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美国期货交易所的背景

美国期货交易所的背景

发布时间:2021-01-28 12:59:57

A. 中摩国际期货交易所是什么背景

期货交易所里面并没有你说的这家,你说的这个应该是黑平台。

B. 股指期货推出的背景 目的 具体细则 对股市的影响

股市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面临的风险:一种是股市的整体风险,又称为系统风险,即所有或大多数股票的价格一起波动的风险;另一种是个股风险,又称为非系统风险,即持有单个股票所面临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通过投资组合,即同时购买多种风险不同的股票,可以较好地规避非系统风险,但不能有效地规避整个股市下跌所带来的系统风险。而股票指数基本上能代表整个市场股票价格变动的趋势和幅度,于是,人们开始尝试着将股票指数改造成一种可交易的期货合约并利用它对所有股票进行套期保值,规避系统风险,于是股指期货应运而生。

股指期货的实质就是将对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预期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的过程,其风险是通过对股市走势持不同判断的投资者的买卖操作相互抵消的。

股指期货作为基础性风险管理工具,具有价格发现、套期保值的功能,它的推出填补了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缺乏卖空和融券功能,市场缺乏针对系统性风险的管理手段这一空白,将改变证券市场缺乏规避系统性风险工具的现状,为机构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的全新选择;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则丰富了投资手段,使价值投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股指期货推出的直接意义就是丰富了期货市场的交易品种,给投资者增加了新的投资品种和风险管理工具。对券商而言,股指期货的推出既可以增加自营品种,也可以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增加了新的利润来源;对基金而言,股指期货的推出既增加了投资品种,也能提高其资产配置的效率;对保险公司而言,股指期货的推出更为其资金管理提供了极为有力的风险管理工具。总之,股指期货的推出,促进了不同投资者投资模式的多元化。

-股指期货的推出将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连接在了一起,改变了两个市场割裂的状态。同时股指期货的做空机制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只能做多的股市运作模式,给市场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对价格发现、资产配置以及套期保值等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短期内,期货和证券双方在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可以优势互补,而从长远来说,基本市场交易制度的完善,使国内资本市场向本源意义上的国际发达的资本市场回归。

-股指期货的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有效的规避与分散风险的工具。投资者可以通过期货和现货的组合投资来规避系统性风险,改变了过去只能以卖出现货股票的方式来规避风险的方式。投资者既可以利用股指期货的杠杆作用进行放大投资以获取高额利润;也可以通过买入看好的股票同时买空股指期货来回避系统风险并获取套期保值的收益。总之,通过股指期货,投资者既可以在牛市中持有股票获利,也可以在股市处于大幅波动时锁定风险而获取稳定收益。

-股指期货的推出提高了市场上资源配置的效率。价格发现是股指期货一大功能,因而股指期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现货价格,从而引导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配置效率,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功能充分、有效的发挥。

-股指期货的推出可以促进股价的合理波动,充分发挥经济晴雨表的作用。股指期货的交易能够凝聚各种信息,有利于提高股市的透明度。如果股市价格与股指期货市场间价差增大,将会引来两个市场间的大量套利行为,从而抑制股票市场价格的过度波动;通过集合竞价可产生反映国民经济的未来变化不同到期日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价格;同时,由于股指期货价格一般领先于股票现货市场的价格,也有利于提高股票市场价格的信息含量。

-股指期货的推出,增加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在证券全球化的今天,股指期货的推出成为一个国家增强本地资本市场竞争力的突破口,并不断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而,这对促进我国与国际市场接轨,增强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C. 次贷危机的背景,原因,过程,影响,评价及走向

