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视觉中国被行政处罚30万元,这样的处罚是否过轻
清了,一个国外公司,起个这种名字已经够扯的了,竟然还给国旗国辉上版权,就应该严查严打 。
❷ 视觉中国还会跌停吗
还会的,视觉中国做错了事了,最近黑洞,国旗,国徽等图片那不是个人拥有的,视觉中国得罪了政府,所以他的股价就不行了。
❸ 视觉中国最近做了什么,引起了众怒
认为视觉中国依靠垄断图片上有使用权,钓鱼执法,“引诱并勒索”不知情使用旗下照片的使用者,认为其索取巨额赔偿并要求相关方签订合作协议的行为,活脱脱的“版权流氓”
❹ 视觉中国什么梗
01 4月10日晚间,人类首张黑洞照片问世,这张照片也在网上瞬间刷屏,但有网友称,视觉中国已经在国内拿下了这张黑洞图片的版权,用作商业用途将被追究赔偿。但根据中科院院士表示,黑洞照片全世界都可用。事件不断发酵,不少机构和媒体开始质疑视觉中国的图片版权问题。
近日,一张"黑洞"照片让视觉中国这家中国图片版权领域的公司迎来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商誉危机。
4月10日晚,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在六地同时发布,一时间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随后有人发现,在视觉中国网站上,这张黑洞照片却被标注版权为视觉中国所有。视觉中国在图片说明中提到:"此图是编辑图片,如果用于商业用途,请致电或咨询客户代表。"
很快,此事就被编成段子在各大自媒体群里流传,核心思想是提醒同行小心乱用图片被视觉中国上门维权。
事件在短短的一天里迅速发酵,下午,共青团中央发博爆出在视觉中国里发现了标注了版权所有的国旗和国徽的图片。网络、凤凰网等公司也紧跟其上,发文称发现自家公司的商标也被视觉中国收录并打上水印。
一时间,视觉中国陷入千夫所指的境地。4月11日下午,视觉中国紧急把黑洞照片的图片版权改为了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称自己通过合作方拿到了该图片的授权,且强调了该图只能用于编辑用途。但随着共青团中央等官博介入,影响愈加恶劣。
另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欧洲南方天文台回应称视觉中国的版权主张不合法,ESO从未,也不能将他们的图片版权转让给任何其他个人组织,且视觉中国从未就黑洞图片联系过ESO。
4月11日下午,随着黑洞和国徽事件的不断发酵,还有部分自媒体发文批评视觉中国滥用维权,漫天要价。而此前就和视觉中国不对付的投资人张颖也发微博讽刺称:"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视觉中国的。"
总的来说,在昨天的舆论发酵浪潮里,主流的声音主要有两种。
一种声音认为视觉中国靠垄断图片上游的使用权,"勒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有版权图片的用户,或要求支付高价赔偿金,或要求与其签订合作协议,属"版权流氓"行为。
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公司使用未经授权的图片,公开发布,能够获得利益,这本就是侵权。视觉中国依法维权、打击盗版,保护摄影师的著作权,对于推动社会版权发展是利好。
就此,界面新闻采访了一位机构媒体的法务负责人,她表示,在国内,视觉中国属于图片版权领域的龙头,基本上垄断了海外媒体新闻图片的版权,"他们和getty、路透、法新、BBC都有合作,签约的供稿人也是行业里最多的。有点像图片超市,对于需求量大的机构媒体来说是理想的合作伙伴。"
4月11日晚间,天津市网信办连夜约谈视觉中国并责令视觉中国网站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采取措施消除恶劣影响。紧接着,视觉中国在微博发表致歉信称,将接受广大网民和媒体的监督批评,全面配合监管部门彻底积极整改。
❺ 000681基金在什么地方购买
❻ 视觉中国图库里面的图片是不是要收费的
你个视觉中国的广告狗!敲诈勒索无恶不作的驴!真不怎么样,都是垃圾,不清晰。千图网,我图网,昵图网,素材公社等等太多可以选择的了,何必花钱买垃圾?
