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议事规则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议事规则

发布时间:2021-03-06 00:46:39

Ⅰ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程序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程序一般分为以下步骤:
( 一 )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提出
( 二 )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评价
( 三 )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策
( 四 )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执行
( 五 ) 固定资产投资再评价

Ⅱ 固定资产投资的步骤和方法

A、
一、投资的含义和种类
投资,是指特定经济主体(包括国家、企业和个人)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使资金增值,在一定时机向一定领域的标的物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等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从特定企业角度看,投资就是企业为获取收益而向一定对象投放资金的经济行为。

投资按不同标志可分为以下类型:

1.按照投资行为的介入程度,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2.按照投入的领域不同,分为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

3.按照投资的方向不同,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

4.按照投资的内容不同,分为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他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有价证券投资、期货与期权投资、信托投资和保险投资等多种形式。

二、投资的程序

企业投资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提出投资领域和投资对象;(2)评价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3)投资方案比较与选择;(4)投资方案的执行;(5)投资方案的再评价。

三、投资决策应遵循的原则

企业投资决策应遵循以下原则:(1)综合性原则;(2)可操作性原则;(3)相关性和准确性原则;(4)实事求是的原则;(5)科学性原则。

B、 项目投资的现金流量分析

一、项目投资的特点与项目计算期的构成

(一)项目投资的特点

项目投资是一种以特定建设项目为对象,直接与新建项目或更新改造项目有关的长期投资行为。本章所介绍的工业企业投资项目主要包括新建项目(含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完整工业投资项目)和更新改造项目两种类型。

与其他形式的投资相比,项目投资具有投资内容独特(每个项目都至少涉及一项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数额多、影响时间长(至少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发生频率低、变现能力差和投资风险大的特点。

(二)项目计算期的构成

项目计算期,是指投资项目从投资建设开始到最终清理结束整个过程的全部时间,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具体又包括投产期和达产期)。其中,建设期,是指项目资金正式投入开始到项目建成投产为止所需要的时间,建设期的第一年初称为建设起点,建设期的最后一年末称为投产日。在实践中,通常应参照项目建设的合理工期或项目的建设进度计划合理确定建设期。项目计算期的最后一年年末称为终结点,假定项目最终报废或清理均发生在终结点(但更新改造除外)。从投产日到终结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运营期,又包括试产期和达产期(完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两个阶段。试产期是指项目投入生产,但生产能力尚未完全达到设计能力时的过渡阶段。达产期,是指生产运营达到设计预期水平后的时间。运营期一般应根据项目主要设备的经济使用寿命期确定。

项目计算期、建设期和运营期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项目计算期=建设期+运营期

二、项目投资的内容与资金投入方式

(一)项目投资的内容

从项目投资的角度看,原始投资(又称初始投资)等于企业为使该项目完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开展正常经营而投入的全部现实资金,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两项内容。

建设投资,是指在建设期内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和建设内容进行的投资,具体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和其他资产投资三项内容。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项目用于购置或安装固定资产应当发生的投资。固定资产原值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如下:

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借款利息

项目总投资是反映项目投资总体规模的价值指标,等于原始投资与建设期资本化利息之和。

(二)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方式

项目投资的投入方式包括一次投入和分次投入两种形式。一次投入方式是指投资行为集中一次发生在项目计算期第一个年度的年初或年末;如果投资行为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度,或虽然只涉及一个年度但同时在该年的年初和年末发生,则属于分次投入方式。

三、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

项目投资决策中的现金是指区别于观念货币的现实货币资金,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在其计算期内因资本循环而可能或应该发生的各项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统称。

(一)现金流量的内容

1.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

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指只涉及固定资产投资而不涉及无形资产投资、其他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的建设项目。它以新增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为特征。其现金流入量包括增加的营业收入和回收固定资产余值等内容;现金流出量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新增经营成本和增加的各项税款等内容。

2.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

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简称新建项目,是以新增工业生产能力为主的投资项目,其投资内容不仅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而且还包括流动资金投资的建设项目。