本次次贷危机的风险传导机制和走向预期分析

进入21世纪,美国经济就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现象。当人们远没有在安然事件中得以深刻总结时,2007年3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濒临破产的宣告拉开了次贷危机的序幕,美国房屋市场泡沫的破灭使金融市场中次级债问题正式浮出水面。应该说,造成次贷危机的大环境、大背景是2000年以来美国持续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的全球流动性过剩及相应的资产价格泡沫。在此背景下,资金充沛并伴随房价不断上涨,银行开始向资信程度低、还债能力差的客户也扩大贷款,只是利率较正常水平高,这样贷款人赚了房屋升值,银行赚了利润。在此过程中,金融创新产品降低了次级贷款业务的门槛并成倍放大了次贷相关的资金来源,放贷机构为扩大场份额也采取了部分违规行为,使得次贷规模和房价泡沫不断积聚。

2004年下半年开始,美国联邦基准利率从1%逐步上升到2006年中的5.25%,房贷成本也逐步提升且累计效应显现,同时房贷2年优惠期之后的利率重置集中释放。伴随房地产价格下跌,贷款人违约比例急剧上升,放贷机构亏损严重,成为次贷危机爆发的直接导火索。

更为严重的是,各个市场风险的关联性和风险的传导性使金融市场和整体经济陷入动荡。由于较激进的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抵押贷款的借款人、放贷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金融中介以及二级市场上的次级债券投资人被捆绑在一条脆弱的金融链条上,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风险和危机就迅速传播到上下游的其他环节。美国房地产市场、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以及美国经济本身因透支式增长所积聚的问题在房价下跌、违约率上升的系统风险中相互传染并集体释放,造成了本次次贷危机巨大的冲击波并辐射到全球其他经济体。

展望次贷危机的发展,银河证券左小蕾“全球主流媒体严重低估次级债危机的影响”的观点值得重视。危机和衰弱的美国经济一定时期内形成恶性共振,在经济和房地产市场未能有效企稳之前,金融体系随时可能面临新一轮的亏损和减值准备以及随之而来的收缩,这将最终传导到实体经济领域,逐步影响到每个家庭和个人并导致整体消费的萎缩,进而影响经济的复苏。全球的投融资行为、信贷行为、收购兼并、贸易往来、金融创新等活动都将受到极大抑制,负面影响不容小视。

各种危机对期货市场的波及程度越来越深,影响越来越大

由于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各种危机的影响都将在高风险的期货市场得到体现。回顾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索罗斯的对冲基金利用东南亚国家脆弱的外汇体系和高比例外债大肆做空汇率期货,成为引发危机的导火索,汇市、股市、银行体系、证券、期货市场相互影响,恶性循环,造成整个经济的动荡和衰退。

此次次贷危机依然对期货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凯雷资本和贝尔斯登两公司都因次贷危机的冲击出现巨额亏损并出现流动性短缺而面临被收购的窘境。由于两公司之前都在农产品、金属等期货上持有大量多头仓位,危机的爆发使得他们不得不不计成本地卖出以清空持仓,造成期货市场猛烈的下跌。大豆、豆粕、豆油、玉米、铜、黄金、原油等期货品种无一幸免,国内期货市场措手不及,连续跌停造成了巨大的市场风险。

期货市场原本是企业稳健经营、对冲风险的场所,但市场的风险结构和形成方式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有可能把期货市场风险集中这一表面现象盲目引申,对中国期货市场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随着国际资源紧张和科学技术的改进,类似大豆这样的传统的农产品可以因高价石油而演变为工业品,宏观经济变化对各种商品价格趋势的影响更加错综复杂,对期货市场的冲击会更大,也对监管部门、交易所、期货公司的监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立期货公司注册资本金的快速补足机制和资金补足的快速决策机制

这次次贷风暴给很多大规模的金融机构都带来了巨额损失以至于不得不相应地对资本金进行补充。美国最大的银行花旗银行1月15日宣布,继续在第四季度冲销181亿美元坏账,因为该行在2007年第四季度面临成立196年以来最大的单季亏损98.3亿美元。为应对公司资本金方面的压力,除已引入中东主权资本外,还将继续引入其他投资者以弥补资本金方面的压力。受次级债危机影响,英国诺森洛克银行去年9月份曾发生大规模挤兑,为此英国央行向其注入250亿英镑的贷款以缓解该行因流动性问题而破产的危机及金融业的连锁反应。瑞士银行2007年第三季度亏损后进行100亿美元的次贷减值拨备导致资本充足率下降,因此该行不得不分别发行110亿美元和20亿瑞士法郎的可转换债券。可见,满足“巴塞尔协议”框架下的净资本管理要求是金融机构控制风险、维护投资者权益的必需。否则,资本金或流动性短缺的结果就是类似贝尔斯登的结局甚至更糟。

