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目前最好的股权私募基金是哪几家
募股权基金顾名思义是指从事私人股权投资的基金。而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是指对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并以策略投资者的角色积极参与投资标的的经营与改造,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私募股权投资的资金,一般采取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向有风险辨别和承受能力的机构或个人募集。私募股权 实际上就是英文PE的翻译(private equity),因为在我国私募股权基本上采用合伙制的基金形式运作,所以又叫做私募股权基金。
实践中大多称之为PE,因为中文的说法太多,容易混淆。
私募和公募基金的区别
私募基金 公募基金
募集对象 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包括机构和个人 广大社会公众
募集方式 非公开发售 公开发售
信息披露 对信息披露要求较低, 对信息披露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具有较强的保密性 其投资目标、投资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
业绩报酬 除固定管理费外,还收取业绩报酬费 不提取业绩报酬,只收取固定管理费
投资门槛 一般至少为100万, 一般1000元(含)以上,
追加最低认购资金至少为10万或10万定投 也有100元起的
的整数倍
Ⅱ 最近一二年,中国市场上比较有名的私募案例
随便都是,给你找几个看看吧,呵呵
1、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挂牌,国内首支以人民币募集的私募股权基金成立
2006年12月30日,经过一年的筹备期,中国首支在大陆境内注册以人民币募集资金的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正式在天津挂牌成立。基金以契约型形式设立,采用私募发行方式,该基金总规模为200亿元,存续期15年。首期60.8亿元资金已募集完毕。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亦于同日挂牌成立负责该基金的投资与管理。
目前在中国大陆直接以基金名称注册的产业投资基金都是基于特别批准而设立,中外合资外币产业基金共有两只,它们是中瑞合作基金、中国-比利时直接股权投资基金。而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是在中国注册的第一只契约型产业基金,也是中国第一支以人民币募集资金的产业投资基金。
渤海产业基金的成立,打破了目前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由外资基金主导的局面,必将推动中国本土私募投资的迅速发展。
2、一系列相关法规政策出台,对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影响重大
2006年,中国政府先后发布实施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对中国私募股权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2006年9月8日公布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规定,外国投资者将可以有限制地对A股进行战略性投资,并在限售期后在二级市场卖出。
中国大量优秀的A股上市公司对于外资私募股权基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一规定为海外私募股权基金投资A股上市公司扫清了道路,扩大了基金可投资的项目范围。新规发布后,已有一大批海外基金开始频频活跃于各地上市公司,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12月底,共有19家在大陆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大陆企业获得了私募股权基金投资(PIPE),融资27.05亿美元,占年度私募股权投资额的20.8%。
此外,《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主要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进行规范,并加强了对涉及外资并购行业龙头企业或重点行业的监管和审查力度,严格限制了境内企业以红筹方式在海外上市的模式,对海外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的并购投资和今后海外上市退出活动都将造成了一定障碍。
《合伙企业法》的修订,增加了有限合伙制度,虽然不是这对私募股权及船业投资行业需求直接点明,但仍间接对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按照有限合伙企业形式设立与运作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国本土私募股权投资能够采用有限合伙这一国际通行的私募基金形式,避免了在公司制下的双重征税,不仅大大提高了私募股权投资的运作效率,而且也拓宽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募资渠道,将极大促进中国本土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
3、多家海外私募股权基金直接进驻中国大陆,“中国战略”日益被重视