(1)现金流入量:营业收入、补贴收入、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和回收流动资金。

(2)现金流出量:建设投资、流动资金投资、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维持运营投资和调整所得税。

3.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投资项目,可分为以恢复固定资产生产效率为目的的更新项目和以改善企业经营条件为目的的改造项目两种类型。

(1 )现金流入量:因使用新固定资产而增加的营业收入、处置旧固定资产的变现净收入和新旧固定资产回收固定资产余值的差额等内容。

(2)现金流出量:购置新固定资产的投资、因使用新固定资产而增加的经营成本、因使用新固定资产而增加的流动资金投资和增加的各项税款等内容。其中,因提前报废旧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清理净损失而发生的抵减当期所得税额用负值表示。

(二)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估算

在估算现金流量时,为防止多算或漏算有关内容,需要注意:(1)必须考虑现金流量的增量;(2)尽量利用现有的会计利润数据;(3)不能考虑沉没成本因素;(4)充分关注机会成本;(5)考虑项目对企业其他部门的影响。

1.现金流入量的估算

(1)营业收入是经营期最主要的现金流入量,应按项目在经营期内有关产品的各年预计单价和预测销售量(假定经营期每期均可以自动实现产销平衡)进行估算。

(2)补贴收入是与经营期收益有关的政府补贴,可根据按政策退还的增值税、按销量或工作量分期计算的定额补贴和财政补贴等予以估算。

(3)在终结点上一次回收的流动资金等于各年垫支的流动资金投资额的合计数。回收流动资金和回收固定资产余值统称为回收额,假定新建项目的回收额都发生在终结点。

2.现金流出量的估算

(1)建设投资的估算

固定资产投资是所有类型的项目投资在建设期必然会发生的现金流出量,应按项目规模和投资计划所确定的各项建筑工程费用、设备购置费用、安装工程费用和其他费用来估算。

在估算构成固定资产原值的资本化利息时,可根据长期借款本金、建设期年数和借款利息率按复利计算,且假定建设期资本化利息只计入固定资产的原值。

(2)流动资金投资的估算

在项目投资决策中,流动资金是指在运营期内长期占用并周转使用的营运资金。估算可按下式进行:

本年流动资金投资额(垫支数)=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截止上年的流动资金投资额

或=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上年流动资金实有数

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该年流动资金需用数-该年流动负债可用数

上式中的流动资产只考虑存货、现实货币现金、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等项内容;流动负债只考虑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

为简化计算,我国有关建设项目评估制度假定流动资金投资可从投产第一年开始安排。因此,投产第一年所需的流动资金应在项目投产前安排。

(3)经营成本的估算

经营成本付现的营运成本(或简称付现成本),是指在经营期内为满足正常生产经营而动用现实货币资金支付的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是所有类型的项目投资在运营期都要发生的主要现金流出量,它与融资方案无关。其估算公式如下:

某年经营成本=该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十该年工资及福利费+该年修理费+该年其他费用

上式中,其他费用是指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中扣除了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工资及福利费以后的剩余部分。

(4)营业税金及附加的估算

在项目投资决策中,应按在运营期内应交纳的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估算。

(5)维持运营投资的估算

本项投资是指矿山、油田等行业为维持正常运营而需要在运营期投入的固定资产投资,应根据特定行业的实际需要估算。

(6)调整所得税的估算

为了简化计算,调整所得税等于息税前利润与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的乘积。

3.关于增值税因素的估算

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在估算项目投资的现金流量时,实践中可分别采取两种方式处理:

第一种方式是销项税额不作为现金流入项目,进项税额和应交增值税也不作为现金流出项目处理。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比较简单,也不会影响净现金流量的计算,但不利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估算。

第二种方式是将销项税额单独列作现金流入量,同时分别把进项税额和应交增值税分别列作现金流出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有助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估算。

(三)净现金流量的确定

1.净现金流量的含义

净现金流量又称现金净流量,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由每年现金流入量与同年现金流出量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序列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现金流入量一该年现金流出量

