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投资、出口、消费占GDP的比例是多少
GDP是一个国家生产的最终商品的总价值。这里,国家的概念是在地域的意义上理解的,故被称为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主要由支出方法和收入方法两种方法核算。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这个是指不包含政府采购和税收因素在内,以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核算GDP的支出方法是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单位用于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总起来用以测算的方法。如果Q1,Q2,…Qn分别表示一个国家在特定的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而P1,P2,…Pn分别表示它们相应的价格,那么所有这些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即从支出主体的角度来看,支出方法测算的GDP主要包括家庭、厂商的支出。家庭部门的支出包括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以及其他的支出,其中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购买非耐用消费品以及劳务支出。厂商部门的支出包括用于机器设备、厂房、民用住房和存货方面的支出。以C表示总消费,I表示总投资,外国人购买本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应该计入本国的生产,而本国购买外国生产的产品应予以扣除。以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不包含政府因素,以支出方法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表示为:GDP=C+I+(X-M)即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厂商过去生产但没卖出去的存货,是算在当时的厂商投资中的,所以在过去已经计算进当年GDP,现在就不再记入.汇金宝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用,望采纳
㈡ 投资,消费,需求,GDP之间是什么关系
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政府购买=政府净税收-政府储蓄
政府净税收=政府总税收-转移支付
净出口=出口-进口
从等式看拉动GDP的因素
㈢ GDP 为什么等于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反映国民收入的两个重要指标是gdp和gnp。
Y=I+C+G+(X-M)即国民收入=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是产出减去成本。经济学的教材一般不说GDP等于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的。而是说国民收入=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国民收入统计支出法,是把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及净出口进行加总,从而得出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总支出。它只是总和最终购买价值,而把所有对中间货物的支出排除在外。
㈣ GDP 为什么等于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反映国民收入的两个重要指标是gdp和gnp。
Y=I+C+G+(X-M)即国民收入=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是产出减去成本。经济学的教材一般不说GDP等于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的。而是说国民收入=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国民收入统计支出法,是把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及净出口进行加总,从而得出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总支出。它只是总和最终购买价值,而把所有对中间货物的支出排除在外。
㈤ 关于出口,投资,消费都是怎么拉动GDP增长的,简单算法就可以
讨论这个问题有静态的和动态的两种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很简单,在一个完整的统计期内,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所表达的内容,就是我们要得到的结果。即GDP=C+I+G+(X-M)。C是消费总额,I 是私人国内投资额,G是政府购买支出额,(X--M)是净出口总额。四项直接相加就是GDP总额。
动态分析就复杂多啦。在统计期中,如果有新的投资,必然会产生新的就业,新的投入和新的就业所形成的利润、税收和个人可支配收入,不但会加大消费基金,而且会加大储蓄,而增大了的储蓄又会增大投资。这里须要引进两个概念:“边际消费倾向”和“消费倾向”。当个人收入增加以后,增加的收入并不是全部用于消费,而只是其中一定份额,表示这个份额的比例就是边际消费倾向。毫无疑问,增加的个人可支配收入越高,边际消费倾向便会越低,伴之而来的边际储蓄倾向便会越高。增加以后的总的个人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的份额就是“消费倾向”。增大收入以后,用于消费的总额会增大,而总的消费倾向却未必增大,但,储蓄倾向却增大了。增大了的储蓄会流向投资,从而会增大投资总额。引进上述概念后,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消费函数:C=c+b(Y--T). 式中,C为增大收入以后的消费支出,c 为自发消费支出,b为边际消费倾向,Y为增长后的GDP总额,T为税收。令T=tY,(t为边际税率),那么,C=c+b(1--t)Y.。设定一个支出计划为AE=GDP,因为GDP=C+I+G+X-M 。 令 M=mY,所以,AE=c+b(1-t)Y+I+G+X-mY. 整理后,AE=c+I+G+X+[b(1-t)-m]Y. 我们把前四项归集起来,令它等于A ,A就是自发支出总额。上式就变成:AE=A+[b(1-t)-m]Y .因为AE=GDP。所以有:Y=A+[b(1-t)-m]Y 。解这个方程得:Y=A/1-[b(1-t)-m] 。我们把式中的总量变成增量,可得到:ΔY=ΔA/1-[b(1-t)-m] 。这就是增加自发支出量所引起的GDP的增加的计算公式。也就是说:GDP的增加量是自发支出增加量的 1/1-[b(1-t)-m] 倍。
㈥ gdp=消费+出口+投资,其中投资包括哪些方面
支出法核算GDP,就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这种方法又称最终产品法、产品流动法。
如果用Q1、Q2¬……Q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产量,P1、P2……P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价格,则使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是:
Q1P1+Q2P2+……QnPn=GDP
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主要是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1.居民消费(用字母C表示),包括购买冰箱、彩电、洗衣机、小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服装、食品等非耐用消费品的支出以及用于医疗保健、旅游、理发等劳务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属于消费。
企业投资(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资本资产(包括厂房、机器设备、住宅及存货)的支出。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2.资产投资指新造厂房、购买新设备、建筑新住宅的投资。为什么住宅建筑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呢?因为住宅像别的固定资产一样是长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或称成为库存)的增加或减少。如果年初全国企业存货为2000亿美元而年末为2200亿美元,则存货投资为200亿美元。存货投资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因为年末存货价值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年初存货。企业存货之所以被视为投资,是因为它能产生收入。从国民经济统计的角度看,生产出来但没有卖出去的产品只能作为企业的存货投资处理,这样是从生产角度统计的GDP和从支出角度统计的GDP相一致。
