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投资者在逃离中国石油

投资者在逃离中国石油

发布时间:2021-08-14 02:39:46

Ⅰ 美国股神在中国正搞石油股票投资是真吗

中石油一抄股未卖

巴菲特重袭仓中石油的投资,其一举一动备受国内投资人关注,在年报中,巴菲特披露其持股情况:23.39亿股中石油,与2003年比没有变化。此前市场曾传出巴菲特减仓中石油的传闻,得到了彻底的澄清。按去年底中石油的收盘价计算,巴菲特这笔4.88亿美元的投资,依然带来了超过两倍的投资回报。

http://cache..com/c?word=%B0%CD%3B%B7%C6%3B%CC%D8&url=http%3A//finance%2Esina%2Ecom%2Ecn/nz/bftstory/&b=0&a=1&user=

Ⅱ 中国石油为什么入市首日开盘没有人买过还跌

怎么会没人买啊?
从48元跌到15元(08年4月)时,TOPVIEW数据显示71%的筹码在散户手中。由于前期对中石油的宣传及定位都很到位,导致几乎所有投资者对中石油的后市非常乐观,预期年内破80的咨询机构比比皆是,所以中石油受到空前的追捧,接下了中国股市最高的一棒。

控制中石油的庄家,类似秦朝明将白起。

Ⅲ 中国石油上市后,机构赚得盆满钵满,散户却亏得一塌糊涂

1、风险意识淡薄:大部分投资者,都是在市场热烈的时候进入,其中绝大部分投资者对股市一无所知。由于对股市缺乏认识,投资者风险意识淡漠,甚至以为股市根本就没有风险,直到在市场中损失惨重,这才感受到切肤之痛。

2、市场知识匮乏:没有风险意识,投资者就没有了解、学习、研究市场相关知识、技术的动力,整体对市场认知非常匮乏。莫说新进入市场的投资者,那些进入市场数年甚至十数年的资深投资者,也不乏知识匮乏者。知识匮乏,是投资者在市场亏损的另一个根本原因。

