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最近股票好多都下跌,尤其4月20多号和这两天,这是为什么呢谢谢
央行使流动资金不断减少,股市的量能不足,只能下探。直到有新的资金进场才会有转机。
⑵ 股市暴跌的原因是什么
面对股市的“跌跌不休”,大部分投资者的财产都急剧缩水,购买力降低,有人发出疑问:a股市场究竟怎么了?底部在哪里?未来的走势会怎样?
在目前的情况下,各路精英都纷纷出来表态,从各个方面探寻市场底部究竟在何处。但仍无人敢说,下跌已经结束。包括很多机构投资者都看不懂现在的股市,前期唱多的证券公司也变得更为谨慎。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多数专家和业内人士都认为,在诸多下跌的因素中,最主要的还是人们对宏观经济的担忧。国际机构瑞士银行的证券研究部主管梁忠表示,真正导致中国股市下跌的原因在于近一轮宏观经济周期高峰已过,美国次贷危机使得我国内外部经济环境不乐观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易方达等基金也表示,当前的市场或反应了中国经济转轨的必然途径,即由粗放的、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逐步转变为集约的、以消费为主导的内生型经济。一旦成功转型,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将更加持续。但是,经济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过程中,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将在所难免。
6月19日,世界银行预测,中国2008全年的gdp增长率将达到9.8%,经济增长率放缓到一个更可持续的速度。而根据国家统计局7月17日发布的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在冰雪、地震、美国次贷危机、石油价格节节攀升等诸多严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为10.4%,较此前有所回落。根据相关的推算,我国gdp增长率的变化与上证指数变化率的相关度达到0.71。我们知道,如果两者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相关度则为1,而0.71的相关度已经足够显示gdp增长率的变化与上证指数变化率的相关性是比较大的。从逻辑上讲,宏观经济的放缓,会对上市公司的业绩造成不良影响,因而也影响了股票的估价水平。
今年以来,随着股改限售股解禁数量的逐渐增加,市场比较普遍的观点是,限售股的大量解禁对市场形成了很大的压力,不少人甚至认为解禁股大量上市是今年股市下跌的重要因素。这方面,吴晓求、刘纪鹏等当年参与股改制度设计的学者认为股改总体成功,但存在大小非“锁一爬二”制度设计上的后遗症。
有些学者进一步反思股改说,当时非流通股应立即流通,或者应要求延长锁定期到10年,也有学者认为大小非历史持股成本低,因此要求征收大小非所减持股份获利部分的高额资本利得税,以制约大小非流通速度,减弱其减持行为对股市的压力。
对此,也有一些业内人士持不同的观点。天相投资董事长林义相称,至少从数字上看,大小非根本不是这一轮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是人们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
宏源证券研究所所长程文卫也认为,大盘暴跌与大小非减持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我国股市从2005年底涨到2007年10月份,由于泡沫不断催生,市盈率达到65倍以后,泡沫一定会破。
业内人士表示,2008年对于中国股市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期,因为产业资本加入进来,股市估值体系会逐步形成,未来会在众多理论基础之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⑶ 2005-2007年,中国股票市场暴涨暴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暴涨原因:
1、2005年中央政府与证监会联合出台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为股市的上涨腾出大幅空间,为暴涨提供了前提条件。
2、2008年的奥运会为人民提供了信息保障,减少了流动性风险。
3、由于有进入股市的前提条件,也有退出的保障,券商,老基金,保险基金第一波涌入股市,推动了股市第一步上涨。
4、人民币升值,外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可获得巨大的人民币升值的利益,大量外资涌入房市和当时只有1000点左右的股市,等待人民币升值。
5、QFII持有大量国内有价证券资产,大量境外资本涌入中国推动了股市的上涨。
6、国内基金规模的扩大,大量新基金发行,基金发行募集到的资金大量投资于股市
7、民间储蓄力量也涌入股市,推动了股市的上升。
暴跌原因:
1、 经济价值规律的作用,暴涨后股票价格严重高于股票实际价值,股市下跌是价值规律
2、 股指期货的推出,重大利空消息,因为股指期货是个看空机制
3、 2007年4月起开始显现通胀压力,政府不断调高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利率和存贷款利率,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打压股市势头过猛上涨
