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管理会计 简述决策分析的基本程序
答:1.提出决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2.为了做出最优决策,必须拟定达到目标的各种可能行内动方案,以便进容行比较,从中选择最优方案。3.广泛的搜集与决策有关的信息。4.对与各种可能行动方案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评价与对比。5.选定最优方案。这是决策的关键环节。6.组织与监督方案的实施。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要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B. 请举一例说明领导者科学决策的程序
第一步:提出决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决策是为了解决问题,实现某项预期目标,所以首先要弄清楚一项决策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
第二步,为了作出最优的决策,必须拟定达到以目标的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以便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最成的方案。
第三步:广泛地搜集与决策有关的信息。为了正确进行决策,所搜集的信息必须符合决策所需的质量要求。
第四步:对与各种可能行动方案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评价与对比。
第五步:选定最优方案。这是决策的关键环节,选优的标准主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经济效益最佳的方案,为此就要全面权衡有关因素的影响,比如企业的资源条件、市场需求、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等。
第六步:组织与监督方案的措施。在方案实施过程事,要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决策者要根据反馈信息,采取各种相应的措辞施。在执行中,如果由于主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就要对原定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正,以尽量防止或减少失误。
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先想到要去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找相关信息来解决,这就涉及到对信息的整合与处理,取与舍,这就是决策,然后想出一个综合以上信息的策略,然后分析此策略的可行性,最后就是想到此策略实施方案。
例如:一:项目研究:即项目销售市场及销售状况的研究,详细分析项目的销售状况、购买人群、接受价位、购买理由等。
二:市场调研:对所有竞争对手的详细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项目优劣势分析:针对项目的销售状况做详尽的客观分析,并找出支持理由。
四:项目再定位:根据以上调研分析,重新整合所有卖点,根据市场需求,做项目市场定位的调整。
项目销售策略:
项目入市时机选择
理想的入市时机:我们所说的入市时机并不是指时间概念上的时机,而是指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状况来决定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市场,是卖楼花还是卖现楼;是建到正负零就开始卖还是等到封顶再开始卖;是按部就班、调整完步伐后再卖还是急急忙忙、仓促上马;是抢在竞争者前卖还是等人家卖完了再说等等。
根据多年的经验和教训一个项目理想的入市姿态,一般应具备:
1、开发手续与工程进展程度应达到可售的基本要求;
2、你已经知道目标客户是哪些人;
3、你知道你的价格适合的目标客户;
4、你已经找出项目定位和目标客户背景之间的谐振点;
5、已确定最具震撼力的优势并能使项目有始至终地保持一个完整统一形象的中心主题;
6、已确定目标客户更能接受的合理销售方式;
7、已制定出具竞争力的入市价格策略;
8、制定合理的销控表;
9、精打细算推广成本后并制定有效的推广执行方案;
10、组建一支专业销售队伍并拟定一个完善培训计划;
11、尽力完善现场氛围;
12、你的竞争对手还在慢条斯理地等待旺市;
13、其他外部条件也很合适。
C. 生涯发展目标决策分析有哪些程序
1、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
2、职业决策需要结合自己的气质、性格、特长、兴趣和能内力。
3、要考虑到实容际情况,并具有可执行性。
4、正确面对问题,不要逃避问题!
