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虚拟货币的涨跌损失由谁来承担
虚拟货币的涨跌损失由投资者自身来承担。
在2013年年底央行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比特币(虚拟货币)风险通知,在通知中明确把比特币定义为一种特殊的互联网商品,民众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可以自由的买卖,否定了其货币属性。
由此可见:
国家并没有明确法律条文禁止虚拟货币的交易,虚拟货币交易属于合法行为。
国家明确表达了对虚拟货币的风险提示。
国家否定了虚拟货币的货币属性。
因此投资者在投资虚拟货币的时候完全是个人自愿行为,需由自己来承担风险。
目前我国针对虚拟货币的法律监管属于空白期,并没有具体的法律条文加以约束,因此这种投资的风险非常大,需要根据自身经济状况谨慎投资。
『贰』 谁来赔偿虚拟货币平台造成投资者的损失
这个是没有人来承担责任的,只有自己来承担损失,
望采纳
『叁』 比特币遭15分钟损失8亿资金,比特币重大损失会对实体货币产生什么影响
我觉得这个比特别损失惨重,但是应该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实体货币,影响是不大的。因为这两者关联本来就不大。虚拟世界的货币本就是资本家为了收敛现实世界的人的财富,才创造出来的博弈游戏。但是无论我们普通人怎么去投机,也无法改变这些资本家之间的落子,战局变化往往都是他们主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是无论他们怎么做,对于现实世界的货币应该影响不大,不然各国政府不会允许他们的存在。
所以说比特币的市场变化是不会影响到我们实体货币的价值或者说是其他的方面的。就算有,各国政府也会大力的打压,尽量的降低这方面带来的影响,所以我们还是放宽心。
『肆』 虚拟货币最大损失是无限大吗
当未来上涨价格幅度超出当前预期范围很多,未能在未来价格上涨时卖出取得收益,才能叫“有无限大损失”。
期权,就是在未来一段时间,能够取得预期收益的权益,包括期货、资产的远期合约等等。
『伍』 虚拟货币全线暴跌,这会对哪些方面造成影响
对于目前的整个比特币市场来说,是存在着非常大的价格波动和非常大的风险的,如果虚拟货币出现了大幅度的暴跌,那么对于这些普通投资者来说,他们的整个投资收益将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很有可能会赔的血本无归。
对于大部分的市场投机者来说,他们很有可能也会因为整个心理货币出现了大幅的下跌,使得这些投机可能出现比较大的亏损,所以说对于整个虚拟货币市场来说,它的影响都是非常广泛和深刻的。
『陆』 疯狂币圈背后,十万瞬间清零,投资虚拟货币有哪些风险
在疯狂的币圈,玩家们争分夺秒,有人本金翻百倍,有人却经历了财富瞬间清零。这周,币圈可谓经历了“血雨腥风”。据CoinGecko数据,加密货币在此前一周缩水逾6000亿美元。惊心动魄的剧情在每个夜晚上演,许多人一觉醒来账户清零。
虚拟货币有什么风险?
