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医药分阶段连续投资观点

医药分阶段连续投资观点

发布时间:2021-08-19 15:15:07

Ⅰ 医药板块现在还有投资价值吗

医药板块从现在来看,短期是没有投资价值,但中长期是非常具有投资价值。

因为A股市场最喜欢炒作“吃药喝酒”的股票,类似近几年持续性最强,涨的最好的就是白酒股,其次是医药股,这两天板块都是高高在上的。

第二,生活当中对于医药成了必需品,尤其是当前的人都是亚健康人群,特别是老年人,最大的消费就是医药费用。

第三,从二级市场分析医药板块,医药股一直都是A股市场长线题材,必然会得到资金的炒作,医药股必然走牛。

综合以上六大原因,其中有原因说明短期医药板块没有投资价值,还有三大原因可以说明中长期医药板块有投资价值,以上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Ⅱ 医药行业类的股票,目前是否值得投资

我个人认为医药类股票目前短线还不值得投资,但中长线是一个逐步低吸的机会,医药股适合长期价值投资。

具体理由如下:

首先分析一下医药类股票短期为什么不值得投资,理由有两点:

理由一:因为医药股当前还处于下跌调整状态,短期调整还未结束,医药股暂时还没有多大投资价值。

通过上面对于医药类股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得知,医药类短期还是不适合投资者的,短期风险还太大了,只适合关注。真正想要从医药类股票吃肉,一定要抓时机,也就是等等医药类股票字再次调整下来后的机会,进行分批中长线低吸持股。

总之医药类股票是适合长期投资,不适合短期投资,能否值得投资一定要根据不同医药股来判断,选择优质医药类股票是最好的。

Ⅲ 医药主题基金投资逻辑应该是怎样的

1、看估值
现在医药“贵”吗?如果我们从估值来看,医药确实“贵上天”。不过,这个估值高,属于静态估值。就是衡量医药行业的估值时,没考虑业绩增长对估值的影响。如果医药行业,一年业绩增速达到20%,估值能下降20%。如果业绩持续增长,估值下降也快。
短期看A股医药板块估值相对较高,但中长期看并不悲观,因为医药股整体业绩稳定可持续。纵观A股历史,医药生物行业一直属于“黄金赛道”,医药医疗主题基金长期仍具有投资价值,可以考虑在板块回调之时分批入场,或者选择定投的方式。
如果你觉得现在医药的估值贵了,可以在不改变基金经理的前提下,选择行业配置更加平衡的基金,如果偏好消费和医药,可以关注吴某某的广发轮动配置,如果偏好科技和医药,可以关注葛某的中欧明睿新起点或者赵某管理的工银科技创新6个月。
当然,如果你能忍受净值波动,相信医药板块的业绩可以逐渐消化估值,也可以长期持有优秀的基金,毕竟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基金,才是最好的基金。
2、长期投资
时间越长,主动管理型医药基金的收益就越高。
从最近五年的产品收益看,医药主题基金整体业绩表现亮眼,绝大部分产品都大幅跑赢了沪深300指数。
总体来说,医药基金风险方面是比较小的,基金持仓的大多公司都具有良好的业绩支撑。
在买行业主题基金的时候,你的入场时间并不是特别重要,而是你选择的基金行业是否处于好赛道,基金经理管理能力是否优异,另外,你的持基时间也需要够长才行。
盈利强,壁垒高,而且覆盖面广阔,医药显然属于一个适合长期的好赛道。
总结来看,选择医药主题基金投资,辨险识财认为需要注意三点:
第一、行业存在估值风险,医药股以及医药指数的估值水平仍处于高位。这时就要看基金经理是如何看待估值风险进行调仓等操作的,以及所选公司的经营业绩与成长能力是否值得托付,可以重点关注一些明星基金经理。
第二、很多热门的医药类股票属于高尖端技术,作为普通投资者难以清晰了解目前的发展阶段和未来的前景。这时就需要看基金经理是否有非常坚实的医药知识基础,风格是否稳健,选股能力是否突出。
第三、政策对医疗行业的影响非常大,所以还需要看基金所选行业成长逻辑是否清晰,是否具有政策免疫性。

