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基金积累制的特点是

基金积累制的特点是

发布时间:2021-01-23 18:57:46

Ⅰ 采用基金积累制进行平衡所依据的原则是

什么是完全基金制[1]
完全基金制是一种以纵向平衡原则为依据,要求在劳动者整个就业或投保期间,或者在一个相当长的计划期间内,采取储蓄方式积累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制度。

在完全基金制下,在对未来时期社会保障支出的需要进行预测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可以保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收支平衡的总平均收费率,采取先提后用的办法。投保人在职时,按此收费率将一部分劳动收入交给一个基金;接受保障时,该基金再以投资所得兑现保障承诺。

[编辑]完全基金制的问题与前景
无法应对人口迅速老龄化的冲击。1999年10月,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26亿,约占总人口的10%,已经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65岁以上的人口与15岁。64岁人口的比例,即老年人口赡养率,从1990年的8.7%增加到2000年的10.2%,预计到2020年和2050年将分别上升到15.5%和31.2%。因此,如果不对现收现付制进行改革,那么到2033年,养老保险费率将达到39.27%。这样高的缴费率是企业难以承受的,会造成养老金的支付危机,也会大大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抑制了职工和企业的积极性,扭曲了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在现收现付制下,职工(以及企业代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与他退休后获得的养老金收益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因此,它实际上造成了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一个“税收楔子”,会降低劳动力供给的数量,产生效率损失,随着老龄化带来的缴费率的不断提高,由此造成的效率损失也会越大。

2、覆盖范围较窄,不利于充分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的主要是国有部门,而对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三资企业、集体企业、私营和个体企业而言则覆盖不足。据统计,1978年到1997年间新增的21485万个就业岗位中的72.4%是属于非国有部门的。1996年,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三资企业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分别为95.15%、51.47%和27.48%。这种状况不利于劳动力的跨部门流动和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而其原因则在于非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的职工年龄结构和历史负担不同,以现收现付为特征的体制会导致资金向国有企业的再分配承担额外的成本。

3、养老保险的行政管理职能与养老金经营职能不分,导致对养老金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衡机制,养老金被挤占、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

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务院近年来颁布了关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文件,决定从现收现付制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过渡。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在以个人账户为基础的基金制的建立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建立的个人账户很大程度上是名义账户,名义账户也称“空账”,它虽然在避免劳动力市场的扭曲、提供更好的缴费激励方面与传统的现收现付制相比有其优越之处,但从本质上看仍然属于现收现付制。它并不能够提供真正的基金积累和基金运营的收益,从而无法应对老龄化的冲击。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改革过程始终回避了“老人”的养老金的来源问题,仍然从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账户中抽取资金来支付“老人”的养老金。我们必须尽早解决这一问题,拖得时间越长,改革成本会越高。为此,可以区分三种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1、对于那些已经退休的“老人”和今后几年就要退休的职工(比如50岁以上),应继续留在旧制度中,其养老金支付仍然采用现收现付的制度安排,但是资金来源已不能动用正在工作的人们向自己的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缴费,必须另辟途径。

2、对于那些即将参加工作的“新人”,比较容易处理,应直接采用新制度,实行完全的基金制。此外,对参加工作的时间较短(如5年以内)的职工,因空账的数额较小,可以由政府筹资尽快加以弥补,以做实个人账户。

3、对于其他的职工,如果完全按照 “新人”的办法处理,则由于空账的数额较大,政府很难迅速拿出这笔资金,若完全比照“老人”的办法处理,则无法避免旧体制的弊端,会造成长期内的财务失衡。

因此,这些人可以从现在起建立个人账户,退休后根据账户余额大小逐领取养老金,同时,政府根据他们在旧制度下的缴费年限为依据,在退休后每月发放一定数量的养老金作为对个人账户的补充。

[编辑]完全基金制的特点[1]
使投保人在职时积累资金,退休后按月领取保险金,支付水平与本人在职时的工资和缴费水平直接相关,可以激发投保人缴费的积极性,从而实现自我保障。

