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怎么样
简介抄:深圳华大基因研袭究院是世界领先的基因组学中心,致力于通过科学、技术及产业的相互推动开展人类健康、农业、环境和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作为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项目”的中国科学团队,华大基因以其高质量的测序及基因组分析能力奠定了中国基因组科学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13年的发展中,华大先后完成了国际人类单倍型图(HAPMAP)计划10%、炎黄基因组计划100%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工作,在世界130多个顶端学科杂志上发表文章,并与世界领先的研究机构、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同时,华大基因正在以高通量测序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和以高性能计算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医药健康、现代农业及新生物能源等高速发展的市场,最大化地运用基因组技术服务社会、创造效益。
注册资本:2500万人民币
『贰』 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三大细分领域各有特点
基因检测行业可分为三大细分领域,即科研级基因检测、临床级基因检测、消费级基因检测。根据鲸准数据统计,在我国259家提供基因检测服务的公司中,有118家公司提供科研级基因检测服务,126家公司提供临床级基因检测服务,113家公司提供消费级基因检测服务。其中,有许多公司业务范围有交叉,可能出现临床级+消费级、临床级+科研级、科研级+消费级等多种业务组合。
基因检测将进一步普及
对于科研级基因检测而言,未来将呈现以下趋势:一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从科研级切入临床级基因检测,实现业务的转型;二是仅提供单个测序产品的服务,已不能能满足大型项目更复杂的科研需求,而需要覆盖研究方案设计、基因测序、数据挖掘、功能验证等多个模块的综合性解决方案;三是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微生物组学等“后基因时代”学科逐渐兴起。
对于临床级基因检测而言,现阶段基因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还处小范围阶段,基因检测技术水平的成熟度和患者的认可度都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检测范围的扩大及检测成本的降低,势必会使基因检测技术在更多领域得到更好的普及。
对于消费级基因检测而言,在产品趋势方面,目前消费级基因检测产品更偏向于娱乐性,医药领域的基因检测则占比较少,未来这一局面将会被扭转,更加专业化的医药领域检测将成为主流;技术趋势来看,未来3-5年第三代测序技术逐渐成熟,未来5-10年第四代测序技术逐渐大规模落地并成熟应用;市场趋势来看,随着行业测序技术不断升级,第三代测序和第四代测序技术的落地及成熟应用,行业客户需求量的不断提升,未来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规模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亿元,实现翻番。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基因检测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
『叁』 有朋友是华大基因做生物信息分析的,在我司是否有合适
学基因的疾病病理分析基因检测检测的准确、科学、全面,检测结果可以指导专用户提早进行预,采取措属施。佳学基因在疾病分析方面很有经验。它们有的采用口腔粘膜,有的采用抗凝静脉血,有的采用脐带和脐带血。都讲科学和检测准确性和便利性。
『肆』 华大基因的华大片区
华大基因自1999年成立以来,足迹遍布全球五十多个国家,业务覆盖了科技、健康、农业等多个领域,致力于为全球伙伴提供先进的测序服务。
根据业务需要,华大基因在全球分布四大片区,分别为中国内地、亚太、南北美、欧非,除在主要城市设立分部外,还有多个业务中心、代表处,各片区依托华大基因先进的测序和检测技术、高效的信息分析能力、丰富的生物资源、多学科结合的生物科研体系,为当地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创新性生物研究服务,为当地民众提供生物科技在医疗、农业、环境等领域的应用服务。 华大基因在中国内地分为华北、华南、华中、华东、西北五大片区。 秉承华大基因关注民生、科技惠民的宗旨,中国片区致力于为国内学者及科研机构提供服务,发展和民生相关的医疗检验技术,带动中国内地生物技术产业及医学健康事业的发展。
片区大事记
1999年9月9日,为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华大基因成立于北京空港工业区。
2006年10月23日,"第一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在杭州召开。 2010年5月,华大基因在丹麦哥本哈根建立业务中心,服务十几个欧洲、非洲国家和地区。欧洲华大依托华大基因全球领先的大规模测序平台及大数据中心、先进的生物信息分析技术、欧洲研发中心和专业团队,为欧洲和非洲投身于生物、农业、医药等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生物技术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将先进的基因检测技术与健康医疗应用相结合,为欧洲和非洲民众的健康提供基因检测服务。
片区大事记
2012年,华大基因在欧洲建立的首个基因组研究中心正式开幕。该中心位于丹麦哥本哈根生物科技园。
2013年3月,华大基因与英国基因组分析中心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在粮食安全、能源及健康领域开展相关研究。 为推动基因组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发展,华大基因于2010年4月27日建立了美洲华大,其业务辐射南北美地区。目前,美洲华大已与南北美地区世界一流的高校、研究所及17家世界前20强知名制药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获得了《纽约时报》(NewYorkTimes)、《福布斯》(Forbes)、《商业周刊》(BusinessWeek)以及《科学》(Science)等知名媒体的关注报道。
