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市是利好还是利空
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应该是正面的,应属于重大利好,而非利空。
首先,美国经济复苏和增长,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增长。所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就是美国开动印钞机,大量印刷美元,由于美元属于世界货币,因此,大量发行美元的后果是必然导致美元贬值,使得世界商品价格上涨,世界资金充裕;且由于世界新兴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经济增长强劲,资金向这些国家流动,从而导致这些国家货币升值的压力增加。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其目的不在于要搞垮世界经济,而是为了促进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增长,而由于美国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只要美国经济复苏和增长,就必然会带动世界经济的增长,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增长。为此,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美国有利,对世界经济增长也是有利的,因此,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股市、欧洲股市的反应都是积极的,美国股市又创三年来的新高,欧洲股市也强劲上涨,因为他们的股市才是真正的经济晴雨表,中国的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而是政策的晴雨表,而在解释政策的时候,往往解释错了,用黑色眼镜看东西永远是黑的,用利空的观点看问题,永远是利空。
其次,美元贬值,资金向中国流动,对中国股市有利。美元贬值,世界资金充裕,而资本总是逐利的,必然要向新兴经济国家流动,而中国是新兴经济国家的代表,因此,世界资金必然会大量流入中国。资金流入,对股市肯定是利好,怎么成了利空呢?!睁着眼睛说瞎话。为了减小资金大量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中国中央银行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冲资金流动性,这是正常的,可我们往往把它的负作用夸大了,为什么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就是流动性过大吗?资金流动性大,对股市不是利好吗?怎么成了利空了?只要中国股市走好,资金就会流入股市。
再次,美元贬值,商品价格上涨,不完全是利空。美元贬值,导致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中国输入性通货膨胀,而物价上涨温和,对经济增长是有利的,通货膨胀总比通货紧缩要好,这两年物价上涨较快,而经济增长也不慢,经济强劲增长,对股市应属于重大利好,可惜,中国的股市总是脱离经济基本面,没有能真实地反映经济,没有成为经济的晴雨表,这是中国股市的悲哀。
⑵ 美国退出QE,美国股市为什么会下跌
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宽松政)策简单理解就是“印钱”。其中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就是减少银行储备必须注资的压力。退出QE就是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是美国美联储每个月发行的货币政策,QE即每个月850亿美元的印钞,本周四凌晨美联储现任主席伯南克宣布每个月缩减100亿美元货币政策,原因是现在美国的经济在复苏,之前推出QE就是为了让美国的就业和经济好转,现在证明效果还不错,美联储将逐步缩减QE。那么美元就会上涨,相对的美元定价的黄金就会贬值。
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後,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货币的干预方式。与利率杠杆等传统工具不同,量化宽松被视为一种非常规的工具。
比较央行在公开市场中对短期政府债券所进行的日常交易,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要庞大许多,而且周期也较长。在经济发展正常的情况下,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一般通过购买市场的短期证券对利率进行微调,从而将利率调节至既定目标利率;而量化宽松则不然,其调控目标即锁定为长期的低利率,各国央行持续向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向市场投放大量货币。