Ⅳ 中石油在国内为什么如此声名狼藉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搞明白中石油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对于公司的态度决定了一家公司的名誉. 参与企业运作的利益相关者至少可以分为3大集团. 1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股东,资本的重要提供者) 2产品市场利益相关者(顾客,供应商,所在社区,工会) 3组织利益相关者(员工,管理人员,非管理人员) 就中石油而言它的名誉在中国主要来自于投资者,消费者,公众,所在社区.
投资者:就本质而言其实中石油的业绩和基本面是不错的,它的营业额从03年起每年保持20%的增长,净利润从04年起每年保持千亿元以上,净利润率从01年开始就保持在10%以上,油气产量分别占中国总产量的60%和76%,可以说中石油几乎垄断了中国的上游业务,它的业务构成是一家以上游业务为主的能源公司,而在能源行业上游业务是最赚钱的 但中石油特殊的企业性质和所处的行业决定了它更像一个国家机构,它的企业运作受到了颇多束缚.它的利润率与它所拥有的天然优势很不挂钩.就像其他大型国有企业一样中石油的营运效率也是非常低的,举例来说中石油的员工总数是BP,壳牌,埃克森美孚几乎5倍,但每个员工对于净收入的贡献仅为埃克森美孚的16分之1,BP和壳牌的7分之1(2008年数据). 结合种种因素,中石油的股价除了刚发行A股期间的疯涨就一直疲软,到现在为止还是低于发行价.所以也就有了著名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满仓中石油",我个人觉得除非中石油发生大变革或原油价格飙到疯狂的程度要不中石油股价这辈子也回不到40几块了. 中国的股民大多是急功近利且盲目的(从近期创业版的暴炒就可见一斑),本着一股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中石油就在广大投资者中留下了恶名....
消费者:在08年原油价格疯涨之前我们可能对中国的油价并无太多抱怨,但是随着原油价格的不断上升,中国的气柴油价格也是一路上涨,普通的消费者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而消费者一般都把油价上涨理解为企业行为,其实国家发改委对于零售的气柴油有一个最高限定价,允许企业自由下浮,而中石油和中石化为了利润都维持发改委设定的最高零售价格,两个企业默认保持价格联盟,对于民营加油站,由于中石油中石化控制了油源和处于对自己利润的考虑,大幅停止了对民营加油站的油品批发,导致民营加油站无油可卖.当08年7月11号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达到了147.27美元/桶的历史高位后不久我们的油价也到了历史水平.通过测算我们的油价比一些发达国家还贵,民怨不断,中石油的企业形象更一步恶化 当油价处于高位那涨价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最另人质疑和愤怒的是当国际原油价格从7月的147.27美元/桶一路下跌超过70%时(第4季度),我们国内的油价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不变... 退一万步说,这可以理解为发改委的行动迟缓,但某种程度上作为一家社会责任意义大于经济效益的巨型国有企业来说,中石油并没有主动要求发改委下调零售价格是很不负责的,中石油同时拒绝对这一问题发表回应!再者由于技术的原因中石油中石化的油品都不怎么样,时常我们会听到加了油导致发动机受损之类的报导.这样就更是雪上加霜,已经贵了但是质量还不怎么样...
公众:这个部分是中石油恶名的真正所在!中石油的一些行为令公众愤怒至极.比如08年中石油总体上依靠自己的强大的垄断力量和飙升的原油价格赚取了巨额利润,但与此同时仅仅由于下游业务的大幅亏损而要求政府补助,08年一年中石油共获得157亿元政府补助...媒体大篇幅报导中石油没有履行足够的社会责任,以及中石油对于油价追涨不追跌的态度. 不光如此,当国家环境总局和中国保监会共同决定施行中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时遭到了中石油中石化的质疑和拒绝...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已表示:“对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工作予以支持,但是都认为目前不宜把大型化工企业纳入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的范围内。”理由是:公司财力雄厚,可自行解决污染赔偿问题;与现有的保险和基金制度不好协调,如中石油、中石化设有“安全生产保证基金”,该基金已经涉及环保方面;一些污染责任损害,如油污损害的赔偿限额很大,担心国内保险公司不具有承保能力。此举遭到媒体空前质疑并被认为是在逃避环境责任.
所在社区:由于能源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高污染的行业所以其业务势必会对所在区域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但中石油环境责任事故非常多...比较有名的就是05年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2005年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100多吨致癌物质流入松花江,祸及长达939公里的松花江沿岸居民。仅渔业一项损失就高达18亿元。但中石油只字不提赔偿二字,仅拿出区区500万小钱“捐助”当地政府治污...反正对中石油来说这是常事,最近还有中石油渭南柴油泄漏污染黄河事件
中石油的购房门比起前面那些也就是个小事吧,主要是买便宜了群众眼红了... 再者你想想中石油的最大股东是谁,各职能部门关系总归是铁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你懂的...

Ⅳ 中国石油人如何逃离苦累穷

转行

Ⅵ 在中国个人投资者如何直接参与石油的投资。有没有相关途径当然不可能买一桶桶原油放在家里。

这一般要通过国外的平台了.我知道一个平台MT4,上面可以做外汇,石油,还有商品,都是保证金交易.当然这些都属于投机了,是有风险的了,自己要想好.希望对你有帮助

Ⅶ 为什么中国石油这个股票几乎每天都在下跌

它是权抄重股。主力要利用袭中国石油,工商银行等权重股砸大盘。让中小投资者在恐慌中把廉价筹码割出来。但主力是有代价的。
另外海外资本希望拿到廉价的中国石油筹码。
就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砸盘一样,是海内外敌对势力的阴谋!

