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斌,李驰还有很多没有名气,但是价值投资成功的人却大有人在
『贰』 国内的价值投资 知名人物有哪几位
但斌,赵丹阳,李驰等.
『叁』 价值投资在中国可行吗
巴菲特和索罗斯,是每个投资者都绕不过去的名字。他们好象两个方向标,把投资者指向投资与投机的南辕北辙。
究竟,投资和投机,是否水火不相容?在中国这个特殊的游戏场上,究竟是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行?
他历经股票市场的牛熊沉浮,亲身体会中国股票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的亢奋与恐慌,终于在2007年8月大牛市热浪中,对价值投资的核心“低买高卖”(而不是长期持有)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体会,于是成功逃离。
李驰被认为是价值投资理论在中国最好的执行者之一,但他本人却反对“复制巴菲特”。他认为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价值投资应有“中国式”版本。在书中他详细解释了他的“中国式价值投资”概念,以及如何用“中国式价值投资”研判市场走势,从这一轮大牛市赚尽财富。
李驰还在书中分享了他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对各行业的投资前景分析,特别是金融股和能源股的投资潜力。
『肆』 说一下现在国内价值投资派的代表人物
还有东方港湾 但斌 著有,<<时间的玫瑰>>
『伍』 李驰的梅森基金公司是高手云集
今天,李驰已经成为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但他仍认为,要坚持长期的价值投资与集中投资,有关巴菲特的书是应该放在床头枕边的,这些书不但可以为熊市集中投资打气,而且可以为牛市里投资降火去燥。但也正如李驰所言,真正的价值投资不可能是读几本书就可以嬗变的。读书、学习是前提,实践、探索才能梅花香自苦寒来。
其实,李驰也并非从一开始就悟道于价值投资,而是经历过多年磨砺才走上价值投资之路的,在见证证券市场数次风雨之后,李驰才真正成长为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但是这样回忆自己走过的道路的:
10多年前,我们还比较年轻,抱着这个信念在A股市场里摸爬滚打了好多年。
当时沪深股市出现过一波行情,时间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干刀到邓小平南行讲话后的那一段时间。那时候我们的心态和新入市的股民没有什么两样,觉得进去了就赚钱很开心,但并没有想过整个行情的起落规律。后来那次行情跌下去很长一段时间,在下跌期间,我们自己也在不断总结,想弄清楚其中是否有规律性的东西。
我在思考的同时,也和一些朋友进行了交流,并不断向这个领域的杰出者学习,他一直是我投资领域学习的榜样。现在看来一些非常理性的选股方法当时并没有为人们所认识,他当时讲到的一些东西,我也没有留下强烈的印象。比如1999年韩涛就讲到同股同权的B股便宜,要买B股,之后他也一直参与B股投资,直到2001年B股开放后全仓退出,两次重仓买到翻10倍的B股。在A股里我回头看到了翻10倍的股票,但我没买到:在B股里回头也看到了,我的朋友却做到了。我就反思他为什么能做到而我为什么没有做到?
等到2001年B股开放,我的感触更深了,机会其实一直就在眼前。这个时候再回头去研究巴菲特、林奇等人,才发觉他们说的话都是出自肺腑,没有任何包装。他们成功投资的真理都包含在自己或者别人写他们的书籍中,但大家并不相信真理是那么简单。
我是浙江大学毕业的,校训就是“求是”。但我在大学里没有真正领会,来深圳的前几年中也没有做到,直到后来参与证券市场的长期投资过程中才发觉,无论是做人也好做投资也好,都需要“求是”,同时也体会到真理确实十分简单,关键在于人们往往不相信真理就是这么简单。
我们为什么在牛市里还能保持一个比较正确的判断?是因为在B股开放后,也就是2001年6月政府允许内地居民可以参与B股投资之前的两个月内,市场疯狂后我们就退出了。那一次退出令我印象深刻,我也相信了以前不甚了解的价值投资理论。从那之后,我们的步伐就合上了市场的节奏。
从2000年到2001年8月份国内市场盘顶期间,投资者都疯狂了,当时甚至有开夜市的说法,随后A股迎来了大跌行情。其实,全球的证券市场现象、实质都是一个规律,当市场处于非理性疯狂之时。离大跌就不远了。
有趣的是,当中国的投资者在股市盘顶有时不我待之感时,美国已经有“夜市”了。2001年年初我正好在美国,住在一个朋友家里,我不太懂英文,所以就到超市买中文报纸,发现整版都在谈论股票。我朋友家在加州,因为美国东西部时差的原因,他是每天加早班(天还没亮,相当于夜市了),凌晨6点多就在电脑前看行情了。因为有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前车之鉴,我感觉到狂热的美国股市离顶不远了,这是重要的直观因素,我感觉中国的股市一直在跟随美国股市,行情自然要慢一点。其后美国等国际市场的下跌调整是十分充分的,中国一直没有调整充分,又有涨跌停板制度,所以熊市持续的时间反而人为地加长了。
这也告诉我们,不要去谈论什么定价权,而是市值、实力的问题。如果美国股市都不行了,中国自然会跟着下来。
另外,当时国内股市确实高到了一个非理性的地步,平均市盈率都有60多倍了,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它迟早要走一条类似日本股市的道路——理性的回归。
鉴于美国股市到顶和市盈率过高,我们判断前景不妙。就退出了。然后我们进入了比较熟悉的香港股票市场,但当时香港股市也没有调整到位,所以后来也调下来了一点,直到2003年下半年香港股市才起来。我们是再次回到我们已熟悉的香港股市,当时香港市场上的许多股票都跌到了非常便宜的价格区间,这给了我们机会。当然,我们与巴菲特相比还是有相当差距的,他可以做到一段时间完全退出定价偏贵的市场,我们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境界。
『陆』 国内新一代知名的价值投资人都有哪些
但斌,赵丹阳,李驰,林园,王北贝,张勇等。
年龄都不大!
