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全球车企市值再迎巨变:蔚来/长城超通用/福特
这一天终于来到,但是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太多。
11月5日,在美股上市的中国造车新势力股价再次创下新高,蔚来上涨6.23%,股价报收每股37.71美元,市值也达到513.6亿美元(3411.7亿人民币),这一市值已经超过拥有百年造车历史的通用汽车,后者市值为504.3亿美元(3349.9亿人民币),至此,蔚来成为全球汽车市场市值第7的汽车制造商,不仅超过通用、宝马,更是超过上汽集团,仅次于戴姆勒。
?
文/林嘉浩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⑵ “凤凰男”尼古拉,上位通用汽车失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似乎好像仿佛没有企业能够打破这个魔咒。曾经两家企业可以浓情似蜜,但也可以因为一句“误会”,说翻脸就翻脸,这还有啥好猜测的,说的就是通用与尼古拉(Nikola)。
就在两天前,通用汽车公司和尼古拉公司宣布,双方就燃料电池合作事宜达成了新的协议,但协议取消了通用汽车在这家电动卡车初创公司获得的股权,以及联合生产电动皮卡的计划。这一协议的达成,直接导致尼古拉股价暴跌近27%,周一收盘时,尼古拉每股20.41美元,昨日美股开盘持续下跌,盘中一度跌幅高达15.02%。
尼古拉与其创始人特雷弗?米尔顿(离任)
这两段内心活动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再啰嗦一句,现在“爱迪生”、“尼古拉”、“特斯拉”、“法拉第”都被注册了,以后电动汽车起名可能会是个难题。望后来者多思考,争取仅靠名字就迷倒众生!
文/甘芳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⑶ 怎么看比特币年内飙涨超两倍,市值超通用汽车
“钢铁人”现实世界原型马斯克(Elon Musk)所创办的电动车品牌特斯拉(TESLA),在美股昨开盘后不久股价就劲扬3.7%至313.73美元,不仅由上周所创历史收盘新高更上一层楼,市值也随之升抵约510亿美元(约3520亿人民币元),比美国老牌车厂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GM)高出约17亿美元(约117亿元人民币)。
今年来特斯拉股价累计上扬逾46%,且市值继1周前压过福特汽车(Ford)后,如今又超越了通用汽车,成为以市值计全美最大汽车制造商,除了执行长马斯克别具魅力的发展愿景深深吸引投资人外,或许也反映出时代更迭下科技潮流所掀起的变化。
Piper Jaffray Cos.分析师Alexander Potter说:“特斯拉创造了乐观、自由、拒绝流俗与其他种种附加情感,在我们的观点里,其他企业很难复制。特斯拉的竞争对手虽努力追赶,却只令自身显得更悲惨。”
不过,相较于全球销量最庞大的一些车厂,投资人所赋予特斯拉的价值是否名实相符,也在市场引发了热烈争论。据彭博报导,通用汽车今年获利预估将超过90亿美元(约621亿元人民币),福特汽车经调整后获利则上看63亿美元(约434亿元人民币),但特斯拉料将亏损逾9.5亿美元(约65亿元人民币)。
2016年特斯拉全球交车辆不到8万辆,但通用汽车却超过1000万辆。特斯拉平价车款Model 3即将上市,对特斯拉能否从小众车厂转型成大众市场汽车制造商,将是关键。
⑷ 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的黄昏时刻
在美国,以通用汽车、福特汽车、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为代表的老牌汽车巨头正在被特斯拉抢占风头。
由资本力量推动前行的美国汽车产业,股票市场的行情很能说明问题。截止美东时间2月7日收盘,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的市值为207亿美元,通用汽车为481亿美元,福特汽车为322亿美元,三者合在一起的总市值为1010亿美元。而后起之秀特斯拉的市值为1348亿美元,远超美国三大老牌汽车商的总市值。
特斯拉崛起的对立面,正是美国传统汽车巨头的式微。在以科技和创新为优势的美国社会里,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创新力度和对新领域的投入热情,显然很难跟得上只专注于少数领域的科技公司。更难缠的在于,冗余繁杂的大公司病和历史遗留问题正使得这些昔日的强者直挠头。
往后的路还得继续走下去,但怎么走,现如今还没有哪一家能给出一个清晰可见的方案。但是,我们也许可以在这些传统巨头最新公布的财报里找到一些答案。
比如,福特在2020年将对北美市场总量的75%的产品进行改款或更新为全新产品。2020年的换代和新车共计有7款,包括5款新产品。
福特还重申,2020年继续在中国组建一支拥有充足本地市场经验的新领导团队。福特中国的复兴大业仍在路上。
2019年,美国传统汽车制造商四面楚歌,受到了外部大环境的影响,感受到了转型中的阵痛,也体会到了科技企业给到的压力,更是看清了未来的大方向。
2020年,将是传统汽车巨头在新领域中有所作为的一年。也将是展现传统势力在新时代的命题下重新焕发生命力的机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⑸ 股价都涨到500美金了,但特斯拉真值这么多钱吗
在中国市场,最便宜的落地接近30万的Model3,同样预算能买到宝马和奔驰里的中低配,奥迪A4L的高配。Model3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从这些车型手里一年抢走十几万订单?这相当于C、3系、A4L任一款车全年的销量。
从进口版Model3实际销售情况看,也并没有对豪华B级车市场造成足够大影响。这并不是价格的问题(毕竟进口版更强溢价能力,中国消费者是认的),而是因为电动车在很多人心目中,还是不方便、续航短、不稳定的代名词,在选车时根本不会考虑。更何况,从进口Model3来看,已经暴露出一些做工品质方面的问题。
中国市场纯电动乘用车市场的盘子有多大?从乘联会公布的数据看,2019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规模89.5万辆。照此趋势,预计全年大约不超过100万辆。其中约2/3是纯电动乘用车。换句话说,纯电动乘用车总规模每年只有六七十万辆。
如果特斯拉一年就要拿走十五六万销量,相当于市场的20%-30%都归了特斯拉。这可能吗?