片区大事记
2011年,华大基因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费城儿童医院联合共建基因组学研究中心BGI@UCDavis、BGI@CHOP。
2012年,第一届ICG Ameiricas会议在费城成功举办。 作为华大基因全球业务中心之一,依托华大基因全球领先的组学技术,亚太华大辐射东南亚、南亚、中东、大洋洲、日本、港澳台等地区,服务内容涵盖医疗健康、临床检验、科技合作等方面。同时,也肩负着社会救援、人道主义救助等社会使命。
迄今为止,亚太华大已与片区内多家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第三方检验机构和生物公司等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赢得良好的业界和社会声誉。
片区大事记
2011年7月,第一届生物IT亚太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由华大基因(BGI)和英伟达(NVIDIA)共同举办。
2012年5月,华大基因获悉尼大学颁发合作奖,双方共商在未来的锈病研究中有更多的合作。
『伍』 华大基因的具体情况
关于户口问题,集体户口是指类似于单位的集体集资房的性质,但要过若版干年后才可以在权市场上出售的。但集体户口也属于深圳户口,后续房子问题和单位的分开啦,你就可以将集体户口到公安局转变为独立的深圳居民户口啦。
关于在单位的沟通问题那就要看自己的造化啦,其实在哪里都差不多的,关键看自己要随着公司的环境的改变来改变自己来适应公司,但要有自己的原则问题哦。
『陆』 华大基因海外销售如何
测序挺好的!
『柒』 华大基因的基因检测水平怎么样
佳学基因对这类罕见病的基因检测一般采用分析全基因铂金至尊分析方法,分析内的是所有基因,需要容提供抗凝静脉血。如果选择佳学基因的肿瘤风险评估、重大疾病风险评估、儿童成长呵护基因解码只需提供口腔粘膜和唾液就行了。检测是在基因解码技术和应用研究中心。
『捌』 小白求助,华大基因测序结果如何分析
目前国际上通用抄的基因组
De Novo
测序方法有三种:
1. 用Illumina Solexa GA IIx测序仪直接测序;
2. 用Roche GS FLX Titanium直接完成全基因组测序;
3.
用ABI 3730 或Roche GS FLX Titanium测序,搭建骨架,再用Illumina Solexa GA IIx进行深度测序,完成基因组拼接。
『玖』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成就荣誉
华大基因先后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1%)、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10%)、水稻基因组计划、家蚕基因组计划、家鸡基因组计划、抗SARS研究、炎黄一号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工作,在《Nature》和《Science》等国际一流的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实现了科研由参与到接轨、由同步到引领的历史性升华,为中国和世界基因组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奠定了中国基因组科学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同时建立了大规模测序、生物信息、克隆、健康、农业基因组等技术平台,其测序能力及基因组分析能力正在经历从亚洲第一到世界领先的历史性跨越;开创了科学、技术、产业相互推动的发展模式;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建设了一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年轻的产学研队伍;再现了基因组科学和产业发展的深圳速度和深圳奇迹。
抓住新技术突破的机遇,华大基因主力于2007年南下深圳,成立了致力于公益性研究的事业单位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并于当年10月完成了第一个中国人的基因组序列图谱,又在2008年1月与英美科学家一起启动了“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2008年3月启动了“大熊猫基因组计划”,2008年10月完成了大熊猫基因组框架图和手工克隆猪的研制,2009年4月启动了“世界三极动物基因组计划”,2009年8月启动了“万种微生物基因组计划”, 2009年12月与国家农业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建了“基因组学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在国际合作方面,华大基因已启动了“中丹合作糖尿病项目”、“中国欧盟合作肠道微生物项目”,并与丹麦科学家成立了“中丹癌症研究中心”。
在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地方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鼓励下,华大基因坚持“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信念,创造了遵循基因组学发展规律的“三发三带”的创新发展模式,即坚持由基因组为基础的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和产业发展的“三发”联动的科学发展观,以全新的方式推动社会前进并引领未来;创建了以国际竞争和接轨的大科学项目为引领的,带学科、带产业、带人才的“三带”(以任务带学科、带人才、带产业)发展模式。在科学、技术、产业三位一体的前提下,华大基因正在跨学科、跨产业、跨地域、跨国界地快速扩展,致力于开展知识产权密集型的人类健康、规模化重要物种、重要经济动植物等基因组研究,大力发展我国的医学健康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华大成立十年来,始终以引领基因组科学、促进产业革命为己任,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实现华大及华大人的价值,形成了华大基因“解读生命密码,探索无限未来,体验精彩人生”的价值观、幸福观与发展观。在应对非典和海啸等突发事件以及汶川地震灾后疫情控制中,为人民做了实事,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在大科学工程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华大基因通过实战,凝聚、锻炼、考验并培养了新一批年轻的优秀骨干,拥有一支包括国际学术专家和产学研各界精英在内的高级顾问队伍。此外,华大基因一直在探索具有华大基因特色的人才教育之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教育培养体系(如创新性的2 2 X学生培养模式及脱产制的“华大基因学院”),能够迅速筛选出一支适应科学、技术、产业不同发展目标的解放思想、追求创新、管理高效的人才队伍。
