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股市牛市熊市有几次都有什么特点
中国股市20年间有八次牛市,七次熊市。
牛市
第一次
行情特点: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一年内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而当时股票交易前先手工填写委托单,被编到号的人才有资格拿到委托单,能买到股票等于中了头彩,因为没人愿意抛出。这使得沪指从90年12月开始计点,一路上扬,造就了第一次牛市。92年5月21日,上证所取消涨停板,将牛市推至顶峰,当日指数狂飙到1266.49点,单日涨幅105%,这一记录至今未破。
第二次
行情特点: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一个坎上,资本市场既有5 21的暴涨又有8 10暴动,但中国经济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邓小平南巡。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有关股市未来怎么发展的问题成为一大热点,而他讲话里最重要的是“坚决地试”这四个字。11月17日,天宸股份人民币股票上市,沪指完成最后一跌,第二轮牛市启动。三个月内快速上涨,301%的涨幅至今为股民津津乐道。
第三次
行情特点:1993年至1994年间,我国宏观经济偏热并引发紧缩性宏观调控,同时A股实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容,使得大盘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证券市场一片萧条,94年7月29日大盘创下325.89的最低点。7月30日(周六)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94年8月1日沪指跳空高开,第三次牛市启动。井喷行情随即展开,市场在不到30个交易日的时间上涨至1052.94点。
第四次
行情特点:1993-1995年,我国为了推进与大力发展国债市场,开设了国债期货市场,立即吸引了几乎90%的资金,股市则持续下跌。1995年2月,327国债期货事件发生;5月17日,中国证监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在期货市场上呼风唤雨的资金短线大规模杀入股票市场,掀起了一次短线暴涨。第四次牛市仅3个交易日,是A股史上最短的一次牛市,股指却从582.89涨到926.41。
第五次
行情特点:经过连续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终于开始走稳,最低点已经探明512点,新股再次发行困难,管理层被迫停发了新股,而政策也开始偏暖,券商资金面开始宽裕,各路资金也开始对优质股票进行井井有条的建仓。第五次牛市启动,崇尚绩优开始成为主流投资理念。火爆行情非同寻常,管理层连发12道金牌亦未能阻止股指上扬,直到1997年5月10日(周六)印花税由3‰上调至5‰。
第六次
行情特点:第六次牛市俗称5 19行情。由于管理层容许三类企业入市,到99年5月,主力的筹码已经相当多了,市场对今后将推出的一系列利好报有很高的期望,5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中国股市会有很大发展,投资者踊跃入市。2000年2月13日,证监会决定试行向二级市场配售新股,资金空前增加,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推动沪指创下2245的历史最高点。
第七次
行情特点:第七次牛市起点来自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展开,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境内资金流动性过剩,资金全面杀入市场。而之后伴随着基金的疯狂发行和市场乐观情绪,在5 30调高印花税都没能改变市场的运行轨迹,一路冲高至6124点。此轮牛市曾被媒体称为全民炒股的时代。
第八次
行情特点:伴随着四万亿投资政策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A股市场掀起了新一轮大牛市,股价从1664点涨至3478点,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股价大涨109%。3月3日后的逼空上涨性质能与06年和07年的超级疯牛相媲美。即使IPO重启这样特大利空也未能改变牛市的前进。直到09年7月29日第一只大盘股上市和紧缩的宏观政策才阶段性结束了第八轮牛市。
熊市:
第一次
行情特点:沪指在第一轮牛市冲上1429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认购抽签表发行了,但发生了当时震惊全国的8 10风波,刺激沪深两市大幅下挫。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管理,92年10月中国证监会成立。这次熊市仅仅半年时间,股指跌幅却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
第二次