就算是如机构最乐观预测,2020年新能源车总盘子预计会上涨到150万辆。就算纯电车达到100万辆规模,特斯拉要实现15万辆以上规模,占比要达到15%-20%。
想想,这可能吗?强如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每家市场份额也不过在10%左右。有人说,特斯拉在美国纯电车市场已经占到了70%份额,但北美的情况不能套用中国。特斯拉在美国的对手是日产、宝马、奥迪、大众。这些品牌电动车在中国存在感也很低。特斯拉在中国想复制美国的神话,很难。
现在各种研究机构对特斯拉2020年中国市场的预期,非常不统一(反正观点也不用负责):有说预期在两万台规模的,有说在10万台规模的,有说在15万台规模的。至于相信谁,全看你愿意相信谁。
最后说说
其实笔者对特斯拉在中国的预期不乐观,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你不难发现,即便是去年六七十万辆的电动乘用车销量,其中也约有60%-70%是卖给了非个人客户,流向了出租车、共享专车、公务用车等市场。此外去年纯电动车下滑,除了政府和企业采购饱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地燃油车牌照政策的放开。所以私人用户对纯电动车的真实需求到底有多少?其实还真不好说。别忘了蔚来、小鹏、威马,有一个算一个,2019年的交付量普遍距离目标甚远,甚至只完成了20%-50%。这说明其实电动车企,对市场的预期普遍过于乐观,而且是乐观的太离谱!
放眼全球,其实电动车的市场也不大。2019年全球也就在150万辆规模,其中中国约占一半,美国约有二三十万辆。其他是欧洲、日韩等。而且中美两个主要市场今年增长都开始乏力。所以电动车还远远谈不上能颠覆谁。
有人说,Model3强就强在没有竞争对手。笔者认为这话也属于自我催眠。且不说BBA们正在加速进场,且不说一大堆互联网势力和国产品牌已经抢先布局。特斯拉最大的优势就是时间差,而时间差是怎么来的?就在于传统巨头们觉得“电动车市场还是太小”,还在为“赚燃油车的钱”还是“赚电动车的钱”犹豫不决,但关键的技术、制造、成本优势等壁垒是不存在的。这意味着传统巨头一旦决定转型,一夜之间,特斯拉周围就可能站起一大堆竞争对手。
特斯拉在中国的唯一机会,也许就如某些分析所说,像美国一样,国产Model3能激活一大批中产阶层,使之成为一种消费风尚和圈层文化。换句话说,一半靠产品,一半靠情怀。
只是,经历了电动车骗补、自燃、充电难、续航虚标等多重风雨洗礼的中国市场,对电动车充满了复杂情感的中国消费者,能给Model3这样的机会吗?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⑹ 如何赶超特斯拉市值,华尔街给大众通用这些老牌车企支了一招
文/宋双辉
眼瞅着特斯拉的股价和市值天天创造历史,传统车企们捉急啊。
大众等欧洲车企,还面临着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如果把电动车业务拆分走了,剩下的传统燃油车排放总量肯定不达标。
对此分析师认为,即便完全将电动车业务拆分出去不现实,单独进行财务披露也是好的,都能有助于提升股价和市值。
反正办法能想的都想到了,能不能反超特斯拉,就看传统车企们自己如何选择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⑺ 比丰田还多一个通用 特斯拉市值突破2000亿美元
[汽车之家行业]??在超越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后,特斯拉股价的上涨趋势并没有为之停顿。根据美股信息显示,截至当地时间周二美股收盘,特斯拉的股价报收于1079.81美元(约合人民币7627.67元),创下历史新高,比上市之初的股价上涨超过4000%,这也使其市值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127.8亿元)。
『ModelY』
此外,在产品质量上,特斯拉也登上了“黑榜”。前一段时间,J.D.Power发布了2020年美国新车质量排名,首次登上该榜单的特斯拉却成绩垫底。在J.D.Power的车主调查中,美国汽车行业平均每一百辆车中会出现166个问题/故障,而特斯拉每一百辆车出现的问题/故障却高达250个,看来在马斯克敦促员工加班加点生产的同时,也要费心抓一下生产质量了。(文/汽车之家陈灿)
⑻ 美国股市中微软,可口可乐,通用汽车的流通盘是多大
是全流通的,没有国家股,但对机构或个人等有控股(大于50%)、共同控制(20%-50%)或参股(5%-20%)的,须到大宗交易系统进行交易。
微软,可口可乐,通用汽车均是全流通,只要对方肯卖,你要有钱你也可以收购它。
⑼ 昨天美股为什么大跌 请高手稍作分析
全球经济衰退忧虑加剧 周三道指大跌2.49%
