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加拿大维卡基金

加拿大维卡基金

发布时间:2021-08-06 16:08:16

1. 黎麦是什么作物

藜麦
藜(读音lí)麦 学名:Chenopodium quinoa willd)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传统食物,有5000-7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由于其具有独特的丰富、全面的营养价值,养育了印加民族,古代印加人称之为“粮食之母”。藜麦种子颜色主要有白、黑、红几种颜色,营养成分相差不大,其中白色口感最好,黑、红色口感相对差些籽粒也较小。藜麦在1980年代被美国宇航局用于宇航员的太空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基本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的全营养食品。联合国将2013年宣布为国际藜麦年,以促进人类营养健康和食品安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
中文学名
藜麦
拉丁学名
Chenopodium quinoa willd
别 称
南美藜、印第安麦、奎藜、奎奴亚藜、灰米、金谷子、奎藜籽、藜谷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石竹目

藜科

藜属
分布区域
南美洲,亚洲的中国四川、山西、青海等地
植物特性

藜麦植物分类属藜科,双子叶植物。植株呈扫帚状,株高从几十公分到三米不等,根系属浅根系,序状花序,主梢和侧枝都结籽,自花授粉。种子为圆形药片状,直径约1.5-2mm左右
,大小与小米差不多,比小米轻,千粒重1.4g-3g,表皮有一层水溶性的皂角苷。由于其叶像鸭掌,因此英文名也叫goose foot。不同品种种子大小和颜色有差异,大多为灰白色、乳黄色,也有部分品种的种子颜色为黑色、紫色等深色。

藜麦在原产地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秘鲁,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等特性。从海平面至4000多米都有分布,食用的品种主要种植在安第斯山海拔3000米以上,降雨量在300毫米的高海拔山区。例如,安第斯山的“的的喀喀湖”周边等。
历史和殊荣

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纵贯神秘的南美洲大陆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南美洲有很多世界未解之谜,史前纳斯卡巨画、复活节岛石像、水晶头骨之谜、太阳门、远古地下隧道、史前文字、玛雅日历石盘......。安第斯山中段山区保留着许多古代印加帝国的文化遗迹,其中“马丘比丘”遗迹堪称举世瞩目,靠近厄瓜多尔的维卡邦巴谷有一个长寿谷,据报道,受益于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健康饮食该地区的居民是全世界寿命最长的人。藜麦发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距今已经有5000-7000年的食用和种植历史,兴盛于古代印第安三大文明(玛雅文明、印加文明、阿兹特克文明)之一的印加文明。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藜麦是神的粮食,一天太阳神 Inti Raymi(古印加人崇拜太阳神)的三太子带着一行人在安第斯山上围猎驼羊,在追逐的过程中掉下了山崖,当地的一位老农不顾生命安危,把他救了上来,三太子回到太阳宫后,给他父亲讲述了自己受难被救的事,为了报答救子之恩Inti Raymi派一只叫Kullku的神鸟把藜麦种子送到了这位老农家,从此以后藜麦成了安第斯山人最重要的粮食。
在印加文明兴盛时期,藜麦已经成为古印加民族的主要食物之一,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的山区,食用藜麦的信使能连续24小时接力传递150英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古印加军队的战斗粮食是藜麦和油脂裹成的藜麦丸,战士们靠它铸就了强盛的印加黄金帝国。从古至今藜麦还被用于治病,治疗疼痛、炎症、以及骨折等内伤,如今当地的一些田径运动员还在使用一种与藜麦有关的古老方法来提高它们的运动成绩。藜麦不仅为古印加人民提供营养,而且是他们的精神食粮,被称为“粮食之母”,是祭奠太阳神及举行各种大型活动必备的贡品,每年的种植季节都是由在位的帝王用金铲播下第一粒种子。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南美洲后,为了从精神上统治印加民族,实行了禁止种植藜麦的制度,对于违反者最重可实行死刑,尽管如此,藜麦还是在边远山区延续种植至今。当地土著一直保持着以藜麦为主食的习俗,藜麦是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他们喜欢骄傲的赞扬藜麦:“我们从不得病,因为我们吃祖先传下来的藜麦”。
直到1980年代,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寻找适合人类执行长期性太空任务的闭合生态生命支持系统(CELSS)粮食作物时,神秘的藜麦在安第斯山脉被“重新发现”,NASA对藜麦做了细致全面的研究,发现其具有极高而且全面的营养价值,在植物和动物王国里几乎无与匹敌,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等微量元素含量都高于普通的食物,与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需求完美匹配,对长期在太空中飞行的宇航员来说不仅仅是健康食品,更是安全的食物。NASA将藜麦列为人类未来移民外太空空间的理想“太空粮食”。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研究认为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全营养食品”,列为全球10大健康营养食品之一。
藜麦属于藜科植物,藜科可食用的植物比较少见(菠菜和甜菜是藜科)。我们日常食用的谷物粮食,小麦、稻米、玉米、大麦、高粱等基本都属于禾本科,藜麦营养和食用价值超过多数谷物,或许和它是独特的藜科植物有关。 藜麦被国际营养学家们称为丢失的远古“营养黄金”、“超级谷物”、“未来食品”,还被素食爱好者奉为“素食之王”备受爱戴,是未来最具潜力的农作物之一。
自2000年---2008年间,玻利维亚的藜麦出口价飙升了7倍,90%被发达国家购买,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食用和营养,玻利维亚政府甚至把藜麦设为“战略性物资”,并对孕妇补贴藜麦。2010年国际市场最大消费国为美国和加拿大,欧洲市场后来居上,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已有藜麦粉等深加工产品销售。权威分析,藜麦自从被重新发现以来,国际市场份额将达到百亿美元。
由于气候、地理、生产条件及政治等原因,2000年前藜麦原产地产量有限。近些年强大的需求让藜麦从安第斯山快速走向世界,虽然北美一些基金和公司对南美洲藜麦生产给与专业扶持和帮助,但是受到地理因素限制,产量继续扩展能力空间有限,到2012年产量不足10万吨。全球的藜麦原粮98%以上来自南美洲,由于需求强劲,2008年开始几乎每年都供不应求。近几年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藜麦种植,美国已率先开始本土化种植,美国销售的种子价格为每100粒3.00美元,合4000美元/kg。中国的专业农业公司也与南美洲一些藜麦专业公司合作,在国内类似南美洲藜麦生长气候的区域开始了大规模种植,相信藜麦不久将走进百姓的餐桌。
种植分布

