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上海电气徐建国

上海电气徐建国

发布时间:2022-06-30 01:03:11

Ⅰ 华安MSCI中国A股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管理人

(一)基金管理人概况
⒈名称: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⒉住所:上海浦东新区浦东南路360号,新上海国际大厦38楼
⒌办公地址:上海浦东新区浦东南路360号,新上海国际大厦2楼、37楼、38楼
⒏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
⒐股权结构: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持股20%、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0%、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上海沸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20%、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
(二)主要人员情况
⒈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1)董事会:
徐建国先生,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及上海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历任上海日用化学工业公司副经理,上海市轻工业局局长助理、副局长、党委书记,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宝山区区长,上海市黄浦区区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主任,现任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董事长。
辜昌基先生,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历任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副科长,中石化上海石化总厂涤编厂总工程师、厂长助理,中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副总经理,中石化上海金山实业公司总经理,上海市经委副主任,现任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万才华先生,大专学历,经济师。历任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川沙支行营业部职员,浦东花木信用社信贷组长,浦东洋泾信用社副主任,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陆家嘴支行营业部副行长,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金桥支行副行长,兴业银行上海分行浦东支行行长,现任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顾培柱先生,大专学历,高级经济师。历任上海电子管二厂车间副主任,上海电子管厂副科长、办公室主任,上海电子管六厂、二厂厂长、副厂长,上海灯泡厂厂长,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副董事长、董事长,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上海广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独立董事:
萧灼基先生,研究生学历,教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云南省、吉林省、成都市,武汉市等省市专家顾问,北京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界》杂志社社长、主编。
吴伯庆先生,大学学历,一级律师,曾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律师与上海市十佳法律顾问。历任上海市城市建设局秘书科长、上海市第一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上海市金茂律师事务所主任、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现任上海市金茂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上海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上海市律师协会顾问。
夏大慰先生,研究生学历,教授。历任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上海财经大学南德管理学院院长,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现任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党委书记,APEC金融与发展项目执行秘书处秘书长,兼任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教授、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副会长、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专家、上海证交所上市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工业经济专业研究会主任委员等职务。
(2)监事会:
谢伟民先生,研究生学历,副教授。历任上海市城建沪南工务所干部,空军政治学院训练部中共党史研究室正营级教员、讲师,上海市计委直属机关党委干事,中共上海市综合经济工作委员会组织处干部、宣传员(副处级)、副处长,中共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组织处(宣传处)副处长兼机关党委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正处级)。
陈涵女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师。历任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金融一部项目经理、资产信托总部实业投资部副经理、资产管理总部投资业务部副科长,现任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资产管理总部投资业务部科长。
柳振铎先生,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历任上海良工阀门厂团委书记、车间主任、副厂长,上海机电工业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规划处处长,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副总裁兼上海机电股份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徐丹女士,研究生学历,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历任上海石化总厂计财处会计、财务副科长,中石化上海金山实业公司财务处副处长,上海金山实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兼财务部主任,上海金山区财政局副局长,中石化上海浦东开发办财务处处长兼上海浦东实华经济发展公司财务部经理,现任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戴金宝先生,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历任上海无线电三厂供销科科员,上海无线电二厂设计科设计师、党委书记助理、纪委书记,上海广电股份有限公司(原上海广播电视集团公司)组织部长、办公室主任、董事会秘书处主任,现任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经理。
蒋位先生,研究生学历,经济师。曾在上海财经大学任讲师,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工作,现任上海沸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部高级经理。
孙志方先生,研究生学历,经济师。曾在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综合研究室、法律顾问室、证券投资信托部工作,历任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监察稽核部总经理,现任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研究发展部总监、全球投资部总监。
(3)高级管理人员:
邵杰军先生,研究生学历,14年证券、基金从业经验。曾任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基金管理总部总经理助理,现任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炳旺先生,研究生学历,20年基金业工作经验。曾任国际证券投资信托公司资讯暨注册登记部主管、怡富证券投资信托公司注册登记与IT资讯部主管、综合规划部副总经理,现任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章国富先生,研究生学历,21年经济、金融从业经验。曾任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副部长(主持工作)、上海信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上海新鑫投资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现任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督察长。
⒉基金经理介绍
刘光华先生,工商管理硕士,持有基金从业人员资格证书,9年银行、基金从业经历。曾就职于农业银行上海分行国际业务部、路透集团上海代表处、中银国际上海代表处。2001年加入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曾任研究部高级研究员,2003年9月至2005年5月任华安180指数基金基金经理助理,2005年5月起担任华安180指数基金(现更名为华安MSCI中国A股指数基金)基金经理,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兼任上证180ETF基金经理,2007年3月起兼任安瑞证券投资基金(现更名为华安中小盘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⒊该公司采取集体投资决策制度,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的姓名和职务如下:
王国卫先生,总经理助理、基金投资部总监
孙志方先生,总经理助理、研究发展部总监、全球投资部总监
陆敏慧女士,固定收益部副总监
诸 慧女士,集中交易部副总监
上述人员之间均不存在近亲属关系。