Ⅷ 为何油价有升有降中国的呢

油价升降影响因素有大的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以及少数人的操纵。
中石油和中石化无非是打价格战,争取市场。

这里有一篇文章:

探求国际油价暴涨的动力

首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政府采取持续的降息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使得美元疲软加剧,投机资金抛弃美元资产,纷纷进入石油等大宗商品市场规避风险,这样的投机行为导致油价被越炒越高。而且,目前世界石油市场交易中主要采用美元结算,近年来美元的持续贬值导致石油出口国实际石油收入严重缩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欧佩克等产油国抬高油价。

其次,地缘政治因素对油价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伊朗核问题久拖不决,土耳其军队打击盘踞在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等冲突,都成了助推油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市场担心,中东局势持续动荡,有可能影响该地区的原油开采和运输,威胁国际市场原油供应,从而促进了国际油价的上升。

此外,对全球原油需求量的良好预期也促进了国际油价的上涨。虽然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慢,但总体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这增强了投资者对世界原油市场的信心,由此推测全球原油需求并不会大幅下降。根据欧佩克公布的最新数据,2007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为8574万桶,比2006年增加1.42%。据此估计,2008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将进一步达到8706万桶,比2007年增加1.54%。

解读国际油价狂跌的原因

贝尔斯登公司被摩根大通银行收购,雷曼兄弟破产,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接管,华尔街投行的处境之险暴露无遗。为了及时解救华尔街最大的两家投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避免进一步加剧金融市场的动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2008年9月21晚宣布,批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提出的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的请求。至此,华尔街前五大投行消失殆尽,美国金融机构面临着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大的格局调整,美国金融海啸乘势呼啸而来,全球经济受此影响深重,增长速度明显减缓。目前国际石油价格狂跌不止,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源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强大震动。

首先,美国金融风暴的徐徐侵袭使得世界经济走在衰退的边缘,投资者担心世界经济衰退将严重影响原油消费,认为国际原油市场希望渺茫,因而害怕原油需求在短期内无法恢复,这是导致国际市场油价持续大幅下跌的最主要原因。从根本上来说,左右国际油价的真正因素是供求关系,尽管美国救市计划和欧洲联合救市方案纷纷出台,这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但并不能帮助经济在短时间内快速复苏,全球经济增长减缓势必减少对石油的需求。从全球市场石油消费情况看,美国是世界第一石油消费大国,占全球石油总消费的25%,美国能源部10月15日公布一组数据显示,近4周美国石油产品消费比去年同期下降7%,市场据此预期,美国即将进入经济衰退,对石油需求量将继续减少。欧洲等主要石油消费国家和地区经济也相继滑坡,法国、西班牙、爱尔兰和丹麦都已进入经济衰退阶段,意大利和英国的经济也已停滞不前,一度是欧洲经济增长火车头的德国同样出现不祥预兆。此外,亚洲对石油的需求已占到全球总消费的22%,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成长被视为引领本轮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如今美国金融海啸将冲击这些新兴经济体的出口,间接使其减少对石油的需要。

其次,导致国际油价下跌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商业原油和汽油库存上升幅度远远超过市场预期。2008年10月16日,美国能源部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前一周,美国商业库存原油增加了560万桶,增幅是市场此前预期的两倍到三倍。

再次,近期国际油价的暴跌也缘于投机资金的撤离和外逃。国际金融市场的信用危机和美元资金的紧缺,推动了美元升值,使债券市场成为投资的安全避险去处,导致投资者收回在世界石油市场的投资基金,造成油价一落再落,不断下挫。美国10月10日公布的一项独立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已经有390亿美元资本逃离国际原油市场。

