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1)编制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1日长江公司对大海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2008年1月1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支付的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3500
贷:银行存款 3500
2009年1月1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支付的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2)编制长江公司对大海公司追加投资后,对原持股比例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的会计分录。
原权益法核算: 2008年大海公司实现净利800万元,以2008年1月1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持续计量,调整后净利为800+100/10-300/10=780万元,享有份额780*30%=234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34
贷:投资收益 234
2009年1月1日追加投资后,冲销原确认的投资收益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234(资产负债表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项目)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34
(3)计算长江公司对大海公司投资形成的商誉的价值。
2008年1月1日商誉:3500-11000*30%=200
2009年1月1日商誉:5000-11900*40%=240
商誉合计:440万元
(4)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编制对大海公司个别报表进行调整的会计分录。
2009年1月1日合并日,合并资产负债表
借:固定资产 300
贷:资本公积 300
(5)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编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购买日与交易日之间,相对于原持股比例部分:
1.大海公司2008年度实现净损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 234
贷:盈余公积 23.4
未分配利润 210.6
2.其他权益变动,0
3.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1900-(11000+780)=120,*30%=36
借:长期股权投资 36
贷:资本公积 36
(6)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编制购买日与投资有关的抵销分录。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借:股本 5000
资本公积 2300
盈余公积 460
未分配利润 4140
商誉 440
贷:长期股资投资 3500+5000+234+36=8770
少数股东权益 11900*30%=3570
2.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形成商誉并计提减值,那么非合并方式的长投小于可享受净资产不也是商誉吗
不是。中国的会计准则规定,商誉只有在企业合并时才能确认,后者不是在企业合并中产生的,不能计入商誉。这点与国际会计准则有区别。
3. 关于企业投资的会计分录题目,求解
(1)借:银行存款 82000000 贷:实收资本-长江实业 80000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2000000
(2)借:固定资产 2750000 贷:实收资本2750000
或借:固定资产2350427.35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99572.65 贷:实收资本2750000
(3)借:银行存款 200000 贷:短期借款 200000
4. 2.长江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存货采用实际成本计价。
1、借:原材料 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
贷:银行存款 3510
2、借:银行存款 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5000
贷:库存商品 25000
3、借:固定资产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贷:银行存款 11700
4、借:生产成本 6000
贷:原材料 6000
5、借:短期借款 4500
财务费用 500
贷:银行存款 5000
6、借:应付职工薪酬 21000
贷:银行存款 21000
7、借:生产成本 15000
制造费用 6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1000
8、借:制造费用 1000
贷:累计折旧 1000
9、借:生产成本 7000
贷:制造费用 7000
10、借:库存商品 18000
贷:生产成本 18000
11、借:管理费用 4500
贷:现金 4500
12、借:应付账款 18000
贷:营业外收入 18000
13、借:管理费用 200
贷:现金 200
14、借: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营业外收入 18000
贷:本年利润 68000
借:本年利润 302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25000
财务费用 500
管理费用 4700
15、68000-30200=37800 37800*25%=9450
借:所得税费用 94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9450
16、37800-9450=28350 28350*10%=2835
借:本年利润 2835
贷:盈余公积 2835
(28350-2835)*40%=10206
借:本年利润 10206
贷:应付利润 10206
借:应付利润 10206
贷:银行存款 10206
5. 编织长江公司2008年1月30日将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的会计分录 计算2008年计提地 折旧额并绘制会计分录
长江集团老大是李嘉诚,你在长江混,还问这问题?
6. 2010年12月,长江公司购入一台设备,当月投入使用。该设备的原值为158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各年的折旧率:
第一年就计提的折旧额=5/15 =33.33%
第二年就计提的折旧额=4/15 =26.67%
第三年就计提的折旧额=3/15 =20%
第四年就计提的折旧额=2/15 =13.33%
第五年就计提的折旧额=1/15 =6.67%
各年的折旧额:
第一年就计提的折旧额=(158000—8000)X5/15 =50000元
第二年就计提的折旧额=(158000—8000)X4/15 =40000元
第三年就计提的折旧额=(158000—8000)X3/15 =30000元
第四年就计提的折旧额=(158000—8000)X2/15 =20000元
第五年就计提的折旧额=(158000—8000)X1/15 =10000元
----------------------------------------
不惧恶意采纳刷分
坚持追求真理真知
7. 求助会计,长期股权投资账务处理的一些疑问。以下每一小题都有一个疑问,谢谢大家啦!
1、一批库存商品和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从大海公司购买黄河公司的股权
8100×(1+17%)是库存商品的价值+2000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价值
2、长江公司的投资要视同销售所以按8100计算,其实际成本是7800,也就是其利润不是通过销售实现的,这就是会计与税法的差别。
3、资本公积——资本溢价2277是根据各实际发生的科目金额减出来的,不是自动出来的数字。
8000+1377+1900-8800=2277
8. 长江公司对甲公司进行股票投资的相关资料如下: 2015年7月26日从二级市
800-(500-300)*60%这一步很复关键。因为利润制800万是:丁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在按账面价值为300万元存货销售计量的;而在合并报表中,需要按公允500万存货销售计量,通俗的话说:800万已包括300万存货销售的影响,而按公允计算的话,需要把多出来的200万影响再计算进去,最终算出对利润800万的影响。
9. 长江公司以公允价值为50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大海公司公允价值为440万元的股权投资,另从大海公司收
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A公司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利得=27-(30-4.5)=1.5(万元)
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甲公司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确认的收益=130-(140-25)=15(万元)
10.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中投资收益如何计算
你好,
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
解析:
要回答你的问题,必须要给你做一下全部过程,然后再加以解析,否则一些数字的来源,你还是搞不明白的!
购入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0(100×1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67.3(差额)
银行存款 9732.7(9500+232.7)
这样,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摊余成本就是9732.7万元了。
2011年12月31日时:
借:应收利息 500(10000×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3.96(差额)
贷:投资收益 583.96(9732.7×6%)
以上就是你所问的583.96是如何来的!
此时,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9732.7+83.96=9816.66万元
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500
贷:应收利息 500
2012年12月31日时:
借:应收利息 500(10000×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9(差额)
贷:投资收益 589(9816.66×6%)
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9816.66+89=9905.66万元
(收取利息的分录略)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余额=267.3-83.96-89=94.34万元(这就是这个数字的来源)
由于每份为70元,则: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100×70=7000万元,发生了减值!
减值额=9905.66-7000=2905.66万元(这是这个数字的来源)
那么到了2013年3月全部出售时,则需要将与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有关的明细及备抵科目的余额全部转销。主是你补充问题中的最后一笔分录了。
如果还有疑问,可通过“hi”继续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