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评价一个对冲基金好坏
1.第三方监管,净值也必须由第三方核算。
这一点是前提,有些投资公司自己公布的业绩非常好,天天向上,可是一经第三方监管,业绩就天天不涨。比如上海一家叫淘利的公司,自己公布的业绩好的惊人,完全不受大盘影响,每天小涨,名声大噪,经过信托发行一个对冲产品后,净值动都不动,这样的公司就很危险。
2.回调小,最重要的标准!
对非常保守的人来说,最大回撤在5%就非常好了,对于中性的投资者,最大回撤在10%-20%左右完全可以接受。最大回撤小实际反映基金经理对风险的把控能力。这是最重要的判断一个对冲基金好坏的标准。由于对冲基金一般都要操作股票,期指,商品期货,不可避免使用了杠杆,欧美对冲基金杠杆用到8-10倍是稀松平常,他们有很多程式化交易,风险控制比较严格,所以敢于采用比较大的杠杆,中国的对冲基金经理一般用到2-3倍。
私募排排网上有一家玩期货的对冲基金,全部是自己的钱,几个月亏损97%,基本亏光了,这就是不懂风险控制的后果。
3.长期业绩好
一般比较业绩要比较长的时间,比较3-5年很正常。由于对冲基金在中国刚刚开始,很少有产品比较长,那么你就要观察基金经理其他产品的业绩,波动如何,如果他其他产品业绩比较稳定,一般对冲产品会更稳定,业绩会更好。就像你交的朋友是个老实人,一般他就会一直老实,人的性格不会大变的。
长期业绩好的标准我觉得可以设置在每年10%以上的年化收益,心态要放低,放平稳,不要去和短跑冠军比短期收益,投资是马拉松,半辈子的事,短期收益毫无价值。而且适合自己的对冲基金就是最好的,西蒙斯的对冲基金收益很高,可是他不会要你,再高的收益与你何干?
4.资金规模
基金经理管理资金规模多大?至少要管理过10亿以上的规模。一般来说管理过大资金的基金经理都受过严格训练,尤其是风险控制把握的好,不容易出问题。有些草根人士玩几十万资金业绩非常好,把大钱给他,他就一塌糊涂。没玩过大钱的人不敢投他。你想业绩一好,跟的人就会多,他管理的资金规模必然变大,如果没有玩过大钱,不懂风险管理,业绩必然变脸。比如南京的常士杉,广东的新价值都是血的教训。
这是我根据个人投资经验总结的一般规律,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肯定有例外,按照以上标准,再结合我以后有空再写的如何挑选基金经理,你成功的概率就有8-9成把握了,还有10%就靠天命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曾经投资一个对冲基金,从03年观察到08年初,觉得对这个产品和基金经理非常了解了,不幸投入时间不对,08年2月投,遇上金融危机,最多时巨亏70%,惨不忍睹,我已经给老婆写了检讨,承认自己看走眼,打算撤回,老婆不同意,她相信我不会看走眼,叫我计算损失,不管它了。结果守到现在赚翻了!说明我的眼光还是不错,但运气比较差。所以这些规律都是一般规律,只有8-9成把握,能不能最终赚大钱,还得靠几分运气。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⑵ 西蒙斯(数学家经济学家)是否有什么关于股票的著作
击败索罗斯的数量分析家西蒙斯
谁是2005年收入最高的“打工者”?是华尔街薪酬最高的金融家?高盛前行政总裁鲍尔森(HenryM.PaulsonJr.)去年的薪金收入是3830万美元,加上股票期权共不到1亿美元。还是世界500强的行政总裁?去年《福布斯》排行榜中最赚钱的行政总裁是第一资本金融公司(CapitalOneFinancialCorp.)的掌门人费尔班克(RichardFairbank),一年进帐2.5亿美元。
答案是以上皆非。根据投资杂志《机构投资者的阿尔法》(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lpha)报道,2005年年度收入最高的是文艺复兴科技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Corp.)的主席西蒙斯(James H.Simons),年收入高达15亿美元,闻名全球的投机大鳄索罗斯(George Soros)则只排第三,年收入达8.4亿美元。
或许你对西蒙斯这个名字很陌生;即使是在华尔街专业从事投资基金的人,也很少听说过西蒙斯和他的文艺复兴科技公司。虽然行事低调且不为外人所知,但无论是从毛回报率还是净回报率计算,西蒙斯都是这个地球上最伟大的对冲基金经理之一。
经历了1998年俄罗斯债券危机和2001年高科技股泡沫危机,许多曾经闻名遐迩的对冲基金经理都走向衰落。罗伯逊(Julian Robertson)关闭了老虎基金,梅利韦瑟的(JohnMeriwether)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几乎破产,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也大幅缩水。与之相比,西蒙斯的大奖章基金的平均年净回报率则高达34%。从1988成立到1999年12月,大奖章基金总共获得了2,478.6%的净回报率,是同时期中的第一名;第二名是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有1,710.1%的回报;而同期的标准普尔指数仅是9.6%。不过,文艺复兴科技公司所收取的费用,更高得令人咋舌。一般对冲基金的管理费及利润分成的比率分别为2%和20%。但文艺复兴所收取的费用分别为5%和44%,几乎与客户对分利润,怪不得西蒙斯的年薪能高达15亿美元。