此外,日本等国家在全球购买石油开采权的行为事实上增加了石油潜在产出量,这也是导致油价下滑的动因之一。

Ⅸ 中石油是否还有投资价值

中石油从上市的48元到现在的不到22元,跌幅超过了50%,这个上市前机构投资者炒作的最火热的公司,也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没有让普通投资者赚钱,反而把普通的散户投资者套牢了一大批(据说散户目前为流通股持股主体),当然机构投资者肯定在中石油身上赚了不少钱,无论是网下配售还是网上申购,拥有雄厚资金的机构投资者都是大头,没有他们的炒作,中石油上市开盘价格不会达到48元以上,炒高后,它们开始逐步抛售,让散户们在赚钱的梦想中逐步被套牢,而它们则从中石油身上赚得了可观的利润。
现在,一些机构投资者又开始对中石油的投资价值发表评论了,它们现在认为中石油跌破发行价才有投资价值,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就是香港投资者很成熟,香港股市的中石油价格才多高?中石油跌破发行价还比香港股市的价格高,另外以埃克森美孚的市盈率计算,跌破发行价中石油价格也不低。
可是这些观点正确吗?如果这些观点正确,这些机构投资者在中石油上市之前为什么不说。另外,我们的经济学家和股市评论家难道不知道这么简单的道理,事实应该不是这样,当时机构投资者和专家的理论解释并不是这样,他们认为中国股市的市盈率30倍不算高,就是上市公司市盈率超百在新兴资本市场也是正常的事情,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快,这些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很好。当时就是最保守的机构投资者,给出的中石油的合理价位也是25元至35元之间,没有人认为中石油及大盘蓝筹股没有投资价值,并且说以中石油对大盘指数影响的特殊性,其必然要被机构投资者所追逐,可事实与他们的预测相反,机构投资者赚了钱就跑,而坚守中石油阵地的是被套牢的散户。在中石油一跌再跌的情况下,那些曾经为中石油及大盘蓝筹股呐喊的经济学家和股评专家,现在为什么也无语了,因为他们又开始为下跌寻找原因了。
中石油的现象实际上就是机构炒作股指的一个缩影,中石油下跌的同时,大盘蓝筹同时下挫,股指也同时下滑,现在的股市已经不是上市公司有没有投资价值了,连一些机构投资者自己也承认现在的股市波动不排除炒作的可能,“中石油总股本高达1830亿股,但A股流通盘仅40亿股。按照上证综指波动设计,中石油是目前操控市场最佳工具,因此不能排除有机构不断砸出中石油,然后拉底其他股价,借势吸筹或者借道港股操作指数期货等图谋(摘自《主力机构坐等中石油破发再建仓》的新闻)”。说明目前的股指波动并不能反映目前上市公司的业绩好坏和投资价值,许多股票的涨跌实际是机构投资者借助目前宏观经济调整和一些政策出台而进行炒作的结果。
实际上,股市的泡沫是炒作出来的,而股市的寒流同样也可能是炒作的结果,对应炒作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台为股市升温的政策,就如同股市疯涨时,需要政策来降温一样,在股市低迷时,也应该多出台一些政策利好,让股市回暖,让借机炒作的人没有机会,毕竟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是中国经济建设必不可少的助推器。
目前的股市并不是没有投资价值,中石油及一些大盘蓝筹股无论机构怎样炒作都不会影响其盈利能力,中石油现在仍然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如果价格合理仍然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所以,普通股民最好不要让机构投资者的炒作吓着,当然也希望资本市场的监管更加规范,政府对资本市场的宏观调整更加合理。只有让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受益的资本市场才是健康的,才能够不断的发展壮大。

Ⅹ 关于中国石油A股的问题

中石油A股发行价是参考H股当时的股价发行的,发行新股要网上认购最小认购1000股为一手,不是每一个投资者认购1000股就有1000投,需要抽签,由于认购资金3.3万亿中签率只有1.94%(即100人认购1000股,只有1.9人可以成功获得1手1000股)

上市当日,被散户盲目至严重爆炒,最后受伤的还是这些盲目的投资者,开盘价达到48.6元,估值水平完全不合理,所以非常不合理,当时中石油一家公司市值超美国市值前两位的总和(埃克森美乎,花旗银行)

所以我在此建议投资者中石油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千万不要或目跟风,辛苦得来的收入风险永远要放在首位.

阅读全文

与投资者在逃离中国石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万欧元多少钱人民币汇率 浏览:749
123信托网 浏览:550
三安集团安信基金 浏览:475
22纽是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294
每日基金净值查询002021 浏览:523
零首付购房融资犯法吗 浏览:612
福牌阿胶股票 浏览:583
国通信托股东 浏览:104
基金如何净值表 浏览:61
诺安基金公司价值多少 浏览:745
融资额与股价的关系 浏览:296
企业融资利息 浏览:844
国家性融资 浏览:917
公募基金发售时间 浏览:398
融资余额东方财富 浏览:513
发行短期融资券利好 浏览:337
上海证券交易所港股通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指引 浏览:513
中金所国债期货手续费 浏览:813
爱投资ppt 浏览:688
原油外汇符号 浏览: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