世界藜麦种植分布和主要种植 区:

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生产国为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秘鲁。
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的部分地区,少量。
欧洲:法国2010年大约种植面积300公顷。
澳洲:2010年开种植,少量。
亚洲:上世纪末在中国西藏等地区开始实验种植,2008年中国山西、印度开始实验大规模种植。

食用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过多加工会损失藜麦珍贵的营养,为了保全更多营养,成品藜麦尽量减少加工工序。藜麦易熟口感好,可以和任何食材搭配。
单独食用。煮粥时,在滚水中煮沸约15分钟左右,令其膨胀、籽粒变半透明后即可食用。焖饭时火力不宜太高,如使用电饭煲,水量要稍多些。为使其香味更浓,可在入锅之前把藜麦放在干燥的煎锅里烘烤几分钟,烘烤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搅动使它受热均匀以免烤焦。如果蒸制,需要提前 浸泡几个小时,藜麦是复合淀粉高膳食纤维食物,蒸前需要较长时间吸足水份才容易变软。例如:五彩藜麦饭、清炒藜麦、藜麦八宝饭。

混合其他谷物一起食用,例如:藜麦小米粥、藜麦大米粥、藜麦大米焖饭、白面藜麦饼。
搭配其它食材制作特色菜肴,一般将藜麦单独煮熟后再与其他食材烹饪,例如:海参浇藜麦(海陆双尊)、藜麦扒鲍鱼(营养滋补餐)、藜麦水果沙拉(营养减肥餐)、藜麦蒸肉、藜麦红枣南瓜粥(养颜排毒)、藜麦鸭子肉粥、藜麦糕、藜麦鳕鱼、也可以将藜麦发芽后配合其它食材食用,营养更高。
煮汤,藜麦有清香味道很适宜与其它材料做汤类,还可去除鱼类及肉类的腥味,例如:藜麦鲍鱼汤、藜麦菠菜番茄汤、藜麦草菇汤、藜麦鸡丝汤、藜麦番茄牛尾汤。
饮品,藜麦打米糊或者浆后配制的饮品非常可口,例如:藜麦浆与各类水果混合成果汁饮品,或者做成藜麦豆浆等。
藜麦茶,将藜麦炒熟成金黄色出来香味,杯子里放几勺用开水冲饮,每日饮用强身健体。

发展潜力

藜麦的神奇之处不仅仅是富含人类需求的各类营养物质,更难得的是,藜麦做为植物却具有接近人体氨基酸组成的优质蛋白质,可以减少养殖业对饲料、圈舍、人力的投入,饲养场地对耕地的占用,动物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畜禽携带的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解决人类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粮食供给不足与耕地有限、人类营养需求与环境污染(破坏)、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节能减排等冲突的金钥匙,对促进食品安全、食品营养、乃至三农问题都有不可替代作用,是最具潜力的农作物之一。
营养价值

主要营养特性
藜麦是全谷全营养完全蛋白碱性食物,胚乳占种子的68%,且具有营养活性,蛋白质含量高达16%-22%(牛肉20%),品质与奶粉及肉类相当,富含多种氨基酸,其中有人体必需的全部9种必需氨基酸,比例适当且易于吸收,尤其富含植物中缺乏的赖氨酸,钙、镁、磷、钾、铁、锌、硒、锰、铜等矿物质营养含量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类黄酮、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胆碱、甜菜碱、叶酸、α-亚麻酸、β-葡聚糖等多种有益化合物,膳食纤维素含量高达7.1%,胆固醇为0,不含麸质,低脂,低热量(305kcal/100g),低升糖(GI升糖值35,低升糖标准为55),几乎都是常见食物里最优秀的。

食用功效
藜麦属于易熟易消化食品,口感独特,有淡淡的坚果清香或者人参香,具有均衡补充营养、增强机体功能、修复体质、调节免疫和内分泌、提高机体应激能力、预防疾病、抗癌、减肥、辅助治疗等功效,适于所有群体食用,尤其适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慢性病,以及婴幼儿、孕产妇、儿童、学生、老年人等特殊体质和生活不规律人群。长期食用,效果显著。
藜麦符合人类对食品-----安全、健康、营养、天然的需求,2005年后,已经成为国际上炙手可热的时尚健康食品。
独特之处