再遇到被这些垃圾敲诈勒索,请抛出这句救命毫毛:
程序上,依照中国法律,视觉中国是不享有提起诉讼的资格,因为中国是不允许诉讼权转让的。版权法规定只有版权人或者版权管理组织才有权利提起诉讼。视觉中国和华盖创意既不是版权人,也不是版权管理组织,不享有原告的资格。原告只能是摄影师,或者是版权转让后的相关方。
赞同。被视觉中国讹诈过,真恶心。这样的垃圾公司不产出任何产品,整天讹要,浪费国家司法资源,毫无公德。
❼ 多家基金公司下调视觉中国估值,视觉中国是否会被退市
退市是可能的,不过退市之前会变ST,ST视觉到来时间预计很快,可以参考之前长生、权健的待遇。其实相比于退市,最悲催的是视觉中国的大股东们,创始人柴继军在内10个股东2014年的时候借壳上市,当时定价5.28元,他们拥有3.88亿股,如果以4月11日的收盘28元计算的话,账面盈利已经超过400%,价值超88亿元。
根据统计显示,2017年该公司发起侵权诉讼案件高达1299单,更可怕的是诉讼生效的赔付的金额只占有营收的0.1%,其余都是通过和解达成的合作获取的营收,等于变相高价卖出图片。
最后说几句,通过黑洞事件,视觉中国的营销手法和维权手段是不合理,公司估值下跌后就是公司进入亏损,因为平时的营收手段已经不能再次使用了,因为这种手法营收是不会长久的,所以公司退市可能性是大概率的事情。
视觉中国要做好第一家被黑洞吞噬的公司的准备,留在历史的长河中。
❽ 金牛平衡组合基金靠谱吗
基金定投是普通人参与股市的间接方式, 投资收益情况属于概率问题,一方面跟定投的基金标的有关系,另一面跟定投的时机把握有关系,还跟定投的周期有关系。
作为中国股市整体表现水平的代表,觉得可以使用沪深300指数(基金)。根据数据回测,定投沪深300指数(基金)一年,历史上最大收益为141%、最大亏损为-54%。如果按照题目所述,每月定投金额2000元,一年投入本金24000元
股票型的基金定投介绍如下:
或者说,根据历史数据回测的结果,每月定投沪深300指数(基金)2000元,一年之后的资产总额有可能界于11040~57840元区间内的任何一个数。
我们通常把投资盈利作为概率事件来看待。基于沪深300指数的波动性规律,定投周期越长盈利的概率越大,定投12个月盈利的概率约为60%、定投72个月盈利的概率约为70%、定投109个月及以上则盈利概率为100%总体来看,我们的金牛基金三组合收益风险属性定位清晰,业绩中长期走势除了今年股灾期间其余表现相对稳健.
在大类(股票类、债券类、货币类)配置方面,我们的量化择时指标目前依然看好A股中长期走势,历史数据验证该指标在大类配置方面中长期指示作用较高。但短期的话风险可能大于机会,主要理由逻辑有四点:一是经过前期大幅反弹当前A股主板估值相对合理,中小创较高,如果后续再涨又成泡沫;二是目前还是存量资金的博弈,新增资金还没看到;三是改革转型还是处于预期中,效果还有限,需要时间验证;四是金融机构违规还在清理中,市场情绪不稳。基于这四点,短期组合配置尽量偏保守平衡,中长期基于无风险利率的下行和结构改革预期带动的结构牛还是可期的,因此需耐心等待下次再加仓机会以获取超额收益,降低回撤减少损失。在组合方面,积极型(适宜人群:收益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稳健型(适宜人群:收益风险承受能力适中的投资者)、保守型(适宜人群:收益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具体配置比例如下,积极型组合股票类基金配置60%,保守偏债型基金配置15%,债券类基金配置25%;稳健型组合,股票类基金配置40%、保守偏债型基金配置30%,债券类基金配置30%;保守型组合,股票类基金配置20%、保守偏债型基金配置40%,债券类基金配置40%。基于当前的市场环境,我们重点推荐稳健型组合。
❾ 视觉中国是版权流氓还是版权卫士,如何破解图片版权
个人不建议考虑任何方式去破解图片版权
版权图片,是相对于盗版图片的概念。通常指经过图片的著作权持有人,也许是创作图片的作者或者机构,授权可以用于商业,出版,展览等用途的图像作品。
这些图片都可以最终追查到图片的版权持有人获得他们的使用授权。但是这类图片的使用,往往需要支付给版权持有人一定的授权费用。
版权图片的授权形式有很多种,国际上最常见有RM和RF两种形式。RM授权是英文单词Right management的缩写,表示版权管理,是版权持有人将其图片交予图片经纪机构,让图片机构根据用图客户的用途的范围,发行数量,时间等因素来商定图片的授权价格。在中国,使用这种授权的版权图片库主要代表是华盖创意,全景视觉等传统的图片公司。RF授权是英文词组Royalty free的缩写,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授权方式,直接翻译成中文是“免版税”。(但是这个定义,在中国并不十分准确,中国还没有“版税”的概念。)“免版税”在国际上指购图用户购买图片授权后不需要按照其使用图片使用的方式、次数、取得收益的一定比例来向作者支付“版税”。而是一次性支付小额的使用费,便可以获得作者的授权将图片使用于广泛的用途,不受时间,地域和出版数量的限制,也不会与您使用图片所取得的收入挂钩。 在中国,使用RF授权方式的版权图片库主要代表是前图库,微图等。