Ⅳ 为什么选择医药行业进行投资

科学的选型,只是走完了OA系统建设的第一步,接下来,最重要的环节,便是实施。多数OA系统的实施周期都很长,好的实施服务,也是企业选择OA系统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目前大部分OA采用B/S结构,相比其他的历史时期和其他大型软件系统来说,OA使用在国内处在一个最成熟的时期,B/S结构承袭了普通用户的上网习惯,我们有用好它的技术基础。
推广OA,是一把手工程,需要领导的重视与推进。要求员工使用OA。从另一方面说,领导自己要以身作则,改变传统的办公习惯。这里可能反过来了,员工希望领导能配合使用,否则大家都用不起来,因为领导没有批文件哪。(为什么说是一把手工程?因为OA是管理类软件,是对传统办公模式的变革,而能影响整个团队的办公模式的,只有一把手了。一把手不须事必躬亲,只是做三件事:挑得力助手;责令助手去全权实施、规划、推广OA;一把手自己带头使用。)
站在收益的高度来看待OA实施,就是说实施OA就是要有收益的,否则我们为什么要投资呢;既然是有收益的,那么我们可以分步推进,每一步都要产生阶段成果。比如制定推广计划,从几月份开始,不再发纸质通知或公文,全在OA中获取信息或审批文件。
不要指望以后用起来。软件应用的特征就是这样的,只要在开始推进的时候不用,那么以后基本上就捡不起来了。纵观十多年来国内绝大多数软件项目实施的经验,这一规律基本上无甚例外。
不怕“出乱子”,避免消极管理,而要积极管理,先放后收,保护和促进基层员工的积极性。(消极管理的逻辑是——某些应用可能会带来一些乱子,那么一刀切,大家都不要用了;积极管理的逻辑是——某些应用即使可能带来一些负面的效果,但是为了信息化发展、为了办公效率的提高、为了组织整体能力的提升,我们还是要将这些功能用起来,只是多一些管理而已。负责人的智者会选择积极管理。)比如论坛、即时沟通,一些娱乐性的图片、视频文件,等等,从兴趣开始推进OA的应用。
协同办公系统用得非常成功的案例是很多的,所以不要有什么顾虑。比如一年节约办公成本上百万,同时有四五百人在线,用户对OA有很大的依赖性,如果哪一天不能上OA了,工作就会受影响、工作非常不适应等,那么则说明这个协同办公系统应用已经成功了。

Ⅳ 如何分析医药公司的成长性,谢谢!

