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5年中国房价排行榜
各地房地产市场从去年开始降温,市场从过去粗放型发展转型,今年年初在一系列政策激励之下,全国楼市从清冷转向热情。目前,我国各个城市房价分化加剧,以北上广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房价一直是全国楼市上涨的“领头羊”。
上周,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大中城市房价变化表,房价上涨城市略多于下跌城市,部分城市房价与上月持平。下面土巴兔小编为大家盘点一下全国大中城市房价排行榜。
第一名:深圳
住宅平均价格:37821元/平方米
环比上涨:9.73%
深圳外来人口众多,城市工作机会和未来发展空间都吸引年轻人来到这座城市。深圳与东莞交汇的深北国际生态住区正成为城市又一热点居住区。目前,城市住宅需求供应不足,导致深圳房价一涨再涨,未来或有进一步上涨空间。
第二名:上海
住宅平均价格:34118元/平方米
环比上涨1.16%
2015年上半年,上海楼市成交量显著上升,其中1000万以上的高端物业上升最为明显,目前成交量已突破去年全年成交量。由此可见,限购等政策放宽,刺激改善型需求积极入市,市民投资房产热情依旧不减。
第三名:北京
住宅平均价格:33205元/平方米
环比上涨:1.49%
2010年以来,北京住房需求几种爆发,即使诸多严厉房价调控政策,也没能阻挡住北京房价迅猛的涨势,不仅土地供应紧俏,而且住房资源也十分紧张。目前,北京城区及其周边县城的房价也达高位。
第四名:厦门
住宅平均价格:21461元/平方米
环比下跌:0.39%
厦门城市一直居高不下,一方面是因为城市中有大量的刚性住房需求和改善型购房需求、投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城市环境优越,适宜居住。
第五名:三亚
住宅平均价格:20141元/平方米
环比微涨:0.19%
作为全国最早的旅游地产区,三亚豪华海景房一直受到外地购房客的追捧,在前几年三亚房价暴涨之后,最近半年房价有下滑,回归合理区间。
除了以上五个城市,全国房价排名前十五名的依次是广州、杭州、南京、珠海、福州、温州、宁波、苏州、天津、大连。
由上可见,全国楼市持续回暖升温,下半年大中城市房价或将继续保持上涨态势。房贷利率也处于历史低点,目前是购房好时机。
B. 2015年上海房价会跌吗
应该不会。现在一点跌的意思也没有。不过卖房子不太好卖倒是真的。
C. 2015房价到底涨了多少
2015年,在支持刚需、改善型需求以及去库存的宽松政策基调下,中国楼市整体持续复苏。无论是从官方权威数据,还是从研究机构的数据来看,2015年房价均以涨势收尾,且一线城市房价涨幅继续遥遥领先。
国家统计局:70大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综合平均涨幅7.7%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综合平均涨幅为7.7%,高于上月1.2个百分点。四个一线城市同比涨幅依然明显高于其他城市,除深圳(47.5%)涨幅最大外,上海、北京、广州分别上涨18.2%、10.4%、9.2%。
中房研协测评研究中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显示,2015年1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延续上月走势,环比持续小幅上涨,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综合平均涨幅较上月扩大0.01个百分点。
中住288指数:全国一手房全年涨幅2.7%
中国城市住房(一手房)价格288指数,通过定期监测全国4个直辖市及284个地级市(不含新增加的三沙市)一手房的相关成交数据和市场调研数据,采用类似房屋重复交易法,计算288个地级以上城市月度价格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房地产288价格指数。该指数由克而瑞信息集团(CRIC(微博))、易居(博客)房地产研究院和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每月1日发布。
从中住288指数来看,2015年12月,代表全国一手房交易价格指数的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为1109.7点,与2015年1月的1080.5点相比,上涨29.2点,全年涨幅为2.70%。
国家统计局:二手住宅价格同比综合平均涨幅7.6%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同比综合平均涨幅为7.6%,高于上月1.4个百分点。
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42.6%(深圳),最低为下降8.6 %(锦州)。四个一线城市依然领涨,除深圳同比涨幅最大外,北京、上海、广州涨幅分别为20.8%、11.7%、11.7%。其他上涨城市涨幅在0.2-6.3%之间。
中住288指数:全国二手房全年涨幅近1%
2015年12月,代表全国二手房交易价格指数的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二手房价格60指数为1094.5点,与2015年1月的1084点相比,上涨10.5点,全年涨幅为0.97%。
从上图可以看出:本轮房价上涨的拐点出现在2015年5月期间,无论是一手房还是二手房,其环比涨幅均在5月由负转正,如果之前的连跌称为楼市冬天,那么5月的环比翻红似乎宣布楼市进入春天!