4、 大小非解禁,紧随其后IPO解禁开始流通,再加上新股大量发行,使市场上股票严重供大于求,扩容压力之大对股市来说难以承受
5、 5.30事件后,外资纷纷撤资,转入房市或退出中国金融市场
6、 台湾大选,外联公投等政治因素的影响
7、 受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海啸影响和拖累,造成持续下跌
(3)4月6日股市下跌原因扩展阅读
证券市场发展的道路不完全一样,但一般都要经历5个阶段。
休眠阶段:
此阶段了解证券市场的人并不多,股票公开上市的公司也少,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投资者发现,即便不算潜在的资本增值,获得的股利都超过其它投资形式得到的收益,于是他们就买进股票,但开始还是小心谨慎。
操纵阶段:
一些证券经纪商和交易商发现,由于股票不多,流动性有限,只要买进一小部分股票就能哄抬价格。只要价格持续高涨,就会吸引其他人购买,这时操纵者抛售股票就能获取暴利。因此,他们开始哄压市价,操纵市场,获取暴利。
投资阶段:
有些人通过买卖股票得到了大量的资本增值,不管已经实现了的或还只是帐面上的,这些暴利的示范作用都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投机行列,投机阶段就开始了,股价大大超过实际的价值,交易量扶摇直上。新发行的股票往往被超额急购,吸引了许多公司都来发行股票,原来惜售的持股者也出售股票以获利,于是扩大了上市股票的供应。
崩溃阶段:
到一定时机,用来投机的资金来源会枯竭,认购新发的股票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头脑静下来,开始认识到股票的价格被抬得太高了,与本来的价值脱节得太厉害。这时只要外界一有风吹草动,股价就会动摇,然后价格开始下降。
成熟阶段:
在股市下跌之后,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使公众对股票市场重新恢复信心。这个时间的长短视价格跌落的幅度,购买新股票的刺激,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等因素而定。跌市使有这些人亏了大本。他们只留着作长期投资,寄望于将来价格的回升,机构投资者的队伍也扩大了。
这样成熟阶段就开始了这里股票供应增加,流动性更大,投资者更有经验,交易量更稳定,虽然股价还是会波动,但不像以前那样激烈了,而是随着经济和企业的发展上下波动。
⑷ 中国股市暴跌的原因是什么
你好,股市暴跌的原因一般有以下:
一、事件驱动
事件驱动所谓的事件驱动也就是重大的利空消息引发股市短时间大幅度的下跌,这一类型的暴跌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就会跌到位,然后再进行反攻。针对这样的暴跌,投资者要做的就是泰然处之,不要因为暴跌产生恐慌,盲目的进行割肉,避免割肉在地板上。可以耐心的持股,等待市场的反弹到来。
二、资金驱动
资金驱动就是因为部分的资金抽离市场引发股市的大幅下跌。在通常情况下,市场的资金进入和流出会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以维持市场正常运行,而一旦两者的平衡打破就会造成市场的急速运行,当一批资金进入就会引发股票上涨,相反的,一批资金流出也会导致市场下跌,而股市中我们又常常会发现连锁反应,一批资金导致股市下跌,而股市下跌就会连带其他资金流出,当一批批的资金综合到一起,效果加倍,当流出资金较大的时候就会引发股市的暴跌。一般情况下,股市在上涨到一定的涨幅的时候,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在指数或是股价上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因资金流出引发的暴跌,一方面幅度往往会比较大,另一方面调整的时间周期也可能会比较长,作为投资者,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止损止盈的准备,尽可能的保护好已经到手的利润,做好利润兑现,落袋为安,如果操作错误,就要及时的向市场认错,并纠正错误。
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⑸ 股市大跌的背景
第一轮暴涨暴跌:100点——1429点——400点。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29%。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第二轮暴涨暴跌:400点——1536点——333点。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涨幅达284%。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第三轮暴涨暴跌:333点——1053点——512点。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第四轮暴涨暴跌:512点——1510点——1047点。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1997年5月12日达1510点。不到半年时间,大盘暴涨1000点,上证指数上涨接近300%。自1997年下半年股市开始了长达两年的“调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点。
