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公司在美国进行投资取得的所得税要如何交税
这个涉及税收绕让的问题了,我只能说个原理给你,具体的你去网上查,如果美国的所得税是20%,国内是25%,你在美国的扣20%后的利润拿回国,就可以抵扣20%,国内还需上5%的所得税,如果没过是25%,就不需要上税,如果美国是30%,国内不会退你税,如果美国是25%,但你享受美国的税收政策,只缴纳了10%,或者其他数据吧,国内同样认可你是按照20%上税的
B. 在美国纳斯达克卖出股票要交税吗,税率多少
要的。美复国证券税收的税种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流转税,包括印花税、证券交易税。近年来,美国政府因为证券税收中的印花税、证券交易税其收入占全部税收的比重小,同时注重资本的流动性,所以现已取消此税。
二、收益税,对个人证券投资所得的征税,将其所得并入普通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公司证券投资所得的征税,将其并入公司所得,征收公司所得税。对个人投资所得和公司投资所得分开征税,则存在重复征税的现象。
三、资本利得税。资本利得并入普通利得征税。对长期资本利得和短期资本利得,采取差别税率,最高达28%。资本损失区分个人和公司,采取两种办法。对个人资本损失可允许扣除,并规定短期资本损失先扣除,长期资本损失后扣除,但每年的扣除额不得超过3000美元,当年没有扣完的,可结转以后年度继续扣除。
四、遗产和赠与税。
C. 求高手指教,美国股票交易的资本利得税是多少。
资本利得在税收上是指资本商品,如股票、债券、房产、土地或土地使用权等,在出售或交易时发生收入大于支出而取得的收益,即资产增值。资本利得税是对资本利得所征的税。简单而言就是对投资者证券买卖所获取的价差收益(资本利得)征税。
资本利得作为一种所得,仍然属于所得税的征税范畴,是公司、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的组成部分。
在对资本利得是否征税,以及如何征税问题上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种:
1 、视同普通所得征税。
2 、征收资本利得税。
3 、对资本利得免税。
(3)美国股市投资税收政策扩展阅读:
被豁免资本利得税的情况包括:
当出售一份房产时,如果该房产是出售者在出售前5年中的2年的主要居所,出售者可获得250,000美元(对单身)或500,000美元(对夫妇)的资本利得税豁免份额。
资本利得计算的是净值,即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所以,当每年年终缴税前,美国会出现这样一个趋势,很多投资者会将他们正处于亏损状态的资产出售。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投资损失超过了投资收益,净损失可以被利用在一般所得税的减免中。
每年每个个人可以申报3,000美元的净投资损失,用来减免一般所得税。剩余的投资损失还可以归入下一年继续用来计算下一年的资本利得净值。企业还被允许将本年度的投资净损失抵消上一年度投资收益,从而获得一定的退税。
D. 美国股市盈利后需要交多少税
在美国个人和企业都要为资本利得缴税,现在税率为20%。
美国国税局允许个人利用有关税收规划策略来研制缴纳资本利得税。
为了避免征税对投资产生的抑制作用,资本利得税一般采用较低的比例税率。有些国家则把对已实现的资本利得课税并入个人所得和公司所得中一起计税,而没有另立资本利得税。
与很多其它国家不同,美国公民无论居住在哪个国家,都要向美国国税局缴纳所得税。因此对美国公民来说,很难利用世界上的个人税收天堂来避税。虽然某些离岸银行帐户宣称可以被用作税收天堂,但是事实上美国法律要求美国公民申报离岸银行帐户的收入,否则将构成“漏税”。
(4)美国股市投资税收政策扩展阅读:
被豁免资本利得税的情况包括:
当出售一份房产时,如果该房产是出售者在出售前5年中的2年的主要居所,出售者可获得250,000美元(对单身)或500,000美元(对夫妇)的资本利得税豁免份额。
税前,美国会出现这样一个趋势,很多投资者会将他们正处于亏损状态的资产出售。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投资损失超过了投资收益,净损失可以被利用在一般所得税的减免中。