Ⅱ 上海电气总公司董事长徐建国简介

http://ke..com/view/1861306.htm看吧,这是网址

Ⅲ 上海电气电站集团的领导层都有谁啊,特别是采购部,谢啦

上海电气法人代表 徐建国
上海电气机电研究所 副院长 史敏 总机021-57845806转即可。

Ⅳ 沪杭磁悬浮的低速磁浮

上海市的公共交通体系中有望出现新角色———低速磁浮车辆。这是记者从市政协召开的临港新城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获知的消息。据悉,低速磁浮车辆产业化基地项目已经纳入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近期将要开工的项目范畴。项目达纲后,年产低速磁浮车辆60辆(每列6辆编组共10列),年产悬浮架300个。
上海研讨会
“除了正在实施中的核电堆内构件项目等项目外,近期还有三个大型项目将陆续上马。”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徐建国在研讨会上提到。其中,“低速磁浮车辆产业化基地项目”因关乎民生,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他介绍说,“低速磁浮车辆产业化基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1亿元,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据悉,低速磁浮系统具有低噪声、看不见无污染、转弯半径小、不可变轨、爬坡能力强等优势,是一种非常有牟利发展前景的技术制式。与浦东已经建成的高速磁浮线相比,低速磁浮设计时速在100公里左右,噪音低,是更适合于城市内部的轨道交通。对于低速磁浮车是否会应用到本市公共交通体系中的提问,徐建国予以了肯定。但对低速磁浮车何时能运营、具体是投入轨道交通运作还是以其他方式运作等问题,徐建国表示不方便作答。
上海市新闻发布会
上海市政府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焦扬介绍说,沪杭磁悬浮项目目前仍在进一步深化研究,线路走向、环境保护及工程设计还在细化当中。焦扬说,而今,磁悬浮项目实施主体正在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听取有关单位、专家以及公众意见,还在进一步深化、优化方案。本着尽可能利用交通走廊、适当改造市政设施、集约使用土地、降低对居民影响等原则,在线路走向、环境保护及工程设计等诸多方面进一步`整体细化、优化项目的方案,完善相关工程技术措施。
进站
五百米外无辐射
在12582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例行发布会上,市环保局局长张全透露,科学论证表明沪杭磁悬浮的辐射影响非常小。张全说,我经过大量科学检测和论证,从环保的角度来说,距磁悬浮线路轨道3百米处的电磁辐射残留非常少,500米以外基本就没有影响了。至于噪音问题,磁悬浮在市区内将进行减速,郊区再进行加速,这样应该基本能解决噪音问题。

Ⅳ 上海电气气集团采购部名

摘要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Ⅵ 急求中国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实例

中国装备与制造企业乐观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NEWS.C-CNC.COM 2008-11-7 来源: 阅读:49次

2008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昨天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从1999年至今,工博会已经走过10个年头,从第一届的1万5千平方米发展到今天12万平方米的展示面积和七大专业展,十年工博会记录下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又一个成果。