由于中国私募股权投资领域属于新兴市场,在这一产业,外资一直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过去大部分海外私募股权基金仅在香港或环中国周边地区设立总部或办公室,作为其投资中国大陆的桥头堡。然而,在近几年特别是2006年,多家海外私募基金直接在中国大陆设立常驻办公室。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截止2006年底,有29家私募股权基金将办公室设立在北京;23家私募股权基金在上海设立办公室,深圳有2家。
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加上巨大而又稳定的市场消费潜力和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使得私募股权基金对“中国战略”日益重视,纷纷在中国大陆设立常驻办公室,方便投资中国企业。
4、亚洲(包括中国大陆)私募股权基金募资活跃,可投资中国资金比例增加
2006年,海外私募股权机构纷纷加快了投资中国的战略准备,有多支针对亚洲(包括中国大陆)的海外私募股权基金成功募集,其中对于投资中国的资金比例相比以前也大幅攀升。如凯雷成立第二支亚洲区(日本除外)的凯雷亚洲基金II,募集资金18.00亿美元;安博凯(MBK PARTNERS)为旗下的北亚收购基金 (North Asia Buyout Fund) 成功筹得了15.60亿美元以及中国渤海产业投资基金首期募集60.8亿元人民币等。
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06年12月,有40支可投资于中国大陆地区的亚洲私募股权基金成功募集,募集资金高达141.96亿美元,下半年资金募集金额增长尤为迅猛,募集资金高达95.65亿美元,比同年上半年募资金额增长106.5%。这充分表明中外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对亚洲和中国市场的信心,充裕的资金也为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本基础。
5、产业投资基金试点先行,本土机构争相涉足私募股权基金行业
2006年中国出台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产业基金试点。今年首个中资产业基金试点-天津渤海产业基金获得国家批准成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全国各地兴起了一股申报产业基金试点的热潮。据估计,中国目前有十余家产业投资基金正在申报成立。
另一方面,今年多支由中国本土机构发起的私募股权基金也成功募集,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06年有6支由中国本土机构发起设立的私募股权基金(包括渤海产业基金)成功募集,募集金额达到15.17亿美元,占整体募资金额的10.7%,平均每支本土基金的募资额达到2.53亿美元。这与中国当前对产业投资基金的积极试点和本土机构设立私募股权基金的热情息息相关。随着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政策法律环境的不断完善,2007年,中国大陆将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由本土机构发起设立的私募股权基金。
6、中国市场成为亚洲最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总额创新高
2006年,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大规模的投资案例频频见诸报端。高盛集团以私募股权形式投资25.8亿美元购买中国工商银行5.75%的股份成为本年度中国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事件。其他如苏格兰皇家银行投资湖南浏阳生物医药园,高盛联合鼎辉竞购双汇发展,汉鼎亚太联合德意志银行旗下机构PREEF投资希尔顿中国区酒店,渣打、华平等投资绿城等大规模私募股权投资案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06年12月底,中外私募股权基金共对129家大陆及大陆相关企业进行了投资,参与投资的私募股权机构数量达到75家,投资总额达到129.73亿美元。
7、传统行业领跑投资,房地产业最受青睐
2006年,传统行业成为私募股权投资的重点领域,无论从投资案例数量还是投资金额方面来说,传统行业的投资都排名第一。2006年1-12月传统行业共发生73起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占年度投资案例总数的56.6%;该行业投资金额为65.13亿美元,占年度总投资额的50.2%。
私募股权基金对传统行业的投资中,中国的房地产业最受基金青睐。2006年,世贸房地产、上海复地、绿城中国、首创置业、阳光100等国内多家房地产企业纷纷获得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06年12月,房地产行业共有31个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占传统行业投资案例总数的42.4%,投资金额达30.37亿美元,占传统行业总投资金额的46.6%。
8、成长资本领舞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收购案例逐渐增多
在欧美发达的私募股权市场,并购投资往往占据了非常显著的份额;而在中国的私募股权市场上,则是成长资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06年1-12月,属于成长资本的投资共有66起,投资金额达28.57亿美元,占年度投资案例总数的51.2%。
2004年5月,新桥资本收购深发展银行是人们记忆中第一起外资收购基金成功收购中国企业案。到了2006年,这样的案例更多的涌现出来,如CCMP收购武汉凯迪电力环保公司70.0%股权,PAG取得好孩子集团67.5%的控股股权,华平联合中方合作伙伴收购山东中轩98%的股份,CVC 收购吉象木业85%股权等。据清客研究中心统计,截止12月底,私募股权基金收购未上市企业控制权案例达到12起,投入收购资金高达23.68亿美元。
