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市出租车行业的管理现状
上海出租汽车发展和管理研究(摘要)
发布时间:[2002-01-01]
信息名称 上海出租汽车发展和管理研究(摘要)
索 取 号 AD5203000-2004-001 产生日期 2002-01-01
上海出租汽车发展管理研究(摘要)
前 言
《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提出:上海城市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是构筑国际大都市一体化交通,以优质、高效、整合的巨型交通体系,适应不断增长的需求,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为贯彻落实上海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迎接2010年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出租汽车行业正以前瞻的战略眼光和审慎的科学态度,在“十五”期间和未来的十年间,就本市出租汽车行业发展和管理作战略上的探索和现实上的推进,最终达到行业“十五”规划的要求,全面实现形成出租汽车在城市一体化交通体系中的个性化定位;形成调度功能完备、站点布局合理、营运模式先进的行业供车体系;形成从业队伍稳定、营运服务规范、乘客满意度指数保持“满意”水平的行业管理机制;形成行业结构优化、市场运行有序、政府依法监管、行业协会自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经营环境的新目标。
一、出租汽车行业的特性和定位
出租汽车是一种非定线、非定站、高层次服务的客运交通。
(1)城市公共客运各交通方式中,地铁、轻轨、公共汽(电)车等都是定线、定站的交通方式,唯独出租汽车灵活机动、不定线不定站,实现门到门。
(2)在城市公共客运各交通方式中,除出租汽车一户一车,完全按照乘客意愿完成出行外,其余都是群体运输,多户一厢。因此,出租汽车必须突出舒适性、享乐性。
(3)在上海这座特大城市中,道路资源极其有限。随着机动车的大量增加,道路拥堵的情况无法根本改观。上海出租汽车有近50%的车辆空驶率,从道路车辆协调政策和道路交通的长远、全局的高度看,要求出租汽车加快信息化、智能化的进程,改变行业营运方式,变沿途空驶、到处扬招为路抛加电调。
(4)上海在建设市级副中心、分区中心、居住区中心等,均衡分布的各级中心是公共服务与活动集散地。同时,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衔接,以及市内公共交通的换乘,都在建设一批枢纽站,锚固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线网,提供换乘便利。
二、现状和问题
2.1 历史沿革
1985年3月市政府颁发《上海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规定》。4月份,成立了上海市公共客运管理处。至1986年全市共有企业600家,出租汽车8000辆。1988年市政府对出租汽车市场进行整顿,“租车难”的局面有了明显改变。
1995年6月,上海市人大颁布《上海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出租汽车行业有了更高层次的法律保障。至同年年底,全市出租汽车企业共有600家,个体经营1000户,各类出租汽车37000辆,日均服务总车次达42.57万次,服务质量保持稳定,车况车貌明显改观,初步达到了供求平衡的目标。
2.2 现状
行业和企业管理的综合水平、科技引进、市场满意度、营运水平等均处全国领先地位。行业形成全市出租汽车、郊区区域性出租汽车和租赁车三种经营方式,形成大众、强生、锦江、巴士、农工商、兰色联盟和法兰红七大品牌,七大品牌的车辆数占行业总量的80%。
2.3 行业发展成果
“九五”期间和“十五”前二年,出租汽车行业进入稳定发展的阶段,行业规模日益扩大,营业车辆逐年增长,服务车次节节上升,运营企业兼并重组,依法治业逐步规范。
2.4 存在问题。
?营运模式有待改变。
?行业基础设施与行业规模极不匹配。
?从业人员职业化素养亟待提高。
?行业结构和资源有待优化。
三、行业发展预测
上海已进入了又一轮的交通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期。交通建设正由20世纪90年代的还账型、适应型向功能型、枢纽型、网络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3.1交通结构变化对出租汽车的影响
3.1.1中心区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外围区以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为主导,郊区发展小汽车。出租汽车是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是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的补充。
3.1.2轨道交通的大量投入使用,且形成网路和客运走廊,换乘方便,将更加凸现快速、安全、方便、价廉(与出租车比)等优势,对乘客有着巨大的吸引作用。首先,吸引出租车同向沿线两侧的客流。其次,吸引出租车长距离的客流。再次,途经拥堵地区的出租车客流亦被轨道交通分流。
3.1.3公交实施科学调整线路,合理设置站点、强化协调配套,优化调度手段,提高车厢舒适,实行票制改革,推进优质服务,必将增加地面公交的竞争力。
