民已经越来越不能从这样的发展模式中受益,反倒可能因为输入型通货膨胀而深受其害。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也是非常危险的。
美国国债陷阱
美国财政部6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达到9002亿美元,较上月增持50亿美元。这是中国连续第二个月增持美国国债,也是中国自去年11月以来持有美国国债总额首次突破9000亿大关。一年之内,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增加了1367亿美元,一直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
中国已经购买了美国9000多亿美元的国债,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这确实很让人振奋,让国人扬眉吐气,很有面子。但这能得到什么呢?美国似乎根本不可能偿还这些债务,因为美国欠债实在太多了,2009年外债占GDP的比重超过95%,联邦债务已经达到13万多亿美元,只能借新债还旧债,或者印发钞票,使美元更加贬值,使中国受到损害。2008年美国开动印钞机新发行美元达1.9万亿,美元贬值已是大势所趋。美国财政部公布的2009财政年度赤字是1.42万亿美元。这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高纪录。而中国为了保持美元和美国国债稳定,就必须继续持有美元,买进国债,从而越陷越深,被美国控制了经济命脉,脖子上的绳索越套越紧,难以解套。
“股神”巴菲特2009年5月3日下午在一场记者招待会上曾批评美国高负债的政策。他指出:“一个国家欠了越来越多的债务,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做些不正当的事情。这会引起很大的国际关注,因为债权人会担心你把货币贬值来逃避债务。”在谈及美国大量借债的行为时,巴菲特特别提到了中国,他说:“他们(中国人)每日辛勤劳作生产产品给美国人用,而我们给他们一些纸片。当他们想用这些纸片,例如几年前来买优尼科石油公司的时候,却发现这纸片不能达到他们想要的目的(2005年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因遭美国方面阻挠而失败)。”巴菲特进一步表示:“中国每年的贸易顺差达到2000多亿美元,当他们发现美元没办法购买他们想要的东西之后,他们会问,为什么要出口美国,而不是自己用呢?”
正像美国财政部长曾经说过的“美元是美国的货币却是其他国家的麻烦”。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