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威海在山东能排个什么名次
威海是一个新兴城市,1987年由县级市升级为地级市。
如果论环境及发展前途,威海在山东省绝对数一数二,如果论经济,现在的威海整体上的经济在山东省内也能进前六(青岛、济南、东营、淄博、烟台、威海)。
【 经济总量 】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83.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7.8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978.19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477.46亿元,增长17.8%。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8.07%、61.78%和30.15%。按户籍平均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到6.32万元,比上年增长14.8%。
农业生产比较稳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42.88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全年粮食总产量95.18万吨,略有下降;人工造林面积542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7%;肉类、禽蛋类、奶类总产量分别达到11.64万吨、11.04万吨、25.46万吨,比上年增长5.4%、4.3%和10.7%;水产品产量达到264.93万吨,比上年增长1.9%,其中,水产养殖比重达到55.2%,远洋渔业产量增长1.7%。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33个,实现增加值840.93亿元,增长17.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19.8亿元,增长27.2%;实现利税总额262.33亿元,增长28.4%;实现利润总额171.88亿元,增长27.5%。产品销售率98.75%,提高0.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6.75万元/人,增长23.3%;反映工业经济效益整体水平的综合指数为234.91,提高9.19个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1201.97亿元,比上年增长4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06%,比年初提高3.1个百分点。
“名牌战略”取得新突破 中国名牌产品新增3个,达到19个;山东名牌产品新增18个,达到91个;全国驰名商标新增3个,达到10个;山东著名商标69个。
服务业繁荣发展 旅游业,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384.6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0.6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4%和28.4%。房地产业,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328.83万平方米,增长46%;商品房销售额92.16亿元,增长77.3%;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6360套、50.26万平方米。交通运输业,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597.9公里(含农村公路),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5039万人次,增长9.9%;货运量7278.56万吨,增长10.7%;港口货物吞吐量3180万吨,增长23.8%;集装箱吞吐量50万标箱,增长31%。
【 固定资产 】
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0.39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城镇规模以上投资完成625.3亿元,增长22.4%;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2.3%、21%、2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完成100.44亿元,增长27.3%。全年新开工项目799个,其中,亿元以上大项目26个。消费需求持续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增幅创10年来新高。其中,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66.09亿元,增长19.3%;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8.74亿元,增长17.7%。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286.88亿元,增长19.2%;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05.75亿元,增长16.8%。市场价格总水平涨幅较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4.37%,较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最快,达到13.5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7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48%;房屋销售价格上涨5.7%,其中,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6.4%。
【 对外贸易 】
全年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10.81亿美元,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关口,比上年增长16%,其中,进口总额41.1亿美元,增长16.1%;出口总额69.72亿美元,增长16%;一般贸易出口额24.17亿美元,增长22.5%;加工贸易出口45.16亿美元,增长12.7%,占出口额的64.8%。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出口31.81亿美元,增长12.2%,占出口额的45.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6.87亿美元,增长2%,占出口总额的24.2%;韩国依然是威海市重要的贸易出口国,份额占比为30.8%,对欧盟出口份额占比达到19.7%。“走出去”战略实现历史性突破,新增境外企业21家;全年新签订劳务输出合同额4.19亿美元,增长41.9%;外派劳务6966人次,期末在外人数1.3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4.4%。对内对外招商引资稳步增长。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3.37亿美元,增长2.4%;引进国内资金259.83亿元,增长15.1%;引进内资项目750个,其中,在建亿元以上内资项目104个,实际到位资金127.17亿元。
【 人民生活 】
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109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2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3.75平方米。城市公用事业全面发展,全年发电量63.21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46.37亿千瓦时,增长9.8%;市区天然气用气人口27万人,用气普及率99.51%;集中供热面积达1759万平方米,增长8.7%。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建成威乳高速公路、华能一期、国华一期风电项目,开通了广州、哈尔滨、太原等国内航线以及韩国釜山国际航线,完成了烟威天然气长输管道、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幸福公园环境整治、重点地段光亮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市民文化中心、半月湾隧道、大操场拆迁改造、昆明路西延二期工程。环境保护事业继续得到加强。全市完成限期治理项目10项,完成限期治理投资额5916万元;水环境功能区11个,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6个,面积662.9平方公里。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85元,增长16.5%;农民人均纯收入7737元,增长13.1%。
【就业再就业形势良好】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3457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96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5%,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建立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市有51.6万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8.4万离退休人员享受养老保险,有54.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1.34万人领取了失业保险金,有4570名女职工享受生育津贴待遇。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 全年取得重要科学技术成果107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及先进水平16项,国内领先及先进水平90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1913件,比上年增长了18.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21件,增长76%。企业共建立市级以上技术中心91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27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家,总数分别达到162家和65家。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撤并农村中小学24处,进一步优化了农村学校布局;城区新建、扩建校舍面积2万平方米,缓解中小学班额过大问题;秋季新学期起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免杂费1531万元,并首次将中职校、高中和高校贫困生纳入政府财政资助体系。
【其他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6‰,连续9年保持负增长。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外事、侨务、史志、档案、气象、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B. 威海高新园区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怎么样
威海高新园区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是2016-01-20在山东省威海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文化西路288号1511室。
