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5年全球经济趋势是怎样的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6年多时间,但全球经济依然并不平静,各类潜在风险相互交织,并折射出全球经济的四大显著特点:
首先,全球经济仍难以摆脱深度调整压力,全球已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结构调整期。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低于预期,产出缺口依然保持高位,一些国家仍然在消化包括高负债、高失业率在内的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同时,由于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导致全球经济潜在增速下降,大多数经济体仍需将“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
而相比之下,全球贸易增长则更为缓慢。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全球贸易增长最新预测,2014年和2015年全球贸易额增长预期分别下调为3.1%和4%,远远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10年平均贸易年增长率6.7%的水平。而各大国际组织也很可能高再次高估全球经济增速。实际上,2014年已经不是第一次高估经济增速了,IMF对全球经济从2011年以来基本上都是高估的,专门负责美国经济预测的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更是从2007年以来每一年下调对潜在产出的估计,这是非常罕见的。基本上,高估经济增速是全球群体性的失误,这很可能预示着潜在经济增速下降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常态”。
其次,大宗商品繁荣周期结束引发价格危机。今年以来,由于供过于求拖累价格,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5%左右,这也是2011年大宗商品价格达到峰值后连续第三年出现下滑。特别是随着美国页岩油产出超过OPEC的闲置产能,原油市场的定价机制将主要由美国页岩油的边际成本所决定。美国页岩油生产增加正在给全球能源流动产生越发深远的影响,并削弱OPEC的定价能力。在全球能源供应过剩和“三国杀”式国际博弈中,国际油价更是油价自由落体式的下落,较6月高位跌幅48%,创五年来新低。而由此触发的大宗商品暴跌浪潮,无疑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事件。
第三,各国经济复苏格局分化加剧多重风险。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两大板块经济复苏态势不平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通过三轮 QE
释放流动性,压低国债收益率,推升房市股市价格、并通过财富效应促进经济增长。页岩油技术革新带来的原油生产放量也导致其能源进口依赖度下降,贸易逆差收窄使美国经济走上稳健复苏的轨道。今年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大幅上调至5.0%,创下了过去11年以来之最,10月份失业率回落至5.8%,为六年来新低。欧元区和欧盟三季度GDP环比增长0.2%和0.3%,虽然比二季度稍有改善,但仍处于衰退边缘,欧洲经济很大程度上依然受到货币周期驱动,内生增长动力严重不足。日本经济4至6月的按年化计算,季度环比大幅萎缩了7.1%,“安倍经济学”几乎宣布破产。
世界各国走势分化、结构分化、周期分化导致政策进一步分化。美联储退出量宽、美元步入升值周期,以及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意味着资金在各个经济体中出现“大进大出”的压力将增大,将会导致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加剧导致市场波动率以及多重经济金融风险。
最后,全球经济失衡状况逐步有所减弱。近两年,发达国家要减少经常项目赤字,而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要通过提高国内需求(包括消费和投资),,来减少经常项目顺差,将经济增长的源泉从出口转移到国内需求上,以国际收支账户为主要特征的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失衡已由2006年的峰值缩小了三分之一以上。由于发达经济体仍旧在全球需求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外部需求疲软会影响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尤其是那些以出口为经济增长动力的经济体。
展望2015年,全球经济整体仍将缓慢弱势复苏,联合国预测,201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世界贸易组织(WTO)预计,2015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4%。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2015年全球跨国投资规模将从2014年的1.6万亿美元扩大到1.7万亿美元。
然而,2015年全球经济格局受制于三大变量,一是能源和大宗商品下跌导致全球性通缩风险。疲弱的需求,庞大的库存将导致2015年大宗商品价格、国际油价仍难以摆脱持续走低的局面。
二是美元已经进入强势周期,不仅会加速资本外逃,也进一步打压经济,使许多以美元计价的新兴经济体海外债务风险,并推升全球融资成本上升。美联储每一轮QE的退出都会对新兴市场带来巨大冲击,特别是那些具有双赤字、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经济体,容易遭受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的风险。