参加今年工博会的海内外企业近两千家,其中境外企业占30%。展会共设重大技术装备展、能源展、信息与通讯技术应用展等七大专业展会,几乎涵盖了整个工业制造链的全部,专业化程度进一步凸显。眼下金融危机笼罩全球,就在几个星期前,美国某跨国公司因企业自身困境,放弃6位数的定金无奈撤展。然而,今年工博会面积规模、参展企业等依然“逆市”创历史新高。作为本届工博会的承办方,上海世博集团董事长戴柳表示,眼下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向实体经济扩散,但是对于中国的装备制造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大型装备企业上海电气带着世界最大的自由锻造油压机来到工博会。这一大型装备,突破了我国大型铸锻件长期依靠进口的技术瓶颈。上海电气董事长徐建国介绍说,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作为国内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上海电气已经做好准备迎接寒冬,但同时提出要在冬练中增强体质。

不少新能源相关产业的参展商认为,新能源企业只要熬过此轮危机,将在风暴后迎来春天。据悉,本届工博会在推出主题为“高效、节能”的能源展同时,还将进行“绿色能源技术与产业最新发展趋势与状况”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共同探讨能源装备发展的新趋势。

**************************

Ⅶ 郝建平的介绍

3月16日上午,上海电机学院主要领导调整宣布会议在博学堂举行,市委组织部秘书长冯伟,上海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蒋苏平,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建国等领导出席,会议由徐建国主持。

Ⅷ 上海电气总公司董事长徐建国工作经历

徐建国,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及上海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历任上海日用化版学工业公司副经理权,上海市轻工业局局长助理、副局长、党委书记,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宝山区区长,上海市黄浦区区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主任,现任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董事长。

