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消防工程师证件有用吗
一级消防工程师自2015年开考以来,总会有学员发出这样的疑问“一消值不值得考”、“这个证书有什么用”……其实,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还是一项非常“年轻”的考试,从2015年首考至今,也不过五年时间。
但是,每年的考试人数都呈现暴增趋势,2019年全国报考人数更是突破90万。
随着一消考试越来越火,相关政策越来越多,不看好的声音也渐渐出现,大家会有疑虑实属正常。今天跟着嗨宝一起来好好了解一下消防工程师,为大家解答的疑虑。
消防工程师的执业范围
1、消防技术咨询与消防安全评估;
2、消防安全管理与技术培训;
3、消防设施检测与维护;
4、消防安全监测与检查;
5、火灾事故技术分析;
6、其他消防安全技术工作。
消防工程师的用途
1、消防系统项目的设计,安装,检测,验收,维保,安全评估,性能化设计等;
2、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等);
3、消防项目经理或负责人;
4、消防技术培训讲师。
消防工程师的就业方向
1、工作单位:设计院、消防技术服务公司、消防技术检测公司等;
2、工作岗位:业务经理、项目经理、消防工程师、消防工程项目经理、消防施工员、消防项目经理、消防工程预算员、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等。
综上可以看出,消防工程师的工作更多属于“事前防范”。
比起消防员要安全许多,但作用也十分重要,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评估防火设施设置是否合格,维修防火监控设备;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尽量少让消防员暴露在危险中,为消防员在灭火和救援行动中,做好辅助与提前规划……这些,都离不开注册消防工程师。
证书含金量高
去年,取消消防资质许可政策一出,很多人开始说消防证书无用。取消资质≠证书无用:取消资质许可,本质上是取消行业限制、降低从业门槛、降低企业人力成本。这就意味着,每年新成立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并且新成立的企业单位依然必须配备相应数量的注册消防工程师。
并且,取消资质认可不代表就不用考试了。取消单位从业的资质审批,和单位应该具备的相关条件、人员,互不影响。注册消防工程师证书依然需要通过考试取得,应当配备专业人员的地方依然需要按规定配备,且证书会越来越值钱。
随着越来越多新的消防政策出台,执业证书将成为从业的硬性需求。目前,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还处于起步阶段,人才少、需求大、前景好、专业性明确、工作对口程度高。所以说越早取证,越早受益。
说到底,一消考试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改革、过度、调整都很常见,很多细化的政策也需要时间去探讨、修订。当消防市场真正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运营时,有证书傍身的人有很大可能会迎来职业上的新机遇。更何况,消防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国家必须重视,前景与市场必然广阔。
任何竞争中,占得先机,才能稳操胜券;多一个证书,就多一项选择,多一条退路。
②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哪些导师人比较好有实力的副教授也可.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称 研究所 研究方向
1 崔翔 男 教授/博导 电磁与超导 1、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3、光纤传感技术4、特高压输变电技术
2 李琳 男 教授/博导 电磁与超导 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2、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3、特高压输变电技术
3 王银顺 男 教授/博导 电磁与超导 1、超导电力技术及应用2、电机控制及节能技术
4 王泽忠 男 教授/博导 电磁与超导 1、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5 张卫东 男 教授 电磁与超导 1、现代电磁测量技术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6 卢铁兵 男 教授 电磁与超导 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2、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
7 卢斌先 男 副教授 电磁与超导 1、现代电磁测量技术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8 齐磊 男 副教授 电磁与超导 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2、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
9 赵志斌 男 副教授 电磁与超导 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2、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
10 焦重庆 男 副教授 电磁与超导 1、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11 刘宏伟 女 讲师 电磁与超导 1、超导电力技术及应用
12 宗伟 女 教授 电工电子 1、电网络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2、电力信息分析与处理
13 张慧媛 女 副教授 电工电子 1、电网络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14 杨慧娜 女 讲师 电工电子 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2、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
15 李和明 男 教授/博导 电机 1、交流电机及其系统分析与监控2、电机控制及节能技术3、交流电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16 刘晓芳 女 教授 电机 1、电机控制及节能技术2、交流电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17 尹忠东 男 教授 电机 1、高压直流输电与柔性输配电技术2、分布式电源系统、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18 崔学深 男 副教授 电机 1、电机控制及节能技术2、交流电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19 刘明基 男 副教授 电机 电机控制及节能技术
20 王红宇 男 副教授 电机 电机与电器
21 秦立军 男 教授 电力科学研究院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2、电力系统输配电自动化技术
22 张粒子 女 教授/博导 电力市场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经济分析3、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23 曹昉 女 副教授 电力市场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经济分析
24 麻秀范 女 副教授 电力市场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市场
25 舒隽 男 副教授 电力市场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市场
26 王雁凌 女 副教授 电力市场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经济分析
27 郑华 男 副教授 电力市场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市场
28 毛安家 男 副教授 电力市场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市场
29 程瑜 女 讲师 电力市场 电力经济分析
30 葛炬 女 讲师 电力市场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经济分析
31 黄弦超 女 讲师 电力市场 电力市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
32 艾欣 男 教授/博导 电力系统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
33 鲍海 男 教授 电力系统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经济分析
34 王鹏 男 教授 电力系统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经济分析
35 董雷 女 副教授 电力系统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经济分析
36 李岩松 男 副教授 电力系统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
37 刘宝柱 男 副教授 电力系统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
38 刘君 女 副教授 电力系统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
39 马进 男 副教授 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40 齐郑 男 副教授 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41 孙英云 男 讲师 电力系统 1、电力系统优化与控制
42 徐衍会 男 讲师 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43 李庚银 男 教授/博导 电网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现代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3、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微电网技术
44 刘文颖 女 教授/博导 电网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3、电力经济分析
45 周明 女 教授/博导 电网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经济分析
