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四万亿计划的目的是什么,怎么刺激经济,带来了哪些后果
四万亿计划的目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四万亿计划刺激经济的措施及带来的后果有:
(1)对拉动全社会投资和稳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中央“快重准实”的总体要求,各地各部门迅速完善落实中央投资项目组织、政策、监管三大保障体系,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在中央扩大投资政策带动下,全社会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前9个月全社会投资增长33.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的农业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民生工程投资均同比大幅增长42%—72%。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9%,增幅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提高1个和2.8个百分点。
(2)为进一步加强“三农”和改善民生夯实了基础。加强农村民生工程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电网改善、农村公路、农村沼气、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成了一大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
在今年四批中央投资中,用于民生工程的投资占比超过50%。截至8月底,已建成1.1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项目,改造农村初中校舍面积近400万平方米;建成廉租住房27万套、开工建设126万套;
解决227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农村沼气项目247万户、农村公路20万公里、农村电网各类线路10.3万公里。
(3)积极推进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坚持把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攻方向。
中央投资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安排200亿元中央投资用于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明显加快,重大装备自主化工作积极推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开工建设了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抓手,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城市污水垃圾设施及配套管网、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建设。截至8月底,已建成污水处理能力518万吨/日,垃圾处理能力1.6万吨/日,形成节能能力标准煤669万吨、节水能力1.31亿吨。
(4)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力有序开展。着眼于缓解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长远发展增强后劲。哈大、武广、南广、贵广等一批重大铁路项目加快建设,投产里程近1500公里。
南水北调等大中型水利工程进展顺利,已基本建成近1500个大中型水利项目。公路、机场、城市电网改造有序推进。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方针,加快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截至到2008年8月底,已完成投资5050多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50.5%,实现了时间过半、投资完成过半。其中,城乡住房投资完成规划任务的73.4%,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成40%以上,原定的三年目标任务有望在两年内基本完成。
(1)4万亿投资计划扩展阅读:
四万亿计划的主要内容
(1)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3)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4)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6)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7)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8)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9)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10)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Ⅱ 如何评价四万亿计划
4万亿的目的:
因为欧美金融危机,造成欧美进口大幅下降。中国出口企业面临非常严重的困难。由于危机具有较大的可预见性,为了遏止全国范围内出现危机,政府必须出台相应的措施,于是出台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来刺激国内需求,试图消化掉过剩的出口产能。
虽然,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主要目的是刺激国内需求。但同时,他也大大加强了很多领域的建设。领域主要有: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民生工程等等。
除了以上所说的直接目的。4万亿还有间接目的。比如保证就业、维护国家稳定等等。
4万亿积极的效果:
首先政府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基础建设进步非常显著。
投资间接的繁荣了相关产业。如建设行业,水泥,钢筋等等。
基建与投资,吸收许多剩余失业劳动力,从而增加社会总体收入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整个社会的消费。
4万亿的负面效果:
通货膨胀。这4万亿有相当一部分是靠印钞获得的。因为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比较严重。
产能过剩。房地产、基建等投资,极大的促进了钢铁、水泥能建材产业的发展。但当一个城市完成了基础建设之后,他就不需要在持续的大笔投入资金在基建上了。而建材产业并不能及时的去根据市场作调整。因此,某些产业,特别是钢铁产业,产能过剩。
滋生了无效分配、腐败等社会问题。
Ⅲ 4万亿的政府投资用在哪些方面了、
首先,4万亿投资计划的实施,对民间投资起到了积极的保护和拉动作用。虽然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范围广、冲击力大、速度快,4万亿投资计划的出台时间很紧、规模很大、速度很快,但对民间投资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保护和拉动作用。
