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中药企业投资价值

中药企业投资价值

发布时间:2021-08-24 06:03:25

1. 医药行业类的股票,目前是否值得投资

我个人认为医药类股票目前短线还不值得投资,但中长线是一个逐步低吸的机会,医药股适合长期价值投资。

具体理由如下:

首先分析一下医药类股票短期为什么不值得投资,理由有两点:

理由一:因为医药股当前还处于下跌调整状态,短期调整还未结束,医药股暂时还没有多大投资价值。

通过上面对于医药类股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得知,医药类短期还是不适合投资者的,短期风险还太大了,只适合关注。真正想要从医药类股票吃肉,一定要抓时机,也就是等等医药类股票字再次调整下来后的机会,进行分批中长线低吸持股。

总之医药类股票是适合长期投资,不适合短期投资,能否值得投资一定要根据不同医药股来判断,选择优质医药类股票是最好的。

2. 中成药到底有多大医疗价值

中成药报批也很复杂,没疗效绝对不成。

3. 如何理解广药和白云山合并后的投资价值(作者:不变的投资)

对此,我高度怀疑。 我个人认为,纯粹从投资价值角度分析,广药和白云山合并后投资价值不会增加(如果有增加,也主要是王老吉销量提升促成的);如果管理不善,投资价值甚至可能减少。因为,在国有控股体制下,1+1=2就是很好的结果了,更多的时候是1+1<2。 一是合并后,产品线太多、品牌太杂,靠公司现有体制和人才队伍,很难经营好这么多产品线和品牌,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资源分散,好坏各半,总体效益难以提升。根据博友提供的资料,广药集团现有注册商标1021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5个(“白云山”、“王老吉”、“陈李济”、“中一”、“抗之霸”);百年企业6家,包括“陈李济”、“王老吉”、“敬修堂”、“中一”、“潘高寿”、“明兴”;获得中华老字号认证的企业12家,除上述6家百年企业外,还有“星群”、“何济公”、“采芝林”、“奇星”、“光华”和“健民连锁”;是全国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数量最多的医药企业。广药的重点产品有:白云山和黄中药的板蓝根系列、复方丹参片、口炎清系列;中一药业的消渴丸;明兴制药的清开灵系列;星群药业的夏桑菊颗粒系列;奇星药业的华佗再造丸;王老吉药业的王老吉凉茶、小儿七星茶;潘高寿药业的治咳川贝枇杷系列;白云山总厂的阿莫西林胶囊、仙力素、注射用头孢硫脒、世福素头孢克肟、咳特灵系列;百特侨光公司的脂肪乳注射液系列;白云山化学药厂的头孢他啶原料、头孢硫脒原料,白云山光华小柴胡系列等。另外,还设计生物制药,广州拜迪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疫苗类生物制品、基因工程药品、基因工程辅料的研发和产业化为发展方向。 二是合并后,规模越大,经营难度也越大。股市和企业管理的历史表明,规模是企业投资价值提升的天敌;很多企业规模变大以后,投资价值就停滞不前甚至衰退。尤其是当产品线增多、品牌增多以后,靠统一经营的模式,通常难以经营好。更有效的模式是分散经营,发挥不同团队的优势,才可能都经营好。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之所以投资价值能够持续稳定增长,就是因为其收购的子公司均采取分散经营的模式,经营效率相对较高。 三是合并后,仍然缺乏市场认可度高、稀缺性、独特性的产品。总体上,广药和白云山的很多产品只是具有历史积淀和一定品牌性,但不是稀缺性、独特性产品,也缺乏自主定价权。药品不同于其他大众消费品,品牌不是根本,疗效和不可替代性才是核心。没有独特、不可替代的产品,品牌再响亮,也只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而不可能垄断市场;不能垄断市场,就不可能自主提价,甚至在医改的背景下,需要经常降价,从何讲投资价值增加呢? 所以,从总体上看,广药和白云山过去没有出色的经营绩效,也没有稀缺性、独特性的产品;整合后,未来的规模更大,但是经营难度增加了很多。基于此,凭什么能够成长起来?最根本的是,它并没有卓越的管理基础和历史积累,因此难以依靠卓越管理实现卓越绩效。规模变大以后,假如没有相应的管理能力,变差的可能性反而比变好的可能性更大。