《美国海外投资基金目录》(U.S.Offshore Funds Directory)的作者本海姆(AntoineBernheim)指出,西蒙斯创造的回报率比布鲁斯·科夫勒(BruceKovner)、乔治·索罗斯、保罗·都铎·琼斯(PaulTudorJones)、路易斯·培根(LouisBacon)、马克·金顿(MarkKingdon)等传奇投资大师都要高出10个百分点,在对冲基金业内几乎无出其右。作为一个交易者,西蒙斯正在超越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价格波动是随机的,交易者不可能持续从市场中获利。
西蒙斯生于波士顿郊区牛顿镇,是一个制鞋厂老板的儿子,3岁就立志成为数学家。从牛顿高中毕业后,他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从师于著名的数学家安布罗斯(Warren.Ambrose)和辛格(I.M.Singer)。1958年,他获得了学士学位,仅仅三年后,他就拿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学位,一年后他成为哈佛大学的数学系教授。西蒙斯很早就与投资结下缘份,在1961年,他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同学投资于哥伦比亚地砖和管线公司;在伯克利,他尝试做股票交易,但是交易结果并不太好。
1964年,他离开了大学校园,进入美国国防部下属的一个非盈利组织——国防逻辑分析协会,并进行代码破解工作。没过多久,《时代周刊》上关于越南战争的残酷报道让他意识到他的工作实际上正在帮助美军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反战的他于是向《新闻周刊》写信说应该结束战争。当他把他的反战想法告诉老板,很自然的被解雇了。
他又回到了学术界,成为纽约州立石溪大学(Stony Brook University)的数学系主任,在那里做了8年的纯数学研究。1974年,他与陈省身联合发表了著名的论文《典型群和几何不变式》,创立了著名的Chern-Simons理论,该几何理论对理论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广泛应用于从超引力到黑洞。1976年,西蒙斯获得了每5年一次的全美数学科学维布伦(Veblen)奖金,这是数学世界里的最高荣耀。
在理论研究之余,他开始醉心于股票和期货交易。1978年,他离开石溪大学创立私人投资基金Limroy,该基金投资领域广泛,涉及从风险投资到外汇交易;最初主要采用基本面分析方法,例如通过分析美联储货币政策和利率走向来判断市场价格走势。
十年后,西蒙斯决定成立一个纯粹交易的对冲基金。他关闭了Limroy,并在1988年3月成立了大奖章基金,最初主要涉及期货交易。1988年该基金盈利8.8%,1989年则开始亏损,西蒙斯不得不在1989年6月份停止交易。在接下来的6个月中,西蒙斯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家勒费尔(HenryLarufer)重新开发了交易策略,并从基本面分析转向数量分析。
大奖章基金主要通过研究市场历史数据来发现统计相关性,以预测期货、货币、股票市场的短期运动,并通过数千次快速的日内短线交易来捕捉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交易量之大甚至有时能占到整个NASDAQ交易量的10%。当交易开始,交易模型决定买卖品种和时机,20名交易员则遵守指令在短时间内大量的交易各种美国和海外的期货,包括商品期货、金融期货、股票和债券。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比如市场处在极端波动的时候,交易会切换到手工状态。
经过几年眩目的增长,大奖章基金在1993年达到2.7亿美元,并开始停止接受新资金。1994年,文艺复兴科技公司从12个雇员增加到36个,并交易40种的金融产品。现在,公司有150个雇员,交易60种金融产品,基金规模则有50亿美元。在150名雇员中有三分之一是拥有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的顶尖科学家,涵盖数学、理论物理学、量子物理学和统计学等领域。所有雇员中只有两位是华尔街老手,而且该公司既不从商学院中雇用职员.也不从华尔街雇用职员,这在美国投资公司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当我提出“数字化定量分析”的时候,有很多人质疑方法的实盘可行性,大资金的运作能力,以及是否有人在此领域取得成功。现今的全世界基金收益最快的早已经不是巴菲特和索罗斯,而是数量分析大师西蒙斯。这已经证明了数字化定量分析的可行性。
⑶ 2010年全球最赚钱的对冲基金经理是谁他赚了多少钱请详细介绍!