一是4万亿投资计划的重点,为民间投资的跟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知道,此次的4万亿投资计划,主要集中在保障性住房、农村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自主创新 和节能减排 等方面,这些方面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而且是民间投资涉及较少的方面。利用应对金融危机的机会,加大对这些方面的投入,把社会效益远高于经济效益、公益性远高于市场性 的设施由政府来进行投资和建设,为民间投资的下一步有力跟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4万亿投资计划的实施,保护了民间投资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极有可能对经济产生毁灭性的影响。特别是面广量大的民营企业,更会遭受重创。正是4万亿投资计划的快速有效实施,才使我国经济在很短的时间内停止了下滑,并迅速出现了企稳向好的迹象。因此,4万亿投资计划的实施,不仅保护了经济,也保护了民间投资者的信心。
三是4万亿投资计划的实施,进一步理顺了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关系。虽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界限比较清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却经常出现相互“越位”、相互“缺位”、相互“错位”的现象。此次4万亿投资计划的实施,更加清晰地勾画了政府投资的范围,对理顺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关系提供很好的借鉴。
第二,4万亿投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某些偏差,间接地对民间投资产生了一定的挤占效应。
在肯定4万亿投资对民间投资积极作用和影响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由于4万亿投资政策 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定偏差,特别是资金的分配、信贷资金的供应、政策的赋予等方面,间接地对民间投资产生了一定的挤占效应。具体表现在:
一是国有企业 ,特别是中央企业成为4万亿投资的最大受益者,普遍“不差钱”,使他们具有了与民营企业争地盘的强大实力,使一些地区、一些行业出现了“国进民 退”的现象,而国企新“地王”的频繁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民间投资被挤压的迹象。
二是地方政府的过度投资,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民间投资形成了挤占效应,地方许多过去可以由民间资本界入的市政工程、公共设施等,在此轮投资中,也因为政府“不差钱”而被政府全面承包了,使民间投资在一些地方被“挤出”。
三是自4万亿投资计划实施以来,民间投资的跟进速度明显不快,也直接导致了政府投资作用的更好发挥,这意味着,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拉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不仅如此,在某些方面,由于4万亿投资计划的实施范围过广,还在一定程度了抑制了民间投资的启动。
总之,4万亿投资对民间投资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对民间投资的不利影响也是值得关注的。从今年前九个月的经济数据来看,经济复苏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如何更好更快地启动民间投资、发挥民间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对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影响很大,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
Ⅳ 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 的具体计划
一、扩大内需万亿元投资投向构成
单位:亿元
重点投向资金测算
总计40000
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4000
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3700
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15000
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1500
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2100
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3700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10000
二、扩大内需4万亿元投资资金来源
四、关于中央投资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截至今年4月底,2008年四季度新增1000亿元和2009年新增1300亿元中央投资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一)保障性住房建设
基本建成廉租住房21.4万套、开工建设65万套,正在加快实施煤矿棚户区民房改造10万户、采煤沉陷区民房治理12.9万户和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15.7万户,开工建设国有垦区棚户区约8500户、游牧民定居房1.8万套。
(二)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解决约14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开工建设农村户用沼气160万户,建成农村公路约2万公里,农村电网各级变电站254座、线路4万多公里。南水北调工程加快建设,基本建成近450个重大水利项目、290个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193个大型灌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建成标准粮田260多万亩。建成动物防疫体系项目5000个,购置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设备13427台(套),购置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设备28万台,购置粮食烘干设备273套,新增油脂油料仓(罐)容约35万吨,建成以工代赈和扶贫项目172个,改造农村邮政营业投递网点700个。
(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哈大、武广、南广、贵广等一批重大铁路项目加快建设,建成高速公路445公里,建成民航航站楼10万平方米,城市电网加快改造。
(四)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
基本建成约6500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项目、1140个基层计划生育服务项目和6个重点中医院项目,改造农村初中校舍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建成中等职业学校校舍约90万平方米,基本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246个。
