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分析材料提出论点

分析材料提出论点

发布时间:2022-08-06 06:22:19

⑴ 如何给材料作文提炼观点

如何给材料作文提炼观点

材料作文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我们这里主要讲如何根据材料写作议论文。

在“给出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这一特点决定了写作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紧扣材料。作文的中心内容、主要观点等必须紧扣材料,不能与材料无关,但也不能生搬硬套。这样就决定了正确分析材料、合理应用材料、抓住材料的主要矛盾是材料作文的写作基础。

一、仔细阅读,从整体上感知材料,把握中心。

例:挪威捕鱼人大多不能把沙丁鱼活着带回岸边,而唯独一艘船却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原因就是该船长往放置沙丁鱼的鱼槽中放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鲇鱼!鲇鱼的惊扰,造成了沙丁鱼的紧张,因而,沙丁鱼到达岸边仍然活着!

提示:从整体把握材料,不难看出材料告诉我们:唯一的一艘船中沙丁鱼成活的原因,是因为有那样一条鲇鱼,即“鲇鱼效应”。因此可以提炼出这样一个中心论点:“对手,往往能使自己强大”。

二、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句,提炼中心论点。

例:从意大利移民美国的富兰克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不幸遭人抢劫,一夜之间,储户失去了存款。他拖儿带女决心把天文数字般的存款偿还给所有的储户。所有的人都劝他:“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在法律上我没有,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偿还的代价是39年的艰苦生活,寄去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

提示:材料的关键词是“责任”,最后一句也是关键。由此可提炼出观点_________。议论时应阐明什么是责任,一个人为什么要有责任感,缺少责任感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作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去尽自己的责任等等。同时采用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增强文章的论证力度。

注意:审视材料时,整体感知和抓住关键词句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三、深入思考,透过材料的表象,抓住实质。

例:在大草原上某农场主养了一群鹿,草原有狼群随时捕食鹿。于是农场主将狼赶尽杀绝了。从此鹿儿们无忧无虑,酣吃酣睡,缺少锻炼,不久鹿大批病倒死亡。无奈,农场主只好将狼“请”了回来。从此,草原上又恢复了勃勃生机。

提示:可以从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方面议论,但这样立论比较普通。还可以变换角度,即从为什么农场主又一次“请”狼回来方面去考虑,亦即从“竞争促进生存发展”来展开议论。

四、如果出现的是一组相关材料,要注意把握它们内在的规律,做到“同中求异”或者“异中求同”。

例1:①马克思 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②恩格斯 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③列宁
17 岁就开始革命活动。④毛泽东 26岁主编《湘江评论》。⑤徐特立 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提示:以上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讲徐特立
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例2:①俗话说:“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商量出鞋样;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②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提示:这则材料中的人物身份、事情、结果都不相同,但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点:同样是3个人,同样是要做一件事。可是,为何同样是3个人却产生如此不同的结果呢?他们的分歧点在哪里呢?由此可提炼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一练:阅读下列材料,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提炼一个中心论点,并准确地表述出来。

1、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到家,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道:“切错了!切错了!”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道:“爸爸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论点:

2、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清江盈科《雪涛小说》)

论点:

3、某世家之子很善于写文章,初赴童试,某父以为必首选无疑。及发榜,竟名落孙山。经查卷,见其用墨如淡薄雾,乍有乍无,不可辨识。责问孩子,方知因考场中没有书童磨墨,自己又不会磨,只用砚内残墨,所以字越写越淡,后来就看不见了。

论点:

4、武汉市东湖之滨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流光溢彩,游人如织。于是,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论点:

5、许多人喝同一口井水,只是有的人用金杯玉盏盛着喝,有的人用瓷碗泥杯盛着喝,有的人干脆用手捧着喝。于是用金玉之人觉得自己富贵了许多,而用泥瓷之人则觉得自己贫贱了许多,只有那个用手捧水喝的人才痛快地说了一声:“好解渴呀!”