4. 如何评价一个公司的投资价值

投资价值是指评估对象对于具有明确投资目标的投资者或某一类投资者所具有的价值,亦称特定投资者价值。我么可以从以下三个部分来判断一家公司的投资价值。
第一部分:确定一家公司的总体印象
1.1 天花板
天花板是指企业或行业的产品(或服务)趋于饱和、达到或接近供大于求的状态。在进行投资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企业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并针对不同情况给出相应的投资策略。在判断上,既要重视行业前景,也必须关注企业素质。
1.2 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指企业提供哪些产品或服务,企业用什么途径或手段向谁收费来赚取商业利润。比如,制造业通过为客户提供实用功能的产品获取利润。销售企业通过各种销售方式(直销,批发,网购等等商业模式)获取利润等等。
1.3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内容包含:股东结构,领军人物,团队,研发,专业性,业务管理模式,信息技术应用,财务策略,发展历史等等。
1.4 经济护城河(市场壁垒)
我们还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条件来确认企业护城河的真假和深浅:回报率、转化成本、网络效应、成本与边际成本、品牌效应。
1.5 成长性
成长性侧重未来的成长,而不是过去,要从天花板理论着眼看远景。成长性需要定性、而无法精确地定量分析。对于新兴行业来说,历史数据的参考意义不大。而对于成熟行业来说,较长时间的历史数据(最好涵盖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能够提供一些线索,作为参考还是很有必要的。
1.6 回报率水平
ROE(股东权益回报率,或净资产收益率)、ROA(总资产回报率)、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
1.7 安全性
关键是现金流与现金储备。具体包括资产结构、负债结构、运营资本与资本流转、现金流。
第二部分:估值
企业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估值模式
1)重资产型企业(如传统制造业),以净资产估值方式为主,盈利估值方式为辅。
2)轻资产型企业(如服务业),以盈利估值方式为主,净资产估值方式为辅。
3)互联网企业,以用户数、点击数和市场份额为远景考量,以市销率为主。
4)新兴行业和高科技企业,以市场份额为远景考量,以市销率为主。
第三部分:安全边际
3.1 市场利率。场利率的综合值,体现了市场整体资金的安全边际,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投资人的风险偏好。
3.2 利率估值法。“买入价格决定收益率”。收益率=收益/买入价格,把计算公式转换一下,买入价格=收益/收益率。
3.3 折扣与溢价。估值须根据具体的行业和企业特性来确定,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还是格雷厄姆估值法或利率估值法,无论哪一种估值方法,根据“买入价格决定收益率”原理,买入价格越低,则未来收益率就越高。

5. 企业投资中药材是否享受免税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7年2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6次会议修改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第二次修正)第27条,第28条。中药材种植属于免税账目

6. 在评估企业价值时,用哪个指标计算的是企业的投资价值

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如何从财务角度评价

一个企业有无投资价值,从财务的角度来评价,取决于其盈利能力的强弱和偿债能力的高低。如果一个企业表现出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偿债地力,显然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但若某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表现出较大的差别,如盈利能力强,偿债能力弱,或者相反,在此情况下,要客观地评价一个企业的投资价值、则需要作更深入的探讨。

一、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何以出现差别

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是企业经营成果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一个决策正确、管理有效的企业往往同时表现为较高的盈利能力和较强的偿债能力,这是因为一个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往往能获得较多的销售利润,实现较多的净现金流量,从而有助于提高其偿债能力。而一个企业有较强的偿债能力,有足够的现金支付各项费用时,就可以避免停工待料等问题的发生,从而有助于提高盈利能力。因此,在许多情况下,这两个方面是一致的,但在某些企业,这两个方面有时会出现差别甚至明显的反差。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一种情况是由于销售收入的实现和销售货款的收回在时间上不一致。企业销售产品有现销和赊销两种情形,如果企业产品销售全部采取现销形式,则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会同方向变化,但若企业较多地采用赊销形式,且销售的实现和货款回收的时间不一致,就会造成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指标变动不一致。另一种情况是由于企业费用的发生与实际支付的时间不一致。例如,企业当期的现金流出,没有全部计入当期发生,而采取分期摊销的方式逐步转入本期和以后备期的损益,这样就会出现当期盈利指标较高,而偿债能力指标
较低的情形。如果这些项目的金额较大,就会形成明显的反差。