唯一含优质完全蛋白质的植物性食物
营养学里根据食物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将食物蛋白质分三类:完全蛋白、半完全蛋白、不完全蛋白。完全蛋白属于一类优质蛋白,它们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彼此比例适当。这一类蛋白质不但可以维持人体健康,还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奶、蛋、鱼、肉中的蛋白质都属于完全蛋白质。藜麦做为植物却含有动物界才具有的完全蛋白,是非常少见的。藜麦中蛋白质的含量平均为16%(最高可达22%),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婴幼儿必需的1种氨基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般谷物中缺乏的赖氨酸含量很高(赖氨酸是人体组织生长及修复所必需的)。藜麦蛋白质的品质和含量可以与脱脂奶粉及肉类媲美,是素食者的最佳选择,同时也是大米等谷物的优质替代品。
藜麦均衡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全部9种必需氨基酸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实际上是通过氨基酸完成的。氨基酸的平衡和适量的供应是人体健康的基本前提,任何一种氨基酸供应缺乏,都会影响免疫系统和其他正常功能的发挥,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变得比较容易遭受疾病的侵袭,免疫力降低。
氨基酸是体内合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作为机体内第一营养要素的蛋白质实际上在人体内并不能直接被利用,而是通过变成氨基酸小分子后再被利用的,即它在胃肠道中经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将高分子蛋白质分解为低分子的多肽或氨基酸后,在小肠内被吸收,沿着肝门静脉进入肝脏。一部分氨基酸在肝脏内进行分解或合成新的蛋白质;另一部分氨基酸继续随血液分布到各个组织器官,任其选用,合成各种特异性的组织蛋白质,这些重新合成的过程需要从外界食物中获取的必须氨基酸的参与。
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对成人来说,这类氨基酸有8种,包括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对婴幼儿来说,组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并不是说人体不需要这些氨基酸,而是说人体可以自身合成或由其它氨基酸转化而得到,不一定非从食物直接摄取不可。
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作用分别是:
①赖氨酸(Lysine ):促进大脑发育,是肝及胆的组成成分,能促进脂肪代谢,调节松果腺、乳腺、黄体及卵巢,防止细胞退化;
②色氨酸(Tryptophane):促进胃液及胰液的产生;
③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参与消除肾及膀胱功能的损耗;
④蛋氨酸(又叫甲硫氨酸)(Methionine);参与组成血红蛋白、组织与血清,有促进脾脏、胰脏及淋巴的功能;
⑤苏氨酸(Threonine):有转变某些氨基酸达到平衡的功能;
⑥异亮氨酸(Isoleucine ):参与胸腺、脾脏及脑下腺的调节以及代谢;脑下腺属总司令部作用于甲状腺、性腺;
⑦亮氨酸(Leucine ):作用平衡异亮氨酸;
⑧缬氨酸(Viline):作用于黄体、乳腺及卵巢。
另外,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复方制剂是现代医疗中不可少的医药品种之一。 谷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胱氨酸、L-多巴等氨基酸单独作用治疗一些疾病,主要用于治疗肝病疾病、消化道疾病、脑病、心血管病、呼吸道疾病以及用于提高肌肉活力、儿科营养和解毒等。此外氨基酸衍生物在癌症治疗上出现了希望。