在未来十年的发展中,华大基因必将与以往一样顺应基因组科学和产业发展规律,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依靠以高通量测序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和以高性能计算为主体的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技术平台,继续向基因组科学的顶峰迈进;同时孵化医药健康、现代农业及新生物能源等一批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业项目,并通过实战来凝聚、锻炼、考验并培养新一批的年轻优秀人才。华大基因将最大化地运用基因组技术服务社会、创造效益,为中国生物经济的腾飞做好前瞻性、原创性和战略性的工作。 世界权威科学杂志《Science》(《科学》)公布的最新的“2010年十大科学突破”榜单,其中有两项突破来自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分别是“下一世代的基因组学”及“外显子组测序/罕见疾病基因”,研究院在这两项突破中共有6项科研成果。
《Science》杂志公布的“2010年十大科学突破”分别是———量子机械、合成生物学、尼安德特人基因组、下一世代的基因组学、RNA的重新编程、外显子组测序/罕见疾病基因、量子模拟器、分子动力学模拟、大鼠的回归与H IV预防。
其中,“下一世代的基因组学”是指通过新的基因组学研究方法,让原本昂贵而繁杂的基因测序技术变得更加快捷而方便,成为“更快捷更廉价的基因测序技术,使人类以极大的规模研究古代和现代的DNA”,让人类从基因的角度解释疾病的原理成为可能。
今年2月,华大基因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共同完成了“世界首例古人类全基因组的深度序列测定和解读工作”,10月研究院牵头发起的“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公布了第一阶段的分析成果,发布了迄今为止人类最详尽的基因多态性图谱,标志着人类的基因研究进入新阶段。11月,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绘制的中国人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出炉,并将新一代测序技术应用于表观遗传学。
另外一项突破则是“外显子组测序/罕见疾病基因”,是指科学家通过对某一基因组中的外显子(基因组的一部分)进行测序来研究罕见遗传性疾病,完成了目前在人类外显子区域规模最大、分辨率最精细的遗传图谱,并以翔实的数据揭示了可能具有影响人类健康的功能的变异过程。该技术还被应用于对单基因病的研究,通过科学家对患有小脑共济失调的同一家系4个患者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后,人类发现了一种导致小脑共济失调家族的新致病基因。该基因的发现对今后阐明小脑共济失调的发病机制、遗传诊断和新药研发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也成为我国在遗传性疾病上的新的重大突破。据了解,这一项目是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单位合作的研究成果。 2014年3月27日,自然出版集团发布了《2013年亚太地区自然出版指数》(NPI 2013 Asia-Pacific)。华大基因名列中国科研机构第五名,亚太地区科研机构第十七名。两项排名均同比上升一位。
报告表示,中国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远超亚太地区的其他国家。预计在未来两至三年内,中国将逐步成为亚太地区NPI的首要贡献者。报告还提到,以2009年数据为基准,华大基因的增长比例超过了所有其他中国科研机构。华大基因发表在《自然》、《自然遗传学》、《自然通讯》上的基因组序列揭示了游隼、猎隼的捕食性进化机制和胡杨的耐盐机制等科学见解。
报告统计了2013年亚太地区科研机构在18本《自然》系列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量。华大基因发表了32篇研究论文,排名中国科研机构第五名,位列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之后。此外,华大基因在《自然遗传学》和《自然生物技术》上的发表总数分别位列中国第二名和第四名。在2009-2013年五年统计榜单上,华大基因凭借73篇论文继续保持中国科研机构第五位的排名。
自1999年创立以来,华大基因奠定了坚实的科研基础,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百余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且连续四年入选自然出版指数中国十大科研机构。多项由华大基因主导或参与完成的研究成果登上《自然》封面,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HapMap基因组计划、熊猫基因组、古人类基因组、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家鸡基因组、首个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基因组、马铃薯基因组、人体肠道菌群元基因组参考基因集等。其中,由华大基因主要承担的“人体肠道菌群元基因组参考基因集”被《自然》评选为研究亮点(Research Highl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