每年每个个人可以申报3,000美元的净投资损失,用来减免一般所得税。剩余的投资损失还可以归入下一年继续用来计算下一年的资本利得净值。
对于这种批评意见的解释是,资本利得税并不在资产拥有者未发生变更的时候征收,也就是说资产还未出售的时候,不征收资本利得税。
当一个人出售了资产后,他自然无需为该资产未来的收入增长缴纳所得税。
双重征税论点的其它缺陷还在于,某些资产不出售是不会产生任何未来收入的,比如艺术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资本利得税
E. 美国股票投资利得税是多少
股票投资利得税也就是资本利得税
个人和企业都要为资本利得缴税。但是,对于个人来说,长期投资的资本利得(超过1年的投资)税率较低,2003年,长期投资的资本利得被调降到15%(对于归入最低和次低所得税缴纳人群的两类人,资本利得税为5%)。短期投资的资本利得税率较高,与一般所得税税率相同。然而在2011年,所有被调降的资本利得税率将回复到2003年前的水平,即20%。
被调降到15%的资本利得税率本应该2008年终止,2006年5月被Tax Reconciliation Act延长到2010年。
被豁免资本利得税的情况包括:
* 当出售一份房产时,如果该房产是出售者在出售前5年中的2年的主要居所,出售者可获得250,000美元(对单身)或500,000美元(对夫妇)的资本利得税豁免份额。
* 资本利得计算的是净值,即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所以,当每年年终缴税前,美国会出现这样一个趋势,很多投资者会将他们正处于亏损状态的资产出售。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投资损失超过了投资收益,净损失可以被利用在一般所得税的减免中。每年每个个人可以申报3,000美元的净投资损失,用来减免一般所得税。剩余的投资损失还可以归入下一年继续用来计算下一年的资本利得净值。企业还被允许将本年度的投资净损失抵消上一年度投资收益,从而获得一定的退税。
F. 美国公民炒股税
美国公民炒股只有赚钱的人才缴纳税,不是把你投资的本钱算在里面,而是只算你赚的那部份钱。比如说你投资一万美元购买了一个股票,卖掉后本和利共得到一万零二百美元,扣除你买卖股票的手续费用10美元,最后只上190美元的收入税,大约是按照25%左右来计算。
美国股票手续费规定买和卖合起来算一次,不管你投资几万,还是几千,也或是几十万或更多,买卖一次只交纳10美元。
其次只有赚钱的人才缴纳税,不是把你投资的本钱算在里面,而是只算你赚的那部份钱。比如说你投资一万美元购买了一个股票,卖掉后本和利共得到一万零二百美元,扣除你买卖股票的手续费用10美元,最后只上190美元的收入税,大约是按照25%左右来计算。
那么美国是怎么规定费用的呢?他们规定买和卖合起来算一次,不管你投资几万,还是几千,也或是几十万或更多,买卖一次只交纳10美元。其次只有赚钱的人才缴纳税,不是把你投资的本钱算在里面,而是只算你赚的那部份钱。比如说你投资一万美元购买了一个股票,卖掉后本和利共得到一万零二百美元,扣除你买卖股票的手续费用10美元,最后只上190美元的收入税,大约是按照25%左右来计算。
如果股票亏掉了,就不存在上税的说法。一分钱的收入税都不缴纳。同时如果你购买几种股票,其中一些赚钱了,其中一些亏本了,就按你所有投资的总数来计算,那些你赚钱的股票可以补给你亏钱的股票,不如说你购买三个股票,其中一个股赚了500美元,而另外两个亏掉了400美元,那么在赚取的500美元中扣除亏掉的400美元,再扣除三个股票买卖费用30美元,最后只按照70美元收入的25%来计算你要上的税。我这里用小数字来作为例子,是为了让大家一眼就明白。
还有你投资的股票可能几年都在买卖,那么几年一起来计算,把你最后卖掉股票的总收入扣除出你的本金,及你在几年中买卖的手续费,最后算出来的数量没有余额,甚至是负数,那么也不用交税。如果几年后你退出股票市场,最后总的交易数额除去你当时投资的本金后,以及几年交易买卖中的手续费后还有余额,那么你就要缴纳多余部分25%的收入税。
就这样,美国政府在股市上的税收也不低,而中国政府不管你是亏还是赚,都要收取印花税,不是按照你赚取的来计算,而是把本金都算在里面,如果你亏掉很多,想把股票卖掉把钱给退出来,还要交纳印花税,这就有点太过于收刮老百姓了。同时证卷公司买和卖都要收取费用,这就是双向收取费用了,而且不按照次数,却是按照投资总量的多少来收取,也不利于鼓励百姓投资。这是竞争过于稀少的缘故,美国有几家很大的证卷交易公司,他们有竞争,所以手续费用也就无法提得那么高。中国既然那么多人口,为什么证卷交易公司却成了垄断公司?任由他们收取费用了?