第五轮暴涨暴跌:1047点——1756点——1361点。1999年“519”行情井喷,在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股指上涨将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证指数上攻至1756点。它第一次将历史的“箱顶”(1500点)狠狠地踩在了股民的脚下。随后股市大幅回调。2000年1月4日,上证指数直抵1361点。
第六轮暴涨暴跌:1361点——2245点——1000点。由于继续受欧美股市大幅攀升的刺激,中国股市最后奋力一搏,终于冲上了本轮行情的“至高点”。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冲向2245点的历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国本轮大牛市的真正终结。
2001年10月22日,上证指数快速跌至1515点这一敏感点位。1500点究竟是中国股市的“箱底”,还是“箱顶”?历史似乎跟我们股民开了一个大玩笑。原来1500点仍是中国股市的“箱顶”,曾经的“箱底”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不是吗?就在中国股市在1500点的上方稍作停留后,她依然还是回到了她熟悉的1500点的历史“箱顶”下方,这样的指数点位似乎让人感觉更真实、更安全、更踏实可靠。
2002年1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1339.2点;2004年9月13日,上证指数跌至1259.43点;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去1247点,这与此前专家预言“推倒重来”的1000点预测是十分巧合的。这便是一种技术性的报复,更是上一轮疯狂的大牛市自制的“苦果”。
第七轮暴涨暴跌:1000点——3300点——1500点?2005年6月,上证综指破1000点,2006年1月从1200点启动,截止2007年4月6日收于3300点之上,过去的历史高点已被远抛脑后,一年多时间大盘累计涨幅超过了230%。这一轮行情的上涨应该算是历史上最为猛烈的。50倍的市盈率还能伴随这一波行情走多远?我们将拭目以待。当然,这一轮大的行情结束后,将回调至何处,我们仍将拭目以待。我认为目前4500是阶段性高点
⑹ 美国股市暴跌与特朗普征税威胁有关吗
4月6日,因美国政府称考虑再对中国1000亿美元出口商品加征关税,令投资者对中美爆发大规模贸易冲突的恐慌情绪加剧,纽约股市遭遇重挫,三大股指收盘跌幅均超过2%。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特朗普政府一再升级对华贸易摩擦,不但无助于缩减美国贸易逆差,还会造成金融市场不稳定等后果,这种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径将损害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
板块方面,标普500指数十一大板块全线下跌,其中工业品板块领跌,跌幅为2.77%,科技和原材料板块跌幅紧随其后,分别下跌2.45%和2.43%。
同时,衡量投资者恐慌情绪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指数(又称“恐慌指数”)飙升13.46%,收于21.49。
对中美经贸冲突担忧加剧也令国际油价走势承压。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2018年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48美元,收于每桶62.06美元,跌幅为2.33%。
担忧情绪蔓延使得黄金等避险资产的需求增加。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6月黄金期价比前一交易日上涨7.6美元,收于每盎司1336.1美元,涨幅为0.57%。
不少国际观察人士认为,特朗普政府一再升级对华贸易摩擦,不但不能改善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还将引发金融市场波动,损害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拖全球经济复苏的后腿。
美国圣托马斯大学休斯敦分校教授乔恩·泰勒表示,美国政府试图绕过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采取独断专行的单边行为,是“非常错误的”。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部全球首席策略师戴维·凯利认为,美国巨额贸易逆差主要是因为财政预算赤字过高等因素引起,在已启动减税改革的背景下,挑起与中国的贸易战并不明智,无益于减少美国贸易逆差,也不利于美国金融市场稳定。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金融与经济教授斯蒂芬·马吉也认为,提高中国商品进口关税、甚至挑起贸易战无法真正解决贸易逆差问题。
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说,当前美国的工资和物价上涨压力正在不断增加,较高的关税只会加剧这些压力,并导致美国丧失更多就业机会。
⑺ 为何说美国股市已进入拆弹时间
为何说美来国股市已进入拆弹时间自?假设该公司有一百万股,每股价值10美元,因此市值约为1000万美元=每股10美元。该公司的实际价值未知,但如果股票未被高估或低估,则应该接近1000万美元。个女人,并没有什么不妥之
⑻ 为什么美国股市4月6日休市呢
复活节放假
⑼ 这几天股市为什么大跌