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分录怎么做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小企业,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一般保回持不变(所以答它一般不存在亏,因为是按成本法嘛)。分录如下:
借:应收股息
贷:投资收益(被告知发放股利时的分录。)
采用权益法的话,按投资所占的百分比分担盈亏:
盈时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亏时: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B. 长期股权投资中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问题,帮帮忙。
1、取得时投资时采用权益法核算,所以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即当期损益);
2、追加投资使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在成本法,大于时,不作任何处理;转为权益法,须追塑调整以前成本法按权益法的会计处理,本因作为营业外收入,因为是追塑以前的,所以调整留存收益。
3、借:银行存款贷长期股权投资-**公司投资收益
转权益法: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司-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投资收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
(2)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到权益法扩展阅读:
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按实际成本作为投资成本。
(一)以现金购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投资成本。
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后的差额,作为投资的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金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等科目。
C.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 和权益法区别
一: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成本法的成本是实际支付的相关的费用,税金用其他必要的支出.
权益法的成本是采用实际的成本与可享有的企业的可辩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高低来确定的.如果是成本低,则高于成本的可享有的部分被计入营业外收入.
二:宣布的股利应该计入的科目:
相同点:如果是在取得后宣告得到的取得前的现金股利的分配时,成本法和权益法均应冲减成本.
不同点取得后的现金股利的分配)成本法应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权益法则应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权益法中股票股利只计入备查薄)
三:取得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在利润或净亏损:
成本法不处理
权益法下则把利润确认为投资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亏损则反之.
四: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成本法不处理
权益法则是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另一方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五,处理的方式:
成本法是只有成本和投资收益的计入.和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权益法则涉及到成本,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和投资收益,另个还需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
D.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
一: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成本法的成本是实际支付的相关的费用,税金用其他必要的支出.
权益法的成本是采用实际的成本与可享有的企业的可辩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高低来确定的.如果是成本低,则高于成本的可享有的部分被计入营业外收入.
二:宣布的股利应该计入的科目:
相同点:如果是在取得后宣告得到的取得前的现金股利的分配时,成本法和权益法均应冲减成本.
不同点取得后的现金股利的分配)成本法应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权益法则应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权益法中股票股利只计入备查薄)
三:取得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在利润或净亏损:
成本法不处理
权益法下则把利润确认为投资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亏损则反之.
四: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成本法不处理
权益法则是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另一方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五,处理的方式:
成本法是只有成本和投资收益的计入.和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权益法则涉及到成本,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和投资收益,另个还需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
E.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有何区别
区别一:适用范围
一是成本法是两头,权益法是中间。
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
成本法:适用情况是对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
二是对“四无”企业,“四无”企业,即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这种情况一般是买了少量的非上市公司股份,占20%以下,这些股份是非流通的, 在公开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而公允价值可以可靠计量的,则要依照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准则来处理。
区别二:对投资收益的处理
成本法可以简单理解成是收付实现制,不管其是盈利还是亏损,被投资企业宣告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非增加或减少了投资,不然一般不会调整。
权益法对应地可以理解成是权责发生制,只要被投资企业年终有了利润,不管其分不分,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额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当然如果和联营、合营企业有内部交易的话还要抵消。
(5)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到权益法扩展阅读
1、成本法会计处理
被投资单位宣告或派发股利时
宣告时:
借:应收股利
货:投资收益
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货:应收股利
2、权益法会计处理
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损益调整
货:投资收益
收到分红时:
借:银行存款
货:长期股权投资一损益调整
F.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账务处理
成本法:取得时按初始投资成本入帐。
在发生的所有者权益增加时和亏损时均不做确认,
发放股利利润,是属于投资前的年度发放,冲减投资成本。其他的就做投资收益,当累计发放的股利利润超过被投资单位累计实现的利润时也冲减成本。
权益法:按取得的初始投资成本和享有被投资单位公允价值比例孰高入帐。若是后者加确认营业外收入。
所有者权益增加,
借:长股投-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亏损时,按比例确认投资损失,先冲减长股投的账面价值,减至0时还有投资损失时,再冲对被投资单位的其他长期权益。最后确认为预计负债,资产减值损失。
发放的是之前确认的,长股投-损益调整,股利或利润时,做
借:应收股利
贷:长股投-损益调整。
超过确认的损益调整,冲成本。
G.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1.持投比例上升 成本 改 权益
①新增投资日,综合起来查看正商誉or 负正商誉
综合为正,不调;
综合起来为负,负在原投资点调留存收益,负在再次投资点调营业外收入;既有负在上年,又有负在本年的,上年调留存收益,本年的调营业外收入
②调总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额=(现可辨认公允-原可辨认公允)×原持股比例
其中调的留存收益=(原投资收益-原分派的现金股利)×原持股比例
两者的差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借: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原持股比例)
贷: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利润分配)(原取得投资时至新增投资当期期初被投资单位留存收益的变动×原持股比例)
投资收益(新增投资当期期初至新增投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原持股比例)如2009.3.1是新增投资日,那么2009.1.1-2009.3.1的调此处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
注:或新增投资额日为下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原持股比例,要调增投资收益
余下的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 持投比例 下降 成本 改 权益
①卖的时候,售价和账面差计入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投资收益
②出售后剩余部分初始投资成本>原来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剩余持股比例,正商誉不调,负商誉调留存收益。
③根据购买日到出售部分日的投资收益(要扣除分派的现金股利)×剩余持股比例,调总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额
其中有涉及到去年投资收益还是按剩余持股比例调留存收益,差额为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投资收益
注:出售这一天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是无效的,用不上的
H.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
一: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成本法的成本是实际支付的相关的费用,税金用其他必要的支出版.
权益法的成本是采权用实际的成本与可享有的企业的可辩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高低来确定的.如果是成本低,则高于成本的可享有的部分被计入营业外收入.
二:宣布的股利应该计入的科目:
相同点:如果是在取得后宣告得到的取得前的现金股利的分配时,成本法和权益法均应冲减成本.
不同点取得后的现金股利的分配)成本法应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权益法则应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权益法中股票股利只计入备查薄)
三:取得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在利润或净亏损:
成本法不处理
权益法下则把利润确认为投资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亏损则反之.
四: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成本法不处理
权益法则是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另一方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五,处理的方式:
成本法是只有成本和投资收益的计入.和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权益法则涉及到成本,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和投资收益,另个还需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