3.1.4私人小汽车的迅猛发展将使出租车常乘客减少。上海人均(GDP)预计2005年超6000美元。上海目前人均和户均小汽车拥有量都不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小汽车首先进入高收入家庭,之后大量进入中高收入家庭。近中期内,原先的出租车常乘客在拥有私家车后,势必减少乘坐出租车。即使远期,在上海建设一批“P+R”换乘设施后,小汽车换乘轨道交通的多,换乘出租汽车的少。
3.2出租汽车发展增长因素
3.2.1上海连续10年保持GDP二位数增长。巨大的市场与发展前景,吸引着国际资本、跨国公司、连锁企业进军上海。2001年外商在全市工业性投资项目中的比重达到67%,独资企业已多于合资企业。大量的金融(银行、保险、信托、券商)、贸易、中介等机构的建立,将使庞大的白领、金领阶层成为出租汽车的常乘客。
上海不仅对外开放,同时正积极形成对内开放的第二个扇面。外省市驻沪的内资联营、民营等企业租乘出租汽车的比例将不断上升。
3.2.2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年大幅提高。人们不仅改善居住条件,而且追求出行质量的提高。以车代步,讲究迅速、方便、舒适。
3.2.3上海要发展会展业、旅游业、物流业……,随着城市功能的增强和中心地位的提高,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旅客、游客、与会者、参观者以及亲朋好友等来沪,上海流动人口保持在每日300万人以上。2001年上海(不计APEC会议)共举办了300个大型会议。节庆、大型会议与博览展示会的主办单位基本都通过租车方式解决接送等会务、节庆用车,出租汽车这一交通方式越来越普及。
3.2.4上海以“一城九镇”带动城乡一体化建设。随着郊区城区扩大、综合经济增长、生活水平提升,郊区出租汽车的业务将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
3.2.5公务车改革全面施行后,现有利用公务车从事公务活动、且本人不会驾驶的人员将改乘出租车,从而刺激出租车业务量上升。
3.3上海出租汽车发展的几点态势
从总体发展趋势看,在轨道交通未形成规模和网络,小汽车未大规模进入家庭前,出租汽车的客运量,仍以平缓增长为主,呈小幅盘升的态势;“十五”期间,出租汽车的客运量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目前的出租汽车规模在“十五”及相当时期内,总体上能保持供需平衡。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主要承担中长距离的出行;公共汽(电)车作为城市交通的基础,发挥覆盖面广的优势,主要承担中短距离的出行,并为轨道交通驳运服务;出租车作为城市交通的补充,发挥灵活服务的优势。和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发展城市交通的经验,今后五至十年中,在现行运价模式下,乘客平均乘距将会趋短,出租汽车服务总车次和客运总人次将稳中有升,但因轨道交通超常规发展,客运量比重增加等,出租汽车客运量占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的比重会相对下降。
四、目标与思路
4.1背景与依据
二十一世纪初的五至十年,是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新阶段。上海将加快深水港、航空港、信息港和轨道交通网、高速公路网、内河航道网以及人性化、高品质、整合性、科技型为特征的一体化交通进程。上海将于2010年举办“世博会”。上海的出租汽车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
4.2指导思想
围绕上海建设一体化交通的战略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优化行业结构,全力推进营运方式变革,全面提升出租汽车业的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使出租汽车业在上海的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4.3基本原则
?顺势图变,不断创新,在城市交通格局的变化整合中合理定位。
?适应全社会发展需求,促进全行业整体发展。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全方位提升行业能级和服务水平。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
?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支持全行业可持续发展。
4.4发展目标
4.4.1 总体目标(2010年):建设与国际大都市地位相符合,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相适应,与一体化交通相匹配的出租汽车客运体系。服务和管理水平国内领先,国际知名。
4.4.2 近期目标(2005年)
?形成出租汽车在城市一体化交通体系中的灵活、舒适、安全、畅达的个性化定位。
?形成调度功能完备、站点布局全理、营运模式先进的行业供车体系。
?形成从业队伍稳定、营运服务规范、乘客满意度指数保持“满意”水平的行业管理机制。
?形成行业结构优化、市场运行有序、政府依法监管、行业协会自律,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经营环境。
?全面提升行业素质,服务管理达到国内一流,接近国际先进城市水准(日本东京)。