生活的本质是,你喝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真正的高贵是你喝上了更甘甜的水,而不是举起了华贵的杯。

论点:

6、一个人走到树林里,砍倒一棵树,动手把它锯成木板。他把树干的一头放在树墩上,自己骑在树干上,动手锯起来。他往锯开的缝里楔进一个楔子,然后再锯下去;过了一会儿他又把楔子拔出来,朝下移到一个新地方楔进去。

一只猴子坐在一棵树上,看他干活。

这人躺下打盹时,猴子爬下来骑在树干上,也用锯锯起来。但当它拔出楔子时,树干一合拢,夹住了它的尾巴。它极度挣扎,尖声大叫。那人被闹醒了。他把猢狲打倒在地,用绳子把它捆起来。(陈运德等译《世界著名寓言一百篇》)

论点:

7、一个同学,放学后本想回家去做自己心爱的航模,可朋友非拉他去看电影,他不好意思推辞;一位国家公务员,心底的良知告诉他受贿有罪,可当厚厚的几打美元放在了茶几上,他却无力拒绝。

对潮流说“不”,是为了追求个性的张扬;对强权说“不”,是为了捍卫平等的权利……

论点:

8、我国遗传学家谈家桢的一个学生,勤奋聪慧,很快脱颖而出,发表的论文引起震动。谈家桢高兴地说:“如果学生始终停留在老师的水平上,那就是教育的失败。我的愿望就是学生超过我。”谈家桢的老师——美国著名学者摩尔根看到那个学生的论文后,立刻写信给谈家桢:“我终于又一次看到了一个年轻的中国人超过了我,也超过了你。特别使我骄傲的是,你亲自培养的学生超过了你。”

论点:

9、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论点:

10、日本的一堂小学美术课上,老师教孩子们怎样画苹果,老师发现有位学生画的是方苹果,于是就耐心询问:“苹果是圆形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学生回答说:“我在家里看见爸爸把苹果放在桌上,不小心,苹果滚到地上摔坏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该多好!”老师鼓励说:“你真会动脑筋,祝你能早日培育出方苹果。”

⑵ 议论文论点提出方法

提出方法:
1.在因果分析中提出论点
我们常说,事出有因。可见,因与果是密切相关的:因是果的依据,果是因的必然。在因果分析中提出论点,就是从事物纷繁复杂的联系中,找出论点与特定的“因”的相互关系,并加以理性地分析阐述,进而水到渠成地引出论点。
2.在背景分析中提出论点
背景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历史或现实的环境气候,它对事物的发展变化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背景是产生论点的土壤。论点的提出,如果能结合背景分析,就会使论点有了雄厚的客观基础,显示出它的必然性。
3.在摆出任务中提出论点
论点有了沉重感,也增强了它的激励性。
4.在谈是论非中提出论点
就是针对某一问题或现象,议论其中的是是非非,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主张。用这种方法提出论点,作者要有明确的是非观,要注意辩理,把论点建立在理上,力避简单、武断,以致削弱论点的说服力。
5.在层递中提出论点
层递,是一种层层深入,向目标步步逼进的艺术手法。利用层递提出论点,就是作者故意把笔宕开,先从远处说起,从一般说起,然后逐渐收笔,最后点出论点。这样,不仅能为论点增强牢固的理论基础,还有“深山藏古寺”的艺术魅力。
6.在排他中提出论点
就是在排除他人观点中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以他人的观点为映衬,突出自己观点的独特性,令读者耳目一新。
7.在类推中提出论点
8.在泛论中提出论点
在泛论中提出论点,就是从谈论面上的问题引出论点。这样提出论点,看似不动声色,但因泛论的问题多是些热点问题,而引出的论点又是热点中最引人注目的,所以,这样的论点,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9.用设问提出论点
设问是自问自答的一种修辞手法。设问中的问句并非多此一问,它是引起人们注意的艺术,它把确定的意思用疑问的句式提出来,一下了就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时再给出答案,让人把答案铭记在心。议论文常常用设问提出论点,突出论点。
10.用强调提出论点
就是在提出论点的时候,有意使用强调词语、强调句式,通过强调提高论点的重要地位,达到突出论点的目的。