金融机构投资损手烂脚之际,仍有少数对冲基金经理人展现非凡的回点石成金功力。全球最答赚钱的25名对冲基金经理去年合共劲赚116亿美元。其中西蒙斯勇夺“对冲之王”宝座,大赚25亿美元,保尔森居次位,赚20亿美元。出乎意料的是,大炒家索罗斯劫三甲不入。
希望采纳
⑷ 【非常懂对冲基金的进】对冲基金的存在价值我觉得对冲很鸡肋。
对冲基金本来 就是 鸡肋,我把他称作金融捡破烂的。那里有套利的机会,那就有他们的身影。
对冲基金有多种,对于客户来讲,我们只需要了解对冲的盈利模式。一种是多空对冲,当看多时,留下向上的敞口,不确定时,是平衡的,看空时,敞口向空。
再有一种是中性对冲,始终采取多空平衡,多头跑赢空头的标的多少百分比就可以赚多少。
还有一种是程序交易,这个国际上做的最成功的是西蒙斯的大奖章基金。
对冲基金最大的意义在于可以通过模型从而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
⑸ 请问,目前境外有哪些比较著名的对冲基金产品产品信息去哪里可以查询到
著名的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及朱里安·罗伯逊的老虎基金,它们都曾创造过高达40%至50%的复合年度收益率,还有伊丽莎白-海伦、林音紫的雅琳基金。然而华尔街真正的王者是詹姆斯·西蒙斯和他的文艺复兴科技公司。 自1988年成立以来,这家美达基金公司年均回报率高达34%,而且34%这个回报率已经扣除了5%的资产管理费以及44%的投资收益分成等费用,堪称在此期间表现佳的对冲基金。10多年来,该基金的资产从未减少过。该公司目前已经成为西蒙斯的旗舰公司。 尽管西蒙斯在华尔街并非尽人皆知,但他以往的成就让投资者对这只基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算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同期年回报率也只有22%,而标准普尔500指数同期的年均涨幅才只有9.6%。西蒙斯创造的回报率比布鲁斯·科夫勒、索罗斯等传奇投资大师高出10个百分点,在对冲基金业内他堪称出类拔萃。尽管美达公司收取的这两项费用是对冲基金平均收费水平的2倍以上,但依然让大家趋之若鹜。
⑹ 如何挑选对冲基金
从第三方监管、回调小、长期业绩好、资金规模这四方面如下:
1.第三方监管,净值也必须由第三方核算。
这一点是前提,有些投资公司自己公布的业绩非常好,天天向上,可是一经第三方监管,业绩就天天不涨。比如上海一家叫淘利的公司,自己公布的业绩好的惊人,完全不受大盘影响,每天小涨,名声大噪,经过信托发行一个对冲产品后,净值动都不动,这样的公司就很危险。
2.回调小,最重要的标准!