(五)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建设营造林约2900万亩,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283万吨/日、垃圾处理能力3155吨/日,铺设管网2548公里,新增COD削减量约6.5万吨。处理铬渣约32万吨,形成616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节水能力1.2亿吨、循环利用废物能力270万吨。
(六)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去年新增中央投资安排的176个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和146个产业技术进步项目加快推进,已进入主体工程建设和设备采购安装阶段。今年安排的222个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计划已经下达。
Ⅳ 中国目前物价上涨与4万亿投资计划有什么关系
有一定的关系来。给你个源比方,假设市场上原来有100件商品(整个中国市场上的商品),一共有200元钱(整个中国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那么每件商品就是2元,现在又多了20元(就是投进去的4万亿),那么每件商品就变为2.2元了,物价就上涨了。明白了吗
Ⅵ 国家4万亿投资分布计划安排(2008年底)与实际完成(2010年12月)对照图。 (1)
(1)变化:复图表中该方案实制际完成与计划安排情况相比较,减少了重大基础设施、灾后重建方面的投资,增加了民生、创新与生态方面的投资,增加了公共支出。依据: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009年以来,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4万亿财政投资方案投向内容作出了适当的调整,使得该方案更好地适应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2)增加民生支出,说明财政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保障;增加对公共支出、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生态等领域的投入,减少了重大基础设施投入说明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通过4万亿投资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复苏说明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
Ⅶ 政府投资4万亿人民币,这4万亿钱从哪里来的
政府复4万亿投资怎么来的详细如制下:
赤字+国债+贷款+债券
如图所示:
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关于对4万亿元投资的说明》。开篇提出的4万亿元投资的内涵,即从2008年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央政府拟通过增加中央基建投资、中央政府性基金投资、中央政府其他公共投资和灾后重建投资等,安排1.18万亿元投资,加上地方配套和社会投资,形成4万亿元的投资规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弥补财政减收增支形成的缺口,拟安排中央财政赤字7500亿元,比上年增加5700亿元,同时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管理。”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商量了一个具体办法,发放一些期限比较长、利率比较低的政策性贷款,作为项目资本金用于充实3万亿元的配套。
总结:中央财政拿出:1.18万亿元,另外配套资金3万亿元。在实际的刺激政策中,加上地方财政配套、银行信贷、企业票据等,流向市场的资金可能不止4万亿。
Ⅷ 4万亿投放时间
4万亿投放时间:
2008年12月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重创,中国政府迅速、及时做出反应,于2008年11月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以及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刺激措施。
2008年“4万亿投资”政策效果评价:
首先,政府投资效率低下。比如说,四万亿经济剌激计划中对铁路尤其是高铁建设项目的资金安排比例过大,造成了铁路建设尤其是高铁建设在一时间大干快上,一些质量安全隐患现在正陆续暴露出来。不仅如此,铁路建设项目的摊子铺开后,现在要收也很难,收紧了很可能会遗留下许多半拉子工程或者欠民工工资的问题,而不收紧则很可能是吞食资金的无底洞。所以,现在看来,当时应该打开部分垄断行业壁垒,引进有效率的民间投资充分参与市场化竞争,而不是靠政府投资,盲目上一些效率低下的项目来拉动经济增长,要知道,这些政府投资项目连还本付息都困难,更别说回报率了。
其次,直接导致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中央政府投资4万亿的钱从哪里来?中央政府每年都是赤字,这4万亿可能大部分是印出来的。正是因为如此,到了2009年底以后,我国的CPI才会连创新高。根据11月末数据,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是82.55万亿元。更要命的是,4万亿投资计划,使得很多行业本该下马的产能又重新上马,造成产能过剩现象更加突出,目前我国的钢铁行业的过剩的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水泥生产能力达到18.7亿吨,已经远超实际需求,目前在建的400条生产线还将新增生产能力6亿吨......。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在24个行业中有19个行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在欧美经济形势好的情况下,中国的多余产能可以通过出口来消化,而现在靠内需来消化这些产能显然不可能。
再次,“4万亿投资计划”使得社会流动性泛滥,导致2008年房地产调控成为真正的“空调”,让我们再次错失了一次良好的“去泡沫”的机会。其实,2008年如果房地产调控得以坚持下去,把房价上涨趋势给稳住,那么所付出的代价要远比现在要小得多,现在无论房价上涨还是下跌都将给社会和经济带来问题。不仅如此,正因为“4万亿投资计划”出炉,使得地方政府也依法刨制,各地也开始跟着大上项目,大搞政绩工程。如今中国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负债规模已经高达10.7万亿。可以预见,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和房地产泡沫破灭,都将给2012年中国经济埋下不小的隐患。
最后,造成了国进民退。这4万亿投资计划中有95%的资金流入了国有企业,民营经济难以参与其中,而大型央企和国企在拿到政府投资资金之后,迅速加大扩张力度,这对民间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民营经济出现凋敝,做实业很难挣到钱,又加快了资金的流出。而现在要想靠民间资金投资来拉动经济之时,发现民企老板对此积极性普遍并不高。如果消费不旺,民间投资又跟不上,中国经济明年出现滑坡可能性不能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