9、私募股权退出持续活跃态势,回报良好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年度调查,共观察到33起私募股权基金退出事件,如汉鼎亚太退出北京美大,华平退出亚信,3i退出分众传媒等案例均给私募股权基金带来了良好的投资回报。
2006年,共有23家私募股权机构支持的企业实现IPO,退出活动十分活跃。
2006年,中国银行相继在香港主板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中行上市前,引入了4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RBS China、亚洲金融私人有限公司、瑞士银行以及亚洲开发银行,分别投入30.48亿美元、15.24亿美元、4.92亿美元和7,374万美元。中行上市后,按A股发行价计算,这4家投资机构大约获得2.6倍的投资回报。
2006年9月,迈瑞公司作为中国第一家在纽约交易所IPO的生物/医药企业,总计发行2,000万股美国存托股份,上市前,迈瑞获得高盛集团约2,780.47万美元的注资。上市后,按照发行价计算,高盛获得约4.4倍的投资回报。
良好的投资回报和中国退出环境的逐渐改善将加强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信心。预计在2007年,私募股权基金支持的企业IPO退出案例数将超过今年。
10、外资并购引发关注,经济安全成关键词
随着近几年国内法规、政策等方面发生变化,外资私募股权基金的并购成为新的潮流。凯雷并购徐工,这起商业性质的案例在成为今年中国并购的关键词,该案例会同几起同样倍受关注的外资并购事件在2006年引发了一场关于外资对产业的渗透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大讨论。今年8月,商务部联合国资委、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证监会和外管局正式发布《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对外资并购问题引发经济安全问题作出回应,规定明确要求“今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并取得实际控制权,涉及重点行业、存在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因素的,当事人应向商务部进行申报”。
目前外资并购占外商直接投资的比例并不大,据商务部统计,不超过7.0%。商务部称,制定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规章并非限制引资,而是要继续扩展利用外资的渠道。预计在2007年,由于全球资本流动性过剩,以及中国企业的良好投资价值,外资私募股权基金的并购中国企业案例将继续增加。
资料来源: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
Ⅲ 国内著名的私募股权基金有哪些
“私募融资抄问答”专袭栏 答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四种: 一是专门的独立投资基金,拥有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二是大型的多元化金融机构下设的投资基金;三是关于中外合资产业投资基金的法规出台后,一些新成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四是大型企业的投资基金,这种基金的投资服务于其集团的发展战略和投资组合,资金来源于集团内部。> 相关专题:私募基金频道私募基金2009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Ⅳ 中国有哪些私募股权投资公司
比较出名的有红杉资本、鼎辉投资、软银中国等,圣捷投资近几年发展比较快
Ⅳ 私募股权的私募股权排名
姚刚:努力改变A股以散户为主的股市结构
中国的股市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是股东结构。从持股结构来看,我们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我指的机构投资者是一般法人,大多数是企业法人,持有58.2%的市值,个人持有26%的市值。机构投资者大部分是产业资本,它们是最大种类的股东。还有一类是专业机构投资者,就是靠投资为生的机构,在中国比如证券投资基金就是最大的专业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企业年金、养老金等,这些投资于资本市场、靠这个来做主业的机构,就叫专业机构投资者,持有市值的15.4%。
中国的基金持股比重最高曾经超过30%,现在只有15%。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足够大,不是哪几个机构能够操纵的了,这是一个很庞大的市场。
私募融资会有很大的空间。我们过去主要是公募融资,公开发行股票,公开发行债券,按照传统的监管理论,监管部门主要监管公开发行或者公开募集的行为,只有涉及公众利益,政府才会监管,这是金融监管的基本理论。金融危机后,监管部门突然发现私募领域规模庞大,美国金融资产持有14%是私募股权。私募虽然是向特定的对象、有风险识别能力的主体来发行证券,但是当私募足够大会导致系统性风险的时候,政府也要监管。当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一个私募对冲基金破产了,几乎把美国整个金融体系拖垮,美联储召集很多机构来救它。
私募是为有钱人设计的产品,大部分国家,都是20%的人持有80%的社会财富,20%的人持有80%的存款。中国的理财产品中80%以上都是私募产品。我们过去习惯于公募,今后我们要重视私募融资。中国证监会2012年推出了中小企业私募债,我们设计制度时专门设定证监会不再审批,完全由中介机构自己去找对象,找发债主体,找销售主体。