绝对估值法(折现方法)
1.DDM模型(Dividend discount model /股利折现模型)
2.DCF /Discount Cash Flow /折现现金流模型)
(1)FCFE ( Free cash flow for the equity equity /股权自由现金流模型)模型
(2)FCFF模型( Free cash flow for the firm firm /公司自由现金流模型)
DDM模型
V代表普通股的内在价值, Dt为普通股第t期支付的股息或红利,r为贴现率
对股息增长率的不同假定,股息贴现模型可以分为
:零增长模型、不变增长模型(高顿增长模型)、二阶段股利增长模型(H模型)、三阶段股利增长模型和多元增长模型等形式。
最为基础的模型;红利折现是内在价值最严格的定义; DCF法大量借鉴了DDM的一些逻辑和计算方法(基于同样的假设/相同的限制)。
1. DDM DDM模型模型法(Dividend discount model / Dividend discount model / 股利折现模型股利折现模型)
DDM模型
2. DDM DDM模型的适用分红多且稳定的公司,非周期性行业;
3. DDM DDM模型的不适用分红很少或者不稳定公司,周期性行业;
DDM模型在大陆基本不适用;
大陆股市的行业结构及上市公司资金饥渴决定,分红比例不高,分红的比例与数量不具有稳定性,难以对股利增长率做出预测。
DCF 模型
2.DCF /Discount Cash Flow /折现现金流模型) DCF估值法为最严谨的对企业和股票估值的方法,原则上该模型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公司。
自由现金流替代股利,更科学、不易受人为影响。
当全部股权自由现金流用于股息支付时, FCFE模型与DDM模型并无区别;但总体而言,股息不等同于股权自由现金流,时高时低,原因有四:
稳定性要求(不确定未来是否有能力支付高股息);
未来投资的需要(预计未来资本支出/融资的不便与昂贵);
税收因素(累进制的个人所得税较高时);
信号特征(股息上升/前景看好;股息下降/前景看淡)
DCF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比其他常用的建议评价模型涵盖更完整的评价模型,框架最严谨但相对较复杂的评价模型。需要的信息量更多,角度更全面, 考虑公司发展的长期性。较为详细,预测时间较长,而且考虑较多的变数,如获利成长、资金成本等,能够提供适当思考的模型。
缺点: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须对公司的营运情形与产业特性有深入的了解。考量公司的未来获利、成长与风险的完整评价模型,但是其数据估算具有高度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复杂的模型,可能因数据估算不易而无法采用,即使勉强进行估算,错误的数据套入完美的模型中,也无法得到正确的结果。小变化在输入上可能导致大变化在公司的价值上。该模型的准确性受输入值的影响很大(可作敏感性分析补救)。
FCFE /FCFF模型区别
股权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 for the equity equity ):
企业产生的、在满足了再投资需求之后剩余的、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前提下的、可供股东股东分配的现金。
公司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 for the film film ):
美国学者拉巴波特(Alfred Rappaport)20 世纪80 年代提出了自由现金流概念:企业产生的、在满足了再投资需求之后剩余的、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前提下的、可供企业资本供应者企业资本供应者/各种利益要求人(股东、债各种利益要求人(股东、债权人)权人)分配的现金。
FCFF 模型要点
1.基准年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的确定:基准年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的确定:
2.第一阶段增长率第一阶段增长率g的预估的预估:(又可分为两阶段)又可分为两阶段)
3.折现折现率的确定的确定:
折现:苹果树的投资分析/评估自己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ACC) 。
4 .第二阶段自然增长率的确定:
剩余残值复合成长率(CAGR),一般以长期的通货膨胀率(CPI)代替CAGR。
5 .第二阶段剩余残值的资本化利率的计算:
WACC减去长期的通货膨胀率(CPI)。
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
根据自由现金流的原始定义写出来的公式:
公司自由现金流量=( 税后净利润 利息费用 非现金支出- 营运资本追加)- 资本性支出
大陆适用公式:
公司自由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资本性支出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购建固定、无形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处置固定、无形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回的现金净额)
资本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用于购买固定资产(土地、厂房、设备)的投资、无形资产的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等产能扩张、制程改善等具长期效益的现金支出。
资本性支出的形式有:
1.现金购买或长期资产处置的现金收回、
2.通过发行债券或股票等非现金交易的形式取得长期资产、
3.通过企业并购取得长期资产。
其中,主体为“现金购买或长期资产处置的现金收回”的资本性支出。
现行的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部分,已经列示了“购建固定、无形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以及“处置固定、无形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回的现金净额”。