即量化宽松下,中央银行对经济体实施的货币政策并非是微调,而是开了一剂猛药。从美联储实施QE以来,美联储扭转经济颓势的思路的本质是通过短时间内向市场投入大量货币,构成“财富溢出效益”,进而期望传导至实体经济领域,促进美国经济的最终复苏。
⑶ 美国非农数据不及预期,缩减量化宽松政策的计划将被推迟,对股市有多大积极影响
说到底还是想让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复苏的前景充满信心吧,一旦美联储开始缩减量化宽松的规模很可能会导致股市动荡
⑷ 美国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后美国股市是何时开始回升的
如果运用传统的经济学估值方法,通常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即A股目前已经进入吸引力不大的区域。传统经济学判断一个市场的行情的趋势,一般会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在需求一定条件下,从供给的角度分析总体股价与总体业绩增长的关系,即所谓估值的高低;二是从流动性的因素考察,即从需求力量的角度看在一定的供给条件下,资金供给总量对需求力量的变化进而对估值的影响。 鉴于反金融危机的背景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当前大规模IPO可能性不大。股票供给主要压力来自于解禁股。占解禁股66%左右市值约5万亿的国有大盘上市公司由于国有控股的需要,其解禁止压力主要表现为市场心理的作用,不会出现真正的压力。据统计,另外约有1.3万亿新增解禁股可能真正进入市场,占居民储蓄余额21%左右,对市场的压力不是很大。如果我们不考察新增加的供给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决定市场未来的内在动力是A股当前的估值水平。从A股估值历史看,其最高估值在网络泡沫破裂前的2000年底,PE值当时高达近63倍;最低时为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年底只有13倍左右。在反危机的系列动作后,A股行情经过反弹,估值水平有所回升。目前A股PE处于22倍左右,与美股的15倍左右的市盈率相比,似乎有些高。但是如果考察其PB的估值,我们发现,美国市场的PB为3.5左右,中国PB的2.7左右,金融危机后美国公司的净资产估值相对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资产估值仍然偏高。同时,考察中国上市公司的PB,目前估值还是处于历史低位。因此,我们仅从经济学角度考察,虽然中国股市处于历史低位,但从估值低位仍然有更低位的历史发展看,22倍左右的市盈率下,A股的吸引力可能不大,更何况在目前经济发展即未来业绩还不确定的风险因素作用下。流动性的不断注入提高整体市场估值 政策价值论认为,正是由于未来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中国政府就得给出明确的新的政策导向。最近关于世界经济还没有到底的评论和积极财政政策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维持不变的说法,实际上发出了随时准备继续向市场注入资金的明确信号。基于过去信贷资金增长过快,央行就会紧缩的政策惯性和思维惯性,投资者未必认真看待有关政策的稳定的信号。因此,投资者对于政策的"误判"将不可避免。误判加上市场本身对于前期上升能量的释放要求,行情的震荡将成为投资者"理性"判断的依据。但是,国际间政策联合创新,将会创造出制度经济学还未涉及国际间的"价值创造"。美国带头进行的实际上无限制的向市场注资行为,必然导致国际间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考虑到美国在反危机过程中的并不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是无限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政府鉴于国家外汇资产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双重考虑,必然采用对应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任何忽视央行对市场注资决心和以传统经济理论和传统经验来判断市场流动性的"理性"模型,都可能对市场做出"误判",即在世界金融危机消除前,以熊市思维做出投资决策。一季度GDP6.1%的增长速度和对世界经济调整还没有到底的判断,实际上向市场表明,中国为了反危机,采用新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注资也将是史无前例的"宽松"。如果考虑到经济危机结束前,实体经济对流动性的吸纳作用,即在流动性还没有显示乘数效应前,央行的宽松政策稳定性仍然可以预期的。流动性的不断注入,实际上提高了整体市场的估值。企业创造价值时代将会重新来临 新时代并不是所有人的思维都能与时俱进。