对非常保守的人来说,最大回撤在5%就非常好了,对于中性的投资者,最大回撤在10%-20%左右完全可以接受。最大回撤小实际反映基金经理对风险的把控能力。这是最重要的判断一个对冲基金好坏的标准。由于对冲基金一般都要操作股票,期指,商品期货,不可避免使用了杠杆,欧美对冲基金杠杆用到8-10倍是稀松平常,他们有很多程式化交易,风险控制比较严格,所以敢于采用比较大的杠杆,中国的对冲基金经理一般用到2-3倍。
私募排排网上有一家玩期货的对冲基金,全部是自己的钱,几个月亏损97%,基本亏光了,这就是不懂风险控制的后果。
3.长期业绩好
一般比较业绩要比较长的时间,比较3-5年很正常。由于对冲基金在中国刚刚开始,很少有产品比较长,那么你就要观察基金经理其他产品的业绩,波动如何,如果他其他产品业绩比较稳定,一般对冲产品会更稳定,业绩会更好。就像你交的朋友是个老实人,一般他就会一直老实,人的性格不会大变的。
长期业绩好的标准我觉得可以设置在每年10%以上的年化收益,心态要放低,放平稳,不要去和短跑冠军比短期收益,投资是马拉松,半辈子的事,短期收益毫无价值。而且适合自己的对冲基金就是最好的,西蒙斯的对冲基金收益很高,可是他不会要你,再高的收益与你何干?
4.资金规模
基金经理管理资金规模多大?至少要管理过10亿以上的规模。一般来说管理过大资金的基金经理都受过严格训练,尤其是风险控制把握的好,不容易出问题。有些草根人士玩几十万资金业绩非常好,把大钱给他,他就一塌糊涂。没玩过大钱的人不敢投他。你想业绩一好,跟的人就会多,他管理的资金规模必然变大,如果没有玩过大钱,不懂风险管理,业绩必然变脸。比如南京的常士杉,广东的新价值都是血的教训。
这是我根据个人投资经验总结的一般规律,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肯定有例外,按照以上标准,再结合我以后有空再写的如何挑选基金经理,你成功的概率就有8-9成把握了,还有10%就靠天命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曾经投资一个对冲基金,从03年观察到08年初,觉得对这个产品和基金经理非常了解了,不幸投入时间不对,08年2月投,遇上金融危机,最多时巨亏70%,惨不忍睹,我已经给老婆写了检讨,承认自己看走眼,打算撤回,老婆不同意,她相信我不会看走眼,叫我计算损失,不管它了。结果守到现在赚翻了!说明我的眼光还是不错,但运气比较差。所以这些规律都是一般规律,只有8-9成把握,能不能最终赚大钱,还得靠几分运气。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⑺ 去年美国一个对冲基金公司经理年薪47亿美元.他是谁
保尔森 在危机中赚大钱
麦迪逊大街590号29楼,保尔森公司的总部设在这里。从窗口向外眺望,约翰?保尔森(John Paulson)可以看到同一条街上他的老东家——贝尔斯登,2008年5月29日,它被摩根大通以2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成了此次信贷危机中最大的受害者,而危机中最大的受益者,正是保尔森。
16年前,保尔森就曾从楼市的大萧条中受益,通过抵押拍卖,他买下了纽约的一套公寓和长岛汉普顿的一幢大房子。而去年,通过做空楼市,保尔森个人净赚37亿美元,就此成为对冲行业有史以来年收入最高的经理人,连索罗斯这样的“老手”也望尘莫及。
放胆一搏
他把丘吉尔的一句话当作自己的格言——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
现年52岁的保尔森是哈佛商学院的MBA毕业生,曾效力过奥德赛合伙人公司、贝尔斯登公司以及格拉斯公司。1994年,保尔森自立门户,成立了一只专注于并购套利的对冲基金。到了2002年,这只基金管理的资金从最初的200万美元变成了5亿美元,9年的时间里,这只基金有8年都在赚钱,这包括网络泡沫破灭后“所有主要的市场指数都在下跌”的那几年。这并不等于说,它已然是行业里的明星了——它也许不再是麻雀,但却远远没有变成凤凰。
2005年,保尔森担心美国经济会走向衰退,他开始做空汽车供应商等公司的债券,赌它们的价值会下跌。然而,即使这些公司的债券已经进入破产程序,它们的价格仍然在上涨。
“这很疯狂!”保尔森对公司的一位分析师说。他催促他的经纪人想办法保护他的投资和利润。
保尔森问他们:“哪里有我们可以做空的泡沫?”