行情特点:1992年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A股筹资额1992年为50亿,1993年为276亿元,1994年为99.78亿元,扩容的势头十分凶猛。随着发行额度的明确,市场进入真正的低迷期,第二次熊市来临。1994年2月14日,政府宣布1994年新股发行额度55亿元,明显要比1993年的195亿元低得多,但沪指在3月10日击破700点,4个月后跌到全年最低325点。
第三次
行情特点:第三次熊市时,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沪指1个半月涨幅达200%。但政策刺激是短暂的,随后A股进入第三次熊市。而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
第四次
行情特点:短暂的第三次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来临。为抑制投机,1995年6月15日,管理层下达55亿的95年额度,同时20家历史遗留问题股票也被开始安排上市,沪指再下一城。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地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
行情特点: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
行情特点:2001年上半年,沪指突破2000点,这让当时的中国股民为之欢呼雀跃。1个千点似乎预示着一个千年,点数的攀升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然而在国有股市价减持的消息冲击下,2000点很快成为中国股票市场的险峰,从此之后,我们经历了长达4年多的调整,指数拦腰一半最低打到2005年的998点。第六次熊市是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
第七次
行情特点:随着市场的亢奋,监管部门不断提示风险,07年10月16日见到6124的历史高点后,在中国的通胀持续升温、基金暂停发行、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石油上市后大幅下和大小非的减持等利空影响下,引发了第七轮熊市,在下跌过程中一个个整数关口被轻易攻破,直到1664点止跌,后迎来四万亿投资政策,才结束了第七次跌幅惊人的超级大熊市。
㈡ 以前我国及各国股市的牛市和熊市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05~1429)(一年半后1380%);
第一次熊市: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1429~386)(半年时间,-73%);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1558)(三个月后, 303%); 第二次熊市: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1558~325)(17个月,-79%);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1052)(一个半月, 223%);
第三次熊市:1994年9月13日~1995年5月17日(1052~577点)(八个月,-45%);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582~926)(三天, 59%);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1996年1月19日(926~512)(八个月,-45%);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512~1510)(17个月, 194%);
第五次熊市:1997年5月12日~1999年5月18日(1510~1025)(两年,-33%);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两年多, 114%);
第六次熊市: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2245~998)(四年多,-55.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两年半, 513%);
第七次熊市:2007年10月16日~2008年10月28日(6124~1664)(一年,-73%);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1664~3478)(九个多月, 109%); 第八次熊市:2009年8月4日~2012年12月4日(3478~1949)(三年多,-39%);
第九次牛市: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18日(1949~2444, 23.56%);
第九次熊市:2013年2月18日~2013年6月25日(2444~1849)(四个多月,-19%); 第十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3年9月12日(1849~2270)(两个多月, 15%);
第十次熊市:2013年9月12日~2014年3月12日(2270~1974)(六个月,-11%);
第十一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1974~5166)(一年三个月, 162%);