富含矿物质
藜麦与常见粮食相比锰元素的含量是最高的,在世界最健康的十种食品中,锰的含量评价是“极优”。锰是一种矿物质元素,一般我们很少听说,但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抗氧化剂,参与人体的多种生化代谢过程,比如,调节血糖水平,在消化吸收重要的营养物质中激发酶的活性;分解脂肪及胆固醇及产生能量;锰是使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新陈代谢的酶的重要成份;锰对再生系统非常重要,特别是怀孕期。1/4杯生藜麦可以提供成人一天需求的50%锰。
藜麦锌元素含量很高,很多谷物中几乎不含锌。锌被誉为“生命之花”、“智力之源”,是人体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它的功能是:通过参与酶的合成和代谢,促进细胞分裂、生长和再生,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或创伤的愈合,是健康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一些重要的激素都离不开锌元素,有胰岛素、胰素生长因子I(IGF-I)、生长激素、性激素等。儿童和青少年对锌需求旺盛,锌促进他们身体发育、智力发育、视力发育,加速身体生长。孕妇缺锌会使羊水缺乏抗微生物活性,影响核糖核酸的合成,导致胎儿发育不足。对成人来说,锌对机体的生殖系统、性腺机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议晚餐主食藜麦,可改善性功能。
藜麦镁元素含量高,镁可阻止心血管组织对有害因素如铅、镉等元素的吸收,从而达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镁是维持机体正常所必需的矿物质之一,也是很多生化代谢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参与体内能量代谢中二磷酸腺苷与三磷酸腺苷之间一系列磷酸化和脱磷酸的往复逆转反应,从而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镁可促进基因表达,使人年青。动物实验证明,摄入足够的镁,可使血清胆固醇下降,并能改变血脂成分的比例,这也可能是镁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因素之一。
藜麦的钙元素含量很高,是小麦的4倍。钙对人体至关重要,不但关系到骨骼和牙齿的健康,生长发育,而且可缓解高血压、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维持机体代谢平衡等。在南美洲原产地,藜麦还用来治疗骨伤, 将藜麦磨成粉泡在酒里24小时,调成膏状,直接涂于骨折处,用石膏固定,效果奇佳。
藜麦铁元素含量很高,是小麦的4倍。铁元素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铁是组织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缺铁可引起多种组织改变和功能失调,如影响淋巴组织的发育和对感染的抵抗力。成年人体内铁元素的含量约为3g~5g,其中2/3集中在血红蛋白内。人体内铁元素的含量虽少,但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铁是人体中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血红蛋白之所以能把氧输送到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中去,又把各个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O2运走,与其组成中含有铁元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铁缺乏易引起缺铁性贫血。
藜麦铜元素含量极高,是小麦的9倍。铜是人体内30余种酶的活性成分,如抗坏血酸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都含有铜。在新陈代谢中是氧化还原反应体系的一个极有效的催化剂,它在各种化学反应中表现出巨大的多能性,铜是生物体中的一个很独特的催化剂。铜是血浆铜蓝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持循环完整性中,微量的铜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铜,也可引起贫血。铜对骨骼的生长、毛发的着色、胶原的合成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人体内缺铜,可以出现头发卷曲、色浅易断、面色苍白、发育停滞、智力低下等症状,有的还会出现骨质疏松,白细胞减少,小儿缺铜,还易引起抽风。铜还有解毒作用,含铜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存在于红细胞、肝脏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使机体内有毒性的超氧化物迅速分解,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对人体抗衰老、防止皮肤老化等有重要作用。
藜麦钾元素含量很高,钠的含量却只有小麦的1/8,符合低钠高钾的健康饮食习惯。钾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必需物质。它和钠共同作用,调节体内水份的平衡并使心跳规律化。钾对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很重要,对协助维持稳定的血压及神经活动的传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缺钾会减少肌肉的兴奋性,使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无法顺利进行,容易倦怠。另外,会妨碍肠的蠕动,引起便秘;还会导致浮肿,半身不遂及心脏病发作。当人体钾摄取不足时,钠会带着许多水份进入细胞中,使细胞破裂导致水肿。血液中缺钾会使血糖偏高,导致高血糖症。另外,缺钾对心脏造成的伤害最严重,缺乏钾,可能是人类因心脏疾病致死的最主要原因。
藜麦硒元素含量很高。硒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美誉。临床医学证明,硒能明显增强免疫力,硒是动物和人体中一些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硒-P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硒可以降低致癌羟化酶的活性,提高解毒酶的活性,直接杀死癌细胞。硒影响DNA多聚酶及核苷激酶活性,修复DNA。硒能提高GHS-Ps、SOD等活性,改善病变部位的抗氧化性。能清除体内自由基,排除体内毒素,硒是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它能防止胰岛β细胞氧化破坏,使其功能正常。科学补硒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都有较好的作用。硒能防止骨髓端病变,促进修复,对克山病、关节炎患者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肝癌的发病率与血硒水平呈负相关,硒可使肝癌发病率明显下降。医学研究证明,硒如果配合维生素E、β—胡萝卜素,抗氧化效果会更加出色。藜麦的硒元素、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等都高于普通谷物,是难得的天然防癌和抗氧化食物。
藜麦磷元素含量很高。磷是人体遗传物质核酸的重要组分,也是人类能量转换的关键物质三磷酸腺苷(ATP)的重要成分,磷还是多种酶的组分,生物膜磷脂的组分,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对人体生命活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磷参与调节酸、碱平衡,帮助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磷也是生物体所有细胞的必需元素,是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发挥细胞机能所必需的。磷脂是细胞膜上的主要脂类组成成分,与膜的通透性有关。它促进脂肪和脂肪酸的分解,预防血中聚集太多的酸或碱,磷的功能也影响血浆及细胞中的酸碱平衡,促进物质吸收,刺激激素的分泌,有益于神经和精神活动。磷能刺激神经肌肉,使心脏和肌肉有规律地收缩。磷帮助细胞分裂、增殖及蛋白的合成,将遗传特征从上一代传至下一代。在骨的发育与成熟过程中,钙和磷的平衡有助于无机盐的利用。磷酸盐能调节维生素D的代谢,维持钙的内环境稳定。

三高人群理想食物
藜麦中富含镁、锰、锌、铁、钙、钾、硒、铜、磷等矿物质,平均超过普通食物3倍以上。这些元素参与300多种酶的活动,保障人体的正常运行。其中一种酶参与体内葡萄糖的利用及胰岛β细胞的功能和分泌,研究证实,规律性地食用藜麦会减少二型糖尿病的发生。对于已经患有二型糖尿病的人来说,藜麦依然是最佳选择,藜麦含优质的高纤维碳水化合物,高纤维碳水化合物消化缓慢,可以保障餐后血糖水平不会升高太多,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几率。藜麦易消化,却消化的缓慢,相当于营养物质在体内缓慢释放,对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负担很小,是对身体非常友好的食物,它的升糖指数仅仅35,远低于低升糖食物标准(数值是55),是大米的1/2,几乎所有谷物里最低的。 。
藜麦是零胆固醇食物,富含植源性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欧米伽3含量很高(包括α-亚麻酸,DHA,EPA),它是人体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唯一的必需脂肪酸,近些年才被科学家们深刻了解到对人体的重要性,成为最新生命科技研究对象。欧米伽3与人类健康和智慧关系密切,不仅能促进神经和脑细胞发育,还显著降低血液胆固醇、三酸甘油脂、血液黏稠度,增加胰岛组织β细胞活性,广泛用于抑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老年痴呆、抑郁症、慢性病等,对抑制癌症和增强免疫也效果显著。
藜麦中丰富的类黄酮物质异黄酮和维生素E组合有助于血液循环软化血管,可明显促进糖、脂代谢和胰岛素分泌,很多研究表明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明显。
藜麦钾元素含量很高,钠的含量却只有小麦的1/8,符合低钠高钾健康饮食标准。钾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必需物质,它和钠共同作用,调节体内水份的平衡并使心跳规律化。膳食中摄入足够的钾,可以有效缓解血管压力,治疗和预防高血压、保护血管。另外,钾对神经活动的传导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血液中缺钾会使血糖偏高,易导致高血糖症;缺钾对心脏造成的伤害最严重,缺乏钾可能是人类因心脏疾病致死的最主要原因 。
每日坚持以藜麦作为早餐不仅可以保持良好的血糖和血压,还可减少心血管病和心脏病的发生。