但这种方式要求有稳定的经济环境和良好的基金管理水平,从而保证基金的保值和增值,兑现保障承诺。否则基金的保值和增值的风险较大。这种方式不具有代际之间的再分配功能。

[编辑]完全基金制的优劣势
完全基金制之所以被广泛推崇,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理由:

1、我国目前税收负担已经很重,在现收现付制下,税收的任何增加,哪怕是一点点,都会对经济效率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与此相比,基金制的社会保障只不过是政府强制年轻一代进行了一些储蓄而已,它对资本积累不会产生什么显著影响,也就不会妨碍经济快速增长对资本的需求。

2、从宏观效益上看,由于基金制社会保障的收入直接用来购买资产或投资,所以能够对没有消费的资源进行更好的利用,可能会促进GDP的更快增长,因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

3、从激励机制来看,基金制把个人缴费水平与个人收益水平联系起来,使得税收的激励效果凸现出来;基金制能够更有效地防范道德风险,对劳动力供给与就业的负面影响也小于现收视付制;基金制能促进个人积极参与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活动,更好地防止基金被人滥用,等等。

4、从可理解性来看,对一般被保障者来说,基金制与现收现付制相比更为简单、易懂,也更与市场经济的精神相一致,因而更容易理解。

与现收现付制相比,完全基金制也是有缺陷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全基金制同样无法逃避老龄化风险,而只是把风险更多地转移给了个人。基金制虽然使得每个人的缴费和获益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利于增进效率,但同时也使所有人都面临了更多的风险,特别是市场风险。

2、道德风险仍然存在,但主要来自于基金管理者。出于社会道德或公平上的考虑,国家必然会作为“最后出场者”对社会保障提供某种保证,这样就会促使基金管理者偏向干风险更大的投资组合,而不遵循风险适度的原则,许多基金可能会破产。国家最终承担基金破产后的部分责任,又会使税收上升,从而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3、与现收现付制相比,基金制只是一种强制储蓄制度,没有社会调剂或再分配功能。

[编辑]完全基金制与现收现付制的比较
1、资金积累制的收益高。资金积累制的收益是全国资本的边际收益,在美国实际的资产组合收益率为7%,中国资本边际收益率比美国高。另外,现收现付制下隐含的收益率应为人口增长率和生产率,也是实际工资增长率之和,在美国约为3%,在中国更高一些。现收现付制下的收益总是低于资金积累制下资本的边际收益。

2、现收现付制扭曲了税收,而基金积累制下税制需要完善。在现收现付制下,退休后雇员平均能得到其工作时最终所得的60%,其中的25%来自现收现付的社保统筹收益:对那些已工作40年的人,其个人账户的年金占35%,这部分是可以遗赠的。而在部分积累制下,社会保障基金从工资中扣除,雇主大约付出工资的20%,个人付出工资的8%,这是非常高的工资税。中国所付税率是美国的两倍,却仍感觉资金不足。原因何在?因为所谓28%税率实际征收的只有其1/3。社保资金并不是作为税来收取,逃避它并不违法,所以执行是很弱的。而且计算税基是根据正式工资,这比实际现金收入要少得多。同时,在非正式的部门很难征收到社会保障税。此外,在缴款的28个百分点中,只有8个百分点是直接对个人有益的,而且这部分的收益率很低,其它20个百分点进入社保统筹。大部分资金进入统筹意味着支付社保基金是一种所得税,因此不论个人还是工厂都有动机逃税。

虽然完全基金制与现收现付制相比有许多优点,但完全基金制同现收现付制一样不能解决我国的社会保障问题。因此,在主张更多地运用基金制时,我们必须十分注意什么是我们的目的或要求,以及适当考虑我国的基本社会经济状况。如果我们要建立的是一种兼顾公平和效率的适合基本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它就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现收现付制或基金制,而只能是吸取两者优点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制度。目前,我国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制度确实遇到了不少麻烦,但我们要做的不该是推倒它重建,而是要逐步地完善它,特别是要尽量寻找公平与效率(或者说现收现付制与完全基金制)的恰当的结合点。