二、如何评价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目前,投资者评价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往往依据的是每股收益指标,以每股收益和30倍的市盈率来匡算其二级市场的股价是否处于投资区域。撇开市盈率的高低不论,单纯根据盈利能力指标来评价上巾公司的投资价值,显然是不全面的,还必须结合偿债能力指标,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断。有些上市公司可能盈利能力指标很高,但若其偿债能力低下,这样的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必然要大打折扣,因为这往往会给企业的未来发展造成隐患,投资者购买某公司的股票,是着眼于其未来,因此,投资者必须结合偿债能力指标才能对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作出客观的评价。
对于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指标都很高或者都很低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对其投资价值不难作出判断,而对于于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存在明显差别的“跛脚”公司,则需要进行具体分析。
1.对于目前盈利能力一般或者较低,而偿债能力却较高的上市公司(表现为净现金流量较大或者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较高),若其原因在于新投资项目尚未产生效益或闲置资金较多,尚未投入使用,则该类上市公司从短期来看,投资价值不高,但从中长期来看投资价值较高。许多刚上市的新股、当年收益往往一般,甚至由于业绩摊薄因素而使每股收益有所降低,但由于该公司偿债能力较强,不存在经营资金的短缺,随着投资项日的逐步完工,盈利能力会逐步增强。所以许多新股的走势往往是先振荡定位,当年走低,然后逐步走出低谷,甚至创出新高。有些老的上市公司,在一轮投资周期完成后,往往也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2.对于盈利能力较强,但偿债能力较低的上市公司,如果其原因在于当期的销售收入中,有较多的应收账款尚未收回(即应收账款的余额较大),则主要应结合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的大小来评价其投资价值。若应收账款中一年期的比重较高,且按制度提取了坏账准备,则该公司发生坏贴损失的可能性较小,该企业仍属于绩优公司的行列。反之,若应收账款中二年期、三年期比重较大,甚至还有三年以上未转销的坏账(有些企业表现为较多的待处理财产损失),那么该公司虽然从短期来看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但由于发生坏账损大的可能性较大,金额较多,这样不仅会直接降低公司的偿债能力,也会由于坏账损失的大量核销而降低公司未来的盈利水平,因此,从中长期来看,如果今后此种状况得不到改善.其中长线投资价值并不高。
3.对于企业盈利能力指标较高而偿债能力低下的上市公司,如果主要原因在于费用的支付与摊销的时间不一致,则需结合该项费用的大小及摊销标准的合理与否来对其投资价值进行分析判断。一般而言,每个企业都会存在费用的支付与摊销计入损益的时间不一致的现象,在会计上表现为递延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待摊费用等。如果该项费用数额不大,对企业经营状况和投资者的判断不会造成很大影响,但如果该项费用数额比较大、则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例如,某公司1998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7 870万元,每段收益0.72元, 但其年初未摊销广告费近3 829万元,本期发生厂告费6 080万元,合计达9 909万元之多,该公司上半年仅摊销了1 102万元。尽管公司声称该项费用拟分三年摊销,但1998年上半年的应摊数实际上并未摊足,至少应摊其总额的1/6,计1 500万兀。即使如此,这种摊销标准也明显偏低,只要将该公司与其他同类公司如长虹、康佳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这一点。因此,该公司的这种作法既不合理,也缺乏可比性。假如该公司按照目前上市公司通行的做法来处理,将广告费用支出当年摊完,那么该公司1998年上半年净利润仅为4 470万元,每股收益仅为0.41元。这个收益值方使其与其它公司具有可比性。投资者据此才有可能对其投资价值和二级市场股价的定位作出合理的判断。