D. 2015年我国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是多少
您好,2015年12月我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为16,395万平方米。当月同比增长6.9%。
望采纳
E. 上海房价2013年2015年走向,高人回答!
13-15的基调-温和上涨!1)货币发行与日俱增,国家提出收入倍增,物价涨、收入涨,经济增长速度一直慢不下来,房价也不会降;2)地方政府卖地还债,地价太高,算上建筑成本和人力成本、营销成本、税收和开发商的利润...降价可能不大;3)上海市区住宅用地越来越少,可上海每年都新增好多的外来人口,需求持续增加而不是减少,供小于求,价格有上行压力;4)投资渠道有限,买房保值是很多人都共识;5)群众心理预期还是上升,现在还是卖家市场;6)中国经济三块宝地,人多钱多楼价贵。 综上10年内上海房价不可能走低,但是也没暴涨可能,基本温和上涨吧。但再过10几年就又不一样了,城镇化到一定程度了,地域差别没这么大了,人口红利减少,大部分刚需和改善型住房要求都得到满足了,连儿子的房子都有了。经济和房地产都比较成熟和温和增长了,那时候楼价就趋于稳定了,很大可能会下降,但肯定不会比现在低,现在还是买房的好时候,能买就买,你苦一时,未来会幸福。不过没钱买的,现在租房,只要家庭和睦那也很好的,很多经济发达体的民众都租房,因为可以有更多的钱去享受生活,不攒钱但是幸福,而且过10几年房价稳定了,大家心态都平和了,买房也就变成量力而行,而不是现在透支消费
F. 2011-2015年上海房价趋势
2013年之前房价还是来会涨,不会自涨太快!因为国家在建设的经济适用房最少两年后才能大量投放市场!在经济适用房出来之前,国家还会出台政策压一下,但是迫于通货膨胀的压力,所以房价是不可能让它降得!所以说最近两年会平稳上涨!不会涨的太凶,只要跟上通货膨胀的节奏就行!
等大量的经济适用房出来以后!房价对政府的压力就会小一些!不过别指望房价会降下来!国家到时候也许会放宽一些政策,让房价平稳一点。
总的来说房价疯狂上涨的原因很多!到房价降不下来的原因就很少!最主要的是国家不让的降(国家不是一直在讲吗!平稳健康发展),只有房价平稳健康上涨,对国家才最有利!国家也都在这样做!
G. 2015年上海二套改善型住房,准备组合贷款,请问首付比例是房屋总价的多少
根据《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和二手房贷款年限的通知》业务专问答:“关于购买首套住属房且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含90平方米)以下或者购买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的家庭,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不低于20%;购买首套住房且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或者购买改善性第二套普通住房的家庭,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不低于30%;购买改善性第二套非普通住房的家庭,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不低于60%。”因为是二套改善型购房纯公积金贷款按照规定要三成首付,组合贷款首付应该也是三成,所以理论上是一样的。希望能帮到你
H. 2015上海买房首付比例
现在国家有规定可以总房价的20%,商业贷款和公积金多可以20%,但是银行回方面会审核个人信誉答等方面的情况,如果不是黑户的话,应该不是问题,不是第一套住房的话,也不是问题,具体你可以问一下银行信贷部的工作人员,让其帮助查一下。
想要在上海买房可以去 云燕安家 看看,专注上海新房的网站,可以全面比较下房价,还有实境看房手机看房app,省去了实地看房的时间和过程。
I. 2015房地产行业平均值是多少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在价格水平方面,各类城市价格水平差异明显:一线城市套总价中位数普遍高于200万;二线城市厦门、杭州等5个城市突破百万,长沙、成都等低于60万;三线城市处在55-90万之间。从套总价中位数变化来看,上涨城市个数多于下跌城市,一线城市涨幅尤为突出,部分二三线城市跌幅明显。16个上涨的城市中,一线城市上海、深圳涨幅最高,分别高达24.7%和23.2%。二线城市南京、天津、武汉、青岛和沈阳涨幅在6%-11%之间。9个下降的城市中,中山、广州、南通、成都跌幅在5%-10%之间,跌幅较为明显,长沙、重庆、泉州、大连等地跌幅在5%以内。
与2014年相比,一线城市低端产品空间受挤压,中低价位楼盘销售金额占比均缩小,而中高端需求集中释放,中高、高价位楼盘占比出现不同程度提升,其中深圳、北京高价位楼盘占比提升幅度相对明显。多数二三线城市中低价位楼盘占比提高、高价位楼盘占比缩小。另外,上海、北京、深圳1000万以上楼盘销售金额占比分别达25.6%、23.7%和17.4%,较2014年均提升,其中上海提升6.3个百分点,幅度最为明显。
J. 2015年上海二手房房产契税如何计算
2015年上海二手房房产契税计算方式如下:
首次购住房90平方内房价的回1%、90平方-144平内1.5%,非首答次购房按3%缴纳,非普通住房按3%缴纳;
参看国家规定:对首次购普通住房征收契税的标准:90平方内1%、90平方~144平内1.5%,非首次购房或超过144平按3%缴纳,非普通住房按3%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