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关于我国服务贸易近年发展的数据。表格的那种
2000亿美元!——本月10日,美国商务部发布该国9月份贸易收支统计数据的时候,提出了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预期对华贸易逆差年度数据。在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14日于美国驻华使馆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美方再次把这个数字公布了一番。然而,倘若与中方统计数据对比,那么就大相径庭了。根据我国海关统计,今年9月我国对美贸易顺差112亿美元,1—9月累计对美贸易顺差813亿美元,折合年率为1084亿美元,仅仅相当于美方预期对华贸易逆差数据的一半。中美贸易统计数据出入问题再次以一种极为鲜明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
中美贸易统计数据出入问题由来已久,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比较明显,如1982年我方统计对美贸易逆差20.8亿美元,而美方统计的对华贸易顺差为4.03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5倍。在美方贸易统计上,从1990年开始,对华贸易逆差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此后一路上升;在中国海关统计上,从1993年开始,对美贸易从原来的逆差转为顺差,且顺差额节节攀升,两国对应统计数据的差异随之也越来越大。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正是美国经常项目逆差规模空前增长的时代,2004年其货物贸易逆差达6655亿美元,预计今年全年货物贸易逆差将再次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其经常项目逆差占GDP比重将超过6%.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90年代以前两国贸易统计数据出入问题主要只具有学术研究意义的话,那么,现在美国显然并不仅仅是将其当作学术问题对待了。
归根结底,中美贸易失衡根源在于双方储蓄——投资机制失衡,美国国民储蓄率过低而必然出现庞大经常项目收支逆差,中国国民储蓄过高、消费过低而必然出现巨大的经常项目收支顺差。根治这一问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美方应提高其国民储蓄,而中国需要努力扩大内需,尤其是国内消费。但在分担调整负担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受益与成本对应的原则,片面要求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为全球最大发达国家的经济调整“买单”不仅堪称荒谬,而且也不会有什么好效果。
毕竟,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与提高东亚(中国内地除外)投资率、促进日本和欧元区经济增长等其他候选方案相比,美国降低其财政赤字是解决全球储蓄——投资失衡及其相应经常项目收支失衡的最优途径,美国国民储蓄率如能提高1个百分点,其经常项目赤字将减少相当于0.5%GDP的数额,效果最为显著。 梅新育(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org.cn/chinese/OP-c/1032301.htm
2. 商务部和商务委员会什么关系
商务部是国务院组成部门,商务委员会一般是省市县才设置的,商务部级别高,所以各级商务委员会隶属商务部管理。
同级的商务委员会和商务局关系:商务委员会是工作机构,不是常设的,领导一般都是党委、政府领导兼任,办公室一般设在商务局。商务局是政府组成部门。
商务委员会,为政府组成部门。其职责为加强内贸工作,推动内外贸融合,搞好市场运行和商品供求状况监测,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2)商务部服贸基金扩展阅读:
据商务部官方网站消息,12月5日,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了2019年1-10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体情况。
2019年1-10月,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服务进出口总额44392.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6%。其中,出口15772.3亿元,同比增长9.0%;进口28620.4亿元,同比减少0.7%。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收窄。1-10月,我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为服务出口的快速增长奠定良好基础,服务出口在服务进出口中的占比达35.5%,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服务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增速9.7个百分点,推动服务贸易逆差下降10.4个百分点至12848.1亿元,同比减少1494.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