46 姜彤 男 教授 电网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47 张东英 女 教授 电网 1、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2、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
48 赵冬梅 女 教授 电网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49 林俐 女 副教授 电网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50 刘崇茹 女 副教授 电网 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51 张海波 男 副教授 电网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52 郝建红 女 教授/博导 电子科学 1、非线性系统及混沌应用技术2、高功率微波及强辐射技术3、电磁场理论及应用
53 梁光胜 男 副教授 电子科学 1、系统芯片设计及应用2、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
54 孙建平 男 副教授 电子科学 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
55 高雪莲 女 讲师 电子科学 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
56 李守荣 女 讲师 电子科学 1、系统芯片设计及应用2、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
57 许刚 男 教授/博导 电子信息 1、语音与图像处理2、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
58 赵莲清 女 教授 电子信息 1、现代电子系统2、现代传感与测量技术
59 陆俊 男 副教授 电子信息 多媒体信号处理与网络组播
60 孙中伟 男 副教授 电子信息 1、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2、实时信号与信息处理
61 陈晓梅 女 讲师 电子信息 电子系统测试性设计与故障诊断
62 廖斌 男 讲师 电子信息 1、语音与图像处理2、实时信号与信息处理
63 李成榕 男 教授/博导 高压绝缘 1、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2、电气绝缘技术3、放电理论及应用新技术
64 李卫国 男 教授/博导 高压绝缘 1、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2、电气绝缘技术
65 程养春 男 教授 高压绝缘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在线监测
66 全玉生 男 教授 高压绝缘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在线监测
67 屠幼萍 女 教授 高压绝缘 1、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保护2、电气绝缘技术
68 王伟 男 教授 高压绝缘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在线监测
69 唐志国 男 副教授 高压绝缘 1、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
70 詹花茂 女 副教授 高压绝缘 1、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保护2、放电理论及应用新技术
71 郑重 男 副教授 高压绝缘 1、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2、电气绝缘技术
72 韩民晓 男 教授/博导 柔性电力 1、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微电网技术 2、高压直流输电与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73 文俊 女 教授 柔性电力 高压直流输电与柔性输配电技术
74 张一工 男 教授 柔性电力 高压直流输电与柔性输配电技术
75 谭伟璞 男 副教授 柔性电力 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76 夏瑞华 男 副教授 柔性电力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77 姚蜀军 男 副教授 柔性电力 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78 朱永强 男 副教授 柔性电力 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微电网技术
79 王志强 男 副教授 柔性电力 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80 刘连光 男 教授/博导 输配电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现代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
81 张建华 男 教授/博导 输配电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82 黄伟 男 教授 输配电 1、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2、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83 刘宗岐 男 教授 输配电 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2、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
84 杨京燕 女 教授 输配电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
85 刘春明 男 高工 输配电 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86 刘其辉 男 副教授 输配电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87 刘文霞 女 副教授 输配电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88 刘自发 男 副教授 输配电 1、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2、分布式电源技术
89 刘念 男 讲师 输配电 电力系统运行分析与控制
90 毕天姝 女 教授/博导 四方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2、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91 黄少锋 男 教授/博导 四方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92 王增平 男 教授/博导 四方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93 杨奇逊 男 教授/博导 四方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94 徐振宇 男 教授 四方 1、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95 薛安成 男 副教授 四方 1、电力系统分析、控制与保护
96 郑涛 男 副教授 四方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97 马静 男 副教授 四方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98 肖仕武 男 副教授 四方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2、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
99 孙毅 男 教授 通信 1、电力系统通信2、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
100 祁兵 男 教授 通信 1、电力系统通信2、无线通信
101 孙凤杰 男 教授 通信 1、电力系统通信2、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
102 唐良瑞 男 教授 通信 1、语音与图像处理2、电力系统通信
103 仇英辉 男 副教授 通信 1、电力系统通信2、传输网技术
104 卢文冰 男 副教授 通信 1、电力系统通信2、现代传感与测量技术
105 马永红 男 副教授 通信 1、电力系统通信2、传输网技术
106 翟明岳 男 副教授 通信 1、实时信号与信息处理2、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
107 吴润泽 女 副教授 通信 1、通信网络管理2、传输网技术
108 杨春萍 女 讲师 通信 电力系统通信,纠错编码
109 肖湘宁 男 教授/博导 新能源电网 1、现代电能质量2、高压直流输电与柔性交流输电技术3、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110 赵成勇 男 教授/博导 新能源电网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现代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3、高压直流输电与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111 徐永海 男 教授 新能源电网 现代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
112 郭春林 男 副教授 新能源电网 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FACTS、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
113 陶顺 女 讲师 新能源电网 智能配电网和电能质量
114 李月乔 女 副教授 信息电工电子 1、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2、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
115 刘向军 女 副教授 信息电工电子 1、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
116 文亚凤 女 副教授 信息电工电子 1、功率电子学及应用2、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
③ 企业员工培训的发展现状分析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笔者认为,管理的重要成就之一就是培养人才,而培养人才离不开培训。中国企业培训的现状如何,未来趋势将会怎样。
培训行业的上限在哪里?