『柒』 有关于价值投资的书吗像但斌的时间的玫瑰和李驰的白话投资这样的
那都是嚼过的东西。最好还是先看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然后是巴菲特的历年给投资者的信,这个才是原汁的东西。
『捌』 李驰的兑现承诺
4.我们多年来做惯了保本型的私募基金,我们一直有信心在任何市场任何时期做出保本承诺,牛去熊往我们一直兑现着我们的承诺,第一不输,第二记住第一,我们和我们的客户共同做到了;
我们最喜欢保本型的客户,我们承担了客户本金损失风险,自然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业绩报酬;
信托型基金无法满足我们既有保本客户,又有不保本客户的两元化需求.
附:目前我们接受的国内投资最小资金单位为500万人民币.
在2007年8月底的万科宣布公开增发,增发价格高达31.53元/股,发行市盈率高达95.84倍,李驰选择了卖出万科。在2007-08-28的博文“中心无疆--认真休息是为了走得更远”中李驰正式宣布清仓A股。2008-04-07同威进行了“准确的价值投机”为新客户在49元以下买进的平安股票了,在救市行情后的2008-04-25同威完成了平安的“套利”。2008年同威的第一场战役已经首战告捷。
2008年6月18日深圳同威公司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已经并将继续设立同威信托计划,以满足更多了解同威支持同威的投资人对私募资金理财增值的长期需求.
1. (我们不会削足适履,我们的集中投资风格永远不会变)
2. 新华.同威信托计划是目前国内少有的既可以投资一级市场PE,又可以投资二级市场股票的信托计划;
新华.同威一号PE信托计划成立至今约三个月,5月10日起经过全体委托人一致同意,增加了可以投资股票二级市场的投资范围.
新华.同威一号(混合型)信托计划的资产净值至今波动小于1%。
同威是标准的投资混血儿,我们投资的唯一标准就是:好公司+便宜价格,
如今在各个市场,好公司以便宜价格标售的情况正在出现;
3. 安全边际是我们的风险隔离墙。
如果我们每一段中长跑总跑不赢,那我们离马拉松冠军的位置将越来越远;
最佳击球机会近在咫尺;
投资赚钱是快乐的游戏,我们已经沉迷太久,我们将永远快乐地迷恋下去.
4. 我们所有保本/不保本的同威老客户将依然是我们最优秀的专户理财客户.