7. 血液制品与中药相比哪个更具投资价值

论市场前景而言,中药市场大于血液制品。论市场的竞争性,血液制品相较小很多。我更看好血液制品,因为它的作用现在其他药品不可替代。

8. 中药的发展前景

中药产业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产业,是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又是我国医药经济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中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药现代化是提升中药产业的重要途径。当今国际国内医药市场的各种变化及21世纪医药市场的发展趋势,在给中药产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中国加入WTO以后的世界医药市场,就成了中国中药产业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高新技术产业司。该司产业处处长顾大伟博士就我国中药产业的行业前景、现状、发展思路和近期主要工作目标作了详细的阐述。
医药行业是全球经济中的一个热点,作为医药行业的分支,中药行业更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顾大伟认为,中药行业是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的。众所周知,医药行业是全世界公认的国际化产业,在国际最新标准划分的28种产业中,医药品是国际交换量最大的15类产品之一,也是世界各国出口量增加最快的5类产品之一。预计未来10年里,全球药品销售额每年将增长7%左右,到明年医药市场销售额将达到4000亿—4060亿美元,2010年将达到6800亿—7200亿美元。与此同时,国际植物药市场也呈现出了快速增长势头,在现有每年销售额300亿美元的基础上,正以平均10%的年增长率快速增长。另据国际组织预测,今后一段时间,国际植物药将快速增长至1000亿美元,达到国际医药市场销售总额的1/6—1/4。
随着全球范围“回归自然”浪潮的涌起和对化学药品副作用的深入认识,国际市场对中药的欢迎度在逐渐增强。在一些发达国家,中药正在走俏,这为中药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同时,由于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我国人均用药水平低,仅为美国的1/40,药品消费的空间是巨大的。
中药产业是我国医药产业中独具特色和优势的领域,中药在我国使用已有五千年的历史积累,拥有系统的中医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现代科技手段开发中药,与化学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相比,具有风险低、命中率高、周期短、成本低的显著优势,是参与药品市场竞争、扩大出口和解决12亿多人口用药问题的重要手段。
我国制药业,特别是中成药工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1999年,全国中药工业总产值已达到384.56亿元。目前,中药产业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涌现了一批中药骨干企业和市场龙头品种,由于现代中药产业巨大的市场前景和高附加值的吸引力,而且有国家强大的产业政策导向,中药产业已成为投资者选择的热门行业。中药产业必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是,国外天然药物领域竞争日益激烈。而有关资料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中药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并不理想。在中药行业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中国加入WTO以后,更加严峻的挑战、更加激烈的竞争会随之而来,国外企业将抢滩中国市场,对中国企业形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国外企业的威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国际植物药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中药产品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中药占国际市场的份额和效益却在下滑,1996年—1998年连续3年滑坡,1999年略有回升,但市场份额不足5%,而日韩两国却占到了25%。值得注意的是,世界某些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日本,他们在无传统经验和理论的情况下,依靠现代科技理论取得了产业化成功之路,并大举向我国市场推进。
2、国外企业竞相低价收购我国中药材资源的情况愈演愈烈,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国外企业凭借其资本、技术、产品优势,设置高门槛的技术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给中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设置屏障。
3、生物技术领域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加入WTO带来的挑战等,都对我国中药产业构成了全方位威胁。不过机遇与挑战并存,从积极意义上讲,机遇带来有利于发展的外部条件,而挑战则是激励发展的内在功力。
我国中药产业化发展已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条件,蓄势待发,中药行业正蕴育着一场即将到来的产业革命
在谈到中国中药产业的现状时,顾大伟说,改革开放20年,我国中药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有需求、实施高技术改造的中药骨干企业;已有了一批可以产业化的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通过实施“中药现代化产业行动计划”、“九五”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为中药高技术产业化提供了一批可应用的成果,并初步形成了中药产业化的科技支撑条件,拥有了良好的政策及融资投资环境。总之,中药产业化发展已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条件,毫不客气地讲,我国中药产业正萌动着蓄势待发的巨大能量,蕴育着一场即将到来的产业革命。
我们不能否认,我国中药产业家底较薄弱,相对落后,仍然存在“一小、二多、三低”(企业规模小,企业数量多、重复产品多,企业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低、生产能力低)现象和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但主要问题是产业过程化中高科技含量低。目前,有几个关键问题急需解决。一是先进适用的制备工艺、高新技术和装备,急需推广应用。当今医药工业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正朝着制造过程自动化、系统集成化的方向迅速发展,因此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内在质量和质量的稳定性。然而,作为需高度保证产品质量的中药产业来说,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技术及其装备却严重滞后,与国外有20年的差距,尤其是中药提取,精制工艺的科学性、先进性、严谨性距国际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工艺条件客观化控制程度不高,制造技术及装备缺乏集成化,仍有相当一批中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共性技术急需解决。因此,要积极地依靠官、产、学、研、金结合,研究或借鉴其他领域的先进技术,实施对中药制药过程中各项单元制造技术与装备的智能化组合应用,及其关键工艺参数的在线检测连续采集和程序化、自动化控制。这是中药产业走向高技术产业化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如果能将上述过程的关键环节进行控制和优化,并开发出高质量的控制成套装置和技术平台,按日前1/3的中药企业需要改造的话,仅此一项就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二是我国可集约化、规范化生产的高技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亟待提高,可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急需发展和培育。三是符合中药特点,并为国际社会所认可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急需建立,中药产业化创新体系亟待建立和健全等。如果这些关键问题能得到解决,中药产业的市场份额必将大大提高。
在扶持壮大中药现代化产业方面,国家计委有着明确的发展思路,也采取了不少举措来支持中药发展
顾大伟介绍说,计委在扶持壮大我国中药现代化产业方面的整体发展思路是:以疗效优势突出、市场需求量大的现代中药高技术产品为龙头,以实力强规模大的企业为主体,组织产、学、研、金相结合的队伍,依靠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在政府的扶持指导下,通过实施对中药产业全过程关键环节的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全面提高中药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形成中药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快速提高中药产品在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使中药产业发展成为以高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为基础、具有强大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大型现代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国家计委决定采用“专项扶持”的形式贯彻这一战略。通过现代中药示范工程建设提升我国中药工业的整体水平,促进中药产业的结构调整,开辟新的产业领域,通过强化现代中药产业的基础支撑条件,为实现跨跃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培养一批单品上规模的中药企业,如在抗癌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的哈药慈航等制药企业。特别是加速高技术中药产业化发展,示范应用先进的提取、分离、制剂及生产过程系统控制技术,使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中药骨干企业在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上全面实现技术提升,建立对全行业进行技术辐射的示范工程和产业化基地,促进“大企业、大品种、大市场”战略的实施。加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化产品的产业化,使我国中药在中国加入WTO后具有强劲的竞争力。
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扶持的实施,将使我国中药产业(主要指中药种植农业和中药工业)规模到2005年达到年产值800亿—1000亿元,年均递增16%以上;中药产品年出口额达到100—120亿元,占中药工业产值的10%以上,年均递增20%;年实现利税150亿元,年均递增10%,其中利润50亿元,年均递增10%;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占中药工业总值的比重达30%,技术进步对中药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5%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中药工业重点依托企业50个,产值占全行业70%,大型企业集团重点产品200个,其中年产值超5亿元的30个,超1亿元以上的100个,约占中药产品产值的30%,使中药产业成为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