目前为止,在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指标体系下,期货公司所遇到的问题通常是在我国期货行业爆发式发展期,资本金难以匹配保证金增长的瓶颈问题,但是在风暴环境下资金短缺的情况还没遇到过。国际金融界有“太大而不能倒”的潜规则,因为大的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对经济带来的负面连锁效应太大,这也是政府组织注资、救市的根本原因,也对资金快速补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随着新品种尤其是金融衍生品期货的不断上市,可能的“震源”增多,危机的影响更大。当因为市场或风控管理等各种原因带来客户暴仓累及期货公司的时候,都需要高效率地进行资金补足决策和款项到位。因此,监管部门在提高期货公司股东单位认识的同时,建立期货公司注册资本金的快速补足机制和资金补足的快速决策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关于市场监管

酿成本次次贷危机的原因之一是市场监管力度不够,既表现在对热贷过程中部分违规行为的忽视,也体现出对危机发展恶化的前瞻性不足。对于美国这样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市场经济运作成熟的国家而言尚且如此,那对我们而言需要解决的问题则自然更多。

首先,危机产生后基本表现出同时或渐次在不同市场爆发。这是经济体系高度关联性和危机传导机制造成的必然结果,银行、房地产、证券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和实体经济部门的危机和问题会此起彼伏并形成共振效应。目前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实行人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一行三会”的监管模式。遇到大的危机,风暴可能在不同市场同时并发,也可能部分市场尚未被传递还保持表面平静但破坏力在后续表现,这就需要不同监管部门间统一协调、快速反应。前期国家已提出“一行三会”联合发改委、商务部的大金融监管思路,银、证、保三会已成立的金融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加强了三个部门之间的监管协作,希望各部门间避免条块分割形成整体政策措施的协同效应。

政府部门对监管的理念也很重要。最近证监会在就期货市场法制建设问题的表态中指出,“中国特色期货市场法规体系初步形成”。确实,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还任重道远,像证券市场这样新兴加转轨的特征客观存在,但这更需要充满信心和肩负责任的政策制定者,更需要法律监管体系的严肃性、“三公”性、整体性和一致性。

次贷危机尽管还没有结束,但它的爆发已成为过去时,下一次危机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必然。这次危机的根源是美国网络经济泡沫和“9·11事件”后宽松货币政策造成的流动性泛滥,而为挽救次贷造成的经济衰退,美国和西方国家持续大规模向金融体系注入数千亿美元资金,美联储连续大幅降低利率。毫无疑问,这必将导致新一轮更大规模的流动性过剩和新的各种问题。

10年前的亚洲金融风暴我们基本没有受到冲击,但本次次贷危机的负面效果已不能小视。下一个10年,我国经济总量扩张,证券市值大涨,资本项目应该已经开放,汇率、利率的市场化进程将初显成效,驾驭经济、防范风险的任务更加艰巨。如何对金融产品和金融制度进行创新,如何在期货行业提高监管水平和控制风险,都是关系市场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大课题。

D. 沪深300股指期货产生的背景

二、沪深300指数的介绍分析

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选取原则主要是:指数有较好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指数成份股的流动性较好,具有较好的抗操纵性,套期保值效果较好以及指数编制与管理方法较为科学等。沪深300指数有较好的市场覆盖率、行业代表性、市场流动性、投资性和抗操纵性,很好地具备作为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必备条件。