我们一直有信心在任何市场任何时期做出保本承诺,牛去熊往我们一直兑现着我们的承诺,第一不输,第二记住第一,我们和我们的客户共同做到了
2008年3月22日募集完毕并于26日正式成立的专做股权投资信托计划——“同威一号”,6月17日开始买入股票。同威董事总经理李驰此前一直认为二级市场已经没有合适的投资目标。这家公司清掉了二级市场股票,宣称“不玩了”,上证指数在一个月后冲上了6124.04点的高峰。不过,6124.04点只是昙花一现,之后,指数以同样的速度掉头向下。
1月15日至2月1日,上证指数经历了断崖式暴跌,从5500点直落4300点。这期间,李驰直言“A股只是跌到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仍然找不到合理估值的投资目标。
也是在这时,同威资产注册了深圳同威创投有限公司,筹备股权投资业务。彼时,这亦是私募圈内的一个潮流;随着二级市场的“冬天”来临,不少“潜水”的私募基金选择退出二级市场,转身专做股权投资项目。
3月26日,深圳同威创业投资发行的“同威一号”信托投资计划成立,比推介期提前10天结束募集,募集资金规模达到2.737亿元。根据合同约定,该信托产品主要投资对象为稳定成长、预计1~2年内可以申请公开发行上市的拟上市企业股权。“一级市场的安全边际相对大一些。”当时,李驰如是说。
但市场总是出乎人的意料。即使如此,李驰也“没想到二级市场的股价会这么快一路往下掉”。
当二级市场持续低迷,资金纷纷涌向股权投资市场时,“先行者”同威资产却“临阵倒戈”,这天,同威资产管理公司提出将“同威一号”的投资范围扩大到二级市场。
待“同威一号”的资金可以入场时,”对此,李驰略带点惋惜。
“同威一号”开始入场买股票。“估值低了,就有机会。”电话那头,李驰用轻快地语气说:“越跌,越加大仓位买入。”
据信托资金管理报告,截止2008年6月25日同威一号股票类资产131,612,945.80元,持仓比例47.58%,净值101.07,
此时同威一期保持正收益。李驰并表示:已建仓位持有,如果上证指数跌至2500点左右,计划增加二级市场投资份额;如果没有跌至2500点左右。
2008年9月30日,在经历“9.19”行情后,同威一号股票类资产139,670,636.90元,持仓比例64.03%,净值79.70;
2009年01月06日同威一号股票类资产115,092,925.48元,持仓比例59.56%,净值70.61;
2009年04月01日同威一号股票类资产190,971,749.05元,持仓比例77.05%,净值90.56;
2009年06月30日同威一号股票类资产303,609,419.95元,持仓比例90.44%,净值122.67.
另:深国投.同威1期、2期于2009年4月20日均实现正收益。不予以评论。
深国投·同威1期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净值公告
日 期 信托单位净值 近六月增长率 信托单位净值实际增长率
2008年08月20日 RMB102.36 - 2.36%
2008年09月20日 RMB80.07 - -19.93%
2008年10月20日 RMB73.64 - -26.36%
2008年11月20日 RMB73.78 - -26.22%
2008年12月19日 RMB78.84 - -21.16%
2009年01月20日 RMB83.84 - -16.16%
2009年02月20日 RMB86.04 -15.94% -13.96%
2009年03月20日 RMB89.88 12.25% -10.12%
2009年04月20日 RMB101.37 37.66% 1.37%
2009年05月20日 RMB107.26 45.38% 7.26%
2009年06月19日 RMB125.79 59.55% 25.79%
2009年07月20日 RMB143.16 70.75% 43.16%
2009年08月20日 RMB127.74 48.47% 27.74%
2009年09月18日 RMB121.25 34.90% 21.25%
深国投·同威2期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净值公告
日 期 信托单位净值 近六月增长率 信托单位净值实际增长率
2009年03月20日 RMB100.36 - 0.36%
2009年04月20日 RMB106.28 - 6.28%
2009年05月20日 RMB105.78 - 5.78%
2009年06月19日 RMB117.87 - 17.87%
2009年07月20日 RMB133.20 - 33.20%
2009年08月20日 RMB117.41 - 17.41%
2009年09月18日 RMB114.66 14.25% 14.66%
与但斌的买入并长期持有的策略不同,李驰似乎更像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剑客。正如他在博客中对自己的评价一样“静如处子、动若脱兔”或者是作为他博客收藏中“戴维斯双杀”效应的最好的实践者。
也许李驰可能才是更接近巴菲特理念的中国投资人。价值投资不等于长期投资更不等于买入不动!好公司也不是任何时候都会涨,买入价格远远低于价值的好股票并持有,直到价格明显高于价值的时候卖出(透支了未来3,4年的增长)是为巴菲特投资理念的精髓所在。4900点清仓离场,2700点开始正式入场,李驰的的投资理念是朴素的,也是潇洒的……
『玖』 推崇价值投资的牛人 有哪些
云程泰总裁魏上云:我不想做单纯的价值投资
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价值投资的信仰
实业派多钟情价值投资:郑晓军爱长跑刘明达今年出彩
朱雀李华轮:转向绝对价值投资
李驰:中国式价值投资,巴菲特+索罗斯都是私募排排网的新闻,你去哪里一搜救知道了
『拾』 请问国内最好的价值投资方面的书籍是什么
书名:中国来式价值投资 《源中国式价值投资》内容简介:巴菲特和索罗斯,投资的两个方向标,将投资者带向投资的南辕北辙。在中国这个特殊的游戏场上,究竟该向左走,还是往右行?《中国式价值投资》是国内最成功的私募基金经理之一李驰给出的答案。作者首次完整总结18年投资记录,并详尽解释如何利用PE、PB、PEG等估值利器来选股选时,引导读者追踪未来市场走向,对投资部署具有前瞻性参考。《中国式价值投资》发挥李驰一贯的潇洒文风,风趣、睿智。除了解读价值投资中国版本,李驰还对行业和宏观经济有精彩评析,协助投资者进退有据,追随中国经济成长的脚步,悠然滑行于市场的洪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