十种方法,实际上,提出论点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可能用这十种方法就全部概括了。这里提出十种方法,意思是要告诉初学写议论文的作者,写议论文提出论点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方法,艺术地提出,不可等闲视之。

⑶ 历史材料论述题怎样提取论点

历史论述题分为多种类型,有倾向于叙述、分析的,也有倾向于比较、论证的,每一种题型都有自己的解答特点和要求,因此,理清各种题型之间的区别,针对性予以回答,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例1结合19世纪晚期的有关背景,分析甲午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这场战争对局势造成哪些重大影响?
解析这是一道偏向于叙述分析型的论述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战争有关背景和影响的理解,解题重点在于叙述和分析。学生在解答此题时,需要从日本、西方列强以及清政府三个层面对战前背景进行准确叙述,由此分析得出甲午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然后再分析其具体影响。
抓住重点。
抓重点就是明确试题提问的方式、角度及侧重点,然后确定回答的重点。比如,“19世纪末的科技革命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与“19世纪末的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这两道题的考查重点便有所不同,学生在回答第一题时,应重点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方面表现的不平衡,并分析这种失衡所造成的矛盾和冲突;而在回答第二题时,应重点分析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演化。
明确范围。
问题的范围可以根据题目给定的时间、空间、人物等进行确定。具体地说,就是要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准确地选择论点和论据,把握好回答的深度和广度,以免出现跑题或遗漏~

⑷ 新材料作文在引述材料后怎样提出论点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
(1)引述材料,巧妙概括,只用一句话。(2)句马上亮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1.引——从材料中引出论题或论点。或开门见山,或边联系实际边叙述感受,或述读材料,或引用名言警句等方式提出论题或论点。需要注意的是,“引”的语言要精练,概括力要强,80字左右为宜,否则,会让人觉得拖泥带水,不简洁.
eg`

我们必须时时保持心的洁净,就像一颗透视世界的水晶;我们必须时时保持灵魂的清醒,就像头顶上湛蓝的苍穹;我们必须时时坚持自我的追求,就像大漠里展翅飞翔的沙鸥。屋外雨滴飘飞,但别让雨下进灵魂里。

做自己,才是更好的人生追求!

接材料!

⑸ 申论写作如何提炼论点

论点之核心在于总论点之精准。作文总论点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重中之重,总论点不精准则文章跑题,文章跑题则直接没分数。那么如何准确确定文章总论点呢?答案就在题干中,作文的出题趋势一般是给定材料中一句话,结合一句话写作,那这时文章的总论点便要从这句话出发。如何更精准地从一句话中获得总论点呢?这就需要对该句话得关键词进行分析:首先抓取关键字眼,再结合材料出处理解关键词含义,若多个关键词则要分析其关系得出重点想表达什么,最后确定总论点。比如2016年,副省“不学礼,无以立”写篇作文,该句话的关键是“礼”和“立”,结合材料“礼”指懂礼貌、讲礼仪、懂规矩;“立”简单来说指立身行事,宽泛理解为公民意识的自觉、民族素质的提高、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乃至民族复兴。而这两者的关系是没有礼,就没有立,因而总论点为学礼可以立,即学习礼貌、礼仪、规矩,可以实现立身、立德、立国,可见,总论点得出必须紧扣题干。
论点之关键还在于分论点之恰当。分论点是从属于总论点的某个思想或观点,一般申论作文论述的话题比较宏观或者抽象,需要借助分论点进行进一步阐述。在逻辑上分论点是要能支撑总论点的,总论点涵盖分论点,就需要分论点恰如其分地阐述总论点,那如何做到恰当阐述总论点?一般有两种情况,一、若总论点由多个分句从句构成,则可直接将总论点的多个分句拆为分论点分别阐述。正如“不学礼,无以立”,立已然包含立身、立德、立国,因此,分论点可表述为“学礼,促进公民立身行事;学礼,促进民族素质的提升;学礼,促进大国形象树立”。该种方法适合总论点本身比价具体的情况。二、若总论点是抽象的一句话,没有多个方面阐释,则需要接合全篇材料,通过对全篇材料进行整合然后提炼出能支撑总论点的观点。这就需要带着总论点回到材料寻找高频词即反复出现词汇、高档词即领导讲话等。