1.沪深300指数和市场整体的相关性

截至2006年10月13日,沪深300指数的总市值为35219.27亿元,流通市值为10231.01亿元,而沪深两市的A股总市值为51343.92亿元,A股流通市值为16873.02亿元,沪深300指数的总市值覆盖率为68.59%,流通市值覆盖率为60.64%,因此沪深300指数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

根据统计,按照每日收盘价计算,从2005年1月4日至2006年10月13日,沪深300指数和上证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9962,和深圳综指的相关系数为0.9942,表明了沪深300指数和市场整体的高度相关性。按每日收盘价的涨跌点数计算,沪深300指数和上证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9650,和深综指的相关系数为0.9748,在涨跌点数上,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相关性低于深综指和沪深300指数的相关性的原因在于上证指数在新股上市首日即计入指数而造成了指数失真,因为在新股上市时,上证指数涨跌幅度与其均值的偏离度明显大于深圳指和沪深300指数相应的偏离度。

2.沪深300指数的行业代表性

截至2006年10月13日,在沪深300指数中,成份股数量最多的前三个行业是制造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为156、28和22家,制造业在300家成份股中占的比例超过了50%。

从成份股所属行业在指数中的权重来看,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制造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分别占41.93%、15.05%和8.16%。尽管指数中制造业无论在成份股数量还是权重上都占绝对优势,但由于制造业中子行业很多,其经营环境、景气周期等相差很大,从而使其在股市中的走势有较大差异。因此从市场的行业板块来看,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的板块效应更强。考虑到沪深300指数中金融保险业的成份股一共只有9家,因此,金融保险业的整体走势对指数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从沪深300指数的行业分布可以看出,制造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的比重远远高于这类行业在S&P500指数中的比重,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又远远小于S&P500指数。这一特点较为准确地反映了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前期的产业特征。

3.主要财务特征

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具有良好的投资性,市盈率与市净率等估值指标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水平。2006年三季报显示,沪深300指数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和成长性均优于市场平均水平。2006年前8个月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分红超过市场分红总额的80%,明显高于同期沪深300成份股总市值的市场占比。

从个股来看对沪深300指数的影响程度,上市公司流通A股市场比例占300家成份股流通市值比例在1%以上的有15家。其中金融股所占比重较大,其中又以银行股表现突出。沪深300成份股中6家银行股的流通A股市值为1197.54亿元,占沪深300成份股流通市值比例为11.66%。招商银行(600036)所占比例最高为4.67%,起到一发千钧的作用。

E. 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产生的背景及其将对我国股票现货市场带来的影响

中国的股市不可以做空,所以炒股的人,无论是庄家还是散户都没有一种规避版股市风险的方法,所以权才有推出股指期货的要求,主要是给炒股的人一个规避风险的平台。

股指期货的推出会稳定我国的股票市场,以后股市不会出现长熊或者长牛的时候了,因为一旦股市表现的不好,股指期货会进行调节的。

F. 沪深300股指期货产生的背景

减少市场大涨大跌,拟补上证指数的不足,反映市场的真正涨跌,比较代表性的板块走势。

阅读全文

与美国期货交易所的背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5月15日人民币 浏览:340
傻人买什么股票强 浏览:817
2016年1月1日外汇牌价 浏览:724
外卖小哥理财月入五万 浏览:65
模模搭融资 浏览:813
天原管道价格表 浏览:783
适合女生怎么投资理财 浏览:640
基金募集期会提前结束吗 浏览:557
益盟操盘手分时图资金线指标公式 浏览:556
谢克对人民币汇率多少 浏览:354
看看货币基金 浏览:424
安泰丰贵金属投资公司58同城 浏览:162
股票价格还有负的吗 浏览:825
丹麦对人民币汇率计算器 浏览:867
中国农业银行外汇转帐 浏览:214
今天美元对人民币中间汇率是多少钱 浏览:50
南京商厦古今内衣价格多少钱 浏览:1000
黑角现货交易 浏览:730
乐投天下投资 浏览:638
社保基金怎么进了盐湖股份 浏览: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