净现金流量又包括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和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两种形式。其中,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不受融资方案和所得税政策变化的影响,是全面反映投资项目方案本身财务盈利能力的基础数据。计算时,现金流出量的内容中不包括调整所得税因素;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则将所得税视为现金流出,可用于评价在考虑融资条件下项目投资对企业价值所作的贡献。可以在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的基础上,直接扣除调整所得税求得。

2.现金流量表及其特点

在项目投资决策中使用的现金流量表,是用于全面反映某投资项目在其未来项目计算期内每年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具体构成内容,以及净现金流量水平的分析报表。它与财务会计的现金流量表的区别有:反映对象不同;期间特征不同;勾稽关系不同;信息属性不同。

现金流量表包括“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和“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等不同形式。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要详细列示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累计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和累计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并要求根据所得税前后的净现金流量分别计算两套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和投资回收期指标。

与全部投资的现金流量表相比,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流入项目没有变化,但现金流出项目不同,其具体内容包括:项目资本金投资、借款本金偿还、借款利息支付、经营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和维持运营投资等。此外,该表只计算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并据此计算资本金内部收益率指标。

四、项目投资净现金流量的简化计算方法

(一)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建设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一该年发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息税前利润+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折旧+该年回收的固定资产净残值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所得税

(二)完整工业投资项目

建设期某年净现金流量=一该年原始投资额

如果项目在运营期内不追加流动资金投资,则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运营期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该年息税前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该年维持营运投资

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运营期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NCFt )=该年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该年维持营运投资=该年自由现金流量

所谓运营期自由现金流量,是指投资者可以作为偿还借款利息、本金、分配利润、对外投资等财务活动资金来源的净现金流量。

如果不考虑维持运营投资,而且回收额为零,则运营期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又称为经营净现金流量。按照有关回收额均发生在终结点上的假设,经营期内回收额不为零时的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亦称为终结点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显然终结点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等于终结点那一年的经营净现金流量与该期回收额之和。

(三)更新改造投资项目

建设期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发生的新固定资产投资-该年旧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

建设期末的净现金流量=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

如果建设期为零,则运营期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的简化公式为:

运营期第一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息税前利润+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旧额+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

运营期第一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息税前利润×(1 一所得税税率)+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旧额+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

运营期其他各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息税前利润×(1 一所得税税率)+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旧额+该年回收新固定资产净残值超过假定继续使用的旧固定资产净残值之差额

C、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类型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以便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化标准与尺度。从财务评价的角度,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

评价指标可以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类:

1.按照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分类,可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前者是指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包括投资收益率和静态投资回收期;后者是指在指标计算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利用资金时间价值的指标。

2.按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在一定范围内越大越好的正指标和越小越好的反指标两大类。只有静态投资回收期属于反指标。

3.按指标在决策中的重要性分类,可分为主要指标、次要指标和辅助指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为主要指标;静态投资回收期为次要指标;投资收益率为辅助指标。

D、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

一、独立方案财务可行性评价及投资决策

独立方案是指一组互相分离、互不排斥的方案。在独立方案中,选择某一方案并不排斥选择另一方案。

评价独立方案财务可行性的要点包括:

1.判断方案是否完全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条件

如果某一投资方案的所有评价指标均处于可行区间,即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则可以断定该投资方案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具备财务可行性,或完全具备可行性。这些条件是:

(1)净现值NPV≥0 ; (2)净现值率NPV≥0 ; (3)获利指数PI≥1 ; (4)内部收益率IRR≥基准折现率 (5)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PP≤n/2 (即项目计算期的一半); (6)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PP,≤p/2(即运营期的一半);(7)投资利润率ROI≥基准投资利润率i (事先给定)。

2.判断方案是否完全不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条件

如果某一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均处于不可行区间,即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可以断定该投资项目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不具备财务可行性,或完全不具备可行性当彻底放弃该投资方案。这些条件是:

(1)NPV<0,(2 )NPVR<0,(3 )PI<1(4 )IRR<i0(5 )PP>n/2 (6 )PP,>p/2 (7)ROI<i0

3.判断方案是否基本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条件

如果在评价过程中发现某项目的主要指标处于可行区间(如NPV≥0,NPVR≥0,PI≥1,IRR≥ i0),但次要或辅助指标处于不可行区间(如PP> n/2,PP,>p/2或ROI<i) , 则可以断定该项目基本上具有财务可行性。

4.判断方案是否基本不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条件

如果在评价过程中发现某项目出现NPV<0,NPVR<0,PI<1,IRR< i0 ,的情况,即使有PP≤n/2 , PP,≤p/2或ROI≥i发生,也可断定该项目基本上不具有财务可行性。

对独立方案进行财务可行性评价时应注意:(1)主要评价指标在评价财务可行性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利用动态指标对同一个投资项目进行评价和决策,可能得出完全相同的结论。

二、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

互斥方案,是指互相关联、互相排斥的方案,即一组方案中的各个方案彼此可以相互代替,采纳方案组中的某一方案,就会自动排斥这组方案中的其他方案。

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是指在每一个入选方案已具备财务可行性的前提下,利用具体决策方法比较各个方案的优劣,利用评价指标从各个备选方案中最终选出一个最优方案的过程。

项目投资多方案比较决策的方法,主要包括净现值法、净现值率法、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年等额净回收额法和计算期统一法等具体方法。

(一)净现值法

净现值法,是指通过比较所有已具备财务可行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指标的大小来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该法适用于原始投资额相同且项目计算期相等的多方案比较决策。在此法下,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优。

(二)净现值率法

净现值率法,是指通过比较所有已具备财务可行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率指标的大小来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该法可用于原始投资额不同的投资方案的比较决策。在此法下,净现值率最大的方案为优。

(三)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是指在两个原始投资额不同方案的差量净现金流量(记作△NCF)的基础上,计算出差额内部收益率(记作△ IRR ) ,并将其与行业基准折现率进行比较,进而判断方案孰优孰劣的方法。该法适用于原始投资额不相同,但项目计算期相同的多方案比较决策。当差额内部收益率指标大于或等于基准收益率或设定折现率时,原始投资额大的方案较优;反之,则原始投资额小的方案为优。

(四)年等额净回收额法

年等额净回收额法,是指通过比较所有投资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记作NA ) 指标的大小来选择最优方案的决策方法。该法适用于原始投资额不相同,特别是项目计算期不同的多方案比较决策。在此法下,某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等于该方案净现值与相关回收系数(或年金现值系数倒数)的乘积。

某方案年等额净回收额=该方案净现值×回收系数

或=该方案净现值×1\年金现值系数

年等额净回收额最大的方案为优。

(五)计算期统一法

计算期统一法,是指通过对计算期不相等的多个互斥方案选定一个共同的计算分析期,以满足时间可比性的要求,进而根据调整后的评价指标来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该法包括方案重复法和最短计算期法两种具体处理方法。

1.方案重复法

方案重复法,也称计算期最小公倍数法,是将各方案计算期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比较方案的计算期,进而调整有关指标,并据此进行多方案比较决策的一种方法。此法适用于项目计算期相差比较悬殊的多方案比较决策。

2.最短计算期法

最短计算期法,又称最短寿命期法,是指在将所有方案的净现值均还原为等额年回收额的基础上,再按照最短的计算期来计算出相应净现值,进而根据调整后的净现值指标进行多方案比较决策的一种方法。

三、多方案组合排队投资决策

如果一组方案中既不属于相互独立,又不属于相互排斥,而是可以实现任意组合或排队,则这些方案被称作组合或排队方案,其中又包括先决方案、互补方案和不完全互斥方案等形式。在这种方案决策中,除了要求首先评价所有方案的财务可行性,淘汰不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方案外,在接下来的决策中需要反复衡量和比较不同组合条件下的有关评价指标的大小,从而作出最终决策。

