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信证券旗下的基金公司有哪几个
中信证券旗下原有中信基金公司和华夏基金公司,在去年底中信基金公司并入了华夏基专金公司。
中信证券控股股东属中信集团的另一家子公司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英国保诚集团等还共同合资组建了信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并持有其33%股权。
http://content.caixun.com/NE/00/k0/NE00k07p.shtml
Ⅱ 中信证券旗下的有几个基金公司
中信证券旗下原有中信基金公司和华夏基金公司,在去年底中信基金公司并入了华专夏基金公司。
中信证券控股属股东中信集团的另一家子公司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英国保诚集团等还共同合资组建了信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并持有其33%股权。
http://content.caixun.com/NE/00/k0/NE00k07p.shtml
Ⅲ 假如你持有中信证券这支股票,那么请从宏观,微观,中观方面分析你为什么选择中信证券这支股票
我对中信证券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甚至还买过它,但最终还是把它换成了平安,为什么呢?
其实并不是中信不好,在中国现有的券商当中(不管是已经上市的,还是将要上市的),它在各项指标(总资产,净资产,营业额,净利润,经纪业务,债券承销,项目保荐,自营业务…等)中都是名列前茅的,综合实力可以说是最强的,近期收购华厦基金,独资设立自已PE(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部门,尝试入股华尔街的著名投行贝尔斯登(但是失败了)…等动作也是它在努力将自已打造成世界一流投资银行,
但是将与世界知名的投行(高盛,雷曼兄弟,瑞银,美林)相比,无论是规模,业务范畴,盈利分布,产品创新,管理经验等,还是相差很远,虽然它具有成为中国高盛的潜力,但到现在为止,只是一个规划,连趋形都还没有真正形成,它还要经历时间的考验,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强势的外资投行陆续进入,它将面临外资和内资同行的强烈挑战,如果最终能够坚持得住并能继续保持发展的话,到那时它将是一个很不错的投资标的.
在现阶段,中信仍然是一个周期性非常明显的公司,在牛市行情中,进攻性很强(比如06-07年),但在熊市中却也是疲态尽显(04-05年和08年初),投资这种公司,如果你对它没有深刻的了解和强烈的信心,是很能把握住的.如果你看好的是它未来10年会成为中国的高盛,那现阶段就可以放心买入,如果你有疑虑或只想做波段投机,那就别碰它,因为它的涨跌幅度是非常大的,你很难掌握主力资金的流向.
我认为它还不够稳,或者说是行业的龙头地位还不够牢固,所以我只是高度关注而没有持有它.
Ⅳ 上海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大骗子,大家千万不要相信他们的骗技
我也被骗了,开始我问他需要验资吗,他说不用,我交了会员费版1080,在会员里面有一个合权同,是新会员必须验资的,给了我一个账户,他问我一共多钱,我说3万,我问他验资2万可不可以,他说没问题,我就打过去2万,他说系统异常,要我再打一万,我又打了一万,还说系统异常,必须一次性大款3万,会在10分钟还回来6万,最后我也没再打3万,那要是打了就变成6万了,骗了了就骗了,报警其实也没嘛用,他们的账号都是在境外设立的,咱这的警察也没用,管不了,千万别再相信验资的这种投资公司
Ⅳ 去中信证券的投资部,前途如何啊,和四大相比呢 [复制链接]
其实中信的平台挺不错的,可以作为一个平台,也可以做为一家长期服务的公司。以中信证券在业界的实力和影响,未来几年跻身到中国最好的几家券商之一是肯定的。
Ⅵ 中信证券出售建投45%股权后,仍持有15%,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那么建投15%的收益如何计算
不纳入合并报表那就算投资收益了,建投的股份属于非交易性的金融资产,这部分股份只有获得建投的分红到帐后才有投资收益. 华夏基金不合并报表的话也一样.
Ⅶ 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哪个更具长期投资价值
长线投资当然是中信证券了,证券界的老大,那可是央企呀!放心持有!
Ⅷ 现在投资中信证券好还是宏源证券好
中信好
要投资就要投资龙头,最容易领涨的
所以说中信好
不要看现在价格高,等未来你就感觉现在低了
只要你认为牛市没有完结,那么中信证券就可以说股票价格还没看到顶,
补充,为什么能新高? 你有想过这个问题么?如果说涨的慢的有潜力,那还有很多几元钱的股票呢,他们不是潜力更大?
Ⅸ 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是什么关系
中信建投的前身是华夏证券。
华夏证券曾是当年的全国三大证券回公司之一。
从2002年开始到2004年,答券商全行业出现了巨亏,华夏也是其中之一。
连年的亏损使得券商进行大洗牌,中信证券开始“趁火打劫”。
继2004年收购广发失败后,中信证券又盯上了华夏证券,
于是2005年,中信证券与建银投资联手出资46亿元,吞下困境中的华夏证券。
收购后就改名为中信建投,并派人去做董事长。
当时的华夏证券经纪业务的市场份额比中信还高,
在收购后的几年里,中信获得了非常丰厚的收益。
两家亲如兄弟,大企业哥哥来,中小企业弟弟上,有肉大家一起吃。
后来证监会发文,对证券公司实行“一参一控”。
就是说只允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参股一家证券公司,控股另一家证券公司。
而中信证券的实际控制人控制了两家券商。
最后,中信就通过转让股权把实际控制权让了出来。
兄弟分家之后,以前的感情也就散了,变成了真正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