1、 所谓“牛市”(niú shì,bull market),也称多头市场,指证券市场行情普遍看涨,延续时间较长的大升市。此处的证券市场,泛指常见的股票、债券、期货、期权(选择权)、外汇、基金、可转让定存单、衍生性金融商品及其它各种证券。其他一些投资和投机性市场,也可用牛市和熊市来表述,如房市、邮(票)市、卡市等等。
2、市又称为空头市场(Bear market) ,指证券市场上价格走低的市场。股票市场上卖出者多于买入者,股市行情看跌称为熊市。牛市下跌初步见底后,展开的由多轮小级别反弹行情组成的箱体震荡行情,是熊市行情。熊市中人气淡薄,怕被套心理占先,一个比一个跑得快,因此,再强的个股也很难保持持续升势,所能做的只是反弹行情而已。
㈢ 下周的股市会怎么样
(本节提示:目前大盘处于高位,是即将掉头向下、是还将能够上行?目前的强势是即将转弱、还是能够继续上攻?升幅的减小是不是乖离率加大、势头出现疲态?前市高点前将会受阻偃旗息鼓,还是一举将其攻克而大快人心?——以下内容,部分篇幅的市况分析来自腾讯财经,关键观点及操作建议,为本人给出)【积蓄动能上冲,短线高位走缓;强势震荡上行,搏击前期高点;微妙敏感时段,操作还需审慎】承接前一交易日大幅反弹之势,上周五A股市场继续向前期反弹高点2402点发起冲击,但是该区域压力明显,上证综指未能突破,全天呈现高位横盘震荡的态势。而深成指早盘再创本轮反弹新高。两市成交量同比放大,总额近2400亿元。 上证综指收盘报2374.44点,涨12.73点,涨幅0.54%,成交1623.73亿元;深证成指收盘报8994.15点,涨幅0.11%,成交752.85亿元。分析人士认为,近期海外股市持续回暖,很大程度上缓解了A股市场的外部冲击,股指上冲前期高点2402点可期,同时今日量能明显放大,显示做多资金上攻意愿增强,但是考虑到当前点位仍有不小压力,短线大盘仍需充分震荡蓄势。本周上证指数高收于2374点,上攻2402点似乎已无悬念。种种迹象表明,由于深成指、深综指和中小板指数已经越上了年线,作为A股主要标志的上证指数很可能也将挑战年线。如果人们关注各类指数的话,也许会发现近期中小板指数和深市的股指(包括深成指和深综指)已经越上了年线,而上证指数的年线目前位于2510点,距大盘仍有100多点。上证指数之所以未能越上年线,主要原因在于金融股和石化股等走势偏弱,如果金融股和石化双雄能持续发力,大盘很容易攻上年线。问题是如果它们不发力,上证指数能不能站上年线呢。这可从两个方面看,一是由于技术上的因素,年线每天将下移(目前是5个点左右),每周将下移约25个点,一个月后,将下移到2400点;从另一方面看,如果权重股一直不发力,就意味着大盘很难下跌,所以大盘越上年线,既能强攻,又可智取(即通过横盘盘出年线)。从这个意义看,只要大盘能在2300多点的位置盘住,年线即可不攻而克。不过,按照各指数互为印证的原理,上证指数主动攻上年线的概率较大。为什么人们把能否站上年线看得如此之重呢?原因在于大盘要由熊转牛,首先必须摆脱多重下降压力线。大盘站上半年线意味着市场已走出半年线的下降压力,大盘站上2245点则表明大盘已夺回前一轮牛市的顶点,但由于此轮熊市是从6124点跌下来的,多方这两大胜利尚不足于确认牛市已开始。所以,站上年线便成了检验多方实力的又一道坎。回顾从6124点的下跌过程,大盘下跌之初曾快速跌破5日、10日、20日等多根短期均线,但跌到半年线附近时跌势趋缓,随后出现了从4778点到5522点的强劲反弹,表明在下跌趋势刚形成时,半年线是多方一道强有力的防线。多方的第二道防线就是年线,我们注意到,随着半年线的失守,多方曾在年线4500点附近组织过防守,但支撑力已大不如前。由此可见,自1664点上行以来,多方攻占半年线虽然给了空方一个沉重的打击,但真正能使大盘出现反转的变局则是年线。从这个意义看,一旦多方攻占并站稳年线并形成半年线与年线的金叉,空方很可能会溃不成军。由此看来,年线争夺战恐怕很快就会打响。大盘目前可以说是处在高位强势震荡,短线市场将会突破前市反弹高点,上冲到2448点的高位,其技术指标也能够支持这一上行。大盘已经处在一个微妙而又敏感的时段。根据盘面情形来看,大盘中有相当的一部分个股,创出了反弹以来的新高,有三成的个股出现了短线头部开始了下探,另有四成的个股还有一定的上行空间,但是其幅度将会越来越小。在这一情况下,股市的操作就变得十分棘手而又困难。我要给出的操作建议是,对于出现了短线头部的个股就应适时了结;对于还有上行空间、后市还有补涨要求的个股就可继续谨慎看多;对于正在回调的个股,就应坚决回避 。 (后市还有上行空间的个股推荐:000568泸州老窖。该股走势上总体落后于大盘,大盘站在了年线之上,该股前市由于升幅不大,股价还在年线之下,下离低点不远,各条均线即将粘合,现价20.48,市场市盈率只比大盘多一个百分点。后市会有补涨要求和较大的涨升空间,短线可看高到23.50,中线可看高到接近25.00的价位。建议现价介入,坚决中长期持股待涨; 000759武汉中百。该股走势为双重底的小幅回升,但是还未上涨到前期的高点,现价8.57.趋势线依然维持向上的走势,短线看高9.00之上,中线可看高到接近10.00,建议现价介入,持股做多)。
㈣ 影响我国股票市场的因素
1.短期影响:国家政策,如印花税、银行相关利率、投资振兴规划等。
2.中期内影响:流动容性,资金是股市上涨的直接因素。
3.长期影响:公司基本面,毕竟价值决定价格。
外围市场也有一定的心理影响。
至于技术面和价格,就是鸡和蛋的关系了。应该是先有价格,再有技术面。
总的来说是价值决定价格,资金推动市场,庄家主宰个股,利益驱动操作。
㈤ 股市中的假突破与假破位怎样判断
假突破假破位,只有过后才知道,当时无法判断。所以,可能你手里的这只股票持有好几年了,现在突破新高了,卖不卖?卖了吧,正好是个本钱,白忙活,白握了好几年的股;不买吧,有可能是假突破,如果这次失去逃跑的机会,又不知道下一次解套要等多少年。所以不好判断,也可以说,股民就是这样死的。
假破位如果买了,那么获暴利,如果是真破位呢?