⑹ 申论怎么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论点

  1. 材料权威词

    权威词指材料中权威人物的观点,例如领导人、专家、政策法规等。此类观点一定是正确的。

    申论材料中的权威观点,对文章写作的观点有导向作用,甚至可以直接从中提炼出写作的分论点。

  2. 材料首尾段

    申论材料大多是整合期刊、书籍原文而来,故而在每段材料的首尾段往往会出现整段核心句,在整篇材料的首位则往往会出现对于文章写作有导向性的内容,也可从中提炼出分论点。

  3. 材料高频词

    若词汇在申论小题目中没引用的材料里反复出现,那么一般会与文章写作有关联。

    把握高频词,解析其含义,分析其与写作的总论点是否一致,若一致即可将其提炼为文章分论点。


⑺ 如何从材料中提炼论点

先看一则叙事性的材料:
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军队对峙长平。赵国任用老将廉颇,坚守不出,秦军无计可使。于是秦国派间谍前往赵国首都邯郸,散布谣言:“秦国只害怕赵括,不害怕廉颇”。并且,收买了赵国宫廷的一名宦官把这一消息带给赵王。赵王果然中计,决定以赵括取代廉颇。赵括的母亲听到这一消息,急忙上书赵王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用他作为将军,赵军必然大败。为了国家的安危,不能用赵括作为将军。赵王不听忠言,任用了赵括。赵作为将军之后,秦国偷偷起用名将白起作为将军,与赵军对垒。由于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冒然出击,被秦国围困在一条小河里,乱箭射死。秦军俘虏了四十万赵军,在长平至咸阳的路上,将他们全部活埋。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写一篇作文。操作程序如下:第一步,找出主要事件。上述材料包括四件事:秦、赵两军对峙长平;赵王中计以“括”代“颇”;赵母上书阻止用“括”;赵括纸上谈兵误国。比较这四件事,赵括纸上谈兵误国最为重要。第二步,弄清主要事件涉及的主要人物。材料中主要事件涉及四个人物:赵括、白起、赵王、廉颇。分析对比,不难发现赵括为主要人物。第三步:用“二分法”分析主要人物,提炼主要观点。我们必须弄清材料对人物是褒扬,抑或贬斥。如果是褒扬,弄清褒扬什么。材料褒扬的精神品质,思想方法即为要提炼的主要观点;如果是贬斥,要弄清贬斥的内容,材料贬斥的精神,思想方法的对立面即为要提炼的主要观点。这则材料主要批判赵括兵败误国,警示我们理论与实际脱节,最终导致了战争的惨剧。因此,我们树立起“实践”重要的观点。这一观点与赵括的思想方法相对立。
一般来讲,对于一则材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提炼的观点很多,但学生首先要把握主要观点,再理解材料的其它观点,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能有所选择,才能发挥自己的写作优势。
再说论说性材料提炼观点的方法。论说性的材料总是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对于一则论说性材料,如果材料讲的是“是什么”的问题,那么这则材料的中心论点就是我们要提炼的主要观点;如果材料讲的是“为什么”的问题,我们不妨把材料当成论据,它所要证明的观点就是我们要提炼的观点;如果材料讲的是“怎么办”的问题,那么办法所依据的思想方法就是所要提炼的观点。下面是一则论说性的材料,让我们提炼出一个观点来。
材料是:2000年3月以来,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多次发生沙尘暴。全国约1500公里的铁路,3万公里的公路和5万多公里的灌渠遭到破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40多亿元,相当于西北五省1996年财政收入的3倍。
这则材料谈的是“为什么”的问题,它指出了2000年3月以来沙尘暴的严重危害,如果把它作为一则论据,这则材料证明的观点就是“保护环境,刻不容缓”,这就是我们所要提炼的观点。
叙事性材料和论说性材料都是文字性材料。以右面一幅漫画为例,研究一下非文字性材料(图表、图画、影像等)提炼观点的方法。
首先,把漫画变成文字性的材料。漫画中共画三棵树,两大一小。大树是父、母外形。小树则是一小孩形象。“父亲”树为小树遮挡风雨,“母亲”树为小树遮挡阳光。小树十分瘦弱,长不茁壮,“父母”大失所望。画下标题为“可怜天下父母心”。
然后,按文字性材料提炼观点的方法提炼出观点。材料中有事即父母过分关心孩子,结果是孩子难以成才;事中共三人,“父母”为主要人物,他们对孩子教育的方法显然不妥,即过分关心爱护。我们要提炼的观点应与漫画中“父母”的思想方法对立,为“要孩子在锻炼中成长”。
非文字性材料提炼观点要分两步走:首先要把图表变成文字性材料;然后再按两类文字性材料提炼观点的方法提炼观点。