我们以Btc为例啊,不要老是觉得这个东西呢,它就一定前途十分的光明,我们呢也要看到风险,也就是说任何事情呢,我们要正着看也要反着看,我们要以这种辩证的唯物主义的这种观点呢去看待这个事物,如果说有一个人哈,他控制了50%以上的算力,那么这个东西呢,其实就已经是一个中心化的产品了,但是实际中呢,到底会不会有这种情况的出现,或者出现之后这个事情能往哪个方向发展,这个东西的本身是充满未知性的,那既然是未知啊,就是风险本身,所以说呢,我们做任何事情啊,既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这个风险。看到他不好的一面。
『柒』 虚拟货币的风险高不高血本无归的几率有多大
(三)支付系统稳定性风险
1、难以规避与支付系统相关的典型风险
在特定的虚拟社区,虚拟货币支付活动已演变为“真正的”支付系统,面临着与支付系统相关的典型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运行风险及法律风险等。这些风险的性质、规模及持续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的设计或流动性匮乏的程度,网络虚拟货币方案很难规避或控制这些风险。从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的《重要支付系统的核心原则》(CP)来看,网络虚拟货币方案并不符合CP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同时也不属于系统性重要支付系统。所以,并不会在全球金融系统引发或传递冲击。从目前情况下,网络货币系统在这些虚拟社区外并不存在系统性风险。
2、缺乏相应监督和保护机制。
在现实经济中,央行充当着最后贷款人角色且不存在违约风险,可以在出现支付危机或无法预知的流动性短缺情况下采取行动,以避免连锁反应。而网络虚拟货币方案中,以网络货币为结算资产并不能做到这些。由于网络货币简单地依赖于发行人信誉,并不能保证被广泛接受用作支付手段,网络货币不能被视作安全的货币。另外,商业银行按要求接受审慎监管,降低了违约可能性,商业银行账户中的钱安全度高于网络货币。网络货币的一个根本性风险体现在:网络货币方案结算机构并不受任何监管,没有任何机构对其行为负责,同时也不具备任何投资者/存款人保护机制,导致用户自身承担所有的风险。
(四)监管缺位风险
通常来讲,监管滞后于科技发展。网络虚拟货币方案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建立,但直到2006年,美国的一些政府机构才着手分析这些方案。由于监管缺位,加之其交易有匿名、不可见、难追踪等特点,网络虚拟货币方案极易被恐怖活动、诈骗、洗钱等非法活动利用。当前,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都在考虑是否承认或使这些虚拟方案合法化,并将其纳入监管范畴,从而达到支持货币和支付形式创新、保护消费者权益及金融稳定,同时抑制利用虚拟货币方案从事犯罪活动的目的。目前虚拟货币方案法律地位不确定性也可能对政府当局带来挑战。
(五)货币当局声誉风险
货币当局(央行)的声誉是决定其各项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公众对法定货币的信任程度与央行形象密切相关,央行十分关注其声誉。欧央行将声誉风险定义为声誉、信用或公共形象恶化的风险。由于网络货币方案与货币和支付相关,大-众普遍认为属于央行职责范畴,需警惕其可能给央行带来的声誉风险。虽然在规模较小的情况下,网络货币方案失败带来的影响有限,但其高度波动和不稳定性也加剧了失败的可能性,并吸引媒体广泛报道。若任由网络货币持续发展而不进行管制,中央银行可能被认为失职而影响其声誉。
(六)投资者损失风险
相对于交换价值而言,公众对网络虚拟货币的投资价值认可度更高,也正是基于投资的交易才加速了虚拟货币市场形成。与其他投资市场一样,虚拟货币市场的参与者也将面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政策风险带来的潜在损失。以比-特币为例:2009到2010年初,比-特币毫无价值;2010年夏天比-特币交易开始进入黄金时期,由于供给远小于需求,网上交易价值开始上升,到11月初,比-特币在29美分处沉寂多日后窜升至36美分;2011年2月,比-特币继续升值,其与美元的兑换率达到了1:1;2013年,比-特币价格实现“大爆炸”式增长,并在2013年11月29日触及1242美元,超过同期黄金1241.98美元/盎司价格。剧烈的价格波动使市场参与者面临着巨大的投机风险。
不同于股票、债券等成熟资本市场,比-特币市场深度不足,且目前主要持有在大户手中,分散化程度低,比-特币价格很容易受到大户买卖行为影响,也容易被投机者操控。同时,各国对比-特币态度不一,德美等国持开放支持态度,泰国、巴西等国将比-特币相关活动视为非法。各个国家对比-特币的态度及采取的应对措施都将对比-特币价格造成重大影响,尤其在短期内造成其价格急剧波动。
『捌』 很多人投资虚拟货币都血本无归,虚拟货币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人追捧
因为现在人们受到网上的一些言论影响,比如说比特币,从面世到现在价值翻了很多很多很多倍,人们就觉得虚拟货币它应该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东西,所以很多人跟风去操作。
如果真的有很多的闲钱,可以考虑投资一些稳健型的债券,一些科创板,股票,但是不要太多的投入到虚拟货币之中。
『玖』 虚拟货币被网络公司收缴,造成损失
你可以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