腾讯财经讯 截至美东时间下午4:00,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65.42点,跌幅为2.49%,至10378.83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68.54点,跌幅为3.01%,至2208.63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31.59点,跌幅为2.82%,至1089.47点。
经济衰退忧虑加剧 周三道指大跌2.49%
周三,美股大幅低开,一路震荡走低,三大股指跌幅均超2%,道指最终收于10378.83点。美联储悲观言论以 及来自中日两国经济数据不佳,美国持续扩大的贸易赤字,令投资者担忧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盘面方面,能源与原材料等周期性板块领跌。道指30成分股全部下跌,美国铝业跌5.2%,迪斯尼跌3.03%,思科-T跌2.39%,戴尔跌2.81%,苹果跌3.55%,谷歌跌2.38%,卡特彼勒跌3.79%。
周三,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复苏可持续性的担忧加剧,市场对高风险资产的投入下降,欧股指数收跌2%。原油价格大跌2.23 美元,收于每桶78.02美元,跌幅2.8%。;金价涨1.20美元,收于每盎司1199.20美元,涨幅0.1%。
经济数据
美东时间上午8:30 美国商务部宣布6月份美国贸易赤字为499亿美元,高于此前经济学家普遍预计的422亿美元。
美东时间上午10:30 美国能源信息署公布截至8月6日当周原油库存减少300万桶,高于预期的280万桶。
美东时间下午2:00 美国财政部将公布7月份美财政赤字1650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1807亿美元,这是美连续22个月出现赤字。
公司消息
北京时间8月11日晚间消息,零售巨擘梅西百货第二财季盈利从2009年同期的700万美元上涨至1.47亿美元,合约每股盈利35美分。销售额同比上涨7.2%至55.4亿美元,超过预期。
通用汽车(GM)可能在12日公布的报告中显示其在第二季度取得了六年来最高盈利,这一优异表现也将为公司寻求重新上市并偿还美国政府救助贷款提供支撑。第二季度通用汽车在美国本土销量环比增长27%。
迪士尼第三财季净利13亿美元。华特迪士尼公司第三财季业绩超出市场预期,净利润13亿美元。公司业绩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广告气候的改善和一系列热门电影及体育赛事。
戴尔本周将推出平板电脑。戴尔投身平板电脑狂热之中,宣布计划在本周向美国消费者出售自己的平板电脑产品。戴尔是苹果iPad大获成功之后第一个出来叫板的主要竞争对手。
雀巢公司周三公布上半年的业绩报告,上半年盈利55亿瑞士法郎(约合51.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5%,高于上年同期获得的50.7亿瑞士法郎。
德国能源巨头意昂集团于本周三宣布上半年净利39.1亿欧元(约合51.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43.1亿欧元的水平下滑9%。
英国石油公司周三表示,考虑到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处理工作刚刚接近尾声,公司决定推迟在利比亚的一个近海石油钻 探项目。
巴克莱资本公司第二季度收入相比第一季下降了15%,消息人士称,该英国巴克莱银行的旗下公司将在亚洲、欧洲和美国 裁剪大约400名办公室人员。
⑽ 通用汽车入股尼古拉11%股份,尼古拉股价暴涨超40%
9月8日,通用汽车宣布与Nikola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Ultium电池系专统和Hydrotec氢燃料电池技属术的应用推广到Nikola旗下产品。同时将持有电动卡车制造商尼古拉11%的股份,并将在2022年前生产其氢燃料电池电动皮卡Badger。
其中,通用汽车将以等值非现金资产投资获得尼古拉新发行的20亿美元普通股,预期在股票价值、电池及燃料电池供应、产品开发制造以及电动车积分方面获得超过40亿美元的利益。同时通用汽车也将拥有Nikola公司11%的所有权,并可提名一位董事会成员。
Nikola预期未来10年可以在电池及驱动系统领域减少40亿美元的支出并降低其产品的工程验证成本达10亿美元。
受该消息影响,尼古拉美股盘前涨逾46%,通用汽车股价上涨近9%。截至当天美股收盘,通用汽车股价涨7.93%,报32.38美元;尼古拉股价一夜暴涨40.79%,报50.05美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