5、职业决策的三条底线:一是不要危害社会;二是不要危害他人;三是不要危害自己。
6、向你信任的人求助:可以向你的朋友、学长、家长、配偶来交流,这个阶段也可以求助职业顾问。
7、善于系统长远分析但不要只做利弊分析,在生涯发展中没有统一有效的程序,所以要琢磨的是在职业中如何发挥你的优势。
8、对已经做了的决定特别是重要事项的决定,不要朝秦暮楚,不要游离不定,更重要的是只有行动、积极的行动才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D. 进行投资收益分析与投资决策分析的程序是怎样的
由于货币时间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就应充分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前面谈到,货币如果闲置不用是不会产生时间价值的
E. 几种主要决策的类型分析,求解答,谢
一、决策的类型
1、按决策的重要性划分
(1) 战略决策:指与确定组织发展方向和长远目标有关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具有全局性、长期性与战略性,解决的是“干什么”的问题。
(2) 战术决策:为完成战略决策所规定的目标而制定的组织在未来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具体的行动方案,解决的是“如何做”的问题。
2、按决策的重复性划分
(1)程序化决策:又称常规决策,是指对经常出现的活动的决策。
(2)非程序化决策:又称非常规决策,一般指涉及面广、偶然性大、不定因素多、无先例可循、无既定程序可依的决策。
3、按决策条件的确定性划分:可分为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以及风险型决策。
4、根据决策的主体不同划分:可分为个人决策与集体决策。
5、从进行决策的时间上分: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
二、决策类型分析
1、决策分析根据决策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可以把决策方法分为:
(1)定性决策方法
(2)定量决策方法及定性
(3)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2、根据决策所采用的分析工具,可以分为:
(1)采用一般计算工具的方法
(2)采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相关工具的方法
三、决策的方法
1、集体决策方法
(1)头脑风暴法 --创始人:英国心理学家"奥斯本"
(2)名义小组技术
(3)德尔菲技术 --兰德公司提出
2、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1)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 --美国波士顿公司提出
(2)政策指导矩阵
3、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
(1)确定型决策方法 ——线性规划、 量本利分析
(2)风险型决策方法 ——决策树法
(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小中取大法 、大中取大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F. 程序化决策的原则分析
一、情况不明不决策
“情况不明决心大”是决策的大忌。为此,这里的“明”,主要有以下三项内容:问题要明;信息要灵;环境要明。
二、只有一个方案不决策
多方案选择是现代决策的一条重要原则。国外的决策者还把那种只拟定一个方案而没有选择余地的决策,讽刺为“霍布森选择”。
决策过程中要拟定多种备选方案有利于拟定出好方案以供选择;有利于通过比较进行鉴别;有利于应付主客观情况的变化;有利于对决策目标进行进一步审查和调查。
三、未经可行性论证不决策
孔子说“三思而后行”,韩愈说“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都是指凡事应多加考虑。按现代决策的概念,就是要埘备择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和评价等。
可行性论证是科学决策的必要环节; 可行性是可能性与现实性的中间环节;
四、情绪不稳不决策
情绪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情绪状态之发生,虽为个体所能体验,但对其所引起的生理变化与行为反应,却不易为个体本身所控制。如果个体是决策者,那么他的情绪会对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从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看,大多数决策过程中,情感成分比重决不亚于理性成分,情绪状态不易自我控制。
五、重大政策未经试点不决策
在程序化决策中,重大政策出台前要进行局部试验,这称之为试点。重大政策出台前之所以要试点,有以下几个原因:
有利于了解实情、深化认识,避免决策的盲目性。有利于发现潜在问题、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有利于掌握信息、科学预测,增强决策的可行性。
G. 生涯发展目标决策分析有哪些程序
1、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
2、职业决策需要结合自己的气质、性格、特回长、兴趣和能力。
3、要考答虑到实际情况,并具有可执行性。
4、正确面对问题,不要逃避问题!
5、职业决策的三条底线:一是不要危害社会;二是不要危害他人;三是不要危害自己。
6、向你信任的人求助:可以向你的朋友、学长、家长、配偶来交流,这个阶段也可以求助职业顾问。
7、善于系统长远分析但不要只做利弊分析,在生涯发展中没有统一有效的程序,所以要琢磨的是在职业中如何发挥你的优势。
8、对已经做了的决定特别是重要事项的决定,不要朝秦暮楚,不要游离不定,更重要的是只有行动、积极的行动才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H. 决策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决策程序包括四个基本步骤:
(1)提出问题,确定目标;
(2)拟定具备实施条件、能保证回决策目标实现答的可行方案。
(3)分析评估,方案择优。
(4)慎重实施,反馈调节。
科学的决策,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程序是指先作什么、后作什么,按照一定的章法、步骤办事,使思维或行为规范化、条理化。按科学程序决策是决策科学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个健全的决策程序应该是一个科学的系统,每一步都有科学的涵义和内容,相互间又有有机联系,并且为了使每一步骤规范化、科学化,还必须有一套科学的方法技术予以保证。
(8)决策分析的程序扩展阅读
决策的基本原则:
1、差距、紧迫和“力及”原则(在确定决策目标时运用)
2、瞄准和差异原则(准备备选方案是需要运用的原则)
3、“两最”、预后和时机原则(方案选优是运用)
4、跟踪和反馈原则(在决策实施过程中运用)
5、外脑和经济原则 (在决策的全过程必须运用)
6、系统原则。
7、信息原则。
8、可行性原则。
9、满意原则。
I. 决策分析的程序步骤
决策分析一般要经过以下步骤:
(1) 调研经营形式,明确经营问题。
(2) 确定决策分析目专标。
(3) 设计各种备属选方案。
(4) 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5) 选择未来行动的方案。
(6) 组织决策方案的实施、跟踪、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