最后的答案是:房地产。
当时,处于牛市思维中的房地产专家们反复宣称,房屋价格永远不会在全国范围内下跌,否则美联储会通过大幅削减利率来挽救这个市场。“大多数人告诉我们”,保尔森说:“永远不会出现拖欠投资级别的抵押债券的现象。”
在分析了大量数据之后,保尔森确信投资者远远低估了抵押信贷市场上所存在的风险。他赌这个市场会崩溃。“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交易,有这么多人看多,而只有极少的人看空。”
保尔森当然不能直接做空房子,但他可以做空与之相关的证券化产品——CDOs和CDS。
CDOs(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也就是债务抵押债券,是华尔街将抵押债券重新包装形成的券种,投资者如果担心CDOs风险太高,华尔街还提供一种可以避险的衍生产品CDS(Credit Default Swap),也就是信用违约交换。
公司的投资经理佩里格利尼开始操作复杂的债券交易:一边做空危险的CDOs,一边收购廉价的CDS(由于投资者对房地产市场普遍乐观,所以当时CDS的价格相当便宜)。
保尔森还觉得人们处于信用泡沫之中,他怀疑评级机构在给次贷产品评级时标准过于宽松,于是,他让团队展开大规模的调查,结果发现,贷方回收贷款确实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
2006年,保尔森决定成立一只对冲基金Paulson Credit Opportunities I,专门做空危险的抵押债券,保尔森为这只新基金募集了大约1.5亿美元的资金,大部分投资者来自欧洲。2006年中,这只基金开始发力。
可是,房地产市场还是那么牛,保尔森的新基金却一直在赔钱。
犹疑的投资者劝告保尔森,在房地产领域有着更多经验的人都保持乐观,他却偏离了他擅长的并购套利领域。一位好友也打电话给保尔森,问他是不是准备止损。
“不。我还要加注。”他回答说。
保尔森决心放胆一搏,虽然他需要每天到中央公园跑上5公里来缓解压力。他把丘吉尔的一句话当作自己的格言——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
1%的风险、100%的利润
控制好风险,利润会不请自来;风险套利不是关于赚钱的,而是关于不赔钱的。
保尔森的投资理念深受格拉斯公司的高级合伙人马蒂?格拉斯及其父亲约瑟夫?格拉斯的影响,他们的两句话一直指导着保尔森的投资:其一、控制好风险,利润会不请自来;其二、风险套利不是关于赚钱的,而是关于不赔钱的。
“对于我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我们的目标是保护本金,不是赔钱。如果某一年我们的投资回报没有跑过S&P,我们的投资人会原谅我们,但是,如果我们有非常大的损失,没有人会原谅我们。”
保尔森唯一的失手是在1998年,受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衰落的影响,“损失了大约4%”。他们发现,大部分的亏损源于事件套利组合。从那时起,他们就减少或者干脆关闭事件套利组合,以减少基金与市场下跌的正相关性。
在保尔森看来,这次做空次级债与他的投资理念非常契合。
“这是一个不对称的风险回报交易。”保尔森解释,“我们瞄准了BBB级债券,在次级债里是评级最低的部分。在一个典型的资产证券化中,一般会有18至20个不同的风险等级,等级最低的最先遭受损失,BBB级债券大约在5%次级的位置,如果标的资产损失超过5%,这种债券就要遭受损失,如果超过 6%,这种债券就不会得到偿付。所以,做空这种债券,如果我的决定是错的,那么我会损失1%,如果我是正确的,那么我会赚100%。损失的空间有限,而盈利的空间巨大,我们喜欢这种投资。”
他接着说:“只冒1%的风险赚取100%的利润是巨大的风险回报。”
危机刚刚过去1/3
凤凰变麻雀的故事并不会比麻雀变凤凰的故事更少。
利润果然不请自来。
在2006年年底,Paulson Credit Opportunities I上涨了大约20%,保尔森开始成立第二只类似的基金Paulson Credit Opportunities II。2007年,第一只基金上涨了590%,第二只上涨了350%。2007年开年的时候,保尔森公司管理着70亿美元的资金,仅去年一年,就有60亿美元的资金涌入,这还没有把他们当年的投资收益计算在内。
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的教授彼得?莫里西相信保尔森并非唯一嗅到抵押贷款行业将要遇到麻烦的人,但他确实是将理论实践得最有效率的人。“他看到了我们很多人都怀疑的东西,但是,我们没有勇气把钱投进去。”