目前,从宏观上看,中国的企业培训行业尚属成长期,虽然培训机构众多,但较为分散,整体规模小,资金规模逾十亿的屈指可数,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同时,行业企业用户需求巨大,市场规模正在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纵观今日中国富豪榜单,前20名没有培训行业,基本都是互联网科技、房地产以及一些制造企业,市值排在前20的也没有培训行业,培训行业的龙头老大,新东方和好未来其市值仅仅为100多亿美元。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从事培训行业,你不可能成为中国首富,甚至不可能进入富豪榜前50,这就是教育培训的上限,培训行业和互联网企业不同,互联网企业具有天然的垄断性质,培训行业和房地产不同,房地产本来是重资产行业。
培训行业的市场规模非常大,万亿级别,但由于其产品和服务非常个性化,所以竞争激烈,不可能有像阿里巴巴、腾讯一样级别的企业。这就是培训行业的上限。
近年来企业培训的趋势
从网络指数,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年,企业培训的指数在2012年达到一个高峰期,呈现波动式增长趋势,2016年至今,行业进入白热化竞争,移动端的搜索指数逐步上涨。
大环境在变,用户需求在变,随着资本的介入,企业培训市场即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大型培训机构将综合化发展,新兴教育平台蓬勃发展,专业培训机构呈现差异化连锁化经营,垂直培训领域在朝社群化发展,小型培训机构将面临改革创新的战略。
早在2015、2016年,我们看到诸如腾讯、网易云课堂、爱奇艺等新兴教育平台纷纷开设了在线视频教育课程,提供了很多优质课程,大大降低了学习成本,也为平台的流量释放了教育领域的消费力。
企业培训行业发展趋势如何?
第一,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企业移动学习平台竞争激烈
从用户需求角度,我们发现,企业管理层已经逐渐从60、70后过渡到80、90后,80、90后是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一代,因此他们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和交流方式与传统培训思维截然不同。
传统的授课模式、网络式培训模式面临困境,新型的移动化、碎片化、游戏化培训方式处于蓬勃发展态势,如何让学习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互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寓教于乐,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成为用户最大的痛点!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国民时间成为稀缺资源,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降低学习成本,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和工具学习,移动学习成为新生代更愿意接受的学习方式,这样可以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从而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
移动学习,是基于网络技术环境的学习形式的移动化,随时随地的碎片化式学习,学习者和学习资源都是移动的,具有高互动、高效率、随学随用、个性定制等特点,因其低成本,移动性,场景化的特点备受企业青睐。
企业移动学习能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与生活、工作的密切结合,导致新一轮经济变革正在发生,企业移动培训备受关注,理念领先的企业都在筹建自己的移动学习平台。
第二,直播技术的成熟,直播成为企业培训的标配
2016是直播元年,2017年直播行业爆发,随着一系列直播等直播平台的出现,直播潮被推上新媒体营销的风口。
直播是一种社交工具,也是传播工具。企业培训与直播技术的结合,是一种即时性视频互动为主的专业内容型社交传播工具,能传递的信息更加立体、丰富、直观,能给用户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对于直播服务企业而言,今年也是很好的机遇,能整合的视频整合服务不只是企业培训直播,会议直播,节目直播,还可以点播、视频云储存、技术服务,甚至帮助企业打造直播优质IP服务,内容策划服务等。
目的便是提供一个足够便捷的工具,在企业中形成随时随地共享知识的机制和氛围,帮助企业快速进行经验的复制和传播,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
随着基础网络设施的健全和飞速发展,未来我们将迈入无直播不培训的媒介传播形态。就像微博微信一样,企业培训直播已成为企业培训内容的标配。
第三,社交媒体发展成熟,企业培训讲师IP化、垂直细分化!
首先,移动互联网为线上培训提供了天然便利的环境和土壤,单线上培训平台和工具就有:网易云课堂、腾讯云课堂等,使用十分方便,同时,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带来的便捷支付也是一个重大的帮助。
其次,社交媒体的丰富和活跃,学习成长类移动教育平台产生,为企业培训Ip讲师打造个人品牌提供了机会
企业培训行业的超级Ip粉墨登场,企业内部讲师ip化,专业领域的意见领袖IP化,倒逼培训平台纷纷开放优惠政策吸引或者培养自己旗下的Ip讲师。
互联网加快的了信息的生产和流通速度,让一部分善于整合知识资源的人,能通过自己的聪明和努力,把“学霸思维”运用到极致,把知识加工成系统的课程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