威海高新园区建设运营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71000MA3C5TC9XF,企业法人李剑波,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威海高新园区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威海高新园区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威海高新园区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C. 威海联信投资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威海联信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08月10日,主要经营范围为以自有资金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法律法规政策允许的其他产业进行投资等。
法定代表人:黄明东
成立时间:2011-08-10
注册资本:296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71000200009283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威海市环翠区新威路11号10层
D. 威海高新城市建设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怎么样
威海高新城市建设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是2017-03-22在山东省威海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威海高区文化西路-288号1608室。
威海高新城市建设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71000MA3DCNCU4G,企业法人李剑波,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威海高新城市建设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威海高新城市建设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E. 威海高区是哪年成立的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1年,是由国家科技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威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的全国三个火炬高新区之一。区内海岸线长46.5公里,有海滨林场和天然海水浴场,自然环境优美,风光绮丽。现已形成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产业,有各类企业3000家,从业人员10万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是“国家先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ISO14000国家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计算机外设产品产业园”和“火炬计划先进管理单位”。
气候特点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春冷、秋温,年温差较小。全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上的时间超过290天。年平均气温12.1℃,月平均最高气温24.6℃,最低气温-1.5℃。
投资环境 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北与辽东半岛相对,西与烟台接壤。自然环境优美,有绵延二十多公里的沿海防护林带和万亩林场,空气清新,拥有国际海水浴场等四个天然海水浴场,水清滩缓、沙质柔细,是旅游、避暑、疗养的好地方,也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理想之地;区内水、电、路、暖、通讯等设施完善,绿化覆盖率达到41.9%;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51吨标煤/万元,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0.25吨标煤/万元。政策法规体系完善,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完备,内部管理体制健全,建立了电子政务系统,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坚持“只要你来干,手续我来办”的服务宗旨,强化“企业创造财富,政府营造环境”和“院内的事企业干,院外的事政府办”的理念,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在国家级高新区中,率先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被国家环保总局和科技部认定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为了拓展高新区的发展空间,2003年威海市政府将初村镇从成建制中划归高新区,建设科技新城。五年来,高新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加快人才、资金、技术聚集,打造优势产业密集区。截止到目前,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亿多元,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项目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已有13个项目入驻。
高新技术产业 以三星数码打印机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以威高集团为代表的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以华东数控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光机电一体化、以拓展纤维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材料等四大优势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拥有三星、威高集团、光威集团、金猴集团、华东数控、北洋集团、新北洋集团、双丰电子、卡尔电气、三盾焊材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拥有威高股份、华东数控2家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的60%;高新技术产品占全市的67%。区内现有中国名牌5个;省名牌20个;驰名商标2个,省级著名商标10个。
科技创新 全区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7000多人、硕士800多人、博士150多人。20多位院士在区内企业从事研发工作。先后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区内80%以上的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关系。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各类研发机构80多家,其中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1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1家。 “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拥有量占全市的35%,专利拥有量占全市的30%。孵化器面积达17万平方米,创业中心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创业中心。并引进清华大学科技园参与共建威海火炬创新创业基地。与韩国庆北大学共同创办了“威海-庆北大学中韩科技企业创业中心”。 截至目前,孵化器入驻企业近300家,有30家达到毕业标准,20家在区内征地建厂或购置厂房实行产业化生产。设立了种子基金,合作成立了威海创新投资公司,引进了天衡担保公司,缓解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2007年,全区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7%。同时,加强了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各类企业提供全方位、宽领域、多功能的科技创新服务。全区累计实施火炬、星火和科研计划项目近500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5项。
对外开放 累计批准进区外资项目605项,合同外资额17.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6亿美元。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61.8亿美元,其中出口111亿美元,年均递增42%,与10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先后引进三星、伊藤忠、三菱等多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的70%。被国家科技部和外经贸部认定为全国首批16个“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之一。
商贸旅游 区内商贸设施完善,生产、生活条件良好。拥有金海湾酒店、海悦建国饭店两家五星级饭店和十余家星级酒店,利群商场、威韩商贸城、家家悦超市连锁店、大屋建材商场、海悦国际购物中心、自由东方等数十家商贸企业。火炬东方、联桥大厦、金城大厦、翠竹园、昌鸿广场、旅游开发大厦、国际海景城假日酒店等商业项目正在建设。“威海西部商务区”的建设框架逐步拉开。国际海水浴场、金海滩、赛特游泳馆、小石岛钓鱼公园、北海浴场等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达200多万人次。国际海水浴场被国家海洋局列入10个定期监测海水质量的重点海水浴场之一。
农村经济 现有耕地1830公顷,果园1500亩。2007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9.4亿元。
无公害蔬菜、西洋参、特种养殖等特色农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超过一半。硬化农村道路3.5万平方米,建设沼气池300个。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教育卫生 区内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山东药学院、威海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大学,在校生4万多人。区内有中学3所、小学12所、幼儿园49所,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拥有医院4处------威海市立医院山大分院、威海市立医院高区分院、威海金海湾医院、威海初村医院。
人民生活 2007年,全区职工人均收入186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2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0.7以内。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4亿元。有社会福利院2所。投资7100万元的老年公寓正在顺利建设中。建立了覆盖全区的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失地农民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
威海高新区是最适宜人类居住和创业的地方,诚邀海内外精英加入我们的创业团队,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F. 威海市惠众投资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威海市惠众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09月06日,主要经营范围为以自有资金对高新技术产业、建设项目、商业贸易的投资等。
法定代表人:孙涛
成立时间:2011-09-06
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71000200009525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昌华路西海湾花园-1号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