同样关键的是:保尔森做空的时机刚刚好。好几年前,房地产市场的一些学者在做空房地产,这些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保尔森一飞冲天后,等待他的并不只是鲜花,也有臭鸡蛋。某社会组织说他从这场危机当中赚钱“很龌龊”。“从失去家园的人那里获利不是一个赚钱的好办法。”美国邻里协助公司的CEO 布鲁斯?马克斯说。
虽然免不了媒体的狂轰滥炸——有报纸居然把他母亲都挖了出来,81岁的老太太对该报纸的记者说:“我的儿子约翰是一个重要人物,但我确实没什么好说的。”——但保尔森依然保持着刻意的低调。毕竟,在对冲基金的世界里,凤凰变麻雀的故事并不会比麻雀变凤凰的故事更少。
保尔森仍然看空房地产市场,他认为“危机刚刚过去1/3”,市场将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回暖。他还看空美国经济的其他方面,例如,信用卡和汽车信贷。他告诉投资者,现在赌经济将出现问题还不算太迟。
⑻ 量化投资大师西蒙斯是数学家还是物理学家
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1938年-)是美国数学家、投资家和慈善家。是世界级的数学家,也是最伟大的对冲基金经理之一。
西蒙斯1958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1962年在伯克利加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曾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陈-西蒙斯形式就是以陈省身和他命名的。1976年,他获得了美国数学会的范布伦奖。
2005年,西蒙斯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对冲基金经理,净赚15亿美元,差不多是索罗斯的两倍;从1988年开始,他所掌管的大奖章基金年均回报率高达34%,15年来资产从未减少过。
西蒙斯几乎从不雇用华尔街的分析师,他的文艺复兴科技公司里坐满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博士。用数学模型捕捉市场机会,由电脑作出交易决策,是这位超级投资者成功的秘诀。
“人们一直都在问我,你赚钱的秘密是什么?”几乎每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总会说到这句话,他似乎已经习惯了那些渴望的眼神。事实上,在对冲基金的世界里,那应该是每个人都想要了解的秘密。
68 岁的西蒙斯满头银发,喜欢穿颜色雅致的衬衫,光脚随意地蹬一双loafers牌休闲鞋。虽然已经成为《机构投资者》杂志年度最赚钱的基金经理,但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他到底是谁。西蒙斯曾经和华裔科学家陈省身共同创立了著名的Chern-Simons定律,也曾经获得过全美数学界的最高荣誉。在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华尔街,西蒙斯和他的文艺复兴科技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Corp.)是一个彻底的异类。
作风低调的西蒙斯很少接受采访,不过自从他放弃了在数学界如日中天的事业转而开办投资管理公司后,二十多年间,西蒙斯已经创造了很多难以企及的记录,无论从总利润还是净利润计算,他都是这个地球上最伟大的对冲基金经理之一。
以下是一些和西蒙斯有关的数字:1988年以来,西蒙斯掌管的的大奖章(Medallion)对冲基金年均回报率高达34%,这个数字较索罗斯等投资大师同期的年均回报率要高出10个百分点,较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年均回报率则高出20多个百分点;从2002年底至2005年底,规模为50亿美元的大奖章基金已经为投资者支付了60多亿美元的回报。
这个回报率是在扣除了5%的资产管理费和44%的投资收益分成以后得出的,并且已经经过了审计。值得一提的是,西蒙斯收取的这两项费用应该是对冲基金界最高的,相当于平均收费标准的两倍以上。高额回报和高额收费使西蒙斯很快成为超级富豪,在《福布斯》杂志2006年9月发布的“400位最富有的美国人”排行榜中,西蒙斯以40亿美元的身家跻身第64位。
⑼ 什么是西蒙斯的模型分析技术 哪位达人能介绍一下吗
针对不同市场设计数量化的投资管理模型,并以电脑运算为主导,在全球各种市场上进行短线交易是西蒙斯的成功秘诀。不过西蒙斯对交易细节一直守口如瓶,除了公司的200多名员工之外,没有人能够得到他们操作的任何线索。