9. 中成药板块前景看好 哪些个股潜力大

大涨7.51%,在深圳A股市场处于明显领涨地位。由于该股将率先披露半年报,因而市场对该股的半年报业绩给予了一个较好的预期。其实从整个中成药板块来看,基本上都具有业绩稳定并逐年有所增长的特点,产品独特和有竞争力的中成药上市公司前景看好。 目前在深沪两地中成药板块个股有20多只,其投资机会主要体现在:(1)由于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用于疾病治疗和身体保健方面的投入总体呈上升趋势。医药行业的产值年增长率为15%或以上。(2)中药产品作为我国传统医药在国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正在由中国、东南亚逐步走向世界。(3)中药类公司与西药(化学药)类公司相比,由于产品有较多的机会成为独特产品,同时产品的研究、生产技术一般都是由自己掌握,所以大多数中药类公司都能取得相对稳定的业绩,其中一些竞争力较强的公司,其业绩可以保持多年的强势或者表现出连续多年的增长。 对于以上中成药类上市公司,在判别其投资价值和未来潜力时,首先要看其产品是否具有独特性。如同仁堂的乌鸡白凤丸、六味地黄丸、云南白药的白药产品系列、东阿阿胶和片仔癀的产品,本身就具有独特性,或者公司是生产该产品的主导企业。其次看是否具有相应的科研开发实力。近年来同仁堂、东阿阿胶等公司都投入了不少资金用于科研开发,原因是科研开发能力决定着公司能否持续发展和保持竞争力。三要看公司是否看重产品的推广、营销手法和水平,公司是有意做大做强还是满足于现状。四是看公司高管的敬业程度,好公司的老总致力于做大本业。 根据以上几个思路,我们认为同仁堂、东阿阿胶、云南白药、九芝堂、太极集团、羚锐股份、太太药业、昆明制药、片仔癀、国药股份、天力士等公司长线看好。从目前的股价水平和筹码分布情况来看,同仁堂、九芝堂、太太药业、昆明制药、天力士等股票的中线潜力较大。刚上市不久的片仔癀前景乐观,后市应持续跟踪,密切关注。●何宋勇

阅读全文

与中药企业投资价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征信信用贷款逾期13次 浏览:755
建行个人理财产品 浏览:85
中航机电股票代码 浏览:804
热轧卷板期货行情1910 浏览:902
期货研投公众号有哪些 浏览:298
神龙理财公司 浏览:286
外汇双头低 浏览:102
银行理财投资者穿透 浏览:839
丰树基金出错吗 浏览:981
来不及还贷款 浏览:949
民间贷款2436 浏览:394
5万5日元多少人民币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203
中国人民银行5月15日人民币 浏览:340
傻人买什么股票强 浏览:817
2016年1月1日外汇牌价 浏览:724
外卖小哥理财月入五万 浏览:65
模模搭融资 浏览:813
天原管道价格表 浏览:783
适合女生怎么投资理财 浏览:640
基金募集期会提前结束吗 浏览: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