2. 藜麦的历史和殊荣

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纵贯神秘的南美洲大陆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南美洲有很多世界未解之谜,史前纳斯卡巨画、复活节岛石像、水晶头骨之谜、太阳门、远古地下隧道、史前文字、玛雅日历石盘......。安第斯山中段山区保留着许多古代印加帝国的文化遗迹,其中“马丘比丘”遗迹堪称举世瞩目,靠近厄瓜多尔的维卡邦巴谷有一个长寿谷,据报道,受益于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健康饮食该地区的居民是全世界寿命最长的人。藜麦发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距今已经有5000-7000年的食用和种植历史,兴盛于古代印第安三大文明(玛雅文明、印加文明、阿兹特克文明)之一的印加文明。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藜麦是神的粮食,一天太阳神 Inti Raymi(古印加人崇拜太阳神)的三太子带着一行人在安第斯山上围猎驼羊,在追逐的过程中掉下了山崖,当地的一位老农不顾生命安危,把他救了上来,三太子回到太阳宫后,给他父亲讲述了自己受难被救的事,为了报答救子之恩Inti Raymi派一只叫Kullku的神鸟把藜麦种子送到了这位老农家,从此以后藜麦成了安第斯山人最重要的粮食。
在印加文明兴盛时期,藜麦已经成为古印加民族的主要食物之一,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的山区,食用藜麦的信使能连续24小时接力传递150英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古印加军队的战斗粮食是藜麦和油脂裹成的藜麦丸,战士们靠它铸就了强盛的印加黄金帝国。从古至今藜麦还被用于治病,治疗疼痛、炎症、以及骨折等内伤,如今当地的一些田径运动员还在使用一种与藜麦有关的古老方法来提高它们的运动成绩。藜麦不仅为古印加人民提供营养,而且是他们的精神食粮,被称为“粮食之母”,是祭奠太阳神及举行各种大型活动必备的贡品,每年的种植季节都是由在位的帝王用金铲播下第一粒种子。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南美洲后,为了从精神上统治印加民族,实行了禁止种植藜麦的制度,对于违反者最重可实行死刑,尽管如此,藜麦还是在边远山区延续种植至今。当地土著一直保持着以藜麦为主食的习俗,藜麦是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他们喜欢骄傲的赞扬藜麦:“我们从不得病,因为我们吃祖先传下来的藜麦”。
直到1980年代,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寻找适合人类执行长期性太空任务的闭合生态生命支持系统(CELSS)粮食作物时,神秘的藜麦在安第斯山脉被“重新发现”,NASA对藜麦做了细致全面的研究,发现其具有极高而且全面的营养价值,在植物和动物王国里几乎无与匹敌,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等微量元素含量都高于普通的食物,与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需求完美匹配,对长期在太空中飞行的宇航员来说不仅仅是健康食品,更是安全的食物。NASA将藜麦列为人类未来移民外太空空间的理想“太空粮食”。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研究认为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全营养食品”,列为全球10大健康营养食品之一。
藜麦属于藜科植物,藜科可食用的植物比较少见(菠菜和甜菜是藜科,源于中国的荞麦亦属藜科植物。)。我们日常食用的谷物粮食,小麦、稻米、玉米、大麦、高粱等基本都属于禾本科,藜麦营养和食用价值超过多数谷物,或许和它是独特的藜科植物有关。 藜麦被国际营养学家们称为丢失的远古“营养黄金”、“超级谷物”、“未来食品”,还被素食爱好者奉为“素食之王”备受爱戴,是未来最具潜力的农作物之一。
自2000年---2008年间,玻利维亚的藜麦出口价飙升了7倍,90%被发达国家购买,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食用和营养,玻利维亚政府甚至把藜麦设为“战略性物资”,并对孕妇补贴藜麦。2010年国际市场最大消费国为美国和加拿大,欧洲市场后来居上,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已有藜麦粉等深加工产品销售。权威分析,藜麦自从被重新发现以来,国际市场份额将达到百亿美元。
由于气候、地理、生产条件及政治等原因,2000年前藜麦原产地产量有限。近些年强大的需求让藜麦从安第斯山快速走向世界,虽然北美一些基金和公司对南美洲藜麦生产给与专业扶持和帮助,但是受到地理因素限制,产量继续扩展能力空间有限,到2012年产量不足10万吨。全球的藜麦原粮98%以上来自南美洲,由于需求强劲,2008年开始几乎每年都供不应求。近几年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藜麦种植,美国已率先开始本土化种植,美国销售的种子价格为每100粒3.00美元,合4000美元/kg。中国的专业农业公司也与南美洲一些藜麦专业公司合作,在国内类似南美洲藜麦生长气候的区域开始了大规模种植,相信藜麦不久将走进百姓的餐桌。