三是新兴经济体“回溢效应”风险突出。全球主要新兴经济体均受到内部结构调整滞后的困扰。作为赶超型经济,新兴经济体大都采取的是增加劳动力投入、加快资本形成以及数量扩张的“要素驱动型”模式。二十年前,大多数新兴经济体依靠全球分工体系深化带动的“斯密增长”创造出规模巨大的全球化红利。而2008年以来的全球深层次调整还将延续,这与国内工业产能过剩、产出缺口不足,将同时并存,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各国贸易联系的不断加强,新兴经济体的“回溢效应”或将更加显著,正普遍面临着为增长放缓倒逼国内改革的重要拐点。
② 2015年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有哪些变化
2015年开年以来,全球经济形势复杂,油价继续暴跌,欧元区通缩风险日益加大,各国增长形势分化明显,金融市场担忧情绪持续蔓延。
2015年全球经济形势,与危机后几年有明显的不同,增长格局、政策格局、资金流向、汇率走势随之发生变化,对全球金融风险资产价格带来重大的影响。2015年,是变局之年,是变招之年。
世界银行在一份报告中称,继2014年估计增长2.6%之后,全球经济预计今年可增长3%,2016年增长3.3%,2017年增长3.2%。若采用2010年购买力平价计算则全 球增长2015年可达3.6%,2016年和2017年可达4.0%。发展中国家2014年增长4.4%,预计2015年小幅升至4.8%,2016年和 2017年分别升至5.3%和5.4%。
世界银行集团行长金墉表示,全球经济增长具有日益两极分化的趋势。在美国和英国,随着劳动力市场恢复和货币政策继续维持极度宽松,经济活动势头逐渐加快。但是在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复苏始终乏力,金融危机阴魂不散。与此同时,中国正在经历精心管控的经济放缓,今年增速预计将放慢至7.1%但依旧强健(2014年增速为7.4%),2016年增速预计为7%,2017年增速预计为6.9%。而油价崩溃将会产生赢家与输家。
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表示,未来全球经济将会有五个新变化:
1) 增长势头分歧
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全球增长举步维艰。尽管货币宽松政策、中国的财政刺激曾经对需求有所刺激,但是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始终未能解决,银行金融中介功能弱化,令央行所制造的流动性无法渗透到实体经济中,就业和消费裹足不前,企业投资意愿低下。
这种局面从2014年中开始,随着美国就业市场的复苏而被打 破,汽油价格下滑更增加了美国消费者的信心,企业投资明显加快,全球增长格局由万马齐喑转为美国一枝独秀。美国经济执世界之牛耳,其货币政策不仅影响美 国,更对全球流动性、资金流向带来深远的影响。
美国之外的经济,依然乏善可陈。欧洲、日本和中国不约而同地试图用进一步的货币宽松,来替代结构性调整,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有机的、可持续的增长尚未出 现。新兴市场经济,则受到资金外流、商品/能源价格下跌的冲击,估计联储加息会进一步收紧新兴市场的增长空间,增加系统性危机爆发的可能。
各国的经济周期不同步,过去并不出奇。但是在金融危机后,经济周期趋同,政策周期随之趋同。全球经济在共振中前行成为新常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向类似, 不同国家的金融市场、资产种类的升跌也呈现高度相关性。这种趋同性随着美国经济的脱颖而出而开始改变,股市趋异性比债市更大。
2) 通货膨胀低迷
各国央行肆意的QE,并没有带来明显的物价上升压力,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CPI不涨资产价格涨的现象。石油价格的暴挫,更降低了物价失控的近期风险。央行 的担心开始移向通缩,担心消费者持币待购,担心企业不愿投资。央行在通缩通胀问题上立场的变化,是近几个月全球经济中最大的变化。
各国所面临的通缩风险不尽相同。日本已经在通缩心理下生活了二十多年,欧洲CPI未见负值,但是心理上早已进入通缩状态。美国的核心通胀不高,但是工资上 升有提速的迹象,随时可能触发服务业成本的上扬。中国的通胀前景最纠结,制造业通缩和服务业通胀同样明显金融资产价格向好,但是政府担心泡沫。尽管通胀前 景不尽一致,各国央行将注意力由抗通胀转为抗通缩是不争的事实。
物价低迷,与金融资产价格高涨形成鲜明对照。各国央行大肆放水,物价上涨却不明显,其理由是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并未恢复,实体经济并未受惠于QE。相反在金融层面上流动性泛滥,其结果是金融资产的通货膨胀愈演愈烈。
3) 货币政策变招
增长分布的不均匀和通胀预期的改变,导致央行在货币政策的处理手法上分道扬镳。美国经济出现了势头较强的自主性增长,但是复苏根基并不牢靠,外围环境错综 复杂,在通胀环境并不明显的情况下,美国货币当局其实不愿意贸然加息,尤其在油价大跌的情况下。但是美国就业市场近期迅速改善,低端工资出现久违的上扬, 而且上涨幅度颇大。过往四十年美国通胀的最大拉动因素是工资,因为工资渗透到各行各业,联储自不敢怠慢。同时新一届国会监管联储的呼声甚高,货币环境正常 化对于耶伦更有政治压力。笔者认为,耶伦在加息上不会拖得太久,但是首次加息并卸掉政治包袱后,步伐可能较慢。
与美国相反,日本与欧洲先后推行进一步的量宽措施,试图通过抑制汇率走出通缩。两地经济均有些微反弹,但是增长未见进入可持续轨道,通缩情绪亦未见实质性 改善。预计日欧会有进一步的宽松措施出台,不过QE需要变招。欧洲央行的美式QE,处处受到德国的制肘,同时希腊、乌克兰两大火药库随时可能带来市场震撼,欧洲除了在货币数量上扩张外,可能走负利率政策。