这类决策分两种情况:(1)在资金总量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可按每一项目的净现值NPV 大小排队,确定优先考虑的项目顺序。(2)在资金总量受到限制时,则需按净现值率NPVR 或获利指数PI 的大小,结合净现值NPV 进行各种组合排队,从中选出能使∑NPV 最大的最优组合。

具体程序如下:

第一,以各方案的净现值率高低为序,逐项计算累计投资额,并与限定投资总额进行比较。

第二,当截止到某项投资项目(假定为第j 项)的累计投资额恰好达到限定的投资总额时,则第1 项至第j 项的项目组合为最优的投资组合。

第三,若在排序过程中未能直接找到最优组合,必须按下列方法进行必要的修正。

(1)当排序中发现第j 项的累计投资额首次超过限定投资额,而删除该项后,按顺延的项目计算的累计投资额却小于或等于限定投资额时,可将第j项与第(j + 1 ) 项交换位置,继续计算累计投资额。这种交换可连续进行。

(2)当排序中发现第j 项的累计投资额首次超过限定投资额,又无法与下一项进行交换,第(j 一1)项的原始投资大于第j 项原始投资时,可将第j 项与第(j 一1 ) 项交换位置,继续计算累计投资额。这种交换亦可连续进行。

(3)若经过反复交换,已不能再进行交换,但仍未找到能使累计投资额恰好等于限定投资额的项目组合时,可按最后一次交换后的项目组合作为最优组合。

总之,在主要考虑投资效益的条件下,多方案比较决策的主要依据,就是能否保证在充分利用资金的前提下,获得尽可能多的净现值总量。

Ⅲ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定义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项目。

Ⅳ 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哪些内容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以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的经济现象为统计对象,专包括建设准备、设备属安装、建成投产的全过程。国家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范围是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按照现行统计制度规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国有单位其他投资、城镇集体经济单位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零星固定资产投资,城镇私营、个体经济投资,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4)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议事规则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变化情况。包括企业用于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大修理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等。 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

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

Ⅳ 固定资产投资三大项目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建筑工程费和其他费用
如果说三大项,那就是前三项:设备,安装,建筑

Ⅵ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分类有哪些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新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局部更新的大修理作为日常生产活动的一部分,发生的大修理费用直接在成本中列支。
按照现行投资管理体制及有关部门的规定:凡属于大修理、养护、维护性质的工程(如设备大修、建筑物的翻修和加固、农田水利工程和堤防、水库、铁路大修等)都不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也不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按其工作内容和实现方式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其他费用三个部分。

⑴建筑安装工程(建筑安装工作量):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和各种设备、装置的安装工程。包括各种房屋建造工程,各种用途设备基础和各种工业窑炉的砌筑工程;为施工而进行的各种准备工作和临时工程以及完工后的清理工作等;铁路、道路的铺设,矿井的开凿及石油管道的架设等;水利工程;防空地下建筑等特殊工程;以及各种机械设备的安装工程;为测定安装工程质量,对设备进行的试运工作。在安装工程中,不包括被安装设备本身的价值。

⑵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指购置或自制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具、器具的价值,固定资产的标准按财务部门规定。新建单位、扩建单位的新建车间按照设计和计划要求购置或自制的全部设备、工具、器具,不论是否达到固定资产标准均计入“设备、工具、器具购置”中。

⑶其他费用:指在固定资产建造和购置过程中发生的,除建筑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具、器具购置以外的各种应摊入固定资产的费用。
会计科目: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清理、应交税金--增值税等等。

Ⅶ 什么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能划入固定资产科目的项目,一般是大型的基建工程、生产设备等的投资

Ⅷ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都需要报发改委批吗

企业使用自有资金投资固定资产,应按照固定资产的种类办理手续,如果只是买个机器设备,没有必要报发改委,如果是修建房屋、购买土地,那么都有相应的手续要办理。

若是机关和事业单位,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需要报发改委批,电脑、设备等固定资金需要按照政府采购流程办理。