Ⅸ 近80%的人认为什么是头号难题,尤其是工程师,技师和中高层管理人才的匮乏

做什么都好,只要能做得好 600万学生 与 人才紧缺 记者:目前我国高校工科专业在校生有600万人,但据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国际竞争力报告”对“工程教育为市场提供合格工程师能力”的统计,我国却在49个国家中居于末位。600万学生,难道还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吗 ? 沈建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总裁):过去5年,我们集团共招聘了6750多名应届毕业生,平均每年1300多人。但是,你问我,我们还缺人 吗 ?我的回答是,当然。我们现在紧缺高级工程人才和技师,还有大量的企业中坚力量。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新老交替,我们对应届毕业生一直存在着需求,而他们,应该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活跃在车间、制造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把关中,甚至销售环节。 沈晓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上海有83%的本科高校和48%的研究生培养高校设有工学类专业。对照学科专业目录,本科的工学类专业覆盖率为69%;研究生中工程硕士的培养领域覆盖率为88%。总体看,上海高等教育培养工程人才的条件和质量是可以的。 但是在新形势下,面对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需求,工程教育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比如:中国自古以来“重文轻工”,技术被视为“雕虫小技”,相对经、管、法、商,不少家长不愿意子女选择工程类专业。一些学生急功近利,希望毕业后能立刻得到实际利益,不愿选择需要潜心研究、慢功出细活的工程类专业岗位。 根据2007年《新华高管信息》给出的数据,2006年我国403万高校毕业生中,有近100万未能就业,主要原因就是“结构性过剩”。而地矿、能源动力、机械、轻纺食品、化工等专业已经出现短缺。 麦福达(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学生怕课程太苦,越来越多选择文科、理科。这样的现象,不仅仅在内地,香港、欧美等高校都存在。人们重“文”重“理”轻“工”的现象,现在的确很明显。 为什么会这样?我举一个例子吧。在香港,现在普通的工科毕业生,起初的平均月薪只有1.2万港币,而若毕业后到中学教书,每月收入也近2万港币。这可能会让一些学生觉得,社会对自己的承认度不高。因此就会出现工科毕业不愿 做工程师 的情况。 忙于事务 与 忙于项目 记者:优秀工程师是社会稀缺资源,可为什么会出现工程师对自己都不认可的情况?是发展有什么瓶颈 吗 ? 杜祥琬(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据我们所做的《我国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研究综合报告》反映,超过80%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工程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一般”或“偏低”;对个人收入的满意度仅为53.7%;对科研组织管理制度的满意度仅为51.7%;对研究经费投入和工程项目立项程序的满意度仅为47%。 而中国科协所作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在14个可选职业中,希望自己子女 将来 当“科学家”的比例为41.7%,从事“医药”职业的为43.4%;而当“工程师”的仅为17.7%。 说到发展瓶颈,据我们调查,影响此类人才成长的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是“忙于事务”。主要表现,一是项目申报和争取环节中,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过多;二是项目进行中的考核、评审、检查、验收活动过多,不讲效率的非学术性会议多;三是公关性、协调性应酬过多;四是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鉴定、咨询和评奖活动过多。工程技术人员认为,“忙于事务”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体制与机制落后,诸如行政管理部门办事效率低下,部门职责不明和多头管理等。调查同时显示,我国工程科技队伍中最缺乏的是“相对稳定的科研团队”、“高层次的导师”和“知人善任的领导”。 记者:为工程师“解忧”,有何建议? 杜祥琬: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使得工程师们不必花大量精力跑关系、要项目、应付各种检查。改革现行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直接由市场评判技术的优劣,鼓励科技人员把精力投入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上。建议设立国家工程科技发展基金,用于支持中青年工程科技人才成长和从事重要工程技术创新。依托重大科研、工程项目、人才培养计划等,搭建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成长平台。 粗教育线条 与 细专业分工 记者:制度尚需完善,而作为广大的工程技术人才,如何自我“锻造”,成为一名优秀者? 包起帆(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越来越粗的教育线条和越来越细的专业分工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目前许多大学生,到企业都面临着重新学习的局面,所以学生要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我是通过“三个途径”和寻找“两个交叉点”来不断学习的。 所谓“三个途径”,一是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夯实理论功底。我以前的学历是大专,因为工作繁忙耽误了很多学习机会,前几年我读完了物流本科,现在我还在进行研究生的学业。因为我在上港集团分管科技、装备和基本建设,如今上海港已经是世界吞吐量第一大港、集装箱第二大港,如果不持续学习,迟早我会“江郎才尽”。二是要不断拓展自己的国际视野。三是需要不断培养自己敏锐的专业洞察力,对现有的问题勇于质疑。 所谓“两个交叉点”,一是世界上最新的科技发展前沿和自己本职工作的交叉点。例如:电子标签是信息化发展的前沿,集装箱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前沿,我们找到了两者的交叉点,开发了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另一个是世界上已经成熟的科技成果和自己工作中碰到难点时的交叉点。 沈建华:在我们看来,当一名 好 的工程师,最宝贵的一点,就是要一丝不苟。在工程技术领域,很多原创技术,每一步都马虎不得,否则就会出问题,这需要非常严谨的态度,需要扎实的功底,需要能“沉”到基层去一步步学习。 在上汽,我们要求所有新进的大学生一来就都要下车间、上流水线,一至两年内至少要做个小组负责人。这对个人未来不论在哪个岗位都非常重要。而作为企业,就要做 好 保障工作,打造一个良 好 的发展平台。 高校主导 与 企业主导 记者:动手能力弱、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创新能力弱,是很多企业对工科毕业生评价。对症下药,高校和企业有何良方? 李永盛(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新时期技术创新的主要突破口是在学科交叉部分,是集成创新。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把工程专业和艺术专业师生组合在一起,共同开展科技活动,有些科研项目甚至由艺术家担任负责人,这种形式值得我们借鉴。工科高校既要发展工程教育,也要努力发展人文和艺术教育,这是大势所趋。 麦福达:我们倡导的是中外合作。为什么?工程与设计息息相关,而设计又因不同的时空,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效果。同样一项工程设计,放在香港可能成功,拿到内地的西部地区或国外,有可能就是失败的。 我们想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工程需要放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而中外合作的方式,能很 好 地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出创新的思维。让大家明白,科学并不是单纯的对与不对,而是存在很多的可能性。 汪泓(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大家都说工程科技类的工作艰苦,所以年轻人不愿从事。我们觉得,关键是要让年轻人意识到工程科技与城市发展的紧密关系,“由内而外”地生发出改造社会的想法。有了这种激情,又哪会“艰苦”? 在我们学校,设施先进的工程实训中心是打造未来工程师的“第一站”。逼真的地铁列车模型、模拟飞机机舱……对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来说,这可能是第一次意识到,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我们这座城市有如此密切的关系。接下来,从学科带头人到知名企业老总,轮番介绍汽车、航空、轨道交通等产业的发展前景,让学生觉得有“奔头”…… 记者:产学研结盟,是培养工科人才的一条捷径。高校和企业,如何共同推动? 夏建国(上海电机学院党委书记):与企业合作,高校要放下架子,主动“出击”。近期,我校一批青年教师走出校门,到企业进行为期1年的全脱产挂职锻炼。他们在学校的工资奖金一分不少,还给津贴。学校希望这些教师能通过在企业的历练,更 好 地“反哺”教育。目前,我校已与本市25家国家级或市级技术中心开展全方位合作,与60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前不久我们还奖励了11家产学研合作优秀单位。有企业老总感慨:“以前只有企业给高校赞助,高校给企业发奖金还是头一回遇见。” 徐建国(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与高校共同制定博士生论文选题,上海电气集团在这方面作了初步探索。前不久发布的第一批博士论文选题,如《百万千瓦四极发电机空载及满载励磁电流计算的研究》等,都由高校院士、博导担任第一博导,上海电气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担任第二博导。这一尝试,有利于集成科技资源,把高校学科研究的重点方向和企业集团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培育新一代高端人才,切实改变“企业上下求索攻难题、高校四处奔波找课题”的状态。