对于数量分析型对冲基金而言,交易行为更多是基于电脑对价格走势的分析,而非人的主观判断。文艺复兴公司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即电脑和系统专家,研究人员以及交易人员。西蒙斯亲自设计了最初的数学模型,他同时雇用了超过70位拥有数学、物理学或统计学博士头衔的人。西蒙斯每周都要和研究团队见一次面,和他们共同探讨交易细节以及如何使交易策略更加完善。
作为一位数学家,西蒙斯知道靠幸运成功只有二分之一的概率,要战胜市场必须以周密而准确的计算为基础。大奖章基金的数学模型主要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找出金融产品价格、宏观经济、市场指标、技术指标等各种指标间变化的数学关系,发现市场目前存在的微小获利机会,并通过杠杆比率进行快速而大规模的交易获利。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基金采取了相同的策略,不过和西蒙斯的成就相比,他们往往显得黯然失色。
文艺复兴科技公司的旗舰产品——大奖章基金成立于1988年3月,到1993年,基金规模达到2.7亿美元时开始停止接受新资金。现在大奖章基金的投资组合包含了全球上千种股市以及其他市场的投资标的,模型对国债、期货、货币、股票等主要投资标的的价格进行不间断的监控,并作出买入或卖出的指令。
当指令下达后,20名交易员会通过数千次快速的日内短线交易来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交易量之大甚至有时能占到整个纳斯达克市场交易量的10%。不过,当市场处于极端波动等特殊时刻,交易会切换到手工状态。
和流行的“买入并长期持有”的投资理念截然相反,西蒙斯认为市场的异常状态通常都是微小而且短暂的,“我们随时都在买入卖出卖出和买入,我们依靠活跃赚钱”,西蒙斯说。
西蒙斯透露,公司对交易品种的选择有三个标准:即公开交易品种、流动性高,同时符合模型设置的某些要求。他表示,“我是模型先生,不想进行基本面分析,模型的优势之一是可以降低风险。而依靠个人判断选股,你可能一夜暴富,也可能在第二天又输得精光。”
西蒙斯的所作所为似乎正在超越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价格波动是随机的,交易者不可能持续从市场中获利。而西蒙斯则强调,“有些交易模式并非随机,而是有迹可循、具有预测效果的。”如同巴菲特曾经指出“市场在多数情况下是有效的,但不是绝对的”一样,西蒙斯也认为,虽然整体而言,市场是有效的,但仍存在短暂的或局部的市场无效性,可以提供交易机会。
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西蒙斯提到了他曾经观察过的一个核子加速器试验,“当两个高速运行的原子剧烈碰撞后,会迸射出数量巨大的粒子。”他说,“科学家的工作就是分析碰撞所带来的变化。”
“我注视着电脑屏幕上粒子碰撞后形成的轨迹图,它们看似杂乱无章,实际上却存在着内在的规律,”西蒙斯说,“这让我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证券市场,那些很小的交易,哪怕是只有100股的交易,都会对这个庞大的市场产生影响,而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这样的交易发生。”西蒙斯认为,自己所做的,就是分析当交易这只蝴蝶的翅膀轻颤之后,市场会作出怎样复杂的反应。
“这个课题对于世界而言也许并不重要,不过研究市场运转的动力非常有趣。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西蒙斯笑起来的时候简直就像一个顽童,而他的故事,听起来更像是一位精通数学的书生,通过复杂的赔率和概率计算,最终打败了赌场的神话。这位前美国国防部代码破译员和数学家似乎相信,对于如何走在曲线前面,应该存在一个简单的公式,而发现这个公式则无异于拿到了通往财富之门的入场券。
⑽ 对冲基金是什么样的金融衍生品具体的盈利操作模式是什么样的
对冲基金(hedge fund),也称避险基金或套利基金,是指由金融期货(financial futures)和金融期权(financial option)等金回融衍生工具(financial derivatives)与答金融组织结合后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并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它是投资基金的一种形式,属于免责市场(exempt market)产品。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对冲基金名为基金,实际与互惠基金安全、收益、增值的投资理念有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