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与利息保障倍数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是以现金流量表为基础计算的,旨在计算用现金支付利息的能力
利息保障倍数是以利润表为计算基础,企业盈利了,利息保障倍数高,但利润都是应收账款,没有货币资金还款,也是没有用的
所以从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比利息保障倍数对债权人的作用看,前者较高。
但换一角度,企业资金的充裕还是来自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盈利能力要从利息保障倍数等其他利润表数据体现。所以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与利息保障倍数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是指经营现金净流量为利息费用的倍数。它比收益基础的利息保障倍数更可靠,因为实际用以支付利息的是现金,而非收益。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利息费用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的分析说明
(1)该比率表明1元的利息费用有多少倍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作保障。
(2)该比率比以收益为基础的利息保障倍数更可靠。
利息保障倍数(time
interest
earned
ratio),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或者叫做企业利息支付能力比较容易理解),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相比,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因此,债权人要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以此来衡量债权的安全程度。
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公式中:
分子:“利润总额+利息费用”等于息税前利润EBIT=“
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
分母:“利息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资本化利息虽然不在损益表中扣除,但仍然是要偿还的。
利息费用等于财务费用理论分析
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反映企业经营收益为所需支付的债务利息的多少倍。只要利息保障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支付利息,反之相反。
利息保障倍数的重点是衡量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没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利息的支付就会发生困难。
3. 利息保障倍数和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的公式
1、已获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2、经营现金利息保障倍数=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利息支出
4. 请问怎么计算利息保障倍数和现金利息保障倍数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是以现金流量表为基础计算的,旨在计算用现金支付利息专的能力
利息保障倍数是以属利润表为计算基础,企业盈利了,利息保障倍数高,但利润都是应收账款,没有货币资金还款,也是没有用的
所以从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比利息保障倍数对债权人的作用看,前者较高。
但换一角度,企业资金的充裕还是来自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盈利能力要从利息保障倍数等其他利润表数据体现。所以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5. 利息保障倍数是分析现金流量对长期偿债能力影响的指标是否正确
正确
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反映企业经营收益为所需支付的债务利息的多少倍。只要专利息保障倍数足够大属,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支付利息,反之相反。利息保障倍数的重点是衡量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没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利息的支付就会发生困难。利息保障倍数不仅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它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大于1,且比值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过低,企业将面临亏损、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
6.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和现金利息保障倍数有什么区别
前者是用经营现金流量除以利息费用,后者是用广义的现金除以利息费用。
首先明专确,经属营现金流量是一个期间数,现金是一个时点数,所以前者衡量的是流动性对利息费用的支持程度,后者衡量的是某一时点上支付利息的风险。
我想,如果你的现金利息保障倍数很低,但是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很高的话,那说明你的现金流动频率的很快,但同时可能你的偿债风险很大;反之则说明,你的借款利用率并不高,资金使用成本很高。
7.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正常营业利润/利息支出总额
财务费用是负的,你还要看利润总额。上面那个公式看不懂的话,给你个软件里用的简易公式
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80%)
希望对你有用
8. 利息保障倍数和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的公式
利息保复障率(Debt Service Coverage Ratio/Times interest earned)又称利息保制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又称已获利息倍数,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
1、已获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公式中的分子“息税前利润”是指利润表中未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前的利润。公式中的分母“利息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不仅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资本化利息虽然不在利润表中扣除,但仍然是要偿还的。利息保障倍数的重点是衡量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没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利息的支付就会发生困难。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是指经营现金净流量为利息费用的倍数。它比收益基础的利息保障倍数更可靠,因为实际用以支付利息的是现金,而非收益。
2、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现金利息支出
该指标根据传统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利息杠杆比率变化而来,可反映企业变现能力及支付约定利息的能力
9.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和利息保障倍数的区别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是以现金流量表为基础计算的,旨在计算用现金支付利专息的能力
利息属保障倍数是以利润表为计算基础,企业盈利了,利息保障倍数高,但利润都是应收账款,没有货币资金还款,也是没有用的
所以从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比利息保障倍数对债权人的作用看,前者较高。
但换一角度,企业资金的充裕还是来自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盈利能力要从利息保障倍数等其他利润表数据体现。所以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0.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如何计算
您好,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利息支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所得税支出+现金利息支出)/现金利息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