后记:看到朋友的留言,我明白了,印花税是最后总金额的千分之一,手续费确实是总金额的0。3%。那么我就可以计算美中股票买卖最终哪方收费最高了。下面我们以相同的资金,相同的盈利来计算,比较合理,那么我们就用一万美元为例:
一万美元按照人民币现在的兑换率6。8多一点的话,大约是68000元。如果在美国购买一个10美元(为了好计算我们用整的来做例子),可以购买1000股,同等的钱用来购买中国股票10元一股的话,那么可以购买6800股(还是为了好计算,用整得数字来计算股票),这个价格的股票在美国和中国都有,不奇怪。
购买后如果是收益上升,假如都上升5%,(等量的才能够比较客观)那么美国股票一股价格是10。50美元,1000股卖掉后得到总金额10500美元。中国股票一股价格是10。50元,卖掉所有股票后得到总金额为:71400元。
美国股票最后金额扣除交易费10美元(买卖一次10美元),剩下10490美元,扣除本金10000美元,剩下490美元,490美元上税25%,那么这个人上税为121。5美元,那么这个人手中大约可以得到了10490-122。5=10368美元。
中国股票最后金额71400。第一次买股票手续费为金额的0.3%来计算是68000 x 0.3%=204元,第二次卖掉的手续费是71400 x 0.3% = 214。2元。印花税为金额按照千分之一来计算为71400 x 0.1% = 71.4元。那么最后到这个人手里的钱是:71400-204-201.2-71.4== 70910.4元。兑换成美元约为70910.4/6.8==10428美元
最后美中买卖股票赚钱的人们费用差异为:10428美元--10368美元==60美元。那么美国股票最终多缴纳60美元左右的费用。我们这一对比就明白了,美国买卖股票的手续费用低,但是税收高。
下面我们也用同样的金额购买美中股票,但是是亏掉来计算,股票有亏也有赚,这个很自然。
一万美元购买10美元一股可以购得1000股,如果亏掉5%,股票为9。5美元一股,那么最后卖掉后得到的为9500美元。这个人的钱不用缴纳任何费用,除了手续费10美元外,这10美元可以在下次赚钱股票里扣除出来,那我们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68000元购买10元一股的股票,可以购得6800股,如果亏掉5%,每股价格为9。5元,那么最后卖掉后金额为64600元。扣除第一次手续费204元,第二次手续费193.8元,印花税64.6元,最后到手的金额为64600-362.4=64237.6元,兑换成美元大略为9447美元。
美中买卖股票亏本的人们最后费用差异为:9500美元--9447美元==53美元
总结:在中国买卖股票手续费比美国高。在中国买卖股票如果你亏掉了,你就更亏,问题就在赚钱要收税(理所当然),亏本还是要收税(不合理)的关键上。在美国购买股票,赚钱了,你要多缴纳费用,问题是税收太高,但是如果你亏本了,政府不会雪上加霜,亏本的人得到免税的优惠。美国和中国各有利弊,中国炒股只能够赚,否则你就更加吃亏。所以中国赚钱的人更高兴,更少缴纳费用,这是为赚钱人开的股市,而亏掉的人就难上加难了。美国炒股亏了,国家优惠一点,赚钱了,国家多收一点,我觉得这种方式可以让赚钱的人多分出一点来为国家作贡献,何乐而不为呢。赚钱了,就是让他多缴纳一点,心里也高兴。你们说是不是?更何况炒股本来就是有亏有赚,对多数人来说,是亏多赚少。最后一对比,还是觉得美国收取费用的方式比较合理一些,多赚取利润多缴纳费用,这可以均衡一下收入贫富差异。
G. 请问美国的股票交多少税
是的。不过资本利得税比印花税高多了。
短期35%,长期15%。
中国是暂不收资本利得税
H. 在美国做股票赚的钱需要缴税吗
美国证券税收的税种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流转税,包括印花税、证券交易税。近年来,美国政府因为证券税收中的印花税、证券交易税其收入占全部税收的比重小,同时注重资本的流动性,所以现已取消此税。 二、收益税,对个人证券投资所得的征税,将其所得并入普通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公司证券投资所得的征税,将其并入公司所得,征收公司所得税。对个人投资所得和公司投资所得分开征税,则存在重复征税的现象。三、资本利得税。资本利得并入普通利得征税。对长期资本利得和短期资本利得,采取差别税率,最高达28%。资本损失区分个人和公司,采取两种办法。对个人资本损失可允许扣除,并规定短期资本损失先扣除,长期资本损失后扣除,但每年的扣除额不得超过3000美元,当年没有扣完的,可结转以后年度继续扣除。
I. 通过QDII基金投资美国股票,税收政策是怎么样的
境内与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股票相关的所得税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第八条规定“基金财产投资的相关税收,由基金份额持有人承担,基金管理人或者其他扣缴义务人按照国家有关税收征收的规定代扣代缴”。
1、关于企业所得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128号)规定“对企业投资者申购和赎回基金单位取得的差价收入,应并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规定“对投资者从证券投资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128号)“对基金取得的股票的股息、红利收入,债券的利息收入、储蓄存款利息收入,由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企业和银行在向基金支付上述收入时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对投资者(包括个人和机构投资者)从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之规定,可知:1、企业投资者在赎回基金单位时,应就差价缴纳企业所得税;2、企业投资人从基金中取得股票的股息、红利,无须缴纳企业所得税(包括上市公司不得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