故:资本性支出= 购建固定、无形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处置固定、无形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回的现金净额
自由现金流的的经济意义
企业全部运营活动的现金“净产出”就形成“自由现金流”,“自由现金流”的多寡一定程度上决定一家企业的生死存亡。一家企业长期不能产出“自由现金流”,它最终将耗尽出资人提供的所有原始资本,并将走向破产。
1.“自由现金流”充裕时,企业可以用“自由现金流” 偿付利息还本、分配股利或回购股票等等。
2. “自由现金流”为负时,企业连利息费用都赚不回来,而只能动用尚未投入经营(含投资)活动的、剩余的出资人(股东、债权人)提供的原始资本(假定也没有以前年度“自由现金流”剩余)来偿付利息、还本、分配股利或进行股票回购等等。
3.当剩余的出资提供的原始资本不足以偿付利息、还本、分配股利时,企业就只能靠“拆东墙补西墙”(借新债还旧债,或进行权益性再融资)来维持企业运转。当无“东墙”可拆时,企业资金链断裂,其最终结果只能寻求被购并重组或申请破产。
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的决策含义
自由现金流量为正: 自由现金流量为正:
公司融资压力小、具发放现金股利、还旧债的能力;
不一定都是正面的,隐含公司扩充过慢。
自由现金流量并非越高越好,自由现金流量过高表明再投资率较低,盈余成长率较低。
自由现金流量为负: 自由现金流量为负:
表明再投资率较高,盈余成长率较高,隐含公司扩充过快;
公司融资压力大,取得现金最重要,须小心地雷股;
借债困难,财务创新可能较大,可能发可转换债规避财务负担;
在超额报酬率呈现正数时,负的自由现金流量才具有说服力。
基准年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的确定
自由现金流量为正:
取该年值为基准年值;
以N年算术平均值为基准年值;
以N年加权平均值为基准年值(权重自定,越近年份权重越大。)
自由现金流量为负:
如算术平均值为正,以N年算术平均值为基准年值;
如加权平均值为正,以N年加权平均值为基准年值;
如前一年为正,取前一年值为基准年值;
如前一年为负,取某一年比较正常值为基准年值(自定)。
第一阶段增长率g的预估
运用过去的增长率: 运用过去的增长率:
算术平均数(简单平均/赋予不同年份相同的权重/忽略了复利效果)
加权平均数(给予近几年增长率以较大权重/不同年份权重主观确定)
几何平均数(考虑了复利效果/忽略中间年限变化)
线性回归法(同样忽略了复利效果)
结论:没有定论
注意:当利润为负时
算术平均数(简单平均/赋予不同年份相同的权重/忽略了复利效果)
加权平均数(没有意义)
几何平均数(考虑了复利效果/忽略中间年限变化)
线性回归法(没有意义)
历史增长率的作用
历史增长率在预计未来增长率中的作用取决于历史增长率在预计未来增长率中的作用取决于:
历史增长率的波动幅度(与预测的有用性负相关。)
公司的规模(随规模变大,保持持续高增长的难度变大。)
经济的周期性(周期性公司的取值可能很高或很低。)
基本面的变化(公司业务、产品结构变化、公司重组等。)
收益的质量(会计政策/购并活动引起的增长可靠性很差。)
主观预测优于模型
研究员对结论:研究员对g的主观预测优于模型的预测:只依据过去的数据
研究员的主观预测:过去的数据 本期掌握的所有信息,包括:
(1)上一次定期报告后的所有公司不定期公告中的信息;
(2)可能影响未来增长的宏观、行业信息;
(3)公司竞争对手的价格政策即对未来增长率的预估;
(4)访谈或其他途径取得的公司内幕消息;
如何准确预测g
预测得准确与否,将建立在研究员对产业发展和公司战略把握的基础之上。公司战略包括公司产业领域的选择、产品的选择和生产流程的选择。要依据产业发展和公司战略,要与时俱进,对模型参数进行修正,提高估值的准确性。
(1)最近公司具体信息的数量(越多/越重大,优势越明显);
(2)研究该公司的研究员的数量(越多/越一致,优势越明显);
(3)研究该公司的研究员意见的分歧程度(越大,优势越不明显);
(4)研究该公司的研究员的素质(金牌研究员越多,预测优势越大)。
建议:相信自己,不要盲目相信其他研究员的预测。金牌研究员也可能犯严重错误,因为:数据本身可能存在错误 研究员可能忽略基本面的重大变化。
WACC释义与计算
WACC WACC ( 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 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权平均资金成本/Composite cost of capital Composite cost of capital)
根据股东权益及负债占资本结构的百分比,再根据股东权益及负债的成本予以加权计算,所得出的综合数字。
公式:
WACC =股东权益成本*(公司市值/企业价值) 负债成本*(负债/企业价值)
利用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来判断公司股票是否值得投资。
WACC的计算相当复杂,不过如何使用WACC ,比如何计算该数字更重要。
FCFF法的适用
1. FCFF FCFF法的适用: 法的适用:
周期性较强行业(拥有大量固定资产并且账面价值相对较为稳定);
银行;
重组型公司。
2. 2. FCFF FCFF法的不适用:
公司无平均正的盈余,如IT类公司目前处于早期阶段;
公司不具备长期历史营运表现,例如成立不到三年的公司;
缺乏类似的公司可作参考比较;
公司的价值主要来自非营运项目。
特殊情况下DCF的应用(1)
1. 周期性较强行业周期性较强行业:
难点:基准年现金流量及预期增长率g的确定问题。
对策:1。基准年现金流量为正,直接调整预期增长率g 。
(1)景气处于 3、-3、-2 ,预计景气回落,下调预期增长率g。
(2)景气处于-1、 1、 2 ,预计景气上升,上调预期增长率g。
(逻辑:景气循环理论,景气周期周而复始,历史重演。研究员对宏观经济周期、行业景气周期的判断能力,以及能否准确寻找一个景气周期年限及景气拐点都会影响估计的准确性。)
2。基准年现金流量为负。
先求平均现金流量以作基准年现金流量;然后调整预期增长率。
注意:注意:1。也可以从营收开始,利用会计勾稽关系全面估算每年现金流量。
(宏观经济周期、行业景气周期判断的准确性、会计能力都会影响估计
的准确性,工作量繁重且效果不佳)
2。内部收益率已经体现收益波动性对价值评估的影响。
3。预期增长率g取净利成长率时,将净利成长率*