Ⅹ 上海电气A股上市的筹划

上海电气A股已经上市了

公司名称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全称 :Shanghai Electric Group Company Limited
注册地址 :上海市兴义路8 号30 楼
办公地址 :上海市兴义路8 号30 楼
所属地域 :上海市
所属行业 :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公司网址 :www.shanghai-electric.com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上市日期 :2008-12-05
发 行 量 :61603.84(万股)
发 行 价 :4.78(元)
首日开盘价:6.00(元)
上市推荐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主承销商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徐建国
董 事 长 :徐建国
总 经 理 :黄迪南
董 秘 :伏蓉
电 话 :021-52082266
传 真 :021-52082103
邮 编 :200336
会计事务所: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
主营范围 :主要从事设计、制造及销售电力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重工设备、
交通设备及环保系统产品并提供相关服务。
公司简史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3月1日成立,2005年4月28于香港
发行297,291.2万股H股,并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H股股份代号
(2727)。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装备业大集团之一
。由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与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广东珠江投
资有限公司、申能(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明光投资有限公司共同
发起组建的多元投资企业。

阅读全文

与上海电气徐建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博时主题行业基金净值上证指数 浏览:325
苏宁易购投资方向 浏览:41
百洋股份有投资价值吗 浏览:627
养老目标基金什么时候发布的 浏览:459
博通集成直的投资吗 浏览:700
融资平台网 浏览:442
草甘膦原粉价格 浏览:460
期货指数里面没有多开吗 浏览:895
5千港币等于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637
证券投资二十四堂课在线阅读 浏览:235
蚂蚁集团公募基金融资额 浏览:633
新基建融资建议 浏览:45
理财讲座报告 浏览:563
快涨停股票 浏览:704
华中数控属于哪个基金 浏览:832
招商证券股指期货手续费调整 浏览:257
融资计划书模板怎么写 浏览:29
第一理财年化 浏览:637
基金净值公告方式 浏览:502
绿化贷理财安全吗 浏览: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