2、关于个人所得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128号)规定“对个人投资者申购和赎回基金单位取得的差价收入,在对个人买卖股票的差价收入未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以前,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基金取得的股票的股息、红利收入,债券的利息收入、储蓄存款利息收入,由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企业和银行在向基金支付上述收入时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对投资者(包括个人和机构投资者)从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之规定,可知:1、个人投资者在赎回基金单位时,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2、个人投资人从基金中取得股票的股息、红利,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由上市公司向基金支付股息、红利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三、税收协定
1、关于股息的所得税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以下简称“中美税收协定”)第九条第一款“缔约国一方居民公司支付给缔约国另一方居民的股息,可以在该缔约国另一方征税”、第二款“这些股息也可以在支付股息的公司是其居民的缔约国,按照该缔约国的法律征税。但是,如果收款人是该股息受益所有人,则所征税款不应超过该股息总额的10%”第三款“本条‘股息’一语是指从股份或者非债权关系分享利润的权利取得的所得,以及按照分配利润的公司是其居民的缔约国税法,视同股份所得同样征税的其它公司权利取得的所得”之规定,QDII基金投资美国股票,取得股息,中国可以征税、美国也可以征税。
根据中美税收协定第二十二条第一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除双重征税如下:(一)中国居民从美国取得的所得,按照本协定规定对该项所得缴纳的美国所得税,应允许在对该居民征收的中国税收中抵免。但是,抵免额不应超过该项所得按照中国税法和规章计算的中国税额。(二)从美国取得的所得是美国居民公司支付给中国居民公司的股息,同时该中国居民公司拥有直付股息公司股份不少于10%的,该项抵免应考虑支付股息公司对于从中支付股息的利润向美国缴纳的所得税”之规定,在中美两国同时对QDII基金投资美国股票取得之股息征税时,存在税收抵免,即在美国缴纳的税金在不超过该项所得按照中国税法和规章计算的中国税额范围内可以抵免。
因此,QDII基金投资美国股票取得之股息,个人投资者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中美两国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总金额(总的税负)为股息的20%;企业投资者按美国法律缴税,在中国无须缴纳企业所得税。
2、关于股票转让的所得税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第十二条第四款“转让一个公司股本的股票取得的收益,该公司的财产又主要直接或者间接由位于缔约国一方的不动产所组成,可以在该缔约国征税”、第五款“转让第四款所述以外的其它股票取得的收益,该项股票又相当于参与缔约国一居民公司的股权的25%,可以在该缔约国征税”、第六款“缔约国一方居民转让第一款至第五款所述财产以外的其它财产取得的收益,发生于缔约国另一方的,可以在该缔约国另一方征税”之规定,若QDII基金转让美国公司股票,则按照美国法律决定是否缴税。依据对美国税法的了解,美国对非居民境外投资者的一般资本利得,如股票转让所得,不征税。
综上,QDII基金投资美国股票,取得股息、红利,个人投资者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中美两国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总金额(总的税负)为股息的20%;企业投资者按美国法律缴税,在中国无须缴纳企业所得税。QDII基金转让美国股票的收入,依据对美国税法的了解,美国对此不征税。QDII基金投资人赎回投资份额,对个人投资者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企业投资者,按差价征收企业所得税。
J. 投资美股如何报税
北美股票投资获利所涉及的税务主要是资本利得税(Capital Gain Tax,也称资本所得税),其总的原则是一年之内所有交易挣到的钱,减去亏掉的钱,再减去交易的手续费,如果结果是正数(净收益)就按照规定的税率上缴资本利得税,如果是负数(净损失)就用来抵消其它年份的净收益。 对于美国的税务居民,你要考虑长期资本利得税和短期资本利得税两种算法:持股时间超过一年的投资收益属于长期资本所得,不到一年的属于短期资本所得。这两者的税率不同,短期资本所得的税率与你的个人所得税率(Income Tax)是一样的,而长期资本所得的税率较低,目前是15%(如果你属于最低或次低所得税缴纳人群,这个税率是5%)。不过,从2011年起,长期资本利得税率将调整至20%。 对于加拿大的税务居民,你不用考虑长期投资还是短期投资,只要把所有投资收益的50%按照你的个人所得税率进行报税,另外50%的投资收益是完全免税的。当然,如果你这一年没有净收益,只有净损失,你就要如实申报并记录在案,以便用来抵消其它年份的净收益。 如果你是住在美国或加拿大以外的外国居民,原则上,你买卖美国或加拿大的股票是不需要向这些国家缴纳资本利得税的。但是,这些国家都有规定,如果你在美国(或加拿大)居留超过半年,在税法上将被视为美国人(或加拿大人),你投资美股的收益就要照常报税。 由于税法条目繁多,我建议你向专业会计师咨询,你的个人情况可能需要特别处理。 (作者:三维预测 Raymond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