⑻ 写议论文时如何分析材料,具体方法是什么

以下是鄙人对写好议论文的几点看发:
1、要多次反复阅读材料,不是单纯的读,要用心去领会文章想表现什么。
2、其次,在文章一定会有提示语,提示语就是分析议所给材料的关键和重点。怎么找提示语呢,什么样的词可能是提示语呢?以下是一些经验!
1)提示语有可能会告诉你,它会加上特殊标志,例如那个词会被加上双引号,或字体加重。当然这对读者来说就好发现了。
2)提示语多数情况是被埋藏在字句里的,但是它可能会多次出现,此时它也是比较显眼的,只要找出来,再分析材料就不难了。
3)提示语也有可能不会在材料中出现,这是最难的情况,这就需要阅读的理解能力,要理解材料想说明什么哲理或人生道理,在看看材料中哪个词是和哲理或道理是一个意思。
3、提示语找到,就相当于敲门砖找到了,提示语说明了,就是文章的主旨、中心。拿着提示语在结合材料加以论述就不会出现跑题现象了。
注意:以上只是一些经验,经验是别人的,要想写会分析议论文前面的材料,就必须得多加练习,在实战中找到经验,找到感觉,上面的经验会让你在练习时找到共鸣的感觉。此外在练习上也有窍门,你在练习这类作文的时候,不必篇篇作文都写出来,只要把你想写的作文的主旨表达出来,拿给老师去看就可以了,多找写这类作文的题,就把你对每个作文的主旨写出来,然后找老师看看是否跑题就行了。
注意2:老师是考试的法官,有多和她沟通,你才能明白她想要什么样的文章,你的想法要和她的想法对上路,你的作文才能答高分。
新增:
其实,以上建议并非只对跑题现象说的,而是对怎样写好这类作文说的,这是本人在高考冲刺阶段的一些作文心得,和老师教导的心得。楼主认为不能解决你的问题吗?

⑼ 怎样提出一个论点

(1)以名言提出论点。

(2)从对比中提出论点。

(3)从比喻中提出论点。

(4)从问题中提出论点。

(5)从引用中提出论点。

(6)从阅读材料中提出论点。

(7)从事例中提出论点。

(8)开头直接正反提出论点。如《六国论》开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9)开头直接正面提出论点。如《劝学》开头: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10)在结尾处提出论点。

(11)在文中提出论点。

阅读全文

与分析材料提出论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万华tdi投产价格暴跌 浏览:398
宜昌上班族贷款 浏览:474
2万6韩币是多少人民币多少人民币 浏览:604
银行自营贵金属线上销售 浏览:96
江苏省期货公司排名2015 浏览:656
怎么写无息贷款申请 浏览:723
高升控股年季度交易日价格 浏览:647
000417基000417基金净值 浏览:351
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浏览:341
做市商外汇 浏览:734
如何将大额外汇汇出国 浏览:573
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txt 浏览:154
央企背景公募基金公司有哪些 浏览:775
北京长生明投资管理 浏览:185
2019年1月3日港币兑人民币汇率 浏览:212
都有哪种类型的基金 浏览:890
平安人保股票价格多少钱 浏览:453
证券投资者风险评估分几级 浏览:55
3s理财 浏览:405
股票热点预测 浏览: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