日本央行持续两年扩张基础货币,政府国债多已进入日本央行库房,再想QE也许另辟途径。或是购买海外 资产,或是将政策杠杆瞄向利率而非货币发行量。中国人民银行在经历一年的政策收缩后,重回宽松之途(尽管仍强调中性政策),不过相对于降息央行似乎更愿意 定向宽松。欧日中三大经济体,仍在宽松政策基调下,不过政策工具均开始偏离QE,这意味着今年全球范围内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下降,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4) 汇率竞争激化
除了2008年危机初期,在战后数十年中从未见到过这么多的央行因为汇率原因而调整货币政策的。究其原因,一是全球范围内内在增长动力不足,二是美元升值 太快太猛,三是博弈之下一国贬值他国必须跟随。 这种以邻为壑的作法,长远来讲无可持久,但是汇率战争目前的确在蔓延。央行将政策重点从国内信贷周期移向汇率竞争,在通胀压力不大时问题不大,但是隐含风 险也不容忽视。同时汇率被舞高弄低,无可避免地造成资金流向上的乱波,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带来不确定性。
③ 2015年经济形势
2014年,全球经济面临不断下行压力,贸易增长低于相对低迷的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面专临着严峻挑战属。在本次G20议程研讨会期间,成员国也就2015年全球经济面临的复杂形势进行展望。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会上表示,2015年全球经济仍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朱光耀说:“我们认为,目前全球经济仍充满挑战,形势是不确定和复杂的。今年年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次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指数从3.8%下调至3.5%,这已经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去年连续第四次下调这一指数。这是G20和全球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挑战。这些不确定和复杂因素是G20成员国必须面对的,并且应选择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应对。”
朱光耀认为,2015年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首先表现为美联储何时启动利率市场正常化进程,这对于美国经济发展乃至全世界经济走势都有重要影响;其次是近年来希腊的金融危机对欧元区的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第三是自2014年石油价格大幅下跌超过50%,2015年预计仍然保持在低价位趋势,大宗商品价格也将保持低位徘徊;最后是地缘政治危机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乌克兰危机、西方对俄罗斯制裁等都对地域和全球经济产生不稳定因素。
④ 2015年全球研发投入布局什么领域
我们发现,自2008年度调研首次指出研发的全球化趋势以来,企业显著地加快了在世界各地布局创新的步伐。目前的格局充分反映出地域上的变化,即企业着手在海外开展创新项目,以获得顶尖的人才和进入高速增长的市场。
在中国和印度强劲增长的带领下,亚洲成为企业研发支出最高的地区。 从地区看,更多的企业将研发支出放在亚洲(35%),高于北美(33%)和欧洲(28%),与2007年时欧洲第一、亚洲第三的格局相比有了显著的变化。 中国和印度的强劲增长协助亚洲登顶。2007-2015年间,国外企业在中国的研发支出增长了79%,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投资目标国。印度来自境外的研发支出也实现了116%的增长,成为全球第三大研发投资目标国。 美国仍是最大的企业研发支出国、输出国和输入国。 美国是最大的研发支出国,但由于部分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强势崛起,其领先优势已被缩小。2007-2015年间,中国境内的研发支出增长120%,而美国仅为34%。 尽管美国加大力度将研发放到中国和印度等亚洲低成本国家中,但大部分来自境外的研发投资仍源自欧洲,占到全美2015年研发支出的63%。 欧洲从企业研发支出最高的地区跌落至第三。 很大一部分(46%)的研发支出抽离欧洲,加之本土研发支出和境外研发投资增长疲软(分别为2%和18%),使得欧洲从研发支出最大的地区跌落至第三。 欧洲排名的下滑主要归因于西欧国家,后者在2007-2015年间的研发输出顺差(输出减去输入)增长了352%。 研发支出的全球化布局带来回报。 与研发活动较为集中的企业相比,具备全球化研发布局的企业在业绩方面旗鼓相当甚至更好;由此可以看出,将研发放在境外有实质性的优势,且跨国企业有能力成功地协调全球不同地区间的研发。 研发支出经历过金融危机的低潮后重回正轨。 2015年,全球创新1000强的研发支出为6800亿美元,同比增幅超过5%,创下自2012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在我们的分析中,软件和互联网行业的同比增幅最大(27%),一举超过工业品行业成为2015年度研发支出第四的行业。 根据调研受访者的投票,苹果和谷歌仍雄踞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榜单前两位,特斯拉则攀升到第三的位置并将亚马逊挤到第五,而丰田则在阔别榜单两年后再次回归,位居第十。
⑤ 2015年投资项目
现在就开始考虑2015年的投资项目了,有点早了啊。
现在做投资,无专非就是看市场来了,这属两年我发现装修这一行很有市场,家里买了房都是要装修的,市场需求大,你可以往这方面入手了。我上次在建材见过的一个东西,那是一种用工具在家里墙壁上绘画的产品,是长沙赢天研发的,还是挺新鲜的,我就觉得那画以后在每家每户当中都会推广开,市场前景相当不错。你看这个能不能做了,还是希望能给你点帮助吧,加油,不要好高骛远,脚踏实地才能走向成功!
