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快速、大幅下跌,系统性风险成为主宰基金业绩的因素,低仓位基金受股市下跌影响小,因此表现较为抗跌,而高仓位的则表现不佳,在这种情况下,基金经理的择股能力无法体现,即使发掘到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但是这种价值在一个信心的不足的市场中短期内可能得不到承认,从而其净值将继续下跌,所以这时候是考验基金经理择时能力的时候。
这个时候选择基金可以选择择时能力强、风险控制意识好的品种,对于已经持有基金的投资者,我们认为稳健优质的基金可以继续持有,但要注意控制仓位,保留在低点补仓的余地,对于风险较大、业绩较差的基金可以考虑转换或赎回,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❷ 如何衡量基金的择时能力
1.现金比例变化法
使用现金比例变化法时,成功的择时能力表现为在牛市中基金的现金比例或持有债券比例较小,而熊市中现金比例或持有债券比例较大。
择时损益=(股票实际配置比例-正常配置比例)*股票指数收益率+(现金实际配置比例-正常配置比例)*现金收益率
例如,某季度上证指数上涨20%,现金收益率为1%,基金契约规定股票投资比例为85%,现金或债券投资比例为15%,但基金的实际股票投资比例为70%,实际现金或债券投资比例为30%,那么基金的择时损益=(70%)*20%+(30%)*1%=-2.85%。结果为负,可见该基金因为其错误的择时活动导致了投资的损失。
2.成功概率法
成功概率法主要是通过计算基金预测牛熊市的成功概率来对基金择时能力进行衡量的方法。
成功概率=(正确预测到牛市的概率+正确预测到熊市的概率-1)*100%
举例来讲,30个季度里有20个季度市场上涨,10个季度市场下跌。在市场上涨的季度中,某只基金择时损益为正的季度数有15个;在市场下跌的季度中,择时损益为正的季度数有8个。那么成功概率=(15/20+8/10-1)*100%=55%,结果明显大于0,可见这只基金具有较强的择时能力。
3.二次项法
二次项法,即T-M模型,具体模型如下:
成功的市场选择者能够在上涨市场中提高其组合的贝塔值,而在市场处于下跌状态时降低组合贝塔值。如果>0,表明基金经理具有成功的市场选择能力。
4.双贝塔方法
双贝塔方法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在具有择时能力的情况下,组合的贝塔值只取两个值,即牛市贝塔取较大的值,熊市取较小的值。
如果为正,则说明存在择时能力。
5.C-L模型
指标反映的是基金经理能否正确预测市场收益与无风险收益之间的正负差异(即能否正确预测多头或空头市场),而后相机调整投资组合的贝塔值,从而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取得较好收益。
依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在空头市场时,,在多头市场时,。通过对C.L。指标进行检验,可以判断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若C.L。指标大于0,则基金投资组合在市场超额收益为正时保持较大的贝塔值,从而提高收益;在市场超额收益为负时保持较小的贝塔值,从而减少损失。C.L。指标越大,表明基金择时能力越强。
❸ 货币基金与股票基金比较时,做基金经理择时择股能力分析有没有意义
没有什么可比性,货币型基金的收益像一头蜗牛,胜在稳定,股票型基金收益是像只老虎,但它有时候会趴在地上,一整天都不动。
❹ 公募基金经理是否具备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
基金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数据来源对冲基金的业绩净值 从实践来看,对周业绩版进行跟踪比较有价权值,月度业绩样本太少,误差偏大,而日业绩持续性太差) 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 夏普比率 詹森比率(风险调整后的绝对收益) 特雷诺比率 索提诺比率
❺ 现在基金定投选什么基金比较好
选择合适的基金首先要设定自己的投资目标和投资期限,评估自己对风险的版承受能力,确权定自己是保守型、稳健型还是进取型投资者;其次,仔细地综合考核各基金的多项指标,如多年来的收益表现,基金经理和研究人员的能力素质、基金管理公司的风险控制手段和投资风格等,从中选择优秀的并且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基金品种进行投资;最后,请跟踪您所投资的基金,结合该基金的表现、自己的资金状况和收益目标来调整自己的金融资产组合。
您可点击:http://fund.cmbchina.com/了解哪支基金比较适合您,或请通过主页上的基金 ,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及相关要求做基金筛选。
❻ 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如何衡量
基金持仓情况每季度公布一次.平时是外人不知错必改的.调仓换股外人也不清楚.因此无发考查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只能从基金业绩表现来衡量.
❼ 如何评价基金经理的择时
【答案】B【答案解析】现金比例变化法是一种较为直观的、通过分析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现金比例的变化情况来评价基金经理择时能力的一种方法。使用这种方法,首先需要确定基金的正常现金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