Ⅵ 目前医药行业的市场分析如何

一、2014年医药并购新形势
2013年医药上市公司并购节奏明显加快,并购案例超过20个,2014年这种态势继续发酵,双龙股份、康恩贝、南京医药等纷纷停牌拟并购收购。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药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对2013年医药并购进入深入挖掘,总结了三大特点:1)从“以国资为主导”到“各方资本加入”,2)增加产品链、扩张产品线,甚至是进入新的领域,3)以实现协同效应为目的的战略并购渐成主流。
1、从“以国资为主导”到“各方资本加入”
不难发现,2013年之前的资产整合基本上是国资企业进行主导,由华润医药、中国医药集团等国资委直接控股的大型集团公司领衔,广药集团、上药集团、哈药集团、南京医药等地方国资委控股的集团公司参与。而2013年来,有更多的民间资本加入,例如新华医疗、仁和药业等。
2、增加产品链、扩张产品线,甚至是进入新的领域
3、以实现协同效应为目的的战略并购渐成主流
从2013年挂牌的股权交易情况看,进行战略性“减法”,突出优势资源亦成为一种整合趋势。
二、医药并购的利与弊
并购加速对于医药行业是个利好消息,因为并购不仅能够扩大企业规模、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避免重复生产与开发、合理调整产品结构,还能增强跨国市场经营网络,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并购对于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行业竞争力的提高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大量属于重复建设型的医药公司会被整合,市场集中度会大大提高,现在的分散局面会得到改观,使市场竞争更加有序,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另一方面,大多药企特别中小企业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新药研发能力较弱,新药数量少,产品科技含量偏低,自然成为并购市场中的猎物。再者,中小医药企业中,既懂专业知识,又能拓展市场、参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国内药企发展的瓶颈之一,通过并购获得技术人才团队是很多药企并购的目的之一。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兼并重组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提高行业集中度,对于龙头优势企业来说是跨越发展良机;但另一方面,不少医药企业并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通盘考虑,有些并购后的整合效果也不如预期。而且目前从医药企业的并购案例来看,普遍溢价较高,成本高昂,未来是否能顺利整合以及整合后对企业经营的贡献程度还是个未知数。