Ⅱ 社会保障学完全积累制度有着怎么样的优点

完全积累制,又称基金制,是以远期纵向平衡为原则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此种模式要求劳动者在整个就业期间,采取储蓄方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建立个人账户,作为长期储存及保值增值积累的基金,所有权归个人,达到领取条件一次性或按月领取。
完全积累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要求每个参保人在工作时期的总供款额(包括缴费额、投资收益以及政府补贴等总收入)与退休后领取的养老保险金总额之间平衡,也就是追求长期的平衡。完全积累模式下,个人养老保险基金账户积累时间跨度长、数额大,所以受通货膨胀[1] 影响,基金遭受贬值的风险很大。此外,利率、工资增长率变动以及基金投资管理水平(收益水平和管理成本)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实际保障水平影响也较大。完全积累模式的社会保障基金中,由于社会统筹[2] 的比重很小,所以这种模式的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很弱,对保障水平所起调剂作用小,预测与实际发生不一致的情况经常出现,需要及时调整。完全积累模式一般适用于收入差别较大、制度水平落后的国家,这种模式具有透明度较高(因缴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激励作用较强的特点,容易为群众接受。

Ⅲ 养老保险中储蓄积累制、部分积累制的优点和缺点 急!!

储蓄积累制:
优点:政府强制性要求参保认为养老储蓄,从而可以建立起一版定规模的养老保险基金;可以权提高社会储蓄率;储蓄积累制比现收现付制对工作人员有更好的激励作用;在总供给不足的条件下,储蓄积累制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可能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缺点:储蓄积累制的管理成本通常要高于现收现付制的管理成本。

部分积累制:也称“部分基金制”,是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两种模式的结合。在部分积累制情况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部分来自于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方式,另一部分来自于完全积累式的筹资方式。
优点: 1、保险费率低于完全基金制,而保险费率的增长又比现收现付制缓慢、平衡。 2、不需考虑长期费用,下一代人的负担相对少于现收现付制,有利于扩大储蓄和促进投资。
3、受人口结构、通货膨胀和经济状况的影响也相对少些

Ⅳ 完全积累制的概念及其特点

完全积累制,即完全用过去积累的缴款所挣取的利息收入提供保险金的制度版。具体说来,就是一个权人在就业期间向政府管理的基金缴款,该基金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生息增值,当这个人退休后,其所获养老金来自于该基金的利息收入。换句话说,也就是任何时点上累计的社会保险费总和连同其投资收益,能够以现值清偿未来的社会保险金给付需要。
优点:
1.基金来源稳定,有大量积累
2.费率稳定
3.透明度高,便于监督管理
4.激励性强
5.增加社会储蓄,促进经济发展
6.预筹基金,抵御老龄化。
缺点:
1.互济性较弱
2.基金保值增值困难
3.基金运行风险大
4费率测算困难

Ⅳ 基金积累制与现收现付制各自的优缺点

概括地讲,现复收现付制度是制在职的一代赡养已退休的上一代、在职的交费直接用于支付当期退休者的退休金。这种制度有利于低收入者,同时由于基金实行现收现付,不会出现基金积累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而使退休金遭遇损失,但是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它给政府带来的财政压力将越来越大。

Ⅵ 保险基金的特点

保险基金的特点抄内容包括:
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
基金特点
证券投资基金特点
封闭式基金的特点
货币市场基金的特点 http://weihaiwuliugongsi.blog.hexun.com/24287422_h.html
开放式基金的特点
保险基金有什么特点
货币基金特点
基金积累制的特点

Ⅶ 什么叫部分积累模式

1.养老金制度有现收现付制模式和基金积累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版模式。
2.现收现付制是根据权一个较短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收支平衡的原则决定收费率来筹集保险资金,即本预算期内社会保险收入仅仅满足本预算期内的支出需要,不为以后时期存留积累资金。这种模式实质上是“代际赡养”,即工作的一代供养退休的一代。因而劳动者代际间收入转移与收入再分配是其经济内涵,短期收支平衡是现收现付制的基本特征。
3.完全积累制是根据长期(通常是几十年)收支平衡的原理确定收费率,即在预测未来时期(被保险人在享受保险期间)社会保险支出需要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可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收支平衡的相对稳定的总收费率,并据此筹集社会保险基金。因为该模式着眼于未来支出的需要,并为未来预留了资金,所以基金可以在长时期内得以积累。
4.部分积累制也称混合制,介于前两种模式之间的一种选择,它根据两方面收地平衡的原理确定收费率,即当期筹集的资金,一部分用于支付现已退休者的养老金,实现互济;另一部分为现在的就业者预留下来,用于今后的养老,实行实在的基金积累金。