⑥ 2015年,中国投资10万亿刺激经济,美国为什么不采取措施遏制中国
OMG,你在哪听说的有10万亿?
⑦ 为啥2015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知乎
每一年都在喊全球经济不景气
其实现在的全球经济是中国在主导的
但是中国的经济很好,也带动世界的景气
不景气的国家只能说他们太没出息了
⑧ 2015年全球企业500强名单
【2015世界五百强公司排名完整榜单】
排名 公司 国家 销售额(亿美元) 利润(亿美元)
1 中国工商银行/ICBC 中国大陆 1668 448
2 中国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 中国大陆 1305 370
3 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中国大陆 1292 291
4 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 中国大陆 1203 275
5 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 美国 1947 199
6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美国 978 212
7 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美国 3762 325
8 中国石油/PetroChina 中国大陆 3334 174
9 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 美国 1485 152
10 富国银行/Wells Fargo 美国 904 231
11 丰田汽车/Toyota Motor 日本 2522 191
12 苹果/Apple 美国 1994 445
13 荷兰皇家壳牌集团/Royal Dutch Shell 荷兰 4204 149
14 大众集团/Volkswagen Group 德国 2685 144
15 汇丰控股/HSBC Holdings 英国 811 135
16 雪佛龙/Chevron 美国 1918 192
16 沃尔玛/Wal-Mart Stores 美国 4857 164
18 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韩国 1959 219
19 花旗银行/Citigroup 美国 939 72
20 中国移动/China Mobile 中国香港 1041 177
21 安联保险/Allianz 德国 1284 83
22 威瑞森通信/Verizon Communications 美国 1271 96
23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美国 970 48
24 中国石化/Sinopec 中国大陆 4276 77
25 微软/Microsoft 美国 933 207
26 戴姆勒公司/Daimler 德国 1723 92
27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 美国 1324 62
27 俄罗斯天然气公司/Gazprom 俄罗斯 1580 241
29 安盛集团/AXA Group 法国 1538 63
30 雀巢公司/Nestle 瑞士 1001 158
31 桑坦德银行/Banco Santander 西班牙 564 77
32 平安保险集团/Ping An Insurance Group 中国大陆 753 64
33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日本 492 106
34 强生/Johnson & Johnson 美国 742 163
35 道达尔/Total 法国 2114 42
36 宝洁/Procter & Gamble 美国 817 95
37 中国人寿/China Life Insurance 中国大陆 714 52
38 中国交通银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 中国大陆 536 107
39 谷歌/Google 美国 660 137
40 沃达丰/Vodafone 英国 663 774
41 英国石油/BP 英国 3528 35
42 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美国 675 76
42 伊塔乌联合银行控股公司/Itaú
⑨ 2015年1全球2GDP总量是多少
世界银行集团 World Bank 最后(2016年2月17日更新)的完整世界GDP排名是只有发布到2014年的。显示 2014年 世界国内生产总值 (GWP) 是 778,451 亿美元。
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 2016年1月19日 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估计全球经济2015年增长为 3.1%
联合国 United Nation 发布的 《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2016》 Worl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2016, 显示2015年的世界生产总值只是上升了 2.4%
如以 IMF 的3.1%来算出2015年的GWP :
2014年的世界生产总值 GWP x 1.031 =
$77,845,107,169,905 美元 x 1.031 = $80,258,305,492,172 美元
2015年世界生产总值是 802583 亿美元 (2014年币值)
在将来官方发布的 2015年 GWP 是会以2015年的币值来算,所以会和这数字有点差别。
加上有几个国家在2015年因为战争或其他原因没有办法提供GDP数据,可能有更多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