Ⅶ 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

回顾中国医药行业这些年的发展情况,全国医药生产一直处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阶段。
2005年,医药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4459.44亿元,比上年增加近1000亿元,同比增长26.19%;实现工业增加值1475.17亿元,同比增长17.5%;新产品产值621.91亿元,同比增长23.58%。累计完成化学原料药生产123.84万吨,同比增长36.9%,实现中成药生产75.89万吨,同比增长11.6%。
2006年,医药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5536.9亿元,同比增长18.43%;实现累计工业销售产值5267.82亿元,同比增长19.41%;完成累计出口交货值670.59亿元,同比增长25.51%,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实现利润总额413亿元,同比增长11.1%。
2007年上半年,中国医药经济增速加快,行业效益明显回升。医药工业完成累计工业生产总值2913.2亿元,同比增长21.31%;销售收入达2677.82亿元,同比增长21.75%;利润总额达231.14亿元,同比增长34.06%。
2007年1-9月份,中国医药商品实现进出口总额119.93亿美元,同比增长14.29%。其中,进口总额为50.33亿美元,同比增长15.90%;出口总额为69.60亿美元,同比增长13.15%,实现贸易顺差19.27亿美元。
为了能够从容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医药企业应留意政府在医疗卫生结构调整和农村医疗保障方面的新动向,尤其要把握好医药行业发展的六大趋势——中成药市场竞争将加剧;处方药生命周期将会缩短;第三终端市场将更活跃;医药市场进一步集中,医药两极分化进一步凸现;政策性降价仍将持续;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企业市场品种结构都将发生更大变化。
医药行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1978年至2008年,历经30年改革大潮洗礼的中国医药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30年来,中国医药工业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到2007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8%,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中国已经具备了比较雄厚的医药工业物质基础,医药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为2.7%。维生素C、青霉素工业盐、扑热息痛等大类原料药产量居世界第一,制剂产能居世界第一。中国药品出口额占全球药品出口额的2%,但是中国药品出口的年均增速已经达到20%以上,国际平均水平是16%。与此同时,中国药品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占世界药品市场的份额由1978年的0.88%上升到2008年的8.25%。
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台。新医改方案带来市场扩容机会、新上市产品的增加、药品终端需求活跃以及新一轮投资热潮等众多有利因素保证了中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增长。2009年,中国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长14.9%,同时我国医药外贸总体运行良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逆势增长,进出口总额达到531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今后5年世界药品市场增长的重心将从欧美等主流市场向亚洲、澳洲、拉美、东欧等地区逐渐转移。中国医药行业仍然是一个被长期看好的行业。到2013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医药大国,2020年前中国也将超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医药大国。
首先分析了国际国内医药行业的现状,接着具体介绍了生物制药、化学药、中药的发展,并对中国医药行业的工业统计数据进行了详实全面的分析。然后分析了OTC药品市场、国内农村医药市场的运行情况以及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随后,报告对医药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企业发展战略分析和投资潜力分析,最后分析了医药行业的未来前景与发展趋势。

阅读全文

与医药分阶段连续投资观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比较好的贵金属交易平台 浏览:191
恒冒财富理财 浏览:721
银行跨境理财 浏览:352
股票一次最多买多少股 浏览:666
办房贷要买贵金属 浏览:702
80年代理财 浏览:903
中翌理财亏掉怎么报警 浏览:295
人民币增值利好哪些股 浏览:532
招财猫理财投资 浏览:577
征信可以办助学贷款吗 浏览:259
东方财富期货怎么关注好友组合 浏览:263
红枣期货10000元 浏览:494
51vv股票是什么意思 浏览:641
信托与pe 浏览:64
新闻联播人民币 浏览:529
股份融资 浏览:55
翘然天津资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浏览:456
融资融券宝典 浏览:29
定期理财规划 浏览:599
恒大集团股票行情 浏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