中小企业私募债效果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企业、地方政府热情百倍,中小企业私募债没有融资门槛,但是它是一个私募市场,只有有承担风险能力的合格投资者才能买中小企业私募债。大力发展私募市场,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Ⅵ 股权投资机构100强名单
这个去搜一下就能知来道,不过现在骗子源很多的,投资还是要到一些正规合法的地方,例如腾讯众创空间 证监会指出,股权众筹融资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公开小额股权融资的活动,具有“公开、小额、大众”的特征。这就明确了股权众筹并不等同于私募股权融资,其在法律性质是公开发行证券,属证券法规制范围,从事股权众筹活动须通过证监会审批认证及牌照管制。现在,未经审批的机构平台使用“股权众筹”的字号或宣传语设立投资骗局,已属于非法发行证券行为。
Ⅶ 中国私募有哪几位大佬
在股民的印象中,“私募高手”颇有些武侠小说中世外高人的意味,他们身手不凡,异常低调,神龙见首不见尾,更是断然不可能将自己的独门秘笈广而告之。然而,他们又从来都是市场追逐的焦点,其投资思路和持仓不断被市场拿来研究、跟踪。
私募前十大佬:
1、赵军
所在公司:淡水泉(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创办时间:2007年6月
坐标:北京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 (AUM):超过200亿元
2、孟力
所在公司:富恩德(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创办时间:2009年
坐标:北京
公司AUM:约20亿元
3、王小刚
所在公司:上海鼎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创办时间:2007年11月
坐标:上海
公司AUM:约120亿元,王小刚管理7-8亿元
4、杨定光
所在公司:兴证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年份:2014年6月
坐标:上海
公司AUM:股票多头策略244亿元
5、李华伦
所在公司:朱雀股权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创办时间:2007年7月
坐标:上海
公司AUM:约150亿元
6、李鹏
所在公司:广东瑞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创办时间:2007年9月
坐标:广州
公司AUM:10亿元
7、蒋彤
所在公司:景林资产管理公司
公司创办时间:2004年6月
坐标:上海
公司AUM:国内二级市场AUM约100亿元,蒋彤单独管理约30亿元、联合管理约16亿元
8、陈宇
所在公司:北京神农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创办时间:2009年
坐标:北京
公司AUM:30亿元
9、程义全
所在公司:上海理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创办时间:2007年6月
坐标:上海
公司AUM:100亿元
10、颜克益
所在公司:上海大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创办时间:2012年1月
坐标:上海
公司AUM:25亿元
11、吴伟志
所在公司:深圳市中欧瑞博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创办时间:2007年
坐标:深圳
公司AUM:30亿元
12、刘睿
所在公司:西藏中睿合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创办时间:2009年
坐标:成都
公司AUM:27亿元
13、余定恒
所在公司:深圳市翼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创办时间:2006年11月
坐标:深圳
公司AUM:40亿元
14、李泽刚
所在公司:北京和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创办时间:2009年
坐标:北京
公司AUM:150亿元
15、辛宇
所在公司:北京神州牧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创办时间:2011年12月
坐标:北京
公司AUM:70亿元
16、栾鑫
所在公司:易鑫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创办时间:2011年
坐标:上海
公司AUM:超过30亿元
17、卢柏良
所在公司:深圳道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创办时间:2011年
坐标:深圳
公司AUM:约5亿元
18、巩怀志
所在公司:华夏未来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创办时间:2013年6月
坐标:北京
公司AUM:30亿元
Ⅷ 十大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博时回基金、汇添富基金答
1、华夏基金:华夏基金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其公司以专业、严谨、多元化、综合性、全能化著称。
4、博时基金:博时基金的投资理念是“做投资价值的发现者”,始终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买市场里便宜的东西,买价值低估的东西。”
5、汇添富基金:汇添富基金是一家高起点、国际化、充满活力的基金公司,奉行“正直、激情、团队、客户第一、感恩”的公司文化,致力成为高质量的“快乐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