除了传统经济学理论造就的人心的心理依赖和投资思维的路径依赖外,群体的"长线记忆"对投资者的周期性行为的"回忆"作用也将会对群体行为造成不可低估的作用,出现"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的现象,即历史性底部行情反弹61%左右,往往会出现进退失据的宽幅震荡现象。上证A股行情曾经从998点上升到1.618倍附近时出现了长达四个月的震荡,然后才摆脱徘徊不前现象。当然,"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如今的历史低点却是上次底部上行后的徘徊点即1664点,但现在1664点的1.618倍数附近遇到特别强烈的阻力,这会否又是一次历史性的大徘徊?根据新时代下"政策价值论"的观点,投资者有理由相信:行情虽然曲折,但未来还是可期待的。更何况政策性的向市场注入资金的行为刚刚开始,这些钱迟早要寻找其表现的机会。一旦实体经济的单向吸纳行为结束,货币乘数效应必然导致全球估值的大提高。基于"价值投资"理念的机构投资者有理由相信:企业创造价值时代将会重新来临。
⑸ 美联储结束QE会对中国股市有什么影响
美联储复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代表美国制经济正在向上发展,或将对全球股市起到正面的影响。此次美联储的退出是全球实体经济、房地产市场以及其他各方面全面复苏的信号,或将利好全球股市。长期经济的复苏必然代表美国主流经济的复苏,那么股市是取决于利润的,而利润是随着GDP增长而上升的。
⑹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市有何影响
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说白了就是美国继续实行美元泛滥的举措,为的就是稀释各国对美债权。也可以这么理解,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里,美元贬值预期将继续持续或者加速。从这点看,那么就是针对中国、印度等国近期加息的举措而做出的反应,目的很明显:“人民币被低估,其升值的幅度还很大”。说到底,实际上就是要加速稀释中国等国所持有的庞大美元债权,以便在汇率反差上吃掉中国等国拥有的美国债。
那么,回头看下,A股自国庆后至此的这波行情,根源上可以理解为受货币政策上的预期变动而推动。其表现是热钱大量涌进A股,促使煤炭、有色等具保值性投资的资源类股票大幅暴涨,当然这也是因为全球通胀预期及国际商品价格大幅上扬所造成的。资源股的暴涨带动了金融、地产等蓝筹股上涨,指数也快速反弹到接近今年4月份顶部的高度。但其他大部分中小盘股等却表现为回调走势,市场表现为个股两端分歧走。而至近期大盘指数盘整时,个股才开始实现整体相对协调的走势。
11月4日,在获悉美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各国股市表现整体上涨。5日,A股跳空高开小幅低走,量能也有所放出,而前期4月19日的缺口已然毫无悬念的被突破。
对于这一美政策,从短期看,我的觉得只能算是带给A股一个小小的震荡,而A股目前的指数也需要一个平台去消化早前的套牢盘。但是从中长期看,我们应该看到该政策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推动作用,而只要人民币升值且是大幅升值的预期还在,那么国际上的热钱,主要是欧美的热钱就会继续涌进中国资本市场,而股市作为一种虚拟的投资市场,其套利与投机是必然存在的,那么从这点看,A股的中长期上扬空间依然还在。
另,鄙人认为,如果中长期行情是真,那么在指数有陡然向上走迹象的时候,煤炭、有色等资源股及蓝筹股还是可以积极参与,而在指数盘整与稳态的时候,消费与新兴产业依然还是主流,这是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所使然的。
⑺ 当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时,为什么会让投资者担心资金会从亚太地区股市回流美国,而引发流动性紧张
这道问题请问格里欺潘,他是这方面的专家。
⑻ 美国退出QE,美国股市为什么会下跌
简单地说,退出QE对股市的影响跟提高利率是一样的。
退出QE(量化宽松),那就是相对来专说不宽松属了--钱少了。钱少了,进股市的钱自然就少了。股市自然就会跌。
退出QE就是不再放水,甚至配合加息(这几天可以看到了)把水(货币)收回去,属于紧缩的货币政策。当货币量增加时,整个水涨船高,刺激经济,股票上涨。货币量减少时,水面降低,整体的资金量少了,股票价格自然下降。
⑼ 美国QE退出对中国资本市场(如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影响
早晚的事,美国必定是会提前退出QE的,美元会大幅升值的,对人民币对中国是大大的不好
希望采纳
⑽ 请高手帮忙分析一下SP500(标普500)的行情以及美联储如果退出QE3对美国股市的影响
QE就是一种印钱政策,如果退出QE不印钱了对股市是不利的消息,但投资者不会也不应只看一内个政容策来决定,也要看多个经济指标来判断,目前的美国经济是缓慢的复苏或者不明确。
而技术分析绝大部分是伪科学,建议实际交易不要依靠这东西,用你自己的头脑去分析,9月份的升幅显示了空前的牛市,因为9月份一般不好,所以我认为美股还有升的空间,升到哪谁都不知道,不需要乱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