Ⅷ 什么是积累基金,什么是消费基金

积累基金指国民收入使用额中用于扩大再生产、非生产性建设和物资储备的部分。它包括三部分:(1)扩大再生产基金,用于工业、农业和运输业等生产性建设和增加企业流动资金;(2)非生产性基本建设资金,用于文教、卫生、科研、国家行政和国防等部门的基本建设以及工农业等生产部门的非生产性基本建设;(3)社会后备基金、用于应付意外事件的自然灾害,其实物形态可分为生产资料储备和消费资料储备。积累基金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用途可分为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按表现形式及其作用,可以分为固定资产积累和流动资产积累;按所有归属,可以分为国家积累、集体积累和居民个人积累。生产性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它的增长反映着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非生产性积累除了为生产性积累配套外,是发展社会公共事业的物质保障,它的增长反映着社会文化教育事业、医疗保健设施以及居民住宅等的发展和增加。这两部分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必须统筹兼顾。片面地强调生产性积累的重要性,会使国家文化教育、科学技术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得不到较快改善。过分强调非生产性建设的重要性,忽视对生产性积累的安排,最终会因社会生产发展太慢而不利于将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更大提高。消费基金指国民收入中用于满足社会成员个人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社会共同消费的部分。按其使用形式,分为个人消费基金和社会消费基金。前者用于满足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需要;后者用于满足社会成员共同消费需要,包括国家机关、科学文化教育卫生部门及社会救济事业等非生产部门的日常开支。社会消费基金的变化趋势是:用于国家管理方面的基金比重将会逐步下降,用于科学文教卫生部门的基金比重将会逐步提高。实现消费基金增长的途径有:增加现有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增加就业人数;发展集体福利事业。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劳动者个人收入水平比较低下的情况下,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应以增加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为主要途径。在国民收入不断增长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应当保持比较稳定的积累率,使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又能使积累基金稳步扩大。

Ⅸ 养老保险中现收现付制、储蓄积累制、部分积累制的优点和缺点

养老保险中现收现付制、储蓄积累制、部分积累制的优点和缺点是:
回储蓄积累制答:
优点:政府强制性要求参保认为养老储蓄,从而可以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养老保险基金;可以提高社会储蓄率;储蓄积累制比现收现付制对工作人员有更好的激励作用;在总供给不足的条件下,储蓄积累制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可能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缺点:储蓄积累制的管理成本通常要高于现收现付制的管理成本。
部分积累制:也称“部分基金制”,是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两种模式的结合。在部分积累制情况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部分来自于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方式,另一部分来自于完全积累式的筹资方式。
优点:
1、保险费率低于完全基金制,而保险费率的增长又比现收现付制缓慢、平衡。
2、不需考虑长期费用,下一代人的负担相对少于现收现付制,有利于扩大储蓄和促进投资。
3、受人口结构、通货膨胀和经济状况的影响也相对少些。

阅读全文

与基金积累制的特点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襄阳外汇控流出 浏览:542
指数基金一定拆分吗 浏览:897
公募基金年度报告披露要求 浏览:805
熊猫币福字币投资 浏览:1000
2014年北京92号汽油价格 浏览:717
2017年12月份长江铝锭价格 浏览:518
什么样的人做期货夜盘 浏览:123
春生科技基金 浏览:819
沈阳新松股票代码 浏览:29
天能锂电投资理财是骗局吗 浏览:96
渤海信托电话 浏览:210
工资贷款包装犯罪吗 浏览:95
人民币的兑换哪个币最高 浏览:304
再生铜投资 浏览:70
传统外汇海星 浏览:897
期货外汇公司 浏览:388
掌众金额小额贷款 浏览:502
华天科技股票分析 浏览:746
海星股票 浏览:589
3900港元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