2001年股市大暴跌,大约在一周的时间里从2200点跌倒了1800点,跌了400点,这时几乎所有的股民冲了进去,结果全军覆没,有又直接跌倒了1311点。
2007年从6124点跌倒了2008年末的1664多点的过程中,不是直接跌到的1664点,而是中间有好几个停顿和反弹,你也不知道哪一次是真的底。
买卖股票是需要勇气的
㈥ 大盘沪深两市背离什么意思
两市背离只沪市上涨深市下跌,或者深市上涨沪市下跌;
出现这种情况需要结合但是内的环境因素作容为参考;
历史经验也显示,深成指一直都是A股的先行指标。每一轮大行情中,深成指的涨幅都略强过沪综指;阶段行情中,也是深成指强于沪综指。一旦深成指弱于沪综指,行情很快就结束上涨,短期进入下跌阶段。2014年10月31日沪综指见1664点上涨以来及2319点上行阶段,深成指总体强于沪综指,因此大趋势还看好;而深成指见13233点调整以来,深市弱于沪市,最终沪综指见3186点后下跌,显示行情阶段性调整开始。
沪强深弱在今年也出现过。 2014年9月15日,沪深两市主板股指走势背离,沪强深弱特征明显。当天,沪市涨幅榜显示,受沪港通启动影响,低价蓝筹股再次启动,资金涌入沪市低价蓝筹股中,造成了两市背离的走势。10月9日,沪指在2391点附近陷入调整,又与沪港通实施推迟有关。可以说,此位置是区别大盘是反弹还是反转的关键。如果有效突破,沪综指站稳2400点之上,大盘上行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㈦ 股票出现三重底是不是说明进入熊市
大盘已经走熊,股票先机为您详细解答:
8月24日,上证指数不仅是一个暴跌,更是轻松击专穿250日均线,A股极属有可能迎来大C浪
熟悉股票技术分析的股民应该知道,250日均线俗称“年线”,与120日均线(俗称“半年线”)是判断股市牛熊及所处阶段的重要参考依据。成熟的股票市场经验一般认为,指数从最高点短期内下跌20%,或者跌破120日均线,即表明股市走熊,指数一旦跌破250日均线,即极有可能遭遇大C浪杀跌。
2008年中国股市从6124顶部一路暴跌至1664点,对于广大股民来说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更是活生生的例子。如图1所示,2007年11月27日上证指数跌破120日均线,预示着大盘走熊,指数走出经典的双顶行情后,2008年1月30日上证指数戳破250日均线,在接下来的9个月时间里,A股走出一波排山倒海的大C浪行情,一路狂泄到1664点,整个下跌过程中,除了2008年3月份下调印花税期间之外,几乎没有像样的反弹。
一入股市深似海,炒股就必须多多关注下行情,懂得分析走势,只有这样才能把控好自己的钱袋子,学习更多炒股知识,可以关注我们股票先机,还有客户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