当然,如果有一些图片上的需要,用在非商业用途上,我可以帮助你下载。
❿ 什么是最牛公募基金,业绩可以到达多少
2020年“疯狂的基金”终于告一段落。110只基金净值翻倍,股基平均狂赚近60%,收益最高的冠军基金年回报超过166%,每个数字单拎出来都相当炸。
乘着2020年业绩的东风,“十倍基”(Ten bagger)的队伍也进一步完成了扩容。将时间拉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可以发现,在公募基金阵营中,虽然十倍基是一个相当珍稀的“品种”,但截至2020年底,整体涨幅超过10倍的基金达到了惊人的50只(份额分开计算)。其中回报在20倍、30倍左右的亦不乏代表,甚至有基金成立以来的回报已经将近40倍了,堪称“业绩之王”。
这些不同类型的“十倍基”是否有共同点?它们的风格、业绩爆发时点、基金管理人乃至基金经理,又有哪些比较突出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投资者怎样才能识别“灵魂投手”,买到一只真正的十倍基?
为了解答这些疑问,记者拆解了全市场50只十倍基,用数据和事实告诉您答案。
正是由于绩优基金经理的不断接力和传承,才锻造出了这些优秀的产品。
如果结合这3只基金的业绩爆发年度来看,还能发现一些别的规律,于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又作了一个统计。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和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贰号这2只基金,在2013年左右都迎来了一波业绩爆发,年度净值增幅为70%左右。在其后的几年间,这2只基金的整体表现并不算好,年度回报在-20%和20%之间来回波动,一直到刘彦春接手以后才重新起飞,收益扶摇直上。另一只基金景顺鼎益的情况与此类似,2015年刘彦春开始担纲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当年回报就达到了38%,而在2017、2019和2020年,其回报均超过了50%。一个字,稳。
对于另外一些基金,或许明星基金经理的作用更大。例如华夏大盘精选,王亚伟以一人之力贡献了近12倍的任职总回报和49.77%的任职年化回报,在同类型基金中一骑绝尘。在他离开后,华夏大盘精选又经历了7位基金经理,这些接棒“一哥”的基金经理顶着巨大的压力,也创造了比较稳健的收益,共同成就了目前国内公募历史上唯一的一只“四十倍基”。
总的说来,一只“十倍基”背后往往是多个基金经理和其投研团队持续不断的努力。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挑战,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明星基金经理出走创业,行情下跌时巨大的压力或者公司人事的变动也会影响基金经理的发挥,毁掉“一代名基”。要成就一只“十倍基”,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也不能少。
怎样才能买到“十倍基”?
最后来简单讲一讲投资者最关注的话题,怎么才能买到“十倍基”。
通过前面部分的统计,大家可以发现,即便是最年轻的“十倍基”,也诞生于2008年,到2021年已经迈入第13个年头了。想要投中“十倍基”,首先要问问自己是否可以将一只基金持有10年以上?相信能够做到的只有极少数人。这个没有对与错,主客观因素都有,大家并非生活在真空中,也不一定人人都具备这么长线的资金实力。
作业还是可以抄的。与其去抄基金的重仓股,也许不如认准这个基金经理,直接买这只基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已经归纳了不少“十倍基”的特点,比如选择中长期业绩佳的基金公司以及主动管理能力优秀、投资风格稳健的基金经理和投研团队,深刻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同时避开一味炒热点、做短线的产品。其实只要做到了这些,要选出一只“潜力基”并不难。
这些已经成为“十倍基”的基金,基本都是各大基金公司的旗舰产品,是可以进入你的基金池而进行关注的。近两年市场风格转换很快,热点赚钱效应非常高,即便是“十倍基”,你也可以结合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十年期业绩来挑选出眼下依然能够适应新形势、没有落后于市场的好基金。
还有一个特点是,近两年业绩增长一倍、两倍的“翻倍基”队伍也日趋庞大,从这些“翻倍基”中寻找下一个“十倍基”,也许并非天方夜谭。
总的说来,业界一直以来强调的长期投资,并不是你要一直持有,而是你要一直投资,不间断,不以错过“十倍基”而懊恼,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长期持有,中间做做波段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