3. 与烟台大学建交的韩国大学都有哪些

1 Cali. State U. Sacramento 加州州立大学萨克拉门托分校 1987.4
2 Maryland University 美国马里兰大学 * 1987.6.30
3 York University 加拿大约克大学 1988.5.26
4 美国福曼大学 * 1989.4.25
5 Carson-Newman College 美国卡森纽曼学院 1990.5.22
6 Short College 美国肖特学院 * 1990.5.22
7 Mercer University 美国麦斯大学 * 1990.5.22
8 Ouachita Baptist University 美国沃希托大学 1990.5.22
9 Pusan Uni. of Foreign Studies 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 1991.3.6
10 Mokpo National University 韩国国立木浦大学 1991.4
11 The College of William & Mary 美国威廉玛丽学院 1993.10.28
12 美国油尼大学 * 1993.11.5
13 Hallym University 韩国翰林大学 1994.7
14 Singapore Polytechnic 新加坡理工学院 1994.9.3
15 韩国智山专门大学 1994.12.28
16 Ohio State University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1995.1.9
17 University of La Verne 美国拉富尼大学 1995.4.4
18 加拿大里加那大学 * 1996.3.28
19 University of Glasgow 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 1996.4.12
20 University of Sunderland 英国桑德兰大学 1996.4.18
21 University of Florence 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 1996.8
22 Universiy of South Australia 澳大利亚南澳州大学 1996.9
23 The University of Waikato 新西兰维卡托大学 1997.2.27
24 Mokpo National University 韩国马山专门大学 1997.3
25 The Novosibirsk STTU 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师范大学 1997.10.10
26 Cali. State U., Bakersfield 美国加州贝克斯费尔德学院 1998.7.16
27 Edith Cowan University 澳大利亚爱迪斯. 科文大学 1998.11.11
28 Korea Maritime University 韩国海洋大学 1998.11
29 Universitat Karlsruhe(TH) 德国卡斯鲁厄大学 1999.7.19
30 Carl Duisberg Centren 德国卡尔杜尹斯堡公益中心 1999.7.22
31 NKS Foundation 挪威NKS基金会 2000.1*二级
32 Kangnam University 韩国江南大学 2000.10.28
33 Kutztown University 美国库兹敦大学 2001.10.19
34 Silla University 韩国新罗大学 2001.12.10
35 Univ.of Applied Sce.Stuttagrt 德国斯图加特应用技术大学 2001.12.17
36 Dong Hua University 台湾东华大学 2002.05.03
37 Universidada Espirito Santo 巴西圣艾斯比拉都大学 2002.07.02
38 Fukuoka University 日本福冈大学 2002.08.01
39 How Won University 韩国湖原大学 2002.10.17
40 Daebul University 韩国大佛大学 2002.11.04*二级
41 Yilan University 台湾宜兰大学 2003.08.26
42 韩国注叶工业高等学校 2003.10.9
43 Hankyong University 韩国韩京大学 2004.03.22
44 University of Bergen 挪威卑尔根大学 2004.6.3
45 Hanyang University 韩国汉阳大学 2005.01.04
46 Inji University 韩国仁济大学 2005.01.19
47 Institut de management Europe-Asie 法国欧亚高等管理学院 2005.5.15
48 Delaware State Univ. 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 2005.6.28
49 Florida Gulf Coast Univ. 美国佛罗里达湾岸大学 2005.8.9
50 Hokkai-Gakuen 日本北海学园 2005.9.30
51 Orel State Technological Univ. 俄罗斯奥廖尔国立工业大学 2005.12.12
52 韩国广光学院 2006.4.24
53 Shih Hsih University 台湾世新大学 2006.5.6
54 Hannam University 韩国韩南大学 2006.9.7
55 Josai International Univ. 日本城西国际大学 2006.9.22
56 Seoul Women's Univ. 韩国首尔女子大学 2006.10.31
57 Kongju Communication Arts Univ. 韩国光州映像大学 2006.11.18
58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2006.12.11
59 Yeungnam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 韩国岭南理工大学 2007.3
60 California Baptist Univ. 美国加利福尼亚浸会大学 2007.3
61 Koje College 韩国巨济大学 2007.7
62 Pretoria Univ. 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 2007.8
63 University of Angers 法国昂热大学 2007.1
64 Tomsk State University 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 2008.3.20
65 Tomsk Normal University 俄罗斯托木斯克师范大学 2008.3.20
66 Kurashiki Sakuyo University 日本仓敷作阳大学 2008.5.21
67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eences 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 2008.5.28
68 Punjabi University Patiala 印度旁遮普帕蒂亚拉大学 2008.9.23
69 Ulaanbaatar University 蒙古乌兰巴托大学 2008.9.29
70 Providence University 台湾静宜大学 2008.10.21
71 University of Lincoln 英国林肯大学 2008.10.24
72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 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 2008.11.7
73 University of Patras,Greece 希腊帕特雷大学 2009.8.27
74 Universidad de las Palmas de Gran Canaria 西班牙王国大加那利岛拉斯帕尔马斯大学 2009.9.2
75 Duksung Women's University 韩国德成女子大学 2010.3.16
76 Dankook University 韩国檀国大学 2010.3.26
77 Geneva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瑞士日内瓦管理学院 2010.5.30
78 William Carey Universtiy 美国威廉·凯瑞大学 2010.6.10
79 Universite Catholique De L'ouest 法国西天主教大学 2010.6.11
80 台湾南亚技术学院 2010.10.4
81 Namseoul University 韩国南首尔大学 2010.10.24
82 Edinburghn Napier University 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 2010.11.15
83 York St John University 英国约克圣约翰大学 2010.11.16
84 Unitec New Zealand 新西兰尤尼泰克理工学院 2010.12.1
亚洲:30所(韩23,日4,印度1,新加坡1,蒙古1);美洲:21所(美18,加2,巴西1);欧洲21所(英5,法3,德3,挪威2,意1,俄4,西班牙1,希腊1,瑞士1);大洋洲:4所(澳2,新西兰2),非洲:1所(南非1);台湾地区:6所

