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损失抵消吗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反映的是子公司总体资产的减值,不应当抵消。但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为长期股权投资已经通过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抵消,这时这项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应当不留余额,但又不能下推到子公司并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各单项资产,也不能直接转回损益,通常的做法是将其转入商誉。
B.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在合并报表中怎么抵消
理论上说,因为在合并抵销之后,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已经不存在,因此相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也应当冲回,或者转为合并报表中针对该子公司的各项资产、负债和商誉的减值准备。
1. 如果该子公司个别报表上已经足额提取了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则母公司所提取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与之重复,在合并报表时应当冲回。
2. 如果该子公司个别报表上尚未足额提取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则母公司所提取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应当转为合并报表层面对该子公司的各项资产(尤其是非流动资产)的减值准备。但具体要注意以下问题:
(1)个别报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是针对子公司这一法人的,但合并报表中的资产减值准备提取突破了母子公司法人框架的限制,是以资产组为单位的,因此单体报表上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和合并报表层面以资产组为单位提取的减值准备可能不同。
(2)如果该子公司系通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则在合并报表层面需要按照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调整各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并确认商誉,以及确认原先未单独确认的无形资产和预计负债等。因此计算减值准备金额时所依据的“账面价值”也会和母公司个别报表上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以及子公司单体报表上单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有所差异,导致减值准备的金额不同。
C. 母公司在什么情况下需对子公司的投资计提减值准备怎样计提
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应当在每个会计期末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法的原则计量,对于可收回金额小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计入当期的投资损益之中。可收回金额大于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不作账务处理,但若属于以前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其价值得以恢复的, 则应在已计提的减值准备的限度之内进行冲减。进行长期投资减值核算,需设置“投资收益-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前者反映因长期投资跌价所产生的未实现减值损失,后者是长期投资的备抵科目。当发生长期投资价值下跌并予以确认时,按确认金额借记“投资收益-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贷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如果发生其价值回升,则应冲减已计提的减值损失并转回所回升的价值,按回升的价值作相反的记录;如果到期收回或处置时,其账面价值仍未恢复到初始成本,应按长期投资账面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或“长期债权投资”科目;按已计提的投资减值准备借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D.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如何处理
(1)按照本准则规定的成本法核算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减值应当按照《》的规定处理,即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权益工具投资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其损益;计提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2)其他按照本准则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减值应当按照《》的规定处理。即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计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E. 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核算,什么情况下需要提取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下将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附注:
采用成本法核算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一般应当保持不变。
成本法核算的范围主要是企业能够对被投资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比如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核算的范围主要是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比如企业对其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F. 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及其调整及抵消
借:长期股权投资173
贷:银行存款173
借:应收股利30
贷:长期股权投资30
借:长期股权投资25
贷:投资收益25
(2)计算甲公司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项目金额=173-30+25=168
(3)编制抵销分录
借:股本1550000
资本公积100000
盈余公积180000
未分配利润——年末17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1680000
少数股东权益 200000(调整后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10%)
商誉120000 (1550000+100000+18+170000)-调整后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90%
(在这里调整后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等于所有者权益的合计)
借:投资收益300000
少数股东损益200000
未分配利润——年初20000
贷:未分配利润——年末170000
对所有者的分配300000
提取的盈余公积50000
G. 如何处理合并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当长期投资未来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时,应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由于现行会计制度对此尚未规定,实务中处理也不一样。有的将其作为合并价差;有的比照内部应收帐款坏帐准备的处理,按原分录抵消。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与坏帐准备同是资产减值准备,但范围不同。对坏帐准备来说,是对局部资产计提的,对应的是母子公司之间某一项债权债务。当母子公司报表合并后,债务方的资产一经合而为一,应收帐款等于收回,坏帐因素自然消除,除非债务方的总资产小于该项内部债务,而这种情况一般很少发生,因此坏帐准备应予全额抵消。但长期股权投资对应的是被投资方的整体净资产,其可收回金额的减值隐含在总资产中。既然被投资单位的总资产减值已成事实,因此合并报表也应反映这个事实。如果在抵消长期股权投资的同时也比照抵消内部应收帐款的同时抵消坏帐准备的方法,将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抵消(即借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贷记“投资收益”),就会将原来已经反映较为真实的资产又重新虚列,同时高估了收益。 因此,笔者的看法是: 1、从理论上来讲,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实际上是合并总资产的减项,不能抵消。但由于它是按照单个项目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既已抵消,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还留在报表项目中,于理不合。实际上当子公司的资产一经并入,此时的减值准备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体现的是子公司资产的减值,因此减值准备或是应下推到子公司各项资产中去,或是在合并报表中单列项目反映。 2、由于下推比较困难,也无法—一对应;国家会计制度没有规定,单列项目也不实际。在目前情况下,建议将其转入“合并价差”项目。由于是贷差,同样达到夯实资产的目的。
H. 请问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已全额计提减值后,收到子公司破产分配的牙膏牙刷怎么入账
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已全额计提减值和收到子公司破产分配的收入,应该记得其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