(8)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议事规则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提高的制约因素

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固定资产投资占据了很大比例。如果投资没有取得较好的收益,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统计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能够带来的宏观经济效益,通过指标来正确反映这一数值,成为了对经济发展监测的重要方式。

2.1效益指标反映不全面

在实践当中,投资效益的衡量指标重点放在我国的建设领域当中。这一衡量方式,仅仅能够反映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进度如何,但是对于该固定资产的投资究竟带来多少经济效益,很难反应出来。

2.2效益评价指标过于静态化

正如上文所述,投资效益是个动态化的发展过程。在实践当中,我国采取的是每年度编制下年度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指标,这显然是一种静态型的指标,无法对投资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不能准确反映效益情况。

2.3效益指标缺乏应变性

投资效益评价指标的制定缺乏应变能力,指的是我国制定的效益评价指标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投资与经济增长方面,重点讨论的是资产的投资是否能够帮助经济增长。但是却忽略了固定资产的投资,是否能够引起经济变量发生变化。

2.4评价结果片面化

目前,对于固定资产的投资效益评价仅仅从单方面讨论,投资是否取得良好的效益,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稳步提升。换句话来说,如果想更加全面地监督目前的投资情况,全面分析投资的效益,对投资进行严格的管理,就需要采用定量的方式来分析投资中的各个要素,找到与投资效益密切相关的因素,展开重点研究。

Ⅸ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都有哪些内容要求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内容通常有:
1、投资项目的规模;
2、投资数额及来源;
3、主要设备、设施和用量;
4、建设期限;
5、新增生产能力及经济效益等。
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要求:
1、清查现有固定资产,查明现有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这是满足计划期产品生产对固定资产需要的基础。
2、根据计划生产任务及单位固定资产(单台设备、单位面积)的生产能力,计算计划期固定资产的需要量,然后综合计算固定资金需要量。要求事先落实产品计划任务及单位设备的定额生产能力。
3、对比固定资产需用量及现有固定资产数量,确定计划期固定资产增减数量。并与基本建设计划、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计划相衔接,使部门之间协调一致,实现固定资产增加计划。
4、确定固定资产,主要从生产技术方面测算,必须由计划、技术设备、生产、财务部门共同参加。财务部门重点在于从资金上保证固定资产的需要,并测算与考核固定资金的利用效果。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简称“投资计划”。是确定计划期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方向、结构、比例、速度和效果的文件。投资计划反映投资主体在计划期内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设想和安排。大多数投资主体都有一个打算在短期或长期内实行的投资计划,因而这种投资计划方面的情报对预测经济情况很有价值。在我国,国家通过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统一确定和控制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凡属于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国家预算内投资,自筹投资,利用外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投资,各种专项资金,都要按照建设项目的隶属关系和计划管理权限,由各级计委综合平衡后,在国家核定的规模之内,纳入各级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目前,国家固定资产计划包括两大部分,其一是全民所有制的综合基本建设计划,其二是全民所有制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计划。建设单位利用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地方财政预算内投资,银行贷款,外资,自筹资金和各种专用资金安排的新建、扩建、零建、复建项目和扩大再生产性质的改造项目,都要纳入国家各级综合基本建设计划。

阅读全文

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议事规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传统外汇海星 浏览:897
期货外汇公司 浏览:388
掌众金额小额贷款 浏览:502
华天科技股票分析 浏览:746
海星股票 浏览:589
3900港元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714
帮贷宝贷款靠谱吗 浏览:92
ADx融资 浏览:380
p2p理财图片 浏览:939
国元证券基金托管 浏览:578
今日菜百黄金价格多少钱一克 浏览:29
速卖通外汇申报 浏览:89
人造肉概念股票基金 浏览:745
通达信资金分时净买入指标 浏览:277
北川币理财 浏览:319
df融资 浏览:462
手机版东方财富怎么看北向资金 浏览:26
一元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584
股票什么书好 浏览:722
eg1906合约最后交易日 浏览: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