计入GDP中的投资是指总投资,即重置投资与净投资之和,重置投资也就是折旧。
投资和消费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具体的分类则取决于实际统计中的规定。
3.政府购买(用字母G来表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它包括政府购买军火、军队和警察的服务、政府机关办公用品与办公设施、举办诸如道路等公共工程、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支付给政府雇员的工资也属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的支出,表现出商品、劳务与货币的双向运动,直接形成社会需求,成为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如政府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DP。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不以取得本年生产出来的商品与劳务的作为报偿的支出,包括政府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失业救济、贫困补助、老年保障、卫生保健、对农业的补贴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通过其职能将收入在不同的社会成员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将一部分人的收入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其实质是一种财富的再分配。有政府转移支付发生时,即政府付出这些支出时,并不相应得到什么商品与劳务,政府转移支付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整个社会的总收入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
4.净出口(用字母X-M表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是指进出口的差额。进口应从本国总购买中减去,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同时,也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出口则应加进本国总购买量之中,因为出口表示收入从外国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因此,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净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把上述四个项目加起来,就是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
GDP = C + I + G +(X-M)
在我国的统计实践中,支出法计算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划分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了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
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居民消费除了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消费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即所谓的虚拟消费支出。居民虚拟消费支出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单位以实物报酬及实物转移的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货物和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务;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服务。
通过支出法计算的GDP,我们可以计算出消费率和投资率。所谓消费率就是最终消费占GDP的比率,所谓投资率就是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率。按照有关统计资料,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的消费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2005年我国的消费率为52.1%,投资率为43.4%。同世界水平相比我国的消费率明显偏低。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扩大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点。
㈦ 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是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进口。为什么是加上出口减去进口
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所以应从本国总购买中减去;出口则表示收入从外国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所以应加入本国总购买量之中。因此只有净出口才应计入总支出。
㈧ 用支出法计算的gdp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 这错哪里了
错了,因为书上说了政府支出还包括了政府的转移支付,那是不构成GDP的一部分,应该是政府购买
㈨ 为什么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GDP是一个国家生产的最终商品的总价值。这里,国家的概念是在地域的意义上理解的,故被称为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主要由支出方法和收入方法两种方法核算。
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这个是指不包含政府采购和税收因素在内,以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
核算GDP的支出方法是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单位用于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总起来用以测算的方法。如果Q1,Q2,…Qn分别表示一个国家在特定的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而P1,P2,…Pn分别表示它们相应的价格,那么所有这些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即从支出主体的角度来看,支出方法测算的GDP主要包括家庭、厂商的支出。家庭部门的支出包括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以及其他的支出,其中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购买非耐用消费品以及劳务支出。厂商部门的支出包括用于机器设备、厂房、民用住房和存货方面的支出。
以C表示总消费,I表示总投资,外国人购买本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应该计入本国的生产,而本国购买外国生产的产品应予以扣除。以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不包含政府因素,以支出方法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表示为:
GDP=C+I+(X-M) 即 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厂商过去生产但没卖出去的存货,是算在当时的厂商投资中的,所以在过去已经计算进当年GDP,现在就不再记入.
注意:GDP公式里的总投资和总消费指的是针对当前时期生产出的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投资和消费,不是指这时期的全部消费和投资。GDP公式已经从概念上自然除去购买以前生产的商品那部分产值。实际统计核算时必须注意这个问题。
㈩ GDP增长绝大部分靠投资、消费、进出口,问题是投资是指什么
中国目前投资的最大头是房地产,还有就是铁路、公路等。GDP和利润无关,就是个总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