4. 东北大学与哪些国外知名大学互相交流

东北大学 协议院校序号国家或地区 单位 网址 1日本东北大学http://www.tohoku.ac.jp/2美国CEEhttp://www.cee.org/3美国阿巴拉契大学http://www.appstate.e/4美国匹兹堡大学http://www.pitt.e/5瑞典林雪平大学http://www.liu.se/?l=en6日本名古屋大学http://www.nagoya-u.ac.jp/7瑞典皇家工学院http://www.kth.se/8日本关西大学http://www.kansai-u.ac.jp/index.html9香港中文大学http://www.cuhk.e.hk/chinese/10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http://www.uow.e.au/index.html11美国田纳西工业大学http://www.tntech.e/12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森代尔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http://www.csiro.au/13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http://www.vt.e/14美国洛杉矶东方资源技术公司15意大利都灵理工学院http://www.polito.it/16英国谢菲尔德大学http://www.shef.ac.uk/17意大利CSM研究开发中心http://www.c-s-m.it/layout_html_standard/english/home.html18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http://www.aalto.fi/fi/19日本帝京大学http://www.teikyo-u.ac.jp/index.html20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能源研究所http://www.iit.e/21德国斯图加特大学http://www.uni-stuttgart.de/home/22朝鲜金策工业大学23美国北卡州立大学http://www.ncsu.e/24日本奈良工业高等专门学校25美国宾夕法尼亚米勒斯维勒大学http://www.upenn.e/26美国依里诺斯山谷社区学院http://www.ivcc.e/27澳大利亚蒙娜沙大学http://www.monash.e.au/28乌克兰顿涅茨克工业大学http://donntu.e.ua/29日本东洋特殊钢业株式会社http://www.toyotokusyu.co.jp/30乌克兰冶金科技大学http://www.dmeti.dp.ua/31俄罗斯金属矿山研究所32法国洛林大学http://www.univ-metz.fr/33韩国真—塑料株式会社34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冶金科学研究所http://chel.ru/35德国食品及餐馆法定事故保险研究中36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工学院http://www.muctr.ru/37俄罗斯莫斯科汽车公路学院http://www.madi.ru/38波兰波兹南技术大学http://www.put.poznan.pl/39俄罗斯莫斯科钢及合金学院http://en.misis.ru/40俄罗斯克里沃罗格金属矿业学院41美国国际管理技术公司42韩国明知大学http://www.mju.ac.kr/mbs/mjukr/index.jsp43新加坡应用电脑专门学院44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工业学院45韩国浦项工科大学http://www.postech.ac.kr/46俄罗斯米哈伊罗夫采选联合公司47美国盛大国际开发股份有限公司48韩国国立汉城大学http://www.snu.ac.kr/49韩国三陟产业大学http://www.kangwon.ac.kr/snu/50韩国南汉城大学http://www.nsu.ac.kr/chn/html/main/main.html51俄罗斯列宁格勒国家海洋技术大学http://www.smtu.ru/52芬兰UNISCIENCE公司53美国圣约翰大学管理学院http://www.sjs.e/54美国马里兰大学地质系http://www.umd.e/55韩国庆南大学http://www.kyungnam.ac.kr/56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http://www.unsw.e.au/57日本丰桥技术科学大学http://www.tut.ac.jp/58日本神奈川工科大学http://www.kait.jp/59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http://www.ntu.e.sg/60美国夏威夷大学http://www.hawaii.e/61芬兰万达工学院62德国联邦神经生物研究所63日本青山学院http://www.aoyama.ac.jp/64新西兰维卡托大学http://www.waikato.ac.nz/65台湾中流文教基金会与喜马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http://www.himalaya.org.tw66澳大利亚墨尔本澳华专业工作者协会67日本龙高网络株式会社http://www.dncnet.co.jp/68澳大利亚悉尼澳华科技协会http://www.ausinan.org/cms/69澳大利亚东方旅游教育服务中心70日本创价大学http://www.soka.ac.jp/71美国圣迭戈州立大学http://www.sdsu.e/72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http://www.uts.e.au/73日本鸟取大学http://www.tottori-u.ac.jp/74日本鹿儿岛大学http://www.kagoshima-u.ac.jp/75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http://www.qmul.ac.uk/76匈牙利布达佩斯经济技术大学http://portal.bme.hu/langs/en/default.aspx77德国威斯玛技术大学http://www.hs-wismar.de/startseite/78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休伦学院http://www.huronuc.ca/79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http://www.uva.nl/start.cfm80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http://www.tu-illmenau.de/81加拿大国际教育基金会暨中心http://www.cfcie.ca/82日本名古屋经济大学http://www.nagoya-ku.ac.jp/83澳大利亚迪金大学http://www.deakin.e.au/84日本富山大学http://www.u-toyama.ac.jp/85美国美国教育文化基金会86英国拉夫堡大学http://www.lboro.ac.uk/87韩国UNESCO釜山广域市协会88法国利摩日大学http://www.unilim.fr/89俄罗斯圣彼得堡赫尔岑师范大学http://www.herzen.spb.ru/en/90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http://www.mpei.ac.ru/91韩国庆星大学http://ks.ac.kr/92韩国忠南大学http://www.cnu.ac.kr/93日本富山工业专门学校http://www.nc-toyama.ac.jp/94韩国仁荷大学http://www.inha.ac.kr/95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http://www.jcu.e.au/96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http://www.csulb.e/97美国纽约科技大学http://www.poly.e/98美国亚利桑那中心学院99俄罗斯国立太平洋大学http://www.khstu.ru/100日本大阪国际大学http://www.oiu.ac.jp/101香港岭南大学http://www.ln.e.hk/102德国FSA(应用系统安全和工业医学研究联合会)103波兰华沙科技大学http://eng.pw.e.pl/104捷克布拉格科技大学105乌克兰基辅理工学院http://inter.kpi.ua/106韩国釜庆大学http://www.pknu.ac.kr/107日本立命馆大学http://www.ritsumei.jp/108韩国汉阳大学http://www.hanyang.ac.kr/109日本高知工科大学http://www.kochi-tech.ac.jp/110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http://www.itochu.co.jp/111英国威尔士爱博瑞斯维斯大学http://www.aber.ac.uk/112美国东北伊利诺伊大学http://www.neiu.e/113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http://www.u-psud.fr/114比利时根特大学http://www.ugent.be/115日本相爱大学http://www.soai.ac.jp/116日本秋田大学http://www.akita-u.ac.jp/117韩国弘益大学http://www.hongik.ac.kr/118韩国济州大学http://intl.jejunu.ac.kr/119韩国木浦大学http://www.mokpo.ac.kr/main/initMain2.do120德国贺利氏集团公司http://www.heraeus.com/de/home/default.html121韩国釜山广域市教育厅122台湾东华大学http://www.ndhu.e.tw/bin/home.php123韩国昌原大学http://www.changwon.ac.kr/124日本长浜生物科学技术大学http://www.nagahama-i-bio.ac.jp/125日本学校法人电脑综合学园126日本庆应艺塾大学http://www.keio.ac.jp/index-jp.html127美国美国詹姆斯·麦迪逊大学http://www.jmu.e/128台湾义守大学http://www.isu.e.tw/129丹麦奥尔堡大学http://www.aau.dk/130埃及开罗大学http://www.cu.e.eg/131美国阿拉斯加大学系统http://www.alaska.e/132爱尔兰都柏林都市大学http://www.dcu.ie/133加拿大戴尔豪斯大学http://www.dal.ca/134越南越南水资源大学http://www.wru.e.vn/135日本滋贺医科大学http://www.shiga-med.ac.jp/136韩国釜山国立大学http://www.pusan.ac.kr/KOR_PNUS/html/nmain/default.asp137美国夏威夷太平洋大学http://www.hpu.e/138西班牙帕尔马巴利阿里群岛大学http://www.uib.es/139法国N+i工程师协会140澳大利亚科廷大学http://www.curtin.e.au/141韩国技术教育大学http://www.koreatech.ac.kr/kor/new_2010/index.jsp?sso=ok142日本城西大学http://www.josai.ac.jp/143日本熊本大学http://www.kumamoto-u.ac.jp/144美国AMD公司http://www.amd.com/cn/pages/amdhomepage.aspx145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http://www.uq.e.au/146拉脱维亚拉脱维亚大学http://www.lu.lv/eng/147巴西圣保罗大学http://www5.usp.br/148台湾世新大学http://www.shu.e.tw/149台湾云林科技大学http://www.yuntech.e.tw/150台湾中国文化大学http://www.pccu.e.tw/151台湾嘉义大学http://www.ncyu.e.tw/152阿尔巴尼亚地拉那理工大学http://www.upt.al/153台湾台湾科技大学http://www.ntust.e.tw/home.php154瑞典林奈大学http://lnu.se/155美国海外学习基金会http://china.studyabroadfoundation.org/index.php156捷克CEVRO学院http://www.cevroinstitut.cz/157台湾台北科技大学http://www.ntut.e.tw/bin/home.php158韩国韩国外国语大学http://www.hufs.ac.kr/159韩国庆北大学http://www.knu.ac.kr/bbs/newhome/index.jsp160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http://www.kitakyu-u.ac.jp/161台湾东吴大学http://twb.idc.scu.e.tw/scu2007/162韩国韩国交通大学http://www.ut.ac.kr/index.html163爱尔兰科克大学http://www.ucc.ie164土耳其中东科技大学http://www.metu.e.tr165匈牙利圣伊斯特万大学http://www.sziu.hu166俄罗斯国际经贸大学http://www.rsute.ru167日本首都大学东京http://www.tmu.ac.jp168德国歌德学院http://www.goethe.de169俄罗斯阿尔泰国立大学http://www.asu.ru/170波兰西里西亚大学http://www.us.e.pl171英国邓迪大学http://www.ndee.ac.uk/172法国瓦朗谢纳大学http://www.univ-valenciennes.fr/173塞萨斯德谟克里特大学http://th.gr/index.en.shtml