五、对策与措施
5.1进行营运模式变革
扬手招车(简称扬招)是国际流行的一种出租汽车营运模式。上海出租车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实施扬招。随着行业分配实行经济承包制后,扬招迅速成为全行业的主要营运方式。
然而,世界上一些出租汽车管理先进的国家(德国等),早在20年前就发现了出租汽车扬招的弊病,并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对道路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出租车的营运方式进行了改革。人们租车时一个电话,调度中心即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向全市星罗棋布的出租汽车泊车点中距离最近的车辆发出指令。因此道路上很难见到空驶的出租车,体现了高效经济和环保。
为提高营运效率,腾出道路空间,出租车营运模式变革已刻不容缓。
?建立行业信息服务(调度)中心。
?建设出租车站点静态网络
5.2强化出租汽车行业的监控手段
?强化行业的资源合理配置
?有条件的实施市场化运作
?完善出租汽车服务质量监控体系
?降低劳动强度,消除疲劳驾车
5.3提升出租车辆档次
出租汽车专用车型的基本要求是:
?外形美观、动力良好。
?设施先进、布局合理。
?安全可靠、乘坐舒适。
5.4全面提升驾驶员队伍素质
出租汽车行业驾驶员职业化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提升行业能级,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水准”目标的关键。行业管理部门将从两方面实施这个工程。
?提高进入行业的门槛
?强化业中培训
?不断壮大中高星级驾驶员队伍。
5.5实现管理信息化
根据出租汽车行业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加强信息化工作是行业管理的重要举措,为了不断提高行业建设和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十五”期间,将加快实现行业管理信息化。
?构建覆盖行业、宽领域的网络运行框架
?加强行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六、政策保障
6.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6.2实施投融资政策
6.3完善法规体系
6.4综合协调组织实施
2. 上海十三五规划十个城市副中心有哪几个、'
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中
是规划
10个
城镇副中心,不是城市副中心!
上海城市副中心只有4个:徐家汇、
五角场、真如
和
花木
四个城市副中心。
3. 如何看待上海2035规划
“上海2035”编制过程全面贯彻了“ 开门做规划“的要求,构建了社会各方共同回参与的工作答格局,把规划编制过程作为探索城市治理方式转变的过程。除政府部门外,共有百余位国内外专家、4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团队参与其中,还有2.67万市民长期关注,1.9万市民实际参与。
“开门做规划”,为的是更好地体现全球发展趋势与上海实际相结合,国家战略与公众意愿相统一;发挥好上海体制机制优势,率先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规融合、多规合一;适应后工业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实现规划理念、体系和方法上的转变。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未来的上海,将进一步提升全球城市核心功能。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核心,发展多样化的创新空间,营造激发创新活力的制度环境,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通过提高国际金融功能影响力和国际贸易服务辐射能级,提升对全球经济辐射能力。塑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品牌和城市整体形象,打造国际时尚设计之都和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扩大国际文化影响力。着力保障先进制造业发展,锁定一批承载国家战略功能,代表国内制造业最高水平的产业基地,产业基地内工业用地面积不少于150平方公里。
4. 上海崇明西线遂道十三五有规划
3楼乱讲,地铁是19号线桥隧共轨通往陈家镇的~另外上海到南门的应该只造隧道不造桥,现在正在规划前期研究中,估计开工要到2020后~
5. 上海路线规划
1 高铁虹来桥火车站出站后乘地铁源10号线,在交通大学站下车。站内换乘地铁11号线到达三林东。
2 第二天在三林东乘地铁11号线至东方体育中心站下车,站内换乘地铁8号线至中华艺术宫站下车出站。站旁就是原中国馆。
3 中华艺术馆乘地铁8号线至人民广场站下车,站内换乘地铁2号线,至虹桥火车站下车出站,就是火车站了。
地铁站内地上、墙上、头顶上都有指引标识,多看看不会错。上海地铁计价是有计算机根据最短线路计价的,只要是站内换乘,哪怕是兜圈子乘坐,计算机都是以最经济的路程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