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 好 ,有个公司说他们在菲律宾,从事国际期货交易,可以让你实时操作,有软件的,可信吗
国内的还没玩好呢。就跟外国人去拼。
人家资本市场发展多少年了。
真不真的这个没法确认啊。
Ⅱ 一般暴雨及洪水会对股票和期货市场有何影响
天气因素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产业上下游运输与开工。市场人士分析,暴雨天气对螺纹钢等黑色系品种的供给端影响显著,导致期货市场变化,对农产品影响相对较为有限,化工品方面影响有所分化,其中对聚丙烯PP还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国内期市涨跌不一。黑色系多数上涨,铁矿石涨逾2%,线材涨逾1%;能化品走势分化,PVC涨近3%,塑料、玻璃涨逾2%,乙二醇跌近2%,燃油、甲醇跌逾1%;此外,基本金属多数上涨,沪镍涨逾1%;贵金属均上涨;农产品涨跌互现,鸡蛋涨逾1%,豆一、豆油跌逾1%。
(2)菲律宾干旱影响期货扩展阅读:
极端天气下也会对投资策略有所调整。
强降雨天气对商品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需求端,暴雨不会影响需求总量但会影响节奏,对生产端的影响比较小,短期的供过于求会导致商品库存上升,进而对现货价格构成压制。
具体到品种上,持续暴雨天气影响工地施工,会对螺纹钢和水泥等建材需求形成一定压制。“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水泥磨机的开工率和螺纹钢表观需求已降至去年同期水平。
但建筑工程并不会因为暴雨而消失,暴雨只是将需求延后,等雨季过后,施工上依然存在赶工需求,后期需求环比可能会看到一个相对往年更为陡峭的回升走势。
投资策略方面,短期螺纹钢期货跨期交易更能表达公司对市场近期供过于求、远期供需会改善的看法。如果钢厂受需求下滑影响开始进一步减产检修,那么原料端也会存在下行压力。中期来看,雨季结束、需求开始回升时,公司倾向于选择做多基差较大的品种。
Ⅲ 菲律宾pagc0r循环理财
我们专注做银行里的黄金白银理财和期货投资的,收益很高,一个月至少收益5%,代客理财,利润分成!望采纳
Ⅳ 菲律宾关闭金融市场,影响汇款吗
关闭交易市场,不是关闭金融市场,如果关闭银行就严重了,汇款不会有影响的,哈哈。
我们也从过年后,把期货交易市场的夜盘关了,到现在还没开,但银行没有影响。
Ⅳ 菲律宾今年10月1日气温将会大致如何 谢谢
菲律宾从三月到五月气候炎热干燥,平均气温在摄氏22至32度之间。从六月到十月是雨季。从十一月到二月期货凉爽,温度在摄氏22到28。菲律宾平均湿度为77%。 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在问问
本人就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 无论你们在菲律宾哪,记住底调些,凡事不要太嚣张。 这边乱,尤其是我们华人,当地人都以为我们个个很有钱。
Ⅵ 菲律宾的气候如何跟三亚相比呢
菲律宾从三月到五月气候炎热干燥,平均气温在摄氏22至32度之间。从六月到十月是雨季。从十一月到二月期货凉爽,温度在摄氏22到28。菲律宾平均湿度为77%。
Ⅶ 厄尔尼诺现象对棉花期货有影响吗
随着气象学家五年来首次警告厄尔尼诺已经归来,棉花期货投资者应该何去何从?
日本和澳大利亚上月宣布厄尔尼诺已经出现。当月,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检测的海洋表面温度指数出现了与1997-98年强烈厄尔尼诺现象时同样的走势,这意味着太平洋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正持续加强,并且可能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来袭时,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冷水上翻现象消失,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温升高,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由于海水温度的变化,导致空气对流发生转变,带来亚洲东岸干旱、美洲西岸潮湿的气候。
亚洲和美洲作为大豆、玉米、甘蔗、天然橡胶和棉花的主产区,自然深受厄尔尼诺影响。中银国际表示,厄尔尼诺一旦发生,首先体现在市场对农产品产量下滑的担忧,从而带来价格上涨的预期,增强对农业板块投资的信心。
海通证券在报告中总结道,厄尔尼诺总能带动农作物价格上涨,但对于产量的影响悲喜交加,小麦通常大幅减产,大豆往往大幅增产, 大米和玉米产量波动比较温和。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旗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小麦期货投资者很快对厄尔尼诺即将来临的警告予以了严肃的回应。如下图所示,5月14日,该作为全球行业基准已经超过135年的小麦期货大幅跳涨:
那么棉花呢?两家券商的研报显示,考虑到库存因素,本次厄尔尼诺对棉花的影响相对复杂。
棉花产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其中又以中印最多,两者总共占比高达约 50%。 中银国际整理的数据显示, 2013 年全球 2,573万吨棉花产量中,中国产量为 670 万吨,占到 26.0%;印度产量为 634 万吨,占 24.6%;美国产量为 287 万吨,占 11.2%;巴基斯坦产量为 207 万吨,占 8.1%,前四个国家的总产量占比达到 70.0%。
棉花喜温怕寒,其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 20~30℃。为了达到早发、稳长、高产的目的,棉花苗期要求气温稳定。因此,带来非旱即涝的厄尔尼诺以及伴随发生的拉尼娜会使得棉花的产量大幅下滑,进而影响棉花价格。
据海通证券,2000 年至今棉花价格有两次大幅攀升,均出现在厄尔尼诺出现的年份:一次发生在 2002 年,同比上涨38%;另一次发生在2009 年,同比上涨 36%,而且延续到 2010 年同比上涨85%。
CME的棉花期货投资者更是将2009-2010年那次厄尔尼诺效应发挥到了极致。如图所示,CME 2号棉花期货从2009年3月的低点到2011年3月的最高点,累计涨幅高达5.34倍。
海通证券表示,厄尔尼诺对棉花价格影响显著,由于拉尼娜往往伴随厄尔尼诺发生,警惕有可能延长的价格波动时间。
当然,棉花价格的影响因素众多,既受到供求影响,也受农业政策、纺织、外贸政策等影响。中银国际进一步分解了厄尔尼诺对中印棉花产量的影响后发现:
印度:在厄尔尼诺时期,印度 6-9 月常会出现严重干旱,但此时干旱对棉花生产影响不大。历史来看,厄尔尼诺出现的时间段,印度棉花增产和减产的几率几乎是一致的,产量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1953/1954 年的增产 15%和 1986/1987年的减产 13%,次之就是 1997 年的减产 11.4%,而其余年份产量变化幅度并不明显,说明总体来讲厄尔尼诺对印度棉花生产的影响较小。
中国:厄尔尼诺时期,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常会有不同程度的干旱,而高温干旱常导致棉铃虫等病害爆发,会略微影响棉花产量的增长。但从总体来看,厄尔尼诺天气对我国棉花生产的影响作用微乎其微,无论是 1994/95 年还是1997/1998 年,我国棉花无论是从产量还是单产角度都是增加的。
加之当前棉花库存积压:
2012/13 年度,USDA 统计中国棉花产销情况,国内棉花总产量 685.8 万吨,年比下降 6%,进口量 239.5 万吨,年比下降 55%,同时国内消费量 772.9 万吨,年比下降 18.6%,同期期末库存 818.88 万吨,年比增加 138.7%,库存消费比105.94%。
2012/13 年度全球棉花产量 2,543.7 万吨,全球棉花消费量 2,315.1 万吨,同期期末库存 1,747.7 万吨,较上一年增长 18%,期末库存消费比 75.49%。除中国大陆外,全球棉花总产量 1,857.9 万吨,全球棉花总消费量 1,542.9 万吨,消费量比上一年度减少 11 万吨,期末库存 939.7 万吨,期末库存消费比 60.9%。
因此,中银国际的看法是,除非发生强厄尔尼诺天气,否则天气因素造成棉花价格(期货)上涨更多是短暂的预期行为,对整体的供需环境影响几乎没有。在棉花库存消费比超过 100%的情况下,棉花价格上涨的基础还很薄弱。
从CME棉花期货走势上看,市场确实出现了分歧。日本和澳大利亚最初宣布(5月12日)厄尔尼诺来临时,棉花期货出现过一波较大的上涨,但随后几日便回落,市场陷入震荡...
华尔街见闻有这个报告哦。
Ⅷ 自然灾害对期货交易有何影响
你好,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原油期货和农产品。
自然灾害主要通过影响供应和运输,进而影响原油期货和农产品的价格走势。
Ⅸ 菲律宾经济还有什么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当今国际贸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资金结算问题、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不平衡问题等。若不及时改革国际贸易规则,必将影响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
由于美国经济受挫,国际贸易中的资金结算的单一货币——美元的汇率一直不稳定。这给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贸易带来了不良影响,也不能适应现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菲律宾希望首先,各国达成使用多种结算货币的共识各区域自行规定可行的结算货币。以此减轻世界贸易对美元的依赖。
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 主要发达国家及各制造业强国对发展中国家大量的商品输出,并依靠资金回流获得巨额利润;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利用高科技变向掠夺较不发达国家地区的资源。这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不平衡问题。菲律宾希望联合国进一步支持、引导南南合作,各地区的发展中国国家扩大经济合作、技术交流,建立利益集团、形成技术交流共享平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互相支援,取长补短。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团结合作,协调立场,以共同减少和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独立自主的发展民族经济。
菲律宾作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的一个以出口导向为贸易政策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国际贸易始终认为应该坚持: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通过“首尔发展共识”和跨年度行动计划可知,发展问题应是世界经济的最主要的问题。菲律宾认为:新的国际贸易规则应顾及新兴市场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菲律宾坚决反对美国为了本国利益而通过手段将金融危机的损失转嫁到别国身上。
Ⅹ 双节后,美国大豆主产区受到严重干旱的影响,然而大豆1305的期货行情却未涨反跌,是什么原因
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 全球农产品市场虽然因为美元贬值 造成了一定的价格上扬 但是大豆不属于这类
第二 巴西大豆最近几年产量急剧增多 对全球供应量大增 占有全球大豆供给市场一定的份额
第三 美国大豆最近几年在全球大豆产量的比重在下降 而且面临着新兴农业国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