5. 维卡比创始人鲁娅是哪个国家人

创始人 鲁娅.伊格纳托娃 Ruja Ignatova教授,出生于索菲亚。保加利亚首都-康斯坦茨大学经济学硕士
-牛津大学和康斯坦茨大学法律系双博士

-麦肯锡战略合作伙伴-保加利亚最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的CEO和CFO,曾经管理高 达2.5亿欧元-参与过德太投资(世界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的很多项目-参与过德国法兰克福银行的很多项目,建立俄罗斯投资银行业务
-达泰资本(东欧的私募基金)的战略合作伙伴,资本1.5亿欧元,之后被俄罗斯的 VTB Capital收购
-创立了7500万欧元的全球财富投资基金(BVI公司所有)
-与Divus AG合作并收购了瑞士的Nordkap AG Bank
-多家加密货币公司,如比特币,莱特币等的顾问-OneCoin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和创始人之一!

阅读全文

与加拿大维卡基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投资公司做外汇怎么样 浏览:605
湖北宝明号贵金属投资 浏览:240
信托投资公 浏览:320
超星尔雅个人理财规划 浏览:735
江苏外汇平台代理 浏览:661
景顺动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势 浏览:898
有贷款房去名字 浏览:115
辽宁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 浏览:739
小微融资现状 浏览:521
etf股票有哪些 浏览:961
期货松绑影响股市吗 浏览:999
股票上升五浪 浏览:988
上海杉众投资靠谱吗 浏览:332
11万台币兑换人民币 浏览:739
海美基金 浏览:316
外贸信托其他费用普通代扣 浏览:222
成都卖房买方贷款 浏览:317
3000阿里换多少人民币 浏览:947
昆山外